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全能大画家 > 第725章 命运老人的门牌号(中)

全能大画家 第725章 命运老人的门牌号(中)

作者:杏子与梨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7:49

第725章 命运老人的门牌号(中)

面对《油画》杂志的镜头,结果还可能有好有坏。

因为害怕而提前逃跑了。

那真的是输的不能再输了。

顾为经会立刻成为狮场双年展未来二十年内最大的笑话的。

对于他是否要走进滨海艺术中心的那个名利场之中,这从来都不是一个选择题。

顾为经没的选。

“不,我不会取消接下来讲座,但我可以让整个采访变得让人昏昏欲睡,非常的无趣。就是那种……公式化的套路回答,甚至尽可能的不说话。”

顾为经开口。

他把手机开着免提,放在桌子上,把行李箱里的物品,一样样的在酒店房间之中摆放整齐。

洗漱用品、猫咪的尿片、出门用的溜猫绳。

衬衫、领带、裤子。

……

他一边整理着晚上出席社交宴会所需要的正装,一边安然的开口。

“举办不举办对谈,这不是我能选择的。但我可以选择让滔滔不绝的表达真实的自我,还是选择让整个采访变得冗长而枯燥。我是大画廊的签约画家,他们可以让我提前反反复复的采排每一个可能遇到的问题,避免任何的风险点存在。”

“您懂的,每一个问题都排练好公式化的回答。无聊、无趣但也……无害。就像电影里,不管审讯官讯问什么样的问题,都在那里固定背诵自己身份编号的受俘士兵。”

顾为经笑了一下。

“如果有人把另一个像押解犯人一样走到镜头之前,那么自然应该接受对方也表现像一个被俘虏的犯人一样,什么话都不想说。很公平,不是么?”

“而且,兰普切小姐,您知道比起审讯俘虏,这件事最棒的地方在哪里么?在这里……你们大概是用不了老虎钳的,对吧?”

他说了一个颇为好玩的笑话。

兰普切却没有笑。

滨海艺术中心那边,手拿电话的策展助理微微皱了皱眉头。

是的。

她懂,她曾见过那样的访谈讲座,主讲人在台上用沉闷而无聊的语气说着什么,嘉宾眼皮打架快要睡着。

他们不是面对问题回答答案,而是拿着答案等待问题。

举个例子。

顾为经可以提前准备好正确的回答——“阿旺大王是世界上最帅的猫猫!伟大的阿旺是世界的主人。”

对方提问:“谈谈你的艺术创作生活吧?”

他回答:“艺术家的灵感来源于片刻的感动,好像是被什么巨大的力量砸中身体一般的宿命感。你知道么?我有一条猫,每当我恭敬的抱起阿旺大王,我都立刻感受到这种沉重的力量,我获得了启示,阿旺大王是世界上最帅的猫猫!伟大的阿旺……”

对方提问:“好了,谈谈亨利·马蒂斯吧,你怎么看待马蒂斯的作品呢?”

他回答:“野兽派的作品充满着狂野的生命力。笔触之中,好像被什么巨大的重量的所贯穿。你知道么?马蒂斯一生中最钟情的动物就是猫。很多伟大的画家都是十足的猫奴,也许是猫猫赐给了他们力量。这不禁让我想起,我也有一只猫,每当我恭敬的抱起阿旺……”

对方提问:“停停停!求求您不要再提你的猫了好么!咱们换一个问题。如今随着气候变暖,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了全体人类所需要共同面对的世纪难题。关于这个问题,做为艺术家的您有什么想说的么?”

“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了全体人类所需要共同面对的世纪难题,身为艺术家,在绘画的时候,更要能感受到巨大的责任感与宿命感,你知道么——”

对方抽搐的捂着心口说:“莫非您有一条猫,名字叫阿旺?”

顾为经点点头:“恭喜你,伱已经学会抢答了,阿旺大王是世界上最帅的猫猫,伟大的阿旺应该是……”

主持人:“阿巴阿巴……”

顾为经:“阿旺大王是世界上最帅的猫猫。”

主持人:“哗啦哗啦——”

顾为经:“阿旺大王是世界上最帅的猫猫。”

最终。

顾为经、主持人、台下嘉宾,全体洗脑合唱:“阿旺大王是世界上最帅的猫猫!喵喵喵!”

这种回答模式的核心就在于,提前准备好“a、B、c、D、e、F”几个标准模版答案。

不管别人天南地北的怎么提问。

你只需要想办法把问题绕在这几个登台前就既定好的不会出错的回答上,就好了。

实际操作起来,当然不会只准备一两句话,生搬硬套这么简单。

但是。

策展助理同样也很清楚,不管简单不简单。

对方如果背后站着大画廊,并且提前做好准备的话,那么,他们是真的能做到,把每个可能出现问题都做出一份四平八稳的“安全答案”。

顶级画廊的营销公关团队,是非常非常专业的。

应付采访和媒体,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就是这些人的日常工作。

他们能把喝完的空啤酒饮料罐子,吹的天上少有,地上全无,靠在报纸上写评论软文,营销的像是圣诞老人用过的似的。

他们也能为艺术家在面对新闻镜头时,尽可能的避免任何“伦理”风险,从环保、海平面上涨到地球为什么是圆的,意大利披萨里应不应该加菠萝,全部都说一遍,仔细想想,又仿佛什么都没有说。

对于顾为经来说,这当然不是最好的应对。

不。

这甚至不是一个好的应对。

没有人是傻子。

普通的观众不是,底下的组委会嘉宾和艺术展评委不是,《油画》的采访团队更不是。

顾为经是不是在逃避问题,他是不是在回避造假争议的焦点,是不是在那里敷衍了事。

每个人都很清楚。

观众会走,评委会睡觉,会玩手机,会在群里和朋友怒骂“mmP”,《油画》的采访团队也会很抓狂。

但也就如此了。

宛如顾为经刚刚说的那句玩笑话——“这里没有老虎钳。”

伊莲娜小姐性格再凌厉再强势,言辞再锋利,她毕竟也只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女人。

顾为经真的铁了心了在那里活稀泥、打太极、发挥杨老师传授的滑不溜手的油乎乎**。

她总不能真从哪里摸出把钳子来,捶爆这家伙的狗头,从对方的嘴里掏出她想要的答案吧?

也许。

顾为经会给《油画》团队留下了极差极差的印象分,在人家的采访专栏里不可能写几句好听的话。

然而——

如果这场采访真的隐藏着未知的大坑。

比起一朝不慎,在坑里摔死,跌的身败名裂。

这也一定不是最差的结果。

如果有后悔药。

布朗爵士肯定相当后悔,没有在欧洲美术年会上打打太极,油一下啥的。

他就是太实诚,太得意,在人生的最高点,神采飞扬的说出了些心里话,才被伊莲娜小姐当场啪啪啪把脸都抽肿了。

艺术类“考古”论文就这样的,个人主观推测的内容太多了,它很难像物理学研究一样,做复现实验,从而百分之百认定某个论点是正确的。

同理。

除非你真的能找到铁一般的作假证据,拍在人家脸上,把他彻底锤趴下,否则……也很难百分之百的认定某个论点一定是错的。

正如酒井胜子告诉安娜——

无论他们的论文看上去有多少疑点,这都是历史所留下的空白,很遗憾,没有人能再回到1878年的那个雷雨夜,去问问画下这幅画的女画家了。

但是。

这种无聊而冗长,让人困的想要睡觉的对谈会,就像那些毫无波澜,情节起伏的电视连续剧,或者一个音从头弹到尾的音乐剧演出一样。

对于所有观众来说,一定是最差的“表演”。

对于新加坡双年展的主办方来说,也是最差的。

以他们的立场角度。

无论是顾为经表现神勇,舌战群儒,打破了所有质疑。还是顾为经被抓住了猫尾巴,被《油画》的采访团队喷的哑口无言,面容苍白,摇摇欲坠。

它都会是一场经典的“对谈”节目。

后者甚至没准是能载入双年展史册的经典对谈,话题度甚至能炒个好几年。

但要是顾为经在上面问东答西,根本不正面和主持人对话,或者很“无聊”的对话。

那么,组委会得到的,便只是一团垃圾。

艺术双年展从某一特定意义上说,有点像那种电视综艺节目。

它们是很需要流量的。

流量代表着知名度,代表着文化影响力。

游客多,甚至也代表着对周边地区的经济,有着更好的拉动作用。

功利点说。

游客多,话题度大,就代表着“展览”成功,有了这样的履历,策展人也许就能下次得到更多的经费,去办更大的展。

英雄打破质疑、小丑被揭破本来面目——都是好的采访。

什么东西都没有——才是真正的灾难。

那样的话,组委会和《油画》团队的心情,大概就像那种综艺节目播出后,发现后台收视率被直接干下去5个百分点的主持人。

抓狂极了。

顾为经把衬衫拿起来,微微挑了挑眉头。

衣服被画框压的有点皱了。

他一边思索着要不要找个熨斗,在去今天晚上的艺术家晚宴以前,把衬衫和正装全部都压一遍,一边开口:“兰普切女士,我确实得到了应该这么做的建议。如果有必要的话,我将不得不采取这样的应对方式。”

“这真不是威胁,这只是无奈。”

他的语气听不出任何的无奈。

顾为经把衬衫在床上迭好,然后说道:“但如果有必要的话,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威胁。”

“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的研讨会。是否尊重它,是你自己的选择。”

策展助理认真的说道。

“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话筒里陷入了某种安静的对峙,顾为经在沉默中整理着衬衫的领子。

他没有答话。

他知道此刻不需要答话。

此刻是两种两个人比赛谁先忍不住眨眼的小说。

几秒钟后。

“如果我是你,我会珍惜这样的机会,并对它报以尊重。”电话另一端,再一次传来声音。

“如果你们同意我的要求,我会给予回报。”顾为经把衬衫放下,轻声开口。

回报?

“回报,什么意思?”兰普切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画展有捐赠委员会。”

顾为经报了一个英文名词。

“捐赠?”兰普切怔了一下,立刻心生警惕。“画展官方可是不接受任何以贿赂为目的的捐款的,我们有伦理审查制度的哦。”

有大量国际双年展和知名策展人的办展资金,都来自于社会各届的捐赠。

很多“艺术家晚宴”的门票,甚至可以对外公开售卖,在给艺术家们提供社交场合的同时,也为主办方筹集资金,覆盖一定的办展成本。

赞助本身甚至就是西方艺术展的最经久不衰的重要传统之一。

古典时期的大量欧洲大画家们,每天都是靠着赞助人的小钱钱活着的。

而如今银行业,金融业,都是这些艺术展览的常见的大金主。

比如这届狮场双年展就和“uBs瑞银财团”有赞助合同,它们甚至冠名了本届的一些奖项,会为获得该奖项的艺术家提供三年到五年的赞助基金合约。

当然。

比金融业更大、更豪、更有钱,甚至更热衷于艺术品的赞助商也有。

比如能源公司、烟草公司或者污染比较严重的化工类产业。

毕竟,它们被社会骂的比较狠。

石油集团超级喜欢赞助一些艺术节以及双年展的展会,来表达自己对“公益项目以及环保事业”的重视。

海外烟草集团也超级喜欢搞一些类似的项目,甚至会专门注册一个子公司,绕开各国烟草相关的广告法,弄一些擦边球。

这种大型商业集团一个个都超级有钱,也捐的超级狠,只要你的艺术节够有名,但凡策展人敢拿,动不动签赞助支票都是千万美元、千万美元的签。

策展人唐克斯所担任馆长的英国泰勒美术馆,“泰勒”这个名字,就来自于赞助人工厂大亨的姓氏。

理所应当的。

这种行为也会引发一系列的行业伦理问题。

“壳牌石油所冠名的宣扬环境保护的艺术项目”、“英美烟草集团赞助的癌症公益艺术展”……也不是不行,但就算资金往来清清楚楚,真的只是纯粹的捐款行为,也会有一种被人家大金主“包养”了的感觉。

而顾为经的坐谈会所挤掉的原本日程上的学术讨论会,讨论的就是这些赞助资金来源所相关的道德风险。

各大画廊也是双年展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与赞助商之一。

记者报道中的“不是秘密的秘密”——有媒体称如今行业里纵然像威尼斯双年展这样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顶级大展,都难免有各种赞助合同。

传统上,各个国家所提供的官方资金支持一直被认为是威尼斯双年展的办展支柱。

但实际上,如今大量的亿万富翁和顶级画廊们,全部都在拿着海量的资金年复一年的投入展览,为其提供支持。

每年具体捐赠数额是保密的。

但由于双年展的特殊性。

顶级画廊们总是孜孜不倦的挥舞着钞票,投入每届展览的捐赠箱。

就算双年展本身不提供作品售卖业务,“上月在双年展上获奖”,然后“下月在艺博会上卖爆”却是不争的事实。

至于这会不会有什么内幕往来,就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整体上。

行业比较喜欢拿私人富豪的支票。

私人富豪也许有的也别有所图,想要靠着捐款,获得社会声望,税务减免或者其他一些什么。

但相对比起画廊。

对艺术展本身独立性的影响较小。

比如伊莲娜家族基金会,在二战后一直以来,就是威尼斯双年展的传统重要赞助者之一。

——

“无论是不是摆姿态,行业目前只能假装相信,有一个独立于商业世界以外的纯洁的艺术世界存在。”——纽约艺术评论

——

而无论是否真的纯洁。

至少在面向公众的通话里,一定是纯洁的。

听的顾为经的话,兰普切第一反应不是喜悦,而是警惕。

那些野鸡展,直接花钱买奖都没有问题。

到了新加坡双年展的层次和办展规模,花再多钱,策展助理却不可能明显表现出你捐款我给你开后门这种意思。

退一步,万一万一这种事真有,也不能明面说。

传出去任何一点。

都是巨大的丑闻。

这家伙,不会偷偷在电话里录音吧?

“别误会,不是贿赂,也不捐钱。”

顾为经说道。

捐款是一条路子。

如果单纯是买一张参加社交晚宴的门票,见见唐克斯的面,让策展人举着香槟杯和你说上两句客套话,合影发个朋友圈什么的。

顾为经估计,一万到两万美元,大概也就够了。

但如果想要私下里聊些深入的东西,让人家很郑重的对待你,恐怕,至少得在支票上再加一个零。

不提顾为经现在的银行账户里,还拿不拿的出这么大的一笔钱。

也不提,这种带有明显目的性的捐款,能不能被非常严苛的系统归类为纯粹的慈善公益行为。

就算都没问题。

顾为经也不愿意这么做。

参展画家个人和双年展的组委会之间,有直接的金钱往来,终究是瓜田李下,好说不好听的事情。

“那你是……”策展助理的声音夹带着困惑。

“我会额外捐给新加坡双年展组委会一幅画。”顾为经早有计较。

双年展上的作品有两种。

威尼斯双年展之类的艺术展览上,绝大多数的作品都是能拿去出售的。

在展览上出售。

或者接下来拿去巴塞尔艺博会或者自家画廊里出售。

也有些作品,会被直接捐赠给组委会。

参展完之后,拿去其他地方巡展也好,放到博物馆里也好,甚至拍卖用来筹措公益资金也好。

算是画家送给组委会的作品。

“你的那幅《人间喧嚣》?”兰普切再次被逗乐了,“搞什么呀,绕了这么一大个圈子,还不是……”

“是《雷雨天的老教堂》。”

顾为经说道。

策展助理的声音戛然而止。

她似是被这个答案直接搅乱了思路,一时间,大脑一片空白。

“你……你,你是要把那篇论文提到作品,捐赠给新加坡双年展的组委会么?”

良久。

兰普切才迟疑的开口。

“你确定?”

她明显也读过那篇《亚洲艺术》上的文章,起码,她肯定是知道顾为经口中的《雷雨天的老教堂》指的是什么的。

“是的,但给组委会的不是论文里的原作,而是由我个人画的临摹画。而且,还有我的个人感谢与友谊,如果您愿意去帮助我这个忙的话。”

顾为经说道。

仿作不能参加双年展的主展区,但是对于纯粹的公益捐赠作品,则没有这样的限制。

兰普切无奈的笑了一下。

“年轻人,你开的玩笑一点都不好笑。你的仿作?或许你觉得自己很特殊——”

“这不是玩笑,这也不好笑。”

顾为经直接打断了策展助理的嘲讽。

“这是很认真,很严肃的事情。”

他把阿旺的猫砂盆在酒店的角落里放好,“邦妮,我可以这么叫您么?”

“不,你继续叫我兰普切女士吧。”

“你看,兰普切女士,这就是问题所在。您不觉得我们的关系到了可以称呼对方名字的时候,但你却一直在叫我Young man,叫我年轻人。你对我不够尊重,不是么?”

“我不知道你是否足够的了解我,没错,我今年十八岁,我是个年轻人。但十八岁的我,便入围了新加坡国际双年展的主展区。正在和你通话的这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在亚洲重要的艺术类期刊上,有他位列第一作者的封面论文。世界顶级的大画廊,向他发来了橄榄枝,甚至在考虑为他去准备一场个人画展。”

“每一个在我身边,认识我的人,他们都相信我在未来的某一天,会成为重要的大画家。”

“他们中不乏有身价亿万的最顶尖的艺术大师,新古典主义的油画家,或者享誉欧洲的水彩画大师。”

“他们每一个人,都尊重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