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全能大画家 > 第848章 真假金羊毛

全能大画家 第848章 真假金羊毛

作者:杏子与梨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7:49

第848章 真假金羊毛

“嗬,你这种只会搞噱头出来哗众取宠的三流学者,是不会懂的。”——(英)评论家罗辛斯,「2023《油画》·顾为经:印象派女画家卡洛尔的发现与研究」对话专访。

——

舞台上。

激烈的对话仍然在继续。

“我在我的论文中,详细的论证克劳德·莫奈是如何蛊惑卡美尔和他一起私奔,又对自己的妻子进行才华的剥削,直至其被折磨的走向死亡的……”

亚历山大说道:“卡洛尔是个来源于希腊语的名字,所以,我把这称之为金羊毛式的故事。”

希腊神话传说里最经典的故事——

英雄的伊阿宋为了复仇,和他夺走了父亲王位的叔叔帕利阿斯立下赌约,约定他只要能完成取走神圣金羊毛的挑战,叔叔就会被王位双手奉上。

“吟游诗人和剧作家用了大篇大篇的笔墨,刻画伊阿宋多么多么的勇敢,多么多么的机智,在流亡的二十年前,如何从一个稚嫩的小王子变为了坚韧睿智的战士。”

“实际上他是靠着自己的勇气与力量获得了金羊毛么?当然不,在那段著名的英雄史诗里,他唯一做的正确的事情,就是用丘比特的爱情之箭射中了科尔喀斯的公主美狄亚,仅此而以。”

亚历山大的唇边够勒出戏谑的笑容。

“国王要求他去制服铜牛,美狄亚就偷偷在夜晚拿来神药为他涂抹全身。国王要求他欺骗过看守金羊毛的毒龙,美狄亚就说出了弹奏七弦琴可以哄睡巨龙的秘密。他们需要驾船拿着金羊毛一路远逃,美狄亚就帮助他躲避追兵,甚至在这个过程之中,她亲手杀死追捕伊阿宋的将军,科尔喀斯年幼的王子,美狄亚的亲生弟弟。”

“他的英雄事迹和他苦练武艺,和他的机智机敏,有任何关系么?”

“回到国家后,叔叔抵死狡赖,不愿意交出王位。史诗中说——‘伊阿宋虽然是一位真正的顶天立地的英雄,却对这样的事情毫无办法,倒是美狄亚是个凶狠的女人’。”

亚历山大顿了顿。

“美狄亚一个人去找到老国王,想了办法,用计谋哄骗国王的女儿在他的睡梦中砍成了碎片。而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呢?伊阿宋转头就像扔垃圾一样,抛弃了美狄亚和她为自己生下的两个孩子,跑去兴高采烈的和科任拖斯城的城主结婚去了。”

“希腊史诗里称呼伊阿宋为什么,才华横溢的王子,足智多谋的伟大英雄,杰出的复仇者。美狄亚是什么?心如毒蛇般的女人,酷毒的女巫,至今她的名字依然有毁灭、致命与伤痛的象征含义。”

“这真的公平么?”

亚历山大激烈的慷慨陈词着,他从座位上站起身。

“这就是欧洲传统社会,我们的宗教和历史对于有能力的女性的概括和形容——美狄亚们做出了功绩,然后好的那些名头,她的智谋,她的努力,她的勇气,全部变成了伊阿宋的东西,再然后,狄奥多罗斯、阿波罗多洛斯以及欧里庇得斯(注三者皆为希腊时代,用拉丁语写作的剧作家)们,称其为女巫。”

“这也就是我们的卡洛尔,莫奈的妻子卡美尔,她所面对的一切。”

他用力的挥舞着手臂,仿佛歌剧院**一幕里,表演着愤怒的演员。

“她就是印象派故事里的美狄亚,甚至还不如美狄亚。美狄亚至少让人恐惧,但是卡美尔,卡美尔·莫奈,不不不,我不想用卡美尔·莫奈这个名字,让我们还是换成卡洛尔吧,或者,用卡美尔原本的姓氏来称呼她,卡美尔·汤希尔所面对的一切。”

台下的闪光灯闪亮如瀑布。

亚历山大一点也不愤怒。

充裕的喜悦感流淌满他的全身。

他享受着这一刻,享受着这一刻装作愤怒的感受,享受着伪装成愤怒的健牛,被闪光灯的油脂涂抹满全身的快感。

属于名利的快感。

他明白,自己此刻每一段话,都会被下方的媒体记者们转载,他的名字会伴随着互联网的流通,以光一般的速度,传遍整个艺术世界。

他将踩着这个耸人听闻的结论,登上人生的巅峰。

亚历山大用眼角的余光瞥着舞台。

投其所好。

投其所好。

了解面试官的喜好,当然也是一位收到录取offer的考生应该要做的事情。

做为《油画》杂志社最年轻的艺术总监,她没有任何理由,甚至没有任何权力对社会问题置若罔闻。

伊莲娜小姐的位置就决定了她应该对自己的话感到动容。

刚刚她和顾为经的对话,也恰恰完美的证明了这一点。

连简单的化名问题,她都愿意和那家伙浪费那么多的口舌,此刻他这个“莫奈无耻的剥削了自己妻子劳动成果”的惊人推论,所受到的关注还能少得了么?

做为新上任的艺术总监,她难道不想在自己在职期间,做出某些杰出而瞩目的功业来么。

他给了对方一个多么有利的话题啊。

这是亚历山大送给总监小姐的上任礼物。

他提供新闻价值给对方,投桃报李,做为回报,亚历山大所要求的仅仅只是对方愿意在评论文章中,给自己小小的关照。

非常合理的交换,不是么?

亚历山大相信,他所做的事情就是伊莲娜小姐希望他做的事情。

《油画》杂志之所以会邀请他来到对话采访的现场,也是为了这个。

真可笑。

这些观众不明白,乃至台下的嘉宾们也不明白,此刻这个舞台上最重要的那位嘉宾,从来不是古斯塔夫博士或者大喷子罗辛斯。

更不是什么顾为经。

是他。

一开始就是他,从来都是他,也从来都只是他。

相比单纯只拥有些好运的年轻人,他才是整个舞台的主角,也只有他,亚历山大,只有他的观点,才值得《油画》杂志付出那么多的资源,提前做出那样充足的准备。

女主持人从口袋里拿出船票的时候,之所以亚历山大会兴奋的叫了出来,欣喜若狂。

因为他相信自己赌对了。

《油画》杂志社就是在为自己站台来的。

只有提前证明了“卡洛尔”这位画家在历史中真的存在,才有他的论点发挥的空间。

真棒。

他完全领悟了主持人的深意。

亚历山大看见随着他的话语出口,舞台上的几位嘉宾人人都神态各异。

顾为经侧着头,面颊绷紧,乌黑的发根紧贴着鬓角,面容冷峻的坐在那里,唇上有些青色的胡茬。

“他心中一定充满了悔恨吧?和真正的轰动财富擦肩而过的感受,一定是不好的。”

亚历山大自得的想。

这家伙走到成为话题宠儿的大门之前,却和打开大门的钥匙擦肩而过。

财宝只等待对的人。

朋友。

财宝只会等待对的人。

亚历山大浸泡在台下媒体和嘉宾们的相机、手机镜头之中,歌剧院的表演有些是禁止拍照的,就算是采访,原则上也禁止闪光灯的使用。

这一刻。

面对如此有新闻话题的消息,很多记者已经顾忌不上拍摄规范了。

严肃的学术规范陡然之间变为了米兰时装周的走秀现场。

LeD闪光灯的灯光一遍一遍的闪着,它恍若变为虚幻的名与利在物质世界的实际产物,镜头一遍遍的定格着台上嘉宾的表情。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纸上写出了emc2的公式,却忽略了它其中可能蕴含的伟力,把它随手放在一边。

制造出原子弹的“殊荣”是属于罗伯特·奥本海默和费曼那一批实验物理学家的。

今天。

这个故事将再次重演。

顾为经靠着“好运”捡到了那幅《雷雨天的老教堂》的原画,却不懂得如何珍惜。

那么。

在艺术市场上制造出这颗原子弹般的新闻的权力,则是属于他和《油画》杂志社的。

万千殊荣将归属于他,只归属于他。

亚历山大的怒意被涂抹上雪白的光泽,恍惚间,他仿佛变为了涂着白粉的戏剧演员,整个人都要融化在太阳表面一般闪亮的光辉之中。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毕竟是第一个写出能量公式的人,就算他没有真正理解这个公式的意义,依然能算是顶级的科学家。

顾为经不同。

这家伙又没有在1876年画出《雷雨天的老教堂》,他只是好运的捡到的那幅画。

换句话说。

顾为经都算不上是写下“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这条公式的人,他只是无意间捡起这条公式的人。

那么。

他就真的可以被遗忘了。

顶多只算是这段故事里一个不起眼的小注角而已。

亚历山大此刻正身处艺术史的关键节点,他将重新书写印象派的历史故事,假以时日,搞不好也会有关于故事的电影出现呢?

“——再然后,狄奥多罗斯、阿波罗多洛斯以及欧里庇得斯,称呼其为女巫。”

这句话他在飞来新加坡的飞机上改了数次,才终于修改的满意,觉得像是冲击奥斯卡的专记电影里勇敢的学者会说出来的发言。

好莱坞既然有兴趣拍有关《救世主》的故事。

没有道理把这么好的题材放在旁边不用,他相信自己一定会以主角的身份,出现在萤幕之上,搞不好拍摄现场就在这里,导演会完全重现这个镜头,重现他这段话。

“到时候,编剧想要用我的台词,我可以大方的不要授权费。”

亚历山大脸上戴着愤怒的面具,眼神则流露出一丝笑意。

前提是扮演他的演员足够大牌才行。

最好是布拉德·皮特扮演自己。

亚历山大喜欢布拉德·皮特,他很man,而且和他的头发的颜色也差不多。

唯一的遗憾是。

安娜没有给他任何他想要的表情。

他想在伊莲娜小姐的脸色上找到些什么,就算没有喜悦或者赞许,一些仿佛隐语般微妙的眼神也好。

什么也没有。

女人和顾为经的神态动作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差别只是神色更平静。

她坐在沙发上,注视着舞台上的一切喧嚣,静静的出神,大概已经完全沉浸在他所说的观点之中了。

咦。

亚历山大注意到,女主持人不是在出神。

她是在和顾为经对望么?

——

“……虽然整个印象派都受到了亚洲艺术风格的影响,但没有任何记录显示过莫奈曾经到达过亚洲……”

“我们谈论的不是莫奈,我们谈论的是他的妻子卡美尔。”

“关于她的记录很少,再说,1876年,她应该已经患病患的很严重了,有记录显示,到了1877年,莫奈画下那幅《撑阳伞的女人》的时候,她不得不经常的卧床……”

“所以她才需要度假,需要远行,需要疗养。早在1870年代的时候,莫奈的书信里不停提到过,医生建议卡美尔远离巴黎,她计划着一场跨海的远行。这里指的就是这次行程……患病疗养的病人,因为身体原因考量,不得不定了条件最好的特等舱,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否则,早期印象派历史上就那些人,哪里有那么多巧合般的事情存在……”

“……来看看这条记录,我在论文中引用过莫奈与1872年面对记者采访时的发言,这里面,他曾提到过卡美尔的艺术才华,现在,我把它读给你听……”

……

?тt kān ?co

亚历山大在坐为上侃侃而谈。

就像他期望的那样,伊莲娜小姐极少插嘴,顾为经则是根本没有可说的。

而面对在自罗辛斯和古斯塔夫博士的问题的时候,他也有充足的应对,对于卡洛尔和《雷雨天的老教堂》,亚历山大准备了一个完成的叙事体系出来。

他从莫奈的婚姻状态出发,辅以一些拼接的资料,把莫奈解构成了一个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作品中不停的表现婚姻的美好和甜蜜,又在私下里对妻子极尽冷漠和剥削的残酷的丈夫。

“早在1875年,他们的婚姻表面和睦,实则,已经出现了极大的问题……莫奈的第二任妻子艾丽斯,她是莫奈赞助人欧内斯特的老婆。早在1875年,因为债务原因,他们就形成了同居关系。后来,她则变成了莫奈的老婆,这难道是巧合么!”

“你的病情逐渐加重,你因为肺结核而每日咳嗽个不停,而你的丈夫却在你的眼前和别人甜言密语,换成你是卡美尔,那个曾经跟他一起私奔的人,你会怎么想,你一直以莫奈夫妇感情和睦,来证明卡美尔不至于为了逃离丈夫而使用化名画画。莫奈也不会有意遮盖夫人在艺术界的才华。感情和睦?我一点不这么觉得。”

亚历山大冷冷的说道。

他敲打着自己的论文。

“看看这些记录吧,这难道不是金羊毛故事的翻版么,一旦生了病,没有作用,便抛下妻子和孩子,和赞助人的老婆生活在了一起——”

罗辛斯张开嘴想要说些什么。

亚历山大却直接一挥手。

“够了,罗辛斯,我已经不愿意和你再谈下去了,别忘了,你还欠我一声道歉。你从来都没有尊重过我的学术观点。我给你谈了那么多有力的证据,我跟你谈《雷雨天的老教堂》和莫奈早年间作品的共通性,你说这是印象派特有的共通性,不算强有力的证明。我和你谈有多家记录显示,莫奈一生都有购买昂贵高档颜料的习惯,你对此视若无睹。”

“好。”

“我不跟你谈这些,我只和你谈最简单人性。你能想象在十九世纪的欧洲,一个模特的出身的女人想要成为被人认可的画家,要打破多少的成见和束缚,要付出什么样的勇气么?看看这些记录吧。认真的读一读。”

“在莫奈画下《穿和服的卡美尔》的时候,她已经饱受疾病的折磨,莫奈却让她当自己的模特,把她画的轻盈浪漫,从心理学上,这就反应了他对妻子的逃避……他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自己的妻子,只把他当成绘画的工具。”

“你真的感受不到这些苦痛么?罗辛斯。”

亚历山大的语气中透露着一股子不耐烦。

“如果这么多事情,你都依旧要选择说出,I don't **ing care的话,那么我也只能说我无话可说了。”

“你永远无法赢得本身就带着刻板偏见的人的尊重,好在,我也不在乎你这样的人的尊重。”

沉默了片刻之后。

大喷子罗辛斯无奈的低下了头。

有些话题本来就是比较危险的,卡洛尔的身份没有确切的定论,亚历山大有个了一套完善的理论。

有了一开始的事情。

罗辛斯可不愿意被扣上,心中怀着刻板偏见为了质疑而质疑的帽子。

古斯塔夫博士也表现的很谨慎,此刻没有说话。

“那么——至少大家都认为,这是……”

正当亚历山大抿了一口水,觉得今天的论战他已经大获全胜的时候。

顾为经做了一个在他看来不可思议,甚至有些滑稽的动作。

他举了举手。

是的。

他像课堂的学生一样,举了举手。

“先生,我在乎你所说的东西,我在乎那些痛苦,正因如此,我无法赞同你的观点。”

“我并不认为莫奈是那么残酷的人,我也并不认同你的推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