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54章 藕断丝连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54章 藕断丝连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54章 藕断丝连

第54章 藕断丝连

下班时间已经过了,金尚给李萱打了个电话,说了下明天去学校的安排。

陪伴着家人四处游玩的李萱,这几天也着实有些累了,白天辛苦跑腿,晚上还要和母亲拉着“谈心”,被追问各种不太好回答的敏感问题。

如若不是早有心理准备,恐怕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挂断电话,金尚离去的时候,见到编辑室的灯还亮着,让前台帮忙订工作餐,为加班的人免除后顾之忧,并嘱咐不要忘了关水电,预防风险后,才驱车回家。

半途中,扔在副驾驶上的手机响了,金尚捡过来一看,陌生号码,毫不犹豫地挂断。

结果,对面似乎是和自己卯上了,一个劲地拨打,不耐烦的金尚直接将手机关机,才稍微消停点。

都这个时候了,用从来没见过的号码找金尚的,估计也不是什么正经人。

想想自己认识的人,一般打不通电话的时候,选择是什么?

正常选择,该打公司座机,或者联系老金吧!

忙了这么久,就想回家歇着的小金,这个时候谁都懒得搭理了。

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家门,金尚意外地发现老金居然在家,回得挺早。

“诶?老爹,今天没有饭局?”

正在客厅看电视的金时见门口玄关有了动静,探过头来答道:

“我也不是天天如此,身体熬不住,得歇一歇。明天你就毕业了,我得去看看,照几张相。”

“哦!”

金尚漫不经心地答道,

“研究生毕业典礼和本科生毕业典礼混在一起,没啥意思,三年前你不是看过一次吗?”

那一年,同样是金尚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登台致辞。十分开心的老金拉着几位老师参加谢师宴,硬是喝趴了。

希望今年不会如此麻烦,需要小金将他抬回来吧。

将外套挂好,正准备去洗漱一番的金尚,陡然被金时叫住了。

“对了,你表姐有没有给你打电话,我将你的号码告诉她了,应该近期联系你的。”

“表姐?”

一头雾水的金尚不自觉地反问着,旋即意识到老金指的是谁,

“你是说,那个梅逢春?大彪叔那边准备好了么,我这边还有事,走不开啊!今天下午刚去人才市场逛了一圈,累死人。”

“提前联系一下嘛……”

迎着金尚探寻的目光,金时不好意思地坦白道,

“那个小姑娘,也很强势的,我也拗不过,所以告诉她了。你放心,现在她可是个知书达理的好女孩,不会像小时候那样欺负你的。”

“是嘛!”

瞬间,金尚想起了回家路上的那一通夺命连环CALL,不由得对老金的称赞充满了怀疑。

『估计就是她了吧,真是要命!』

将手机打开,翻看着通话记录,看到了二十几个未接来电后,金尚再次按下了关机键。

“她……是怎么说的?”

金时答道:

“将你的那首《明月几时有》的小样交给她试唱后,似乎很惊讶,尤其是歌词……”

说到这,老金十分感兴趣地问道:

“那是不是按照古风词牌韵脚写的?”

“对!正经的《水调歌头》!”

金尚坦然回答。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大部分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其实都是“诗歌”,既然是歌,肯定有韵有曲,有唱腔和节奏。

这些“诗歌”,一部分起源自先秦的《诗》、《赋》、《离骚》等,一部分来自《汉乐府》以及地方民曲小调。所谓“诗词歌赋”总是相提并论,都是有严谨格律的。

今人读古代诗歌,偶尔会感到别扭拗口,并不是韵脚和格律出了问题,而是古今汉字的读音有差异,各地方言的影响也不小。

《水调》起源于隋唐,在两宋发扬光大,不管是前世的“大怂”,还是今世的“大宋”,澶渊之盟往后的诗词歌赋具体内容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词牌名还是大同小异的,几千年的文化惯性,不可小觑。

很多古诗歌,随着时间的推移,旋律与唱法渐渐失传了。后人不断研究,妄图复原其中的真韵,可靠的成果也寥寥无几。

即便如此,也不妨碍现代人欣赏作词人的精神与情感,畅想那一个个文化鼎盛的时代的美好图景。

“嗯!仔细想想,和课本上学到的那些《水调歌》对比一下,你的这一首《明月几时有》,不仅不差,反而比几百年前那些出名或者不出名的词人所做的,还要优秀几分。该不会,我家的小崽子真是什么天才大文豪吧?藏的够深呐,我这个住在一个屋檐下的父亲都不知道,你还有这种本事。”

有心人都不是瞎子,刚开始可能没意识到,过后自然会明白,金尚拿出来的那首歌,到底哪一部分最优秀。

“你不知道的多了。”

“文抄”这种事,有必要的时候,偶尔做一做就好,没啥实际好处的虚名,是福是祸还不好说,谨慎一点比较好。

“我是无所谓,小逢春就很好奇了,小时候那个五音不全,唱歌跑调的小屁孩,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谱曲填词都有模有样,还时不时有精品问世。”

“她是觉得自己的声乐和作曲没学到什么名堂吧?”

明明自己是专业的,准确地说,是未来的专业人士,居然被金尚这个小表弟给比下去了。

“她的原话是,‘明明是外行,神气什么?看我不打爆他的狗头!’,总之,你好自为之。”

老金关掉电视,自顾自地去厨房炒菜,留下让人胆战心惊的话。

“她还不一定能入选,我只是给她一个试一试的机会而已。音乐学院就了不起了?艺术需要努力,更需要天赋,她那种……一看就不是玩音乐的料。”

不是金尚有成见,而是梅逢春如此狂躁,凶巴巴的,明显就不是静下心来搞创作的性格,将来多半也就试着出几首不温不火的作品,连个水花都翻不起来,就此无声无息,找个学校老老实实当音乐老师,就是她最好的出路了。

“人是会变的,我就没想到当年人小鬼大的你,还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小逢春现在也是落落大方的好女孩了,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追到家里送礼物表衷肠。你小舅都快烦死了,那些自认为有几个臭钱,油头粉面的公子哥,总是变着花样地套近乎,惹人生厌……”

“招蜂引蝶……”

随着金尚关上了盥洗室的门,正在洗菜的金时抬头看了一眼,止不住叹息着。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让儿子和娘家人亲近一下的机会,似乎很不顺利的样子。

小时候根深蒂固的成见,确实太难改变了。

正在此时,放在茶几上的手机响了,金时擦了擦手,然后接通了电话。

“喂,小逢春啊,有事吗?”

“没接电话?可能是太忙了,没看见,又或者手机没电了吧!”

“他?在家是在家,刚回来,在冲澡。”

“约饭?以后吧,我已经在做饭了,明天早上要赶到学校,参加毕业典礼,得早点休息。”

“真没有故意不接电话,这几天工作太多了,小尚也是早出晚归,忙里忙外。创业嘛,总是很辛苦的。”

“知道了,我会跟他说的,你也保重。替我向你父亲问好……”

脸上挂着笑意,寒暄了几句的老金,挂断了电话之后,才长舒了一口气。

嘴里含糊地嘟囔了几句,才继续准备晚饭。

与此同时,数公里外的央音某个音乐教室中,嘴角弯成不悦的弧度,脸色稍微有些不满,长长的秀发简单地扎成马尾甩在身后,右边脸颊拖着鬓角,蓬松了空气刘海遮住大半额头,面容白净秀美,隐隐约约透着一股英气的女孩,将外漆磨损得有点厉害的老旧手机揣到兜里。

“怎么样,小春春,有没有约到你那个天才表弟?”

“屁的天才,我才不信,肯定是从哪里抄来的。”

将亲昵地搭在自己肩头的手拍掉,梅逢春有些不耐烦地抱怨道,

“没成,我姑父说他太忙了,明天要参加毕业典礼,近几天都没空。”

“那可真是太遗憾了!如此才子,真想见见。我们大二才结束,他都研究生毕业了,还比我们小两岁。幸好不是音乐学系,得读五年本科……”

说着的**头小胖妹略带着憧憬吐了吐舌头,

“我家那几个熊孩子,完全比不了。”

“得了吧,好多年没见,谁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对了,不管是词还是曲,你可千万别泄露出去了,我姑父说,这关系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商业计划,被别人知道了,很不好……”

不重要,能拿出如此优秀的谱曲和旷世歌词?没有姑父金时在其中说项,这种好事压根轮不到自己,连试唱的机会都不会有。

“不就是赔钱嘛,你怕什么,他是你家表弟诶,还真能将你怎么样?”

“我家的情况,有点复杂,不好解释太多!你给我认真一点,让你来帮忙,不是让你捅娄子的。”

梅逢春轻轻敲了敲小胖妹的脑袋,对方装作吃痛地缩了缩脖子。

“知道了,我嘴巴最紧了。”

梅逢春没好气地瞪了小胖妹一眼道:

“这不是钱不钱的事,信任是相互的,这首歌,还不一定是我的,所以得多多练习。要是出了纰漏,谁还敢找我?”

“那咱们再试一遍?我感觉已经够好了啊,到底还要怎样?”

“总觉得差了点意思,没有唱出特色,不怎么配得上词曲的水准,我再找找感觉。对了,大钢琴的存在感太强了,和我的嗓音似乎不搭,你改成弦乐合奏吧,再加入尼龙弦吉他和长笛试试效果。”

“行行行,都听你的!为表弟的事,咱们央音的才女可是操碎了心。”

小胖妹也是刀子嘴,豆腐心,嘴上嫌弃,还是一丝不苟地按照梅逢春的要求调整配乐,然后一遍一遍地试唱着,夜幕落下,音乐教室的使用时间结束。

华灯初上的时候,梅逢春带着小胖妹在学校附近的小吃摊美美地消费了一顿,算是犒劳犒劳自己的小姐妹,才回到了附近租住的公寓。

给自己倒了杯凉白开水,舒爽地喝下,润了润嗓子后,才慵懒地靠在沙发上,打开电视,入目就是一款洗发水广告,代言的正是一改往日小鲜肉,以敢作敢当的硬汉形象重新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戴义琴。

以让人瞠目结舌的速度翻红的戴义琴,如今接通告接到手软,收入也节节攀升,再不是那个落魄到为家计发愁的过气偶像了。

抄起遥控器,换了几个台,没看到什么好节目的梅逢春,就准备小憩一会,电话又响了。

赶忙将电视音量调小,才按下了接听键。

“喂,二伯啊……我好着呢!”

“联系倒是联系了,就是没说上话,小表弟很忙的样子,电话打过去,没接!”

“姑父倒是很好说话,估计也是很为难的样子。那个小屁孩,从小就倔,不给点颜色看看,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

“知道了知道了,要好好相处,不要闹矛盾。只要小老弟识相,我就给他面子。”

“你们是关心他还是关心我?我才是你的好侄女吧!要不是看在这首歌还不错的份上,我才懒得下功夫……”

“姑姑在边上啊,让她放心,不会打架的,我又不傻,现在动手,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挂了,有什么进展我会通知的!”

听了一顿唠叨的梅逢春,将电话丢在一边,没顾得上洗漱,径直走进书房,来到书桌前,将自己这些年来“呕心沥血”创作的词曲翻看了个遍,又对比了一下《明月几时有》的谱曲和歌词,不由得懊恼地抱着脑袋发出呢喃声。

“所谓的努力,在天才面前,就这么可笑么?我才是专业的啊,区区小表弟,居然……居然……”

输给谁,也不如输给一个曾经打得服服帖帖的小老弟带来的挫折感要强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逐字逐句地轻轻吟唱着,梅逢春眼神迷离地自言自语道,

“到底是什么样的感悟,才能写下这样的词句呢?”

想想姑妈一家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大大咧咧的梅逢春也不由得摇头叹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