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450章 影响扩散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450章 影响扩散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450章 影响扩散

最大的阻碍,还是在利益分配上。

目前手机用户大概有七百万出头,而小灵通用户已经超过八千万,在往破亿的路上进发,两者的规模不是一个级别的。

可两者的市场潜力,不能简单地拿用户数来对比。

用得起手机的,大概率买得起电脑,牵得了宽带,交得起高昂的网费;

可小灵通用户就没那么阔绰了,大几千上万的电脑就不用说了,五千上下徘徊的主流手机大概率也舍不得,今夕商城倒是有年节促销活动中的超便宜水星二代手机,用满优惠能到三千多,可限时抢购数量有限,今夕聊天购物群中的团购也不是很多,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短时间内,小灵通加今夕聊天的优势,是难以被打压的,金尚去寻求合作,其实稍微还占了点优势。

“重点是今夕聊天和飞信的深度合作,消息能够彼此接收是前提,能够将账号数据挂钩,并链接周边应用,如音乐,视频,游戏以及社交网站等,那就再好不过了;尽量争取,不行的话,也不强求……”

“短信互通收费怎么算?”

“我们依然坚持单向收费,对面是不是双向收费,不用管。只不过,尽量将短信包的标准统一,方便拓展用户群体,吸引更多的都市白领和商界精英加入。”

这年头,有强烈的沟通需求的,大多是工作上的应用,个人和家庭还没有富裕到用移动电话传递日常消息的地步。

有要事的话,用固话就勉强够用了。

“如果是这样的前提,那还有得谈。”

杨琦想了想之后,认可了金尚的判断,又看了下产品部门负责人刘燕青,对方也没有异议。

决议就这么产生了,只要刘燕青在下个月婚假之前,将合作基本框架谈妥就行,剩下的,交给下面的员工去执行。

在金尚和郝齐联初步达成一致的情况下,项目推进是很快的。

大致方略,是以三年期合作为主,如果双方没有异议,到期后自动续约两年。

五年后什么情况,具体再谈。

这么长时间,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变化,到了那个时候,今夕聊天和飞信还在不在,是不是现在的模样都不清楚。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现在双方合作,都是抱着蹭对方的便宜而进行的,妥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竞争。

——元宵节过后,春节的年味才彻底散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今年的年节日格外早一些,导致过了正月十五,还有一阵阵的冷空气南下,给京城增加了几分凉意。

虽然没有雨雪,但温度是真的低,早晚都能在路面上见到积水结冰,辛勤的人们将收起来的羽绒服又纷纷翻了出来穿上。

二月十四日,星期六,是西方情人节,有一些商家想要炒作概念,搞促销卖货什么的,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从商业街的人流量来看,似乎乏善可陈。

年轻人之间互送蛋糕巧克力什么的,大家也挺喜欢,毕竟是甜食,天然对胃口,可要说有多么流行,估计是想多了。

一年到头,本土节日都玩不过来,哪有心思去关心洋节。

中午天气稍微好一点,金尚和来到京城的二姑夫张华打了个照面,聊点事情。

两人来到已经大变样的马家堡沿河岸分布的数据中心园区,内外防风林和生态林已经植树完毕,幼苗已经长出了些许新牙,前几天的大太阳升温,使得竹柳有一种万物萌发的感觉,而现在则被倒春寒生生压制住了,只是其抗寒抗逆能力不错,现在只是长得慢,并不是不长。

顺着园区中心往外,有一条从凉水河引过来的水渠,边缘开了几个小水池,流动的河水环绕,能够适当降低这片区域的盐碱化程度,并缓解重金属富集,加快土地治理。

为了监测周边水质并预警,水池里还投放了一批草鱼鲫鱼,因为没有竞争对手,这小半年长得贼快。

原则上,是不让吃的,怕影响身体健康,不过附近的老农不顾,时不时来垂钓或者下水摸鱼,管了几次都没什么效果,就不再坚持,只是树了几块警告的牌子。

后来,似乎这些鱼吃了没事,味道还不错,一番骚动就不了了之了。

迈过警示区,张华微微皱起眉头,看向了远方正在转动的风力发电机,风声吹动叶片和发电机转动的噪音传递过来,一阵接一阵,时间短还没什么,长了就有点难受。

“好吵!”

“这已经是选用特殊材料,采用新技术的叶片,噪音已经很小了。那种老式风力发电机,两公里外都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夜晚,影响睡眠。”

眼下这片每台安装均价超过七百万的风力发电机,绝对对得起它的价格,世界领先不好说,但一定是上等水准的优秀科学技术的结晶。

这个即将并网的大型风电场,人处在两百米外,能感受到的噪音,大概相当于几个人在附近以正常的音量说话,过了五百米,就没多大影响了。

在远城区布设大型风电场,怎么可能不考虑这些问题?

每一分钱,都要投到关键地方。

沿着河岸拐角布设的两排三十多台风力发电机,装机容量十分惊人,可考虑到风力的不稳定特征,基本很难长时间保持高负荷运转。

相比之下,光伏电站的规模反而要更大。

至于发电效率哪个更高,要看天时地利,不能一概而论。

风电场外,是一条河滨公路,两排路灯兼小型太阳能电池组挂载,外面是防风带,更外面就是光伏电站,紧接着是农光互补综合养殖区,化粪池,沼气池,污水处理厂,造纸厂,水解发酵车间,储气站,充电站,变电站等。

上述工作区间,都被一条串联着几个小水池的饮水渠包围,再裹上一层速生林地,将有可能造成噪音污染,异味扩散以及辐射危害的全都隔离起来。

五百米开外的地方,就是重中之重——数据中心,柔性直流电力和智慧城市能源处理中心。

这里可是京城,想要“搞大事”,不考虑周全一点是不行的,方方面面都要兼顾到。

新能源路灯已经安装好了,附近配备了大型停车场和很大一片小型足球场,篮球场和网球场,以及一座室内温水游泳馆的运动公园,呈扇形往外分布,使得更远处的学校,幼儿园,医院,百货商场,居民区等远离噪音和异味的影响。

“这些都是……你的?”

“大部分都是,其他不归我所有,也要考虑一下我的意见。比如建一座民办学校,或者购物中心,要是离居民区太远,或者将大门的朝向改一下,影响可是很大的……”

“我懂了!”

土地和不动产的价值,和本身有关,更与周边配套有关。

附近有一家大型商业广场和有一家火葬场,周边的楼盘价格,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哪怕建造质量差不多。

“城市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开发也要一步步来。别看这么大一块地方,其实开发难度不小,得先有产业,就业,税收和消费,才能一步步在事业版图中填充各个单元。”

上一世如何不得而知,这辈子的京城发展并不是特别均衡,除了中心城区,几个拓展方向,以北方,东南受益最多,更靠近水源,东北资源区和海港最先发展也不足为奇,西边和南边不是大山就是京畿周边的穷兄弟,没什么大变动,很难有飞跃式发展。

这几年,京西受益于南北交通要道的开通,以及菜篮子工程,小手工业的兴旺开始有了崛起的征兆,尤其是IT互联网的优先试点,注入了新的活力。

至于南边,实在找不出什么了不得的特色来,本地人都觉得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好地方。相比于其他区,经济落后,开发难度大,没有利润增长点,就连金尚一开始也不想来这里投资,甚至去更远的地方,投资啤酒花种植基地,建个小手工业制造中心都比在这种上不上下不下的地方折腾要强。

好在经过仔细勘测,京畿地区的风口和光伏资源较为密集的区域,并不是特别多,值得开发的更少,马家堡凉水河附近得了个“马马虎虎,还不错”的评价,于是第一个大型数据中心就决定落户了。

好歹距离近,方便看顾。

靠近河边的地方,本来就没几户人烟,以前是一片比较落后的工厂区,搬走后的开发一直难以落实,于是让金尚捡了个便宜。

零星的几个小村落,在承诺的“高昂补偿”和“还建优惠”条件下,很快连屋子兼开辟的几块菜地给让出来了。

真要严格计较,有几分是属于他们的,还真难说,现在直接拿钱走人,大家都认为自己赚了。

太遥远的设想就不说了,眼下的调试已经基本完毕,并网就等着最后一步,然后由城市电网以弹性电价的模式,和数据中心园区进行电能买卖了。

下个星期最后一轮测试完毕,并网后,出于对新年开工用电量飙升的考虑,城市电网以每度电0.21元的标准价,买了一个月的巨额发电量,尤其是白天用电高峰。

电力工程师根据目前测试的结果,绘制了发电量和负荷曲线图,以及一系列指标结果,大多金尚看不懂,但专业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特点,安排燃气发电机组和大容量储能电池执行削峰填谷,稳定输出电能,防止波动。

而城市电网也根据这一指标,按照需求发放输配电需求,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智慧城市柔性直流系统满足要求后,收到足够的报酬,算是双赢或者多赢,大家都不吃亏。

解释了一会,二姑夫张华大致明白了金尚对这个地方的利用方法。

走进园区办公室后,外面“呼呼呼”的震颤风声总算是停歇了。

“隔音做得不错。”

“这地方要是没点防护,时间久了,都待不住。而且,也不全是坏事,对光伏电站来说,驱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靠人工没法弄,有风力发电机……都能吓走。”

光伏板清洗本来就不轻松,要是有很多鸟雀啄食破坏,或者鸟粪落在光伏板上,时间久了会破坏设备的。

“那……你这边的养殖中心怎么样?”

“还好!一个是离得远,有隔音材料吸能,再就是……时间久了,那些牛羊也多多少少适应了,风力发电机一开始测试的时候,牲畜一度有食欲减退的情况,现在已经改善了很多。”

“那就好!”

张华长舒了一口气,外甥好不容易准备试水农牧业,要是因为开局不顺而不再加大投入,对冰河贸易来说,也不是好事。

“农光互补植物工厂怎么样?”

“还好吧!这小半年,基本是以反季节蔬菜的种植产出来维持一定的收入,赚钱倒是不多,重要性不低,很多基层分管民生工作的干部都来视察过,反响还行。”

“只靠种菜?”

“也试过食用菌和药材种植,前者还好,后者嘛……也就金线莲似乎有点搞头。”

金尚琢磨了一会后,有些希冀地补充道,

“目前磨合得还不错,选出了几个高价值作物,另外,我也想着,是不是以培育种子和幼苗为第二发力点,光卖菜,也没什么意思,毕竟场地有限,真要做大做强,还不如做楼房养猪。”

“种子,幼苗,牛犊,猪仔,小鸡么?”

闻言的张华认可道,

“这倒是一条路!你年前送过去的种子和小牲畜,我看了下效果,都挺好,没什么大毛病。”

“那就好!海水稻呢,也还行?”

“马马虎虎吧,比我那边……还有农科院的产品要靠谱一点。你是怎么选育的,似乎效率很高?”

效率能不高吗?

“金手指”加持的,比常规手段靠谱多了。

海水稻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抗逆性和产量,而是稳定性和一致性有问题。

一般而言,作物新品种培育,除了转基因,基本都是以杂交选种的方式进行的,主要的手段就是大批培育,优中选优,将满足条件的性状挑出来,稳定成新的亚种。

可现实情况下是,挑出来的优势品种,往往在二代或者三代出现问题。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精心挑选的一批三花猫,本意是希望后代都是三花,结果它们的后代往往会出现毛色不纯,甚至生出狸花,橘猫或者其他什么品种。

如果只是毛色这种无伤大雅的性状也就算了,关键是海水稻这种集中了数个品种优势基因的作物,因为杂交太厉害,驳杂不纯,它们的后代更容易出现返祖或者剧变。

这就需要专家经过一代又一代地培育,用时间换空间,将蕴含杂质或者无用基因的个体从总基因库中剔除,最终做到彻底驯化,培育出完全满足要求的作物品种。

真正优秀且稳定的新品种的培育,往往需要一二十年时间来完成,一位农业专家的研发黄金期,也就这么久。

这一行,枯燥且无趣,充满了各种意外与挫折,一个不慎,半辈子的心血就付诸东流了,老百姓往往只记住了那些成功的英雄,却关注不到无数背后默默奉献的人。

刚开始,金尚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金扫帚”只是加速生长,阻止副作用什么的,待后来,才回过味来。

哪怕这个农光互补基地做得再好,也就那么回事,可要真培育出一个划时代的农牧新品种,专利费都要收到手软,就算不是什么改变世界的超级作物,稍微有点特色的优势品种,也很不得了了。

牲畜幼崽只是小试牛刀,海水稻的驯化则是重要的一步,这玩意确实挺难吃,而且产量一般,可它能在重盐碱地上生长,就这一个优点就值得大力发展了。

远的不说,就南边的胶东半岛,就有总计约一千万亩盐碱地,这么大的地方,要是都能种海水稻,那可就不得了了。

人不喜欢吃,牲畜吃总行了吧,实在不行,做生物能源的材料也行啊。

而在二姑夫张华老家的俱轮泊,盐碱地的面积,比胶东半岛只多不少,江浙地区和西北需要治理的也不在少数。

“抗寒还有待提升,但抗盐碱确实很实用,勉强有点商业价值了,我准备在黄河口附近找快地方先试试效果。”

那就是东营附近吧!

不管前世还是今生,都是沿河临海盐碱化重灾区,如果真有办法将那些土地变废为宝,那可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海水稻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十几年前就启动了,只是进展一直不顺。

其实想想也对,自然进化出一个新亚种,少说得数百年上千年几十代的异化,人工干预一二十年能有个好结果,已经算不错了。

而金尚的“金手指”似乎能有效加快这一过程,那就很美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