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全能大画家 > 第720章 得奖较量

全能大画家 第720章 得奖较量

作者:杏子与梨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7:49

第720章 得奖较量

具有启发性的灵感来源、具有创意的装置艺术设计、能主动贴合本地评委的审美喜好的创作方向……以及一位能将以上的一切变为现实,水平在线的优秀艺术家。

有了它们,就完美满足了得到一幅获奖艺术品的所有要素。

哦。

最好再搭配一点点对社会议题的深入思考。

16000只可口可乐饮料罐上所回收出来的锡粉,正如烤牛排的时候,加入的两片罗勒叶——它并非主菜,不能将草饲牛肉变成谷饲牛肉,更无法将隔壁流着鼻涕的放牛娃家里的老水牛伪装成西门塔尔牛。

它无法改变牛排最主要的味道。

但是。

在本身的肉类品质和厨师烹饪工艺都在线的情况下,它却能成为菜肴提色增香的点睛之笔。

把这样的一盘“菜”端上去,便能让世界上绝大多数双年展的评委吃的满意。

尝在经验丰富的品鉴大师嘴里,会稍稍有点公式化的意味。

现在是个艺术家便会滔滔不绝的在作品中谈论环保,就像是个西餐厅的厨子就在煎牛排的时候,加入罗勒叶、欧芹和迷迭香。

但大家都在用,也意味着……在任何场合下,起码它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环保。

它便是艺术行业那片用在任何场合下都永远不会错的罗勒叶。

尖苛一点的说,16000只可口可乐饮料罐所回收的那一点点的锡粉,未必就能抵消铸造这件装置艺术品所造成的碳排放。

有太多人都在呼吁保护环境。

多这一幅画,大概是解决不了新加坡政府所面临的随着海平面上升会让本就极小国土面积不断缩水的严峻形势。

它也难以为北极熊们找到一个新家。

但这是一个让所有的评委,都能接受、理解、并且感同身受的社会呼吁。

这幅作品就仿佛烹饪领域的烤牛排、不辣的牛骨火锅或者清蒸鱼头。

肉质品加热,脂肪融化的那种天然香气,是根植于大量碳基动物基因中的天然诱捕剂。

不管你是亚洲胃、非洲胃,还是欧洲胃。

不管你热爱的饮食是汉堡、饺子、面条,还是鲱鱼罐头亦或仰望星空牌烙饼。

甚至不管你是摩拳擦掌准备逗猫的杨老师,还是摩拳擦掌准备抽老杨的猫猫大王。

这种四平八稳的烹饪方式,摆在面前,大家就都能舒舒服服的吃下去。

艺术界一直有一种批评的声音。

认为这些资本市场的大型盈利性画廊,本质上都是一些牟利的商业公司。

他们用财富在艺术品掺杂了杂质,用金钱束缚了艺术家们创作的自由,常常只搞一些套路化的创意。

严肃艺术品的本质是要否定商业主义,而非反过来。

“1900年代,塞纳河畔的油画大师创作的时候,脑海里想着的是勇敢的表达自己。到了2000年代,被大画廊们用高额合同束缚住的艺术家们,在创作的时候,脑海里想着的却是获奖与金钱。”

1900年代的油画大家们,是不是脑海中就没想着获奖与金钱,这事儿蛮存疑的。

那年代画家们也挺热衷于去什么官方沙龙里露露脸的。而毕加索、莫奈啥的,一个个卖画也都卖的超级happy。

但大画廊签约的画家比较热衷于玩“获奖——炒作——变现”的营销套路,倒是实话。

艺术品销售经纪在向家,尤其是向单纯把当作一种“财富投资”手段的藏家们推销新人画家的时候。

他们讲上一万句约瑟夫·斯特拉、工业美学、艺术与权力的雄心,象征主义含蓄风景体验……也不如掏出本《油画》来,对着念“某某某刚刚在某某某双年展拿了最佳新人奖,在《油画》杂志的买手指南栏目,目前享有两星半的推荐等级”来的管用。

这样的现象也许不是好事。

可它就是艺术投资市场的现实。

《油画》杂志为什么这么牛气?

布朗爵士为什么有信心靠着一本杂志,整合统一整个欧美的艺术品销售行业,完成纽约的高古轩,甚至是巅峰时代的巴黎画具商联合会们都没能完成的伟业?

就是因为靠着过去整整一个世纪的杂志社积累。

《油画》杂志目前超然的地位,让它已经成为了链接艺术界和资本市场的枢纽桥梁。

它能用最简单的“数星星”的方式,将绘画行业诞生几千年以来,发展的无比繁复的美学理念,将那些长长一大串的人名,让外行如看天书,内行也难免头晕脑胀的专有名词全部浓缩量化。

而且。

靠着杂志社信誉的背书。

这套简易评价体系既能在艺术从业者,在画廊、评论家、以及创作者中获得认可,也能在挥舞着钞票的俄罗斯能源寡头或者中东石油王子那里通行无阻。

华尔街有一句名言。

金钱就像河水——离干流越近,打水越容易,权力越大。

《油画》就是那条勾连着红海与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

布朗爵士每一天所做的事情,就是搬把椅子,坐在运河的闸口之上,望着水波如大海怒潮,拍岸而来。

而就算在《油画》的评价体系内,过往各个大型双年展的获奖情况,也是确定一位艺术家推荐星级的重要参考指标。

也难怪。

大型画廊们在为旗下的画家冲击双年展奖项的时候,表现的那么不遗余力了。

准确的说。

行业内希望靠着在双年展上获奖,一鸣惊人,住上大别墅,开上小游艇,为此而不遗余力的向着独木桥上冲去的从业者们到处都是。

超级画廊们之所以被行业同行在它们的名字前冠以“suPeR”的字样,不是cDX创始人、马仕三世这样的老头子出现在人前的时候,喜欢把带“s”的红内裤穿在外面。

而是他们在这一领域,超级擅长。

《武吉知马》——这盘“加了罗勒叶的优质谷饲小牛排”,就是cDX画廊在第七届新加坡艺术双年展上,为评委团们用银质的托盘所端上的精致菜肴。

它们深谙“中庸”哲学。

绝大多数人,走上餐桌的时候,都没抱着享受到世纪大宴的心思。

吃的好吃,就够了。

绝大多数评委,来到新加坡双年展的时候,也不是抱着看世界大展的心思来的。

看着不错。

也就够了。

谁一幅作品能卖1亿美元,不好意思,那他的展览就要办的“狂霸酷炫拽”,理所应当要有石破天惊的话题度。

引领时代,这是评论界对他的要求,也是行业第一人、艺术世界的绝对君主所必须要背负的重量。

谁销售总额累计达到了一亿美元。

同样。

他要尽量做的不一样,尽可能玩一些不俗套的东西。

画家应该尽自己所能在每场展览上在艺术表达里做出突破,不能简单的加上一两片“罗勒叶”了事。

没有突破就意味着对自我的妥协。

到了这个地位。

他就是得够“份量”,就是得在评委面前走过,气场强大的让大家觉得仿佛刚刚是一个230磅的肉球虎虎生风的滚过去,或者……真的有一个230磅的肉球虎虎生风的滚过去。

《武吉知马》的作者,那位名叫Yovan Phin的马尔代夫画家。

他目前在《油画》杂志上的推荐星级两星半。

有一定名气。

他在马尔代夫本地肯定是大画家,在新加坡也算一号人物,然而在国际艺术市场上还缺乏一个有说服力的“锚点”,缺乏一个足够重要的奖项与荣誉,能把自己推上知名国际二线画家的职业地位。

这样的画家需要的不是交出让一两位评委打“90”分,乃至“95”分答卷,而是让大多数评委都愿意打一个“60”分,乃至“65”分的中庸分数的答卷。

算算总分,便足够在双年展上有所崭获。

若是背后的画廊再给予一定宣传资源的帮助。

那么。

再拿上十来分的附加分,分数变成了“70”到“75”分,得到了一个“良好”的成绩,总归不难。

世界范围内的“良好”作品,放在那些资历较浅,办展年限较少,千禧年后才出现,总共也就办了几届的国际双年展里,往往就完全够得上“金奖”的要求了。

安娜清楚。

《武吉知马》就是这样的75分的作品。

甚至还好更高一点。

它是80分的作品,离“优秀”都已然不远了。

亚洲市场是过去二十年中,发展最为迅速的艺术品投资市场。

亚洲的双年展,同样也是发展最为迅速,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的双年展。

这里……并不缺乏真正的大宗师。

更不会缺少Yovan Phin此般,各方面都称的上不错的画家。

她代入到组委会的位置,无论如何一个“最佳艺术创意奖”是应该要给人家的。

话又说回来。

以cDX的搞出的阵仗,类似最佳艺术创意奖的小奖,肯定是无法满足它的胃口的。

安娜到底是安娜。

她在望到中心展台这个闪闪发光的锡山的同时,就意识到了这个金属盘子似的平坦山丘模型上,承载的不仅仅是一幅接近优秀的作品,更是cDX这家接连签下了唐宁、前年的透纳奖得主詹姆斯·威斯霍尔以及著名雕塑家乔治·瓦尔特的画廊界的强劲新势力,试图在今年攻陷新加坡双年展桂冠,为画廊的荣誉墙上再添一支金色奖杯的野心。

“听说画廊的管理层和唐宁之间出现了裂痕。那位刚刚在香江春季大拍上创造了成交纪录的女性艺术进行,想要五年期满之前,便跳出合同,组建自己的画廊。”

“看cDX画廊如今着急的样子,这个消息应该不假。”

伊莲娜小姐心里想道。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油画杂志社拥有百年历史的红色砖楼总部,是艺术界风暴的中心。

各种各样上流美术行业的内部大八卦,安娜就算不去有意打听,多多少少,风声也会在各种“汪汪”的舔狗叫声里,自然入耳。

cDX如今大举推荐新人,在各个亚洲艺术展上下了重注。

恐怕也是存着提前做出筹备,想填补唐宁一旦出走,在画廊的亚洲市场业务所留下的空白,避免造成大量客户流失的心思吧?

界的客户到底是对画廊更忠诚,还是对画廊旗下的画家更忠诚?

很难给出标准答案。

大体上来说。

老派的核心群体,可能对画家本人更忠诚。

他们要买的是某个特定画家的画,而非某个画廊的画。

画廊只是中介平台。

而以纯粹投资为目的的群体,可能对画廊更忠诚。

因为某个画廊的画,经常要比某个特定画家的画,拥有更加平稳,更加健康的升值曲线。

确保自家旗下的画廊重要的头牌画家身价能以超过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速度稳定的升值,几乎是所有大画廊每年最重要的营业目标,也是它们“金字招牌”的来源。

就算成交额上亿的顶级一线画家,他们很多和原本的画廊一分手,身价也会哐哐哐的往下跌。

“不管怎么说。唐宁的身价在年初的拍卖会之后,已经来到女画家里的世界前十,前五都在望。她一旦离开cDX画廊,所留下的动荡与空白。都不是几个Yovan Phin所能填补的,就算他连拿了几个狮城金奖都不行。”

“这成就顶多也就是打平了二十年前的唐宁,而他的年龄,甚至比如今的唐宁还大些。”

安娜盘算着这件事一旦发生,画廊内部的连锁反应,会不会对布朗爵士的缪斯计划,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自己需不需要再抽点空和cDX的亚洲区负责人,再见上一面?

她嗅到了改变的味道。

伊莲娜家族就是靠着这种敏锐的嗅觉,早在吕岑会战(注)之前,就意识到了被帝国寄予厚望的雇佣兵团未必靠谱,需要从战争的泥潭中抽身离开,隔岸观火,赢得第一个伯爵的头衔。

也同样是靠着这种观察力,在莱比锡的山丘上的统帅部里,建议卡尔·冯·施瓦岑贝格亲王下令龙骑兵团,发动冲锋,赢得第二个伯爵的头衔的。

美貌与长袖擅舞。

这是上帝赐予伊莲娜家族的两样礼物,使家族在阿尔卑斯的群山之间绵延存续了六个世纪而不倒。

(注:前者为三十年战争的重要战役,后者为第六次反法同盟的重要战役。前者以奥地利的失败为结局,后者则以拿破仑的失败为结局。)

想到这些事情,对安娜来说,没有任何难度,轻松自然的宛若呼吸。

伊莲娜小姐静静的想了一会儿。

她又摇摇头,把所有的心思都暂时在脑后。

酒井胜子小姐说的不错。

艺术展上的事情,至少在这个展厅之中——一切,都应该只于艺术本身相关。

而就艺术本身而言。

cDX画廊的《武吉知马》和侦探猫的《猫》。

两套作品,就像是那个经典的哲学问题——水桶理论与长板理论之间的较量。

对画家来说,到底是拥有一块足够长的“长板”重要,还是拥有一只所有木板差不多平衡的“水桶”更重要?

论社会性、论思想性、论讨好评委的审美口味。

无疑。

这幅《武吉知马》都要胜过了侦探猫的《猫》不少。

包括办展成本。

侦探猫的十二张画稿,所耗费的不过都是几张水彩纸,几管颜料,就算是最好的颜料,整套下来,开销也超不过100美元。

cDX的展区明显造价不菲。

金属雕塑、大理石雕塑与石膏雕塑,三者成本截然不同。

锡质地很软。

它易于雕刻构型但很容易变形损坏。

光底下那个100:1比例复制微缩武吉知马山的金属展台,没个几万美元就绝对下不来。

《武吉知马》拥有更专业的营销推手,拥有更好的宣传自源,拥有更核心的展台,从表面上看,作品主旨也更加贴合“人间喧嚣”的展览主题。

展览期间画廊方面还会持续不断的发力。

对展览的投入也更大。

侦探猫只是在绘画效果这一样上领先而已。

理所当然的。

评委会投票评选的时候,本届双年展的金奖应该是……

侦探猫的。

没错!

哪怕在此刻。

伊莲娜小姐依然觉得,那组《十二罗汉猫》便是本届双年展中心特邀展区中,最为优秀的作品。

并非安娜因爱屋及乌被蒙蔽了判断。

纯粹从艺术性的角度,轮椅上的女人依旧认为,那组简单的儿童水彩画,要比这套《武吉知马》来的更好。

侦探猫画的实在是太好了。

这是绘画功力的绝对碾压。

《武吉知马》的各个方面,打分已经到了接近优秀的程度。

如果侦探猫的画功只是优秀的话。

这一样的领先,还不足以让它反败为胜。

好在。

侦探猫交出的答卷上,她的水彩技法不是优秀。

而是完美。

这不是一幅水彩技法能打85、90分的作品。

单纯从笔触的表现力来说,这样的水平已经接近100分了。

80分的优秀和85分的优秀,只是5分的差别。

80分的优秀和100分的优秀,却是质的差别。

甚至99分的优秀和100分的优秀,都是质的差别。

一百分、百分百——它是没有杂质的。

「杂质——这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我不会说这幅画的笔触是完完全全无瑕的。嗯,有一些接近,但并非真的无瑕。」

安娜坐在cDX展台熠熠生辉的锡山之前,脑海里却思索着她将怎样为侦探猫撰写对方作品的推荐语。

出于一些微妙的回避心理。

这位油画杂志的新任视觉艺术系经理女士,还没有想清楚,以自己的身份为侦探猫在杂志上亲笔撰写推文是否合乎她的道德标准。

还是应该把这个报道任务交给其他的编辑?

但哪怕只是在心中虚拟的构思一下,安娜就很开心。

「什么是真正的无瑕?艺术世界到底存不存在无瑕这个概念?这很难说,那个艺术史上的著名的西西弗斯——费迪南·谢尔瓦,一位法国乡村的普通邮差,他在43岁时的某一天,忽然决定在自家后院里建造自己梦中的‘无瑕的完美宫殿’,这间宫殿将兼具古往今来一切伟大艺术的伟大特质,从埃及的法老墓到阿尔及而的方堂,再到帕特农神庙,过去五千年里一切古老建筑都将在他的手上复生……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他每天白天用送信的推车收集石料、早晚建造工殿,几乎从不睡觉……」

「……一个人的伟大工程就这样持续了三分之一个世纪……我们都知道推石头的西西弗斯永远都抵达不到山顶,好在推石头的邮差先生幸运的完成了他的夙愿……工程从他43岁时开始,到他87岁时结束,正好用了他一生中一半的时间,从无到有的建造出了这座超现实主义的宫殿建筑……它被取名为Ideal Palace,既为完美的理想之殿……完成宫殿后的一年,邮差就这样心满易足的死去了。」

安娜思考的时候。

她没有任何下意识的小动作。

她不敲手指,不踮脚,不挠头发,像蔻蔻那样动不动就喜欢摇头晃脑,呲牙,抽鼻子,哼哼着歌,更是礼仪中大忌,倒退100年,是要被礼教嬷嬷捉去用鞭子抽小腿的。

不仅丝毫不符合《天主教淑女行为准则》。

还会暴露出内心的真实情感。

姨妈说,上位者维系威严的最大秘诀就在于在人前喜怒不行于色,要把所有的情绪都收敛在心底。

不哭、不笑、不怒、不悲。

这样别人就会摸不准你,认为你深沉而不可猜测,从而不敢冒犯你。

她爷爷去世的那天,她父亲依然准时的出现在了常去的绅士俱乐部的桌边,不早一分钟离开,也不晚一分钟。

这是体面。

也是威仪。

安娜明明心里很开心,卡拉的事情,侦探猫的画……一切都让她的心情很好。

构思评价的时候。

她还是沉静的坐在椅子上。

一动不动。

只有睫毛微颤。

「可这样的作品就真的是无瑕了么?或许对邮差本人来说是吧。对于米罗、恩斯特、马格里特与加特丽娜这一批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来说,也可能没错。Ideal Palace如今已经成为了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圣地。」

「但对很多审美理念不同于费迪南·谢尔瓦的人来说,那座用崎岖怪石堆积起的宫殿,并非是无瑕的。」

安娜在心中写道。

「对于我能随便举出来的30位知名艺术家、建筑师,对于这个星球上的其中30亿人来说,它都只是一座稀奇古怪的建筑而已。」

「那么什么是无瑕的艺术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