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383章 按部就班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383章 按部就班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383章 按部就班

第383章 按部就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各大唱片公司是噩耗,明星歌手的损失其实没那么大。

毋庸置疑,正版专辑的下降,肯定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可整条产业链上,歌手的地位并不高,哪怕是戴义琴这样红遍大江南北的巨星,拿到手的好处费也远不如唱片公司和渠道商。

换个角度来看,对知名歌手来说,电子音乐大行其道,反而增加了传播速度和广度,十分有利于提升名气,实体唱片销售下滑的损失,能轻而易举地在其他领域连本带利赚回来。

比如接几个商业,代言费更高等。

甚至,在流量经济模式下,还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只是这样一来,资源和利益就会飞快向头部集中,不出名的歌手以前勤奋一点,还能混个温饱,以后西北风都喝不上,而头部明星则吃饱喝足,赚得盆满钵满。

二八?

一九?其结果可能会是一九九!

看看网络直播带货最红火的时候到底有多么疯狂,动不动就几亿几十亿,不带眨眼的。

“歌曲质量依然重要,但不再是决定性的因素了,捧角,撕咖位,拉踩,制造话题博版面,比提升业务能力更加重要。”

深思熟虑之后,戴义琴的话,差不多总结出了精华。

在业界沉浮这么多年,深深地知道,如果发生金尚预计中的事,那么场面就将一发不可收拾。

小彪十分赞同地附和着,多年深耕娱乐圈经纪业务,人脉深厚的他自然是知道怎么回事的。

“不止是音乐圈,影视圈也一样,有了MP3,MP4还会远么?什么CD,VCD,DVD之类的我不懂,只知道那些都能承载影视歌曲就行了,北面的电子一条街上,有近三分之一都是刻碟的,影碟机大火特火,生产空白光盘的作坊小厂赚发了,盗版商随便入手一些音源片源,就能大批量出货,不愁卖,老老实实录制音乐,拍摄影视剧的亏大了。”

影碟机这种东西,在国内流行特别快,尤其是各种所谓高清纠错技术,其实就是盗版解码技术,正版商的那点小伎俩,在不断进步的科技面前,不值一提。

靠行业自律是不行的,只有靠严刑峻法来管束,并寄希望于跨界而来的资本巨头重整秩序。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其实很简单,国内人口众多,但普遍属于待富群体,传统CD机和录像带,家庭影院等保有量不足,市场极小。

而国外不一样,录像带租赁售卖已经是很成熟的产业了,对VCD,DVD的需求极小,自然也不够重视。

于是,在外资巨头们打个盹的功夫,就发现国内冒出了这么个畸形的庞然大物。

反正就没有多少录像带市场,有物美价廉的VCD和DVD,选哪一个都不用琢磨。

去年的时候,金尚推动发行的专辑,没几天盗版磁带就出现在市面上,丢了大脸的南大彪还特意去找回了场子,可这只是治标不治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本来事情就很棘手了,如果现在突然冒出个MP3音乐播放器,岂不是更加混乱了?

歌手的赚钱速度,在这个时候是比影视明星要快的,但影响力要差很多,除非能火到戴义琴这个地步,在国际上都是响当当的巨星,且横跨影视歌三栖发展,才能跳出歌手的桎梏。

“具体的方式,还是我这边提供一两首主打歌,再在外面找一些质量不错的加进来,偌大的音乐制作小组,也不可能由一两个创作人支撑,得拉拢更多有才华的音乐人加盟,并且,大家都不是生而知之,也需要成长,得给它们一点机会。”

今夕音乐旗下已经收罗了一些还不错的年轻人,多多少少能提供一点作品,去年底,骆洋试着挑了两首还不错的放入专辑里,质量肯定不如《曾经的你》,《浮夸》这类火遍大江南北的佳作,但也激起了一点小水花,还算不错。

“阿尚的意见还是不错的,现在也证明可行。”

小彪十分认可地点头道,

“将那么多可以成为爆款的杰作放在一张专辑里,固然能塑造一代经典,可这也太浪费了。总不能以后都让你来弄吧,更何况你也没那么个时间,这一年里,曲库上新的速度,明显慢了很多。公司里那么多人,惊才绝艳谈不上,当好配角还是合格的。”

南大龙的语气很含蓄,实际上就是担心,将来金尚年纪大了,精力分散,江郎才尽了,又没有将其他作词人作曲人培养起来,以后今夕音乐就真的是个空壳子了。

总不会真的去外面高薪挖角吧?“这方面我会注意,以前一年发两三张专辑,还能勉强忙得过来,现在翻了几倍,我哪有那个闲工夫伺候?”

两人的话,没有让金尚在意,反而得到了认可,大的分歧也就不存在了,但小矛盾还是有的,

“拍电影是保持人气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安排那么多场演唱会在中西部城市,有必要吗?赚钱的效率太低了吧……”

“不不不,这方面,阿尚你就说错了。”

难得抓住金尚的谬误,南大龙有些着急,又有些得意地说道,

“实际上,歌星开演唱会,大明星开展线下活动,二线以下城市,还真不见的比一线城市赚钱少。”

南大龙侃侃而谈道,“主要还是个性价比的问题!你可能见多了小戴演唱会和线下签售会场场爆满,就以为只有在中心大城市才有这样的待遇,其实不是的,名气稍弱的搞活动,没人捧场的也不少。而在那些存在感不高的城市,明星去得少,诸多通告活动,相当罕见,当地老百姓很难在生活中见到活生生的明星,所以,但凡有一个大家都叫得上名字的,那个捧场……那个热情啊,实在是夸张。”

名气不够,到处跑也没用,大家都不认识,名气大的,精力有限,在东南沿海几个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转悠,就差不多将一年的行程排满了,哪有时间去中西部地区吃沙子?普遍的认知观点是,经济差的地方,有钱消费的人少。

可是,人口基数上来了,手头相对宽裕的其实也很多。“上个月在汉中搞了一次小型歌友会,原本只准备接待三万人次的拜访活动,结果方圆百里的地方,但凡能来的有钱人家小年轻,基本都来了。好不容易超级巨星来到这么近的地方,错过了还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

这年头的交通,没有十几二十年后那么发达,说走就走的旅行,绝大部分人是干不来的,几十上百公里而已,有条件的开车,没条件的搭伙包车,那股热情的劲头,估计也就比京西本地人稍微差一点。

“好吧,是我草率了。”

在京城的年轻人如果要追星,还是有不少选择的,在其他地方,就没那么常见了,戴义琴这种热度的当红明星去做活动,好多年都遇不到一次,可不得去看个便宜么?“你们是专业的,具体方案,自行把握,我就提个建议,达到目标就行了。当下的要事,MP3播放器的发售,宣传这边你们费费心。至于电视台那边的广告,我已经把时段安排好了,下周戴大哥去抽空把广告拍好。另外,《家有儿女》第三部五月中旬播出,里面的植入广告权重不小……”

一年一度家庭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和《家有儿女》,已经成为今夕文化旗下的两张长期饭票,每部剧还没开机,植入广告就被抢破头,剧本没有完全敲定,就已经回本盈利了,简直不要太舒爽。

和电视台的合作也十分愉快,播放权卖了一轮又一轮,甚至还能出口到国外,从上到下名利双收,是极为成功的大型IP,再吃三年不成问题。

戴义琴听了一会,沉着地点头。

“这个好说,就是影视剧的拍摄档期需要调整,《三国演义》第五部,我这边还有一些剧情,还都是大场面战争戏,第六部和第七部就没有我了,《醉拳》续集也需要时间,另外,有一部中等制作规模的喜剧片,剧本快要敲定了,是戏路的重要拓展,阿尚说的……恶心帅这种反差角色,我们合计了一下,还是很有搞头的。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喜剧片的安全系数很高,其他种类的大片,回本压力太大了……”

“资金不好找?”

尊重艺术的煤老板们,似乎还没有搞艺术,弘扬正能量的想法,或许还没那么有钱。

古代下九流中的戏子,在发展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渐渐搭上了艺术家这条线,可随着各路资本的轮番入侵,似乎又要改回去了。

不得不说,历史就是个轮回。

“还是要多找赞助商,总是指望坑外行的钱也不现实,搞多了,人家就不来了。”

“我们也没怎么折腾啊,都怪同行,吃相太难看,把名声搞坏了。”

说起这件事,南大龙就十分委屈,自己稍微搞点小动作,就被大彪好一顿训斥,看看人家,那可真是百无禁忌。

“总之,先悠着点,有多大能耐,办多大事。等你哥那边的影院升级改造得差不多了,我就把美影厂的特效团队买过来,搞大片。”

“你不是已经在做了么?我可是听说了,一部六十四集《白蛇传》就够《大时代》三部曲拍三遍了,还有《封神演义》,《西游记》,投入一部比一部大,不能搞大片?”

“电视剧有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扬名,卖碟片录像带就能大赚特赚,还能出口海外,我给你拍特效大片,多久能回本?”

电视剧和电影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只要把握好电视台资源,卖几轮播放权,投入大点没问题,哪怕还差点,线下的碟片录像带租售也能连本带利赚回来,启动续集的难度也不大。

电影就麻烦了,从送审,立项,制片到发行,层层关卡。

“电影不急,先打响名头,静待市场规模扩大。再说了,现在观影群体规模太小了。看电影,要掏出真金白银买票才能进场,而看电视基本是不要钱的,谁有优势,一目了然。”

“行吧,我也不抱怨了,大彪那边正打算请国外团队过来,试着拍一部3D电影,投入不太大,主要是磨合人员,让旗下那些个比较机灵的多偷师,学会了就把那些眼高于顶的老外给踢了。”

“这方面我不在行,你们自己弄,真开始搞大片了,我再来把把关。”

“你可算是记得你还挂着副总经理和艺术总监的名头啊,好长时间没去办公室坐坐了。”

“这不是没时间嘛,今夕视频招股书都发了,预备路演中,争取六月初上市。辛苦了一年多,总算是看到头了。”

上市之后,情况就会好很多,融资的钱,以改善网点服务,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并收购廉价的影视剧网络播放权为主。

烧钱烧在实处,哪怕效果不佳,也能落下一堆服务器和大量版权,总比毫无节制地搞补贴烧钱要好得多。

原本金尚都打算万一不行,找老黄去疏通,结果,成了,让几个备用方案也用不上了。

最后一步就是想方设法将股票卖出去,并卖高价。

不过,现在能做的很有限了,按照既定计划执行就好,上市前的静默期,不适合搞大动作。——公事在外面办完,家里就不怎么聊了,回去后,李萱已经在家了,亲人们在她自己买的别墅里住下了,人很多,但勉强装得下,不用去酒店。

四月十六日,农历三月初十,就是两人正式订婚的日子,从简归从简,也要弄个仪式,让亲朋好友都来见证见证。

具体如何做,老金去请人安排的,金尚只负责掏钱就行了。

还有十天时间,其实没什么准备的,按部就班地过好每一天就行了。

又是一个星期一,金尚投入到的日常工作中,然后就接到了郝齐联的电话……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