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全能大画家 > 第722章第三参展画(下)

全能大画家 第722章第三参展画(下)

作者:杏子与梨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7:49

第722章第三参展画(下)

顾为经会在本届新加坡双年展上迟到,一部分的原因是为家中各种繁杂的事务收尾,另一部分的原因,就是等待这幅画干燥。

纵然没有催干剂。

生亚麻籽油制成的颜料稀释剂,3到4天的时间,表面就能基本干燥。

这幅画是深色系的印象派作品,主要构成画面的蓝、黑、生赭色笔触,因为含有可溶性金属元素的缘故,比起黄色系和橙色系的芳基化合物颜料,干起来也更快。

如今十天过去了。

基本上已经晾干到了可以运输的地步。

除非没有其他选择,顾为经是不喜欢把画卷起来放在卷轴里。

油画的颜料较厚,相对中国画,它的笔触色彩更类似于搭积木般堆积在画布表面,而非是溶入纸张纤维内部的。

卷画,就算不卷的很紧,也多多少少会造成笔触“体积”的内部挤压与形变。

加了催干剂的颜料,本来就比较容易裂。

顾为经再次使用出了老顾同学的家传寄画绝技——大纸箱、缓冲海绵、外加透明大力胶。

他还特意从家中的仓库里,翻出来了那种定制的表面有一层亚克力板护罩的画框……这玩意市面上蛮少见的。

就算是最好,最通透的玻璃,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再从玻璃的另外一面射出的过程中,随着介质的改变,光路也会发生轻微的折射,更别说反光什么的问题。

外加了玻璃罩以后,画家原本赋予作品的色彩“魔法”会受到影响。

可能只是轻微的影响,但终归会让人觉得不讲究。

人们走进美术馆,或者去Pace、里森、cDX、马仕这些大画廊买画。

他们通常都会发现,所有的油画、水彩类的艺术作品,都是**裸的直接暴露在空气之中的,打个喷嚏,不小心吐个泡泡糖,就能糊人家一脸,然后让你的钱包破产的那种。

蒙娜丽莎会被装在防弹罩子里,就因为它实在太有名了。

硫酸、石头、红颜料、蛋糕、可乐……隔个几年,就会突然从地里蹦出来个游客,冲上去朝它扔东西。

正常来说。

多数正经画廊里,就算是一幅十万、二十万美元的昂贵的作品,甚至是一两百万美元的莫奈、毕加索的真迹。

它们可能会放在专门的VIP陈列室里,只让大客户能看到,但一定不会额外整个罩子什么的。

这么做会让那些喜欢吹毛求疵的挑剔客户笑话的。

好在。

他们家开的不是啥正经画廊。

会来顾氏书画铺这种小店买画的主要顾客,也多不是啥严肃的家。

人家买幅画不是准备手里拿多少年翻上几番,单纯就是在客厅里挂着图个热闹。

顾老头研究微商技艺的那些年,想顾客所想,思顾客所思,痛顾客之所痛,很有企业家开创精神的定了一大堆这种画框回来。

多付30000缅币,升级带亚克力外壳的“精装”画框一个。

多付60000缅币,升级成带钢化玻璃外壳的“豪华”画框。

讲究不讲究先不说。

至少很皮实。

挂在家里,防邻居家的熊孩子给美人图上偷偷加撇胡子,或者见人不注意往上面乱抹鼻涕也很好用。

这次顾为经带着这幅画飘洋过海,顾老头的家传绝学依旧很好发挥了它饱经实战验证的皮实效果。

顾为经把外面的包装拆开,发现里面的画被保护的很好,没有任何的摩擦、开裂与破损,于是点点头。

阿旺像是找到了什么有趣的事物。

噘着鼻子凑了过来。

“这不是玩具,去,你吃也吃了,溜也溜了?要不要睡个觉?”顾为经伸出手挠了挠狸花猫的脖子。

“我等会晚上还有事要出去,有个社交宴会。”

阿旺不知道有没有听懂。

它微张嘴巴,打了一个慵懒的哈欠,用“崽!记得要带龙虾回来哦”般的眼神,扫了铲屎官小顾子一眼,竟然真的难得很听话的,跳到一边的小沙发上,踹着手手睡觉觉去了。

顾为经坐在另外一边的椅子上。

他盯着不远处那幅作品静静的看。

房间里椅子上的顾为经,看画中椅子上的顾为经,有一种令人惊奇的美感。

这种美感不来自于孤影自怜的孤芳自赏,而来自于一种心中既熟悉又陌生的情绪涌动。

这幅画顾为经无比的熟悉。

他理所应该熟悉。

他亲手绘出了画布上的所有事物,每一笔,每一画,都是他在仰光十八年里,最后的那几个难忘的长夜里,万千思绪的结晶。

他还能轻松的回忆起,自己在豪哥的画室里挥毫泼墨的为它画上收尾。

然后精疲力竭的把画笔抛掷在旁边。

靠着墙坐下,坐在柚木地板上默默的望着画架,像是决战前的武士一样,等待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他脸上时的感受。

已然快要两周过去了。

它依然熟悉的像是发生在上一秒。

终极绘画不是创作。

终极的绘画不是色彩、线条与结构的结晶,不是思考与创意的结合。

终极的绘画是情绪水到渠成的流淌。

终极的绘画,是将自己巨大的感官身体无限浓缩融入于小小的画笔之后,将一切的思想,一切的意识、一切的魂灵全部用于燃烧的终极回报。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承载美学概念的冰山永恒的飘浮在寂寞暗室幽邃的最深处,它不染尘埃,晶莹剔透又不会自我发光。

它在黑暗中沉睡,偶尔,偶尔,会有几道火光从人世之间映照而来,泼洒的满室生辉。

笔触在画布之上燃烧。

情绪镌刻出凝固的火焰一般的纹路,闪烁着如同被镌刻的贵金属一般,坚固而不可摧折的美学火光。

这幅画,顾为经又觉得无比的陌生。

他理所应当的觉得陌生。

这幅画已经超出了他现在技法所能触及的界限。

画上千端万绪、无穷曲折的笔触,是大师通灵妙手所才能描绘的动人情愫。

在缪斯女神的赐福小蜡烛燃烧着的瞬间。

顾为经一度望到了那道门槛之内的壮丽光景——对于万千心绪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自由自在表达。

它可以以大画小。

画出拍岸怒潮浪尖上的一滴小小的水珠怎样从水波中滴落。

也可以以小画大。

可以靠着窗外的一缕月光,月色下的一个眼神,笔尖一点点铅色的淡霜,就将少年人蜿蜒流转四万八千里的丰富情思,表达的生动而传神。

可惜。

那只是顾为经“借来”的事物,并非跨过门槛,堂堂正正的从正门中走入,而是凿开墙壁,从邻居家偷来的光。

蜡烛熄灭后。

吝啬的邻居便又拿着抹布,把墙壁上的破口堵上了。

或许堵的不如原本的砖木、石料坚固,切实的体会过一次真真正正以“自我”的笔力,达到大师一阶后的感受,再拿起画笔,肯定就有了新的不同的感受。

但等顾为经能够靠着自己的努力,再一次破壁而入,还需要为期不短的积累的沉淀与积累。

顾为经觉得这幅画陌生,不仅是短时间内,他的用笔能力,难以再重新企及到这幅画曾达到的笔墨高度。

同样也是因为,做画的心绪很难很难再一次的得到复现。

他曾一连画了超过二十幅《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不敢说幅幅都有所进益,但整体上的趋势是越画越好。

越画越熟,越画错漏便越少。

这画则不行。

妙笔生花和心有所感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

心有所感是情绪在画作表面所照映出的水波与涟漪,就像明月在茶杯里映照出的影子。

明月每一天都会升起。

只要没有云。

影子每一次都会如约而至。

只要情绪酝酿到了。

心有所感级别的作品,复现出来是相对容易的,可以一二再,再二三,画了又画。

妙笔生花,则是情绪熊熊燃烧后,在纸面上所镌刻下的永久纹路。

它不再是明月的倒影,而是流星拖着长长的尾烟,从天际坠落而下,落到了画布之中。

它天然独一无二。

等到有一天,顾为经的油画技法若是能重新达到大师一阶,甚至更高,大师二阶,或者大师三阶。

他再一次重新拿笔复制这幅画。

他也许能修复画面上那些用笔的疏漏与不圆满之处,却很难画出当时的情绪感觉。

少年人对于命运时的仰天大笑,天鹅垂死时的高贵之舞。

绝望而又洒脱的心境。

此般种种,都已经是不可复制的东西了。

少年的志气犹如七月初枝头的果子。

阳光普照,果子青绿。

它既有盛夏为消的层层热气,也有秋意未曾熟透的青涩与稚嫩。

等到秋雨一过,果子由绿转红,果香满园的时候。

成熟中,却已然少了那股鲁莽的“任性之气”。

这不是坏事。

这便是长大。

回想种种,他独自一个人走下出租车,抱着阿旺带着一腔血勇走入西河会馆的情景,说来也不过是十来日以前的事情。

对顾为经来说,却已然陌生的像是发生在上一世。

好在。

当男孩子真正的长大,变成了经过风雨的男人。

虽然那种连额头眉角都在腾腾冒着“火焰”,烤的四周发烫的少年气已然不见。

但毕竟是曾拥流星入怀的人。

有些东西是不会变得。

有些东西燃烧之后,剩下的不是苍白的灰烬,而是坚固的哲人之金。

有些火焰,点燃之后,也不会熄灭,而是逐渐凝固,逐渐内敛,不再烫的让人无法触摸,而变为了阳光般温润的味道。

画外人和画内人。

他们都带着相似的晶莹。

顾为经盯着那幅《人间喧嚣》片刻,低头拿出手机,选择备注为「(策展助理)邦妮·兰普林女士」的联系人。

他们上一条聊天消息,是在今天早些时候,刚刚抵达机场时发的。

对方告诉自己。

因为他迟到了所以,他得自己去组委会的办公室,取参展来宾的身份卡和日程表。

早在两周以前。

顾为经刚刚从西河会馆里出来以后,他就曾经联系过对方,他能不能多投递一张画稿,到今年双年展的展台上,并把《人间喧嚣》的照片传给了她。

兰普林女士一开始说可以帮忙问问,后来不知怎么的,他能察觉到人家的态度明显转冷,只说画展的投稿日期已过,所以任何人都无法再次投稿。

这是实话。

也不是实话。

实话的那一面是,参展的投稿日期,确实已经过了。

不是实话的那一面是——明显并非像她说的那样,任何人都无法再次投稿。

酒井胜子以蔻蔻为模特画的那幅《清幽·空寂·神秘》,希望当做画展上的第二幅参展画的时候,参展的投稿日期明显亦已经过了。

酒井小姐却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

她还跟自己说,这种艺术展览,策展人的权力很大,参展弹性也很大。

“如果在画展开始之前,你觉得自己画出了一幅更好的作品,直接投给组委会就好。组委会要不接受,那一定是组委会的损失。”

那时胜子小姐的语气,看上去丝毫不担心会遇上组委会不接受的情况。

而显而易见的是。

酒井胜子在“弹性”范围以内,他自己却在“弹性”范围以外。

就算明确得到了拒绝的答复。

顾为经还是把那幅《人间喧嚣》带来了新加坡,他画出了最满意的参展作品,却没有办法把它带去画展。

终归。

心中是觉得遗憾的。

顾为经还试着想去走一走老杨的路子。

但在车上,老杨一直在说让自己小心一点,多避避风头,少做少错。

曹老也没有见自己。

他明显感觉到了老杨话里有话,神色也有点复杂,连话都说的很含蓄。

顾为经感受到,有他不知道的暗流正在涌动。

他打消了念头。

人家请了自己吃中华绒螯蟹和清蒸鱼头,还说晚上带他去见伊莲娜小姐呢!

够意思了。

顾为经还别去开口让老杨觉得夹在中间难做了。

换成以前的他。

遇到这种事情,处处碰壁之后,也就放弃了。

穷地方来的人,更有一种格外强烈的敏感自尊。

他会因为害怕触犯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规则,而受到非议与嘲笑。

酒井太太来菲茨国际学校开设提高班的时候,莫娜会自己去老师的办公室,私下里争取、寻求一个进入提高班的机会。

这样的事情。

以顾为经内心的敏感,他是绝对不好意思去做的。

现在。

顾为经却还想试一试,能不能把它变成自己的“第三参展画”。

若是组委会完全不给任何人,更换或者增加参展艺术作品的空间。

那么没有什么好说的。

顾为经完全接受。

规则就是规则,对所有人都一样,这便是公平。

但如果规则就是——本届的参展资格完全是由策展人个人主观想法进行选择,弹性很大。

那么顾为经认为,自己就应该试一试。

哪怕不依靠老杨或者酒井小姐的关系,单纯就靠自己,单纯就靠艺术品本身的魅力。

让艺术品自己发声。

如果得到的回答依然是“否定”。

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有没有遗憾不取决于你有没有获奖,而取决于你有没有尽到最大的努力,如果你已经这样做了,那么……无论结果如何,都不遗憾。”

这是酒井小姐的原话。

——

酒井胜子站在滨海艺术中心三层组委会办公室门口走廊的落地窗前,向着外面看去。

海浪拍打着防波堤。

遥远的地方,有不知名的航船正拉响了汽笛,声音断断续续的,让人想到湖边的嘹亮的蛙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