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453章 警示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453章 警示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1-01 23:18:08

第453章 警示

那句“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的话,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过时,反而在方方面面让人不得不慎重。

作为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民营企业来说,这种层面的事,用不着仔细考虑,但也不能完全不在意。

就业岗位的多寡,直接影响到地方对公司的重视程度。

为什么房地产、汽车、造船航运、航空航天、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子通讯以及半导体等的重要性明显超出其它领域一大截,并不仅仅只是因为它们和高科技紧密相连,与现代化发展以及产业升级息息相关,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们产业链拉得非常长,上下游带动效果极佳,能够提供很多就业岗位。

懂得“涓滴效应”的应该就明白,这事实上涉及到财富的二次分配,具体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太多了,没人能将其中的道理完全讲清楚,但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事实上,就连许多人看不上的纺织服装,重要性都要超过大部分普罗大众认知中的新兴产业,比如模式创新的互联网团购,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或者在线打车之类,当它们身上的高科技光环褪去后,就会暴露出羸弱的本质。

许多后发国家以纺织业入手,并不是没有缘由的,不管前世还是今生,这一现象普遍存在,别以为它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产生轻视,它的产业链和辐射范围,和房地产、手机、电子设备什么的也不会差太多。

蚕桑农牧,化工化纤,机械设备,品牌营销,家居加装,商业连锁,印染涂料以及仓储物流等,都息息相关。

好歹是“衣食住行”的门面担当,门槛低,上手快,利润也还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和税收,经济不发达地区要是没有特别的资源和门路,以其为工业化的第一步,是再正常不过了。

而农牧业相关的领域,或许受关注程度要低一点,可重要性是无可辩驳的。

国内超七成的人都在这一低利润产业链上求生存,足见其压力有多大。

金尚脑子坏了才不管不顾,一心去做什么全自动无人大棚和养殖中心,这不是今夕文化的主战场,而是不得不介入的防御性领域,以投资可控股的方式发挥影响力,亲自下场的,估计也就在每个大区域做个样板工程就够了,实际操作还是要二姑夫张华来做。

两人商议了一会,达成共识后,还是需要张华去北地走动一下,尽量说服当地提供更好的投资优惠。

“这些交给我,只要是真的做实事,我必然不会让它失败。对了,还有一件事……”

整理了一下措辞后,张华有些为难地问道,

“关于国内农机……阿尚有什么看法?”

“嗯?不太了解,就是报纸新闻上看到过几次,研发投入很大,进步惊人,填补了国内许多空白,成果喜人。我不记得什么时候在电视新闻上看到过……农机大比拼什么的,国产拖拉机和进口大块头比赛拔河,体量小一号,都把对方拉翻了……”

“果然,不太了解的外行,大多是这种印象,以为国产农机物美价廉,在国内很受欢迎,甚至在国外抢走了外国大厂订单什么的……”

“不是吗?”

“恰恰相反,但凡有得选,能用外国知名品牌的农机,那就一定不会指望国货。至于国外,连非洲黑人都不愿意用国内产的农机,南美、东欧、印度甚至是阿拉伯产的都比咱们受欢迎。”

“呃,这么惨的么,阿拉伯和南美也有农机厂?”

“瞧你说的,它们那边大平原多,有大航海时代打下的种植园基础,有很多占地颇为广阔的农场主庄园,市场非常广阔,有需求,起步早,技术积累也相当可以……”

相比之下,国内人均耕地没那么多,平原地带多在北方苦寒和西北干旱地区,没有大型种植园的地区,在大征服年代,也没有弄过“奴隶贸易”这样的事,没有条件,也没有文化基础。

相反,国内的中小型农机设备发展倒是挺好的,一个人或者两三个人联合操作的半自动化农用机械,十分适合以家庭或者宗族为单位的农耕环境。

至于大型农机,由于国内市场狭窄,没有完成技术迭代,导致落后也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

“技术不行,慢慢努力就行了,结果,在逐利的驱动下,反而走上了降低质量以压低成本的恶性竞争之路。农用机械,大概是对稳定性要求最高的生产用车辆之一了,你想想看,春种秋收,夏季‘双抢’,就那么几天的作业时间,上上下下都很紧张,结果工作一天,趴窝维修三天,这还怎么干活?”

狠狠地抱怨了一番,犹自不解气痛批道,

“就以咱们北方种麦子为例,秋收的时候,就那么几天的晴好天气,结果因为机器坏了不能干活,然后突然下了一场雨,麦子发芽,全烂在地里,那个损失就大了,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不说,还误了下一季的粮食种植。血本无归的小农欲哭无泪,大型农场主们估计不死也要脱一层皮了。”

农机是生产工具,不是拔河玩具,动力强劲,足见发动机输出功率还行,这只能说明柴油机厂家实力还行,可这只是农机性能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稳定和长时间持续正常运转才是关键。

见金尚听闻后默然不语,张华及时解释道:

“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完成收种任务才是第一位的,可靠性难以保证,谁敢用?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年就那么几次派上用场,一次就是好几个人轮番操纵作业,近十个小时一班岗,有时候甚至要挑灯夜战,昼夜不停赶工。这可是‘大会战’模式,结果大小故障不停,谁承担得了这个损失?”

谁不想用便宜货,可不敢啊,只得去找外国农机厂了。

“路子走偏了,还是以商务车和私家车的模式在主导生产,可农机是很特殊的,尤其是……动不动就几万亩几万亩的超级农场,数台超级农用机械联合作业,但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每日损失以百万计,并随时有倾家荡产的风险,天气一变,那可就全完了。”

“就是这个道理,而且,操作农机是很辛苦的,司机动不动就在里面坐一天,连个空调风扇都没有,内装完全是反人性,舒适性完全无法谈起。请的大师傅一听是国产的就不愿意接活,加钱都不来。有一技之长,哪里没口饭吃?”

特种作业证还是很稀罕的,这可与私家车驾照到处都是完全不同,人家是高级技工,有讲条件的底气。

“难怪……你找杨琦那边谈什么人机交互的事,还找洪仁全商量内装内饰什么的,买的那个农机厂,估计都是些铁憨憨吧?”今夕文化本部的软件能力较强,北船机电有丰富的船用设备制造经验,用在重型农机上,大部分也是可行的。

“满脑子都是力大飞砖,以为动力强劲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用料真是能省就省,连我这个半懂不懂的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大家都这么搞,不是个办法……”

技术落后确实有现实困难,可这不是理由,奋起直追就是了,但不能搞错了重点,方向错误,越努力,越辛苦,下场越惨。

如果只是一家两家是这种二把刀子也就算了,国内农机厂普遍都是这种情况,那就有点棘手了。

“这样吧,先凑合着用,国内国外买多少,姑父看着办,钱不够就用民兴银行的授信,我给那边打个招呼。今年春耕快要开始了吧,又是新的一年,希望能平安顺利……”

“每年春耕,都是攻坚战。”

“这么多年,也习惯了。就是今年气候确实有点异常,恐怕北边雨水有些不协调,得多留点风险余量。”

“辛苦了!另外,还有一句话,我得提醒一下……”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荒地无人问,耕开有人争’,人心难测,居安思危,开垦盐碱地这个事,要多留点心,产权要清晰,不要给人可乘之机。咱们先在比较熟悉,说得上话的地方积累实力,贸然去陌生的地方大手笔投资,也许会惹出麻烦来。”

“这个……我懂。利益纠纷哪里都有,财帛动人心,就像阿尚你的重心一直在京城,我的根基在俱轮泊,你二舅那边,也是得到了引荐,被接纳后,才大手笔在本地介入房地产市场。做生意,尤其是大生意,到底还只是在熟人之间流转。动不动就好几千万上亿的巨款,谁敢打给陌生人?”

远的就不提了,要是没有金尚拉着,张华压根不会做什么网络销售渠道,一句话,信不过。

没有眼前这个大侄子引荐,张家压根不会来京城发展,无他,不敢。

九十年代末,严格来讲,还处在商业社会草莽英雄崛起的末期,野路子多的是,但凡能将生意做大的,那是不知道趟过了多少艰难险阻的人精,对人情社会的世故与风险,不说了如指掌,也是体会颇多的。

跨领域投资,跨区域拓展生意,要人带着玩的理念深入人心,这可不是被互联网信息时代,击穿了时间和空间壁垒的二十一世纪,对陌生人的信任,是一件很奢侈,也很有风险的东西。

胶东半岛,辽东半岛,两浙等沿海地带,数千万亩的干旱盐碱地,哪怕只有百分之一开垦出来,也十分骇人了。

更不用提在俱轮泊,漠北,漠南,松嫩平原西部,西北等地那么多荒碱地,地广人稀,压根就没人什么关注,简直遍地黄金。

就不说条件优良的平原了,那些个因为资源枯竭而荒废的大片矿区,其实就是很好的地方,治理起来成本太高,基本没什么收益。

而对金尚和张华来说,土地条件差点没关系,只要地方大,有水,太阳能和风电资源丰富,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了。

——三月二十一日,春分,星期六。

南边已经是一片春暖花开的场景,北方大地冰雪初融,阵阵暖风袭来,黄褐色的大地上也开始返青了。

早晚天气还是很冷,中午的气温已经比较高了。

今天是全国足球联赛甲子组首轮开始的日期,今年的京城北方联合足球队的第一轮主场依然被选为揭幕战。

这个时节,京城大部分足球场的草皮状况都不佳,在电视屏幕上显示青一块灰一块,还露出部分沙子,十分不美观。

像足球公园球场这样,以现代化模式管理草皮,投入重金维护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俱乐部老板,并没有太多钱改善主场条件。

尤其是草皮这种东西,好一点差一点并不是最重要的,不如说,个别主队还希望草皮更差一点,使得熟悉的一方更有利。

这种盘外招,京城北方联合足球队是不屑于玩的。

晚上接近八点钟,从天而降的寒气还是有点让人难受,一个多小时的暖场表演,给闹哄哄的主场增添了不少热度,主客两队已经准备进场热身,再过几分钟,比赛就要开始了。

金时和金尚一家人坐在主看台贵宾室,小金风十分喜欢这样的场面,母亲梅杏红不爱凑热闹,要不是为了照顾孩子,都不想来的。

父亲金时则邀请了一些生意上的伙伴以及场面人在隔壁包厢谈点事情,金尚过去打了个招呼就没有多关心了。

这两年,老金的生意也开始做大,应酬多了起来,以前还和金尚商量,现在熟悉了,基本都是自己拿主意做决策了。

一众表亲坐在一起,让小金也不得不叹服,自己的兄弟姐妹其实也挺多。

寒暄是一方面,主场广告牌的投放效果,才是当下的金尚最关心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