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84章 不打不相识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84章 不打不相识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84章 不打不相识

第84章 不打不相识

“妥妥的懒人做派。”

吕辽听完,很快做出了评价,金尚倒也没有反驳。

“为了少走几步路,人类发明了电梯、汽车、轮船和飞机;为了与远方的人快速交流,发明了电报电话。此类例子数不胜数,懒也得懒在点子上,真选对了方向,就可以用一个名为‘需求’的词来替代,它可以推动世界,改变世界,创造世界!”

“明明知道你在胡说八道,但是我找不到合适的论点来反驳你。比起被你说服,这一点更让人气闷。”

“哈哈!”

吕辽的话,让在场的观众和吴蝉主持人都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待轻松的喧嚣过后,金尚稍微将话题转移到了另外一个方向。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表达一个意思。我现在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按照我心目中的设想,来改变这个世界。可是,想法到底只是想法,当我决定付诸实践的时候,发现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没有钱不行,没有人才帮我不行。恰好,我生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也找到了计算机和互联网这个突破口,所以,才有了后面的事……”

继续升学读博搞科研做不到,进入体制内当公务员也做不到,靠“文抄”作弊当个大文豪或者人前光鲜的大明星,对金尚要做的事都于事无补。

唯有自己动手,才能不跑偏,最大限度地推动发展。

另外,金尚也是存了尽量少走一些弯路的心思,借势很重要,更要学会因势利导,尽量往设想的方向而去。

“那……你觉得自己成功的把握有多大?”

吕辽十分好奇地询问着,

“我的梦想,算是实现自我价值,不想虚度光阴的类型吧!你的……很不简单,看看历史上那些以一己之力改变世界的大人物,不是绝顶天才,就是真正的疯子。你觉得……自己是哪种?”

“绝顶天才算不上,最多算个有些执着的倔驴。现在空口白话也说不好,以后,大家就知道了……”

“那你对自己将来肯定会出人头地的事,一点都不怀疑啊!”

“当然!这点自信还是要有的,我设想中的,成功还是有相当大的把握的,区别只是多大的成功而已。”

“你还真敢说……”

“嘿嘿……”

迎着吕辽无言以对的臭脸,金尚笑着回应道,

“能够在全国人民面前吹牛的机会可不是很多,不一口气将大话说完,下次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当然,下次有下次的吹法……”

“就不怕牛皮吹破了丢脸吗?”

“这种事……没什么要紧的,没成,就当是年轻人胡言乱语,可要是真实现了,十几年后人们将我说的话翻出来,岂不是显得我更加英明神武吗?那可是牛大发了!”

“好吧,哪边都不耽误。”

两人的直接对话完毕,吴蝉开始以主持人的作风,询问道:

“小吕,你觉得自己目前,遇到的最大难关是什么?”

“年轻,说服力不够,大家总是将我当做一个没多少见识,有点叛逆的少年,却没有意识到,我已经是一个有独立的意志和想法的成年人了,不管是我的言行举止,还是文艺作品,希望大家能以正常的视角来看待,不要总是戴着有色眼镜来挑刺……”

“鉴赏与批判嘛,应该的,但是,要以同样的标准。如果刻意针对某个人,要求格外多,那确实有点不公平……”

吴蝉很善解人意地附和了吕辽的观点,然后转过头问道,

“小金,你是不是也这么想?毕竟,站在你的立场,将来很有可能也会遇到如此问题……”

“大抵上,还是赞同的吧!比如,在大家眼里,我已经算很厉害了吧?可依然有人酸溜溜地说我不是高考状元,这么多年没得过什么像样的竞赛奖项,既不团结同学,也不帮助后进,更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只知道读书考试,什么都不会……”

总之,很多奇奇怪怪的要求,金尚从小就听多了。

别以为自己干得不错,就不会有人非议,夹杂在褒扬中的那些讽刺,简直像是沙发垫子上伸出来的一根毛刺,让人如此难受。

听了很多的吴蝉主持人也啼笑皆非地问道:

“天才的烦恼也是如此别致,后来呢,你怎么应对的?”

“什么应对?跟这种人一般见识,你就输了。别和傻瓜论短长,他会拉低你的智商,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不应该摆事实,讲道理,然后证明自己是对的吗?”

“道理只能和理智的聪明人讲,洋洋得意的蠢货,就随他去吧,我太忙了,没时间给别人上课……”

“好吧,不管是你还是小吕,似乎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你已经做得够好了,为什么还是有人要对你如此苛求?”

“这跟我做得好不好,是不是很优秀关系不大,真正的原因在于,人性如此吧,群体意志总是会不自觉地排斥和自己不同的人,不管是落后还是先进,当你不能随大流的时候,就很容易被归类为不合群,然后被针对。当然,这个话题很大,一时半会说不清,就不详细展开了。”

“确实,你和吕辽都是非同一般的孩子,不一定和周围的人合得来。那么,小金你就一直这样……在学习与自娱自乐中长大?”

“也不是!大学时候玩过几年乐队,在戴义琴翻红之前,京城校园里,我的‘小马扎乐队’可比他要火……”

“唱歌还行戴义琴,确实没你火……”

吴蝉捂嘴偷笑,说着让金尚胆战心惊的话。

“怎么,大家都知道了?”

旋即,连对面坐着的吕辽都点头表示知晓,让金尚打消了最后一丝侥幸。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我就是个随便逛逛的吃瓜群众,居然就这么火了……”

“在戴义琴的粉丝中,你可是大名鼎鼎。今天上午金陵书店的签售现场,有歌迷用这个段子当场问他,晚间新闻都播了……”

“怎么没人通知我?”

金尚有些尴尬地摩挲着鼻梁。

上午有点事,没空关心时事,下午和女朋友李萱外出玩去了,回来后就直奔电视台,没空了解今日新闻动向。

“告诉你岂不是就没意思了?哪里能看到你吃瘪的样子……”

吴蝉眼睛都笑弯了,后对吕辽问道,

“你有没有吹牛被戳破,光速打脸的时候?”

“没印象!我写作的时候都是一个人,就算发表了,也很少在书迷面前露脸。自从出名后,再进入校园,总会被人指指点点,这也是我退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没有办法再像以前那样,安心读书了……”

“确实,当同学们知道自己追捧的小说作者就是自己的同学,那股违和的异样感,确实难以消除……”

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是想想就能知道,对一个学生来说,那并不是多么美好的体验,所以吴蝉倒是对吕辽的经历抱有不少同情。

公众人物,再想如普通人那样,实在是太难了。

“关于这一点,小吕,你对自己发表的作品,是怎么想的,还算满意吗?”

“以前认为还可以,现在倒是觉得,还有改进的余地……”

“大抵满意,但是随着年龄增长,眼界提高,有了更多的想法,对吧?”

对于读懂话语中的潜台词,吴蝉还是很有天赋的,不愧是经验丰富的主持人。

“小金,你看过小吕的作品吗?”

“以前没注意,最近有幸拜读……”

“评价如何?”

金尚笑着摇摇头:

“我的评价,不影响它们的畅销,恕我将意见保留吧。”

“有没有一点可以说的吗?”

“读完之后,感悟还是颇多的。因为我没有经历过完整的小学和中学,对那些知慕少艾的懵懂感情,学生之间的恩怨爱恨说不好,就不具体点评了。最让我满意的,就是让我好久之前,没有定稿的一首词填好了。”

“词……是歌词吗?如果不介意的话,让大家听听,正好,小吕也在场。对于优秀同龄人的看法,想必也是很在意的。”

“正好,我带来了。就是想着也许用得上,或者私底下和吕老哥聊聊,交给他过目的……”

说着的金尚从兜里掏出一张纸,递给了吴蝉。

“让我看看!嚯,是一首古风诗词!”

顿了顿之后,吴蝉用很标准的播音员朗读音念道: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念完,吴蝉随手将写着这首词的纸递给了吕辽,对方读完后,脸色先是一变,旋即沉思了片刻,在场边观众嘉宾的鼓掌声中,十分奇怪地问道:

“居然是格律如此工整的《采桑子》,难怪说的是‘填词’,而不是‘作词’。现在流行的是更加自由的现代诗,除了在教科书和课外读物上,外面已经很少见到这种……古风诗词了,更别提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节奏与音律都有规定的有词牌名的词作了。”

“小吕,不生气吗?这可是在变相说你年少无知,故作深沉,附庸风雅喔?”

吴蝉的问题,并没有让吕辽太过动容,而是很坦然地答道:

“初看是有点不好受,但是仔细想想,也有点道理,将我心中那说不清道不明的纠结之感,如此直观明了地点出来,也很厉害了。而且……”

看向了金尚的方向,吕辽微微一笑,

“对我如此,对他也一样。指着比自己还大几个月的同龄人的鼻子出口成章,指桑骂槐,还把自己都带上的风格,我也是第一次见……”

确实,这首词,对吕辽适用,对金尚也是适用的。

大家都是在“为赋新词强说愁”,五十步笑百步而已,有什么好生气的?

金尚咧嘴一笑,露出两排大白牙。

“我得承认,在气度上,你让我大吃一惊。坚持己见,又善于听取意见,还能见微知著,敏锐地发现关键点,着实不简单。”

“你也是!相比众多被吹捧的天才,你不是名不副实的样子货,有点真本事,明显有意思多了。”

隔着中间的吴蝉,吕辽伸出拳头,和金尚探出的手掌抵在一起,

“有一就有二,希望以后能看到你的更多作品。”

“会有的!你长点心,别被那些出几本读书笔记,备考记录,分享一下学习心得就大红大紫的所谓‘学霸’给比下去了。你要是支棱不起来,我这个总是拎出来和你相提并论的,岂不是太没面子了?”

“我尽力!来之前我还挺有自信的,现在嘛,见到真人,才意识到真正的天才,到底是怎样的怪物,那根本不是媒体上那些吹捧之辞形容得了的。”

“喂喂喂,你们两个,不要把我这个主持人当做不存在好吧。”

哭笑不得的吴蝉,今天可是体会到了成为主持人以来,最让自己感到无所适从的一天,

“感觉我好像就是多余的。”

“失礼了!”

金尚坐正了,才略微抱歉地回应道,

“我们惺惺相惜,情不自禁……”

说说笑笑之间,吕辽谈起了他的创作感悟,业余赛车手和玩票音乐人的努力,金尚则说了点大学趣事,组建乐队校园巡演的点点滴滴,以及创业后所见所闻与感慨。

大意差不多都是缅怀往昔的日子,校园生活虽然有难处,但是比起走上社会后的关隘,还是差太远了。

当然了,学以致用,不管读多少书,获得多高的学历,最后都要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闯一闯的。“新手村”到底只是个过渡的地方,不可能一直天真下去。

最后,吕辽还小小地展示了一下自己的艺术修养,用很少见的排箫,演奏了一曲校园民谣,其水平,在金尚这个半吊子眼里看来,还是很不错的,糊弄一下不太懂的外行绰绰有余了。

结束后,吕辽还略带挑衅地对金尚说到:

“让我也看看能说出‘唱歌还行戴义琴’的校园大明星,到底什么水平吧,怎么说也是两首畅销歌曲的创作者了,怎么也得有点真工夫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