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61章 南与北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61章 南与北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61章 南与北

第61章 南与北

当然,战略上要有自信,战术上一刻都不能放松。

如此想着的金尚,给刘燕青打了个电话,让他准备准备,将会员注册机制和回复功能提前到八月三十号上线,网站推荐和热点新闻排序提前内部测试,预备明年元旦正式亮相。

『不可大意,很多所谓的绝妙手段,并没有什么高深的,捅破了那一层窗户纸,谁都可以学来自用。』

长久地活下去,比争一时之气更重要。

强压下将手里的牌一口气打出去的想法,金尚将注意力放到了手边的商务报告上。

“信息时空网,居然将广告打到有矛盾的竞争对手身上。这是在考验我的器量啊,这个钱,赚了。”

以几乎百分之一百三十的溢价,拿下了《京西都市报》和《知音杂谈》的版面广告,让金尚对京城科技烧钱的豪爽程度,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真不是金尚见钱眼开,而是对方给得太多了。

要是再多给一点,别说在自家报刊杂志上打广告,北方联合在线给一个特别外链推荐都不成问题。

“要不要再暗示一下,只要肯加钱,什么广告位都可以定制?”

正琢磨着是不是给京城科技递个话的金尚,陡然被办公室的敲门声惊醒了。

推门进来的黄漪漪问道:

“小金总,学生们的参观学习接近尾声了,您要不要去露个面,讲几句?”

“合适吗?那些学生,有个别比我还大一点。高中阶段,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受得了同龄人向他们传授什么经验?”

“正因为如此,学校的老师才想要您出面,杀一杀那些心高气傲的孩子们的锐气。”

“有这个必要?”

嘴上说着,金尚对此倒是颇为意动,如果自己没有频频跳级,恐怕也和他们差不多,正在考虑将来报考哪一所高校,学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工作的问题。

去看看现在的高中生们在想些什么也好,毕竟自己目前从事的行业,将来必须抓住年轻人的喜好,才能发展壮大。

一边想着,一边随黄漪漪来到会议室,投影机上的宣传片似乎刚放完。

学生们坐在会议桌两侧,略有些局促不安,似乎有些不适应这种商务氛围很浓的场合。

收好投影仪,将窗帘拉开,光线略显暗淡的会议室,变得明亮起来。

金尚走到主位上,自我介绍了一番,然后和三十岁左右,周姓女老师礼貌地握了握手。

紧接着,金尚让负责接待的员工们上了点茶点和水果,一边吃一边聊,也能消除一下大家的紧张情绪。

“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我就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说一不二的大老板。年纪和大家差不多,昨天才参加完硕士研究生的毕业典礼,已经是货真价实的社会人了。本来呢,想要自夸一番,吹吹牛,三个多月的时间,有这么一番事业,确实不容易。不过,想了想,还是算了,所处的环境不同,对价值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

讲什么公司理念、发展趋势、宏观经济、科技潮流什么的,十七八岁的孩子懂个屁,跟他们聊聊电子游戏,武侠小说,科幻故事,美工插画,动漫秀场可能更来劲。

“我虽然勉强也算是人生路上的前辈,但和你们也是同龄人,说不定你们当年就有我的同级生,又或者你们认识的人有我曾经的同班同学。当然,这些不重要,今天的参观活动,还有一点时间,就当开一场茶话会,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提,我尽量回答。”

这是金尚最有诚意的许诺了,两世为人,对当今世界的超前战略眼光,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也许只言片语泄露的一线“天机”,就能改变在做学生的命运。

和女强人做派,一副都市丽人模样的黄漪漪比起来,明显更加年轻,打扮也更加随意的金尚,带来的压迫感要轻多了。

下面窃窃私语片刻后,一名带着眼镜的斯文男生举起了双手,金尚笑着指向了这个一副大义凛然,慷慨就义模样的大男孩说道:

“不用举手,一个个来,只要不干扰其他人说话就行了。就你先来吧……”

“小金总,你觉得,你是天才吗?”

“以许多标准来衡量,都应该算!但是,我本人对这样的评价,时常感到有些惶恐。”

“为什么?不应该是更加得意骄傲吗?”

这个问题,倒是有点特别,金尚仔细斟酌了一下,才继续答道:

“学校以成绩定高下,社会以成败论英雄。

学生生涯中,我几乎没有在同龄人中遇到过同台竞技的对手,但是依然有比我大五六岁甚至是十多岁的哥哥姐姐压我一头。因为周围没有多少让我显示优越感的学渣,所以学习体验并不见得有多好,得意骄傲什么的,更是少之又少。

上了大学之后,我即便考了学科第一,校园里的存在感,也不如一名篮球打得好的体育生。

不同时期,对一个人的衡量标准是不同的,就好比现在,我开始创业做生意,竞争对手也不会因为我曾经是个学习天才,年纪比较小就手下留情。”

所以,严格来讲,金尚就是个穿越高配版的小镇做题家,在学习上有点天赋,而且足够努力,再加上早慧的优势,才在别人眼中留下了深刻的“天才”印象。

似乎对金尚的回答有些不满意,斯文男生想要继续发问,又不知道从哪里问起,最后还是沉默下来。

也对,高中生的日常就是学习,结果,天才前辈却说学习成绩在走上社会后,并不能帮助自己太多,着实让人有些气闷。

见气氛有些不对,金尚再次伸手压了压,示意躁动的学生们稍安勿躁。

“请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是,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学习成绩可能不如你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但是不代表学习本身不重要。

就好比我大学总共拿了三种专业的证书,工作后,还是根据需要自学了计算机编程,甚至不排除以后自学更多专业知识。活到老,学到老,哪天要是止步不前,安于现状,估计未来也就没啥期待了。”

话音落下,有一位扎着高高的马尾辫,十分强气的阳光女孩抢着问道:

“那您是不是觉得,我们高中生不应该被学习成绩这种条条框框束缚住,而应该更加注重素质的培养?还有,您觉得吕辽其人怎么样?”

“这……话题有点大了,和我本人,以及公司本身都没多大关系了吧?”

闻言的金尚不由得一乐,

“还有,吕辽是谁?”

顿时,就连带队的周老师都瞪圆了双眼,不敢相信地反问道,

“那位高一读完就退学,发表了一部小说和几篇杂文,在同龄人中很有名气的叛逆青年,还口口声声为素质教育张目,被采访记者提及‘北金南吕’两位知名大才的时候,还出言不逊,说了您坏话的那位……”

这下,就连金尚都有点意外了,这是何等奇怪的展开?

“冒昧问一下,我很有名吗?”

“也不算特别出名,但是在特定的群体中,讨论度不低。”

周老师委婉地说道,

“每次吕辽在学生群体中闹出风波,总会有人拿出反例来辩驳,比他还小几个月的‘北金’,年纪最相近,路线也截然不同,所以……”

“等等,让我捋一捋!”

回过味来的金尚,将发生在一年多以前的事从记忆深处翻了出来。

有段时间,不断有采访请求发过来,正忙着毕业论文的金尚,哪有时间管这些莫名其妙的事?

业余时间,和“小马扎乐队”的人玩得不亦乐乎。

后来,有和老金相熟的媒体牵线搭桥,实在是拗不过,就搞了个人物专访。

过去了这么久,其中的细节,金尚都有点记不清了。所谓的专访,其实是有台本的,问什么话,怎么答,大致的框架都已经定好了,细节就临场发挥。

那个时候的金少爷,忙着去搞“校园巡回演出”,看热力四射的大姐姐,哪有心情琢磨什么天才不天才,学习不学习,照着对方的意思,勉励一下莘莘学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再抨击一下虚度光阴,不知道珍惜大好青春的愚行就完事了。

后来的事,金尚全都抛在脑后了。

按照周老师的说法,那所谓的专访,确实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金尚这个人也频频和吕辽做对比。

甚至,有好事者拿着金尚的话,在一档聊天节目中,讽刺吕辽不学无术,惹得对方当场失态,破口大骂。

这件事在师生群体和教育界还是稍微泛起了一丝浪花,吕辽甚至放话邀金尚当面“聊聊”。

可惜,段位完全不一样的金尚,压根就不知道这件事,自然也没有回应,于是,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话题,就不了了之了。

“搞了半天,你们是看不惯吕辽那一套,所以想要在我这个‘旗帜’面前找一找自信啊!”

就说嘛,一个简简单单的参观实习,要金尚这个公司老总灌什么鸡汤?

“因为没看过那位……吕辽的作品,也不知道他具体说了什么,我就不做具体评价了。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争论,持续了这么多年,想要争个高下,一时半会也不现实,所以我就只能说点自己的看法。

‘素质’这个词太宽泛了,不好定义,所以可操作的余地比较大。而‘应试’就比较简单了,考试分数分高下,一目了然,没有多少置喙的空间。

如果说会写小说、发表杂文算素质,我小时候打水漂很厉害、尿泥和得好,钓鱼摸虾,爬树掏鸟蛋出类拔萃,算不算有素质?”

随着金尚的话音落下,场中顿时响起了一阵哄笑,几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小孩子举着手说道:

“当然不算,我滚铁环贼溜,俯卧撑能做两百个,这才是高素质。”

看着大家七嘴八舌地开玩笑,气氛也趋于热烈,金尚才慢条斯理地继续解释道:

“所以,争议这不就来了吗?暂且不论这些小玩意算不算素质,写小说、诗歌、发表杂文确有才华,算是偏科的高素质人才还说得过去,将来要是拼马术、高尔夫球、赛车、无线电、滑翔伞,你们怎么办呢?”

顿时,嬉闹的声音小了许多,渐渐安静下来。

金尚说着的那些,普通家庭根本玩不起,真要是将这些都视作加分项,京城地界的家庭,咬咬牙还能坚持一下,可要是将“素质”的标准再拔高一点,在座的也基本都抓瞎了。

“明白了吗?对你们来说,素质不素质什么的,并不重要,好好学习,牢牢抓住最后一个和全国同龄人公平地同台竞技的机会,才是正途。

吕辽和我,本质上其实都是一类人,出生于相对富裕的家庭,将来有很多条路可以走。哪怕吕辽退学,也不会为生计发愁。

至于我,你们可能不清楚,这个世界,最败家的方式,就是创业了。知道我开的这家小公司,上个月运营开支是多少吗?一百七十六万!京城普通家庭,不吃不喝数十年才赚得回来。”

说了一大通,金尚传达给在座的学生们的意思,关键词只有一个,那就是公平。

家里没矿,在相对公平的应试教育框架下,努力升学,还能凭自己的本事,博得一线机会,改换门庭。

在标准明明白白的考试中都赢不了,你凭什么觉得自己可以在波诡云谲的现世竞逐中独占鳌头?

真以为自己是天命之子,可以遇难成祥,逢凶化吉?

有金手指傍身的金尚都不敢这么想!

见说得差不多了,金尚看了下时间,已经不早了,对脸上挂着矜持笑容的周老师问道:

“您看,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我要是再说得狠一点,可能他们就要开始怀疑人生了。”

周老师倒是很大度地答道:

“这点事就让他们无所适从,那也太脆弱了。大道理就不讲了,小金总说说对计算机互联网行业的看法,未来经济判断什么的,明年高考填报志愿,也好做个参考。”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