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燃2003 > 第1181章 好一颗美丽的黑珍珠!

重燃2003 第1181章 好一颗美丽的黑珍珠!

作者:万古青天一株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6:45

第1181章 好一颗美丽的黑珍珠!

第1181章 好一颗美丽的黑珍珠!

在这片充满活力和宁静的校园里,孔子骞感受到了一种与工作时截然不同的氛围,他心中不禁对即将开始的交换生生活充满了期待。

沿着一条蜿蜒的小道前行,小道两旁是各种热带植物,有的开着鲜艳的花朵,有的结着奇特的果实,让人目不暇接。

偶尔,几只小鸟从树梢飞过,留下一串清脆的鸣叫声,为这宁静的校园增添了几分生机。

尽管正值炎热的季节,但在校园的树下,大学生们依然能够找到一片凉爽的栖息地。

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树下的学生们享受着这片刻的清凉。

他们或坐在石板凳上,或躺在草坪上,交流学术,享受宁静。

让孔子骞觉得很nice的事,这里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松弛感,仿佛时间在这里都慢了下来。

校园里的建筑风格简约而大气,线条流畅,色彩明快,充满了现代气息。

与校园外那些低矮的平房建筑相比,这里的建筑显得格外醒目。

走在校园里,仿佛置身于一个现代化的都市,让人难以想象这竟然是在坦桑尼亚。

办公楼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走进办公楼,孔子骞来到国际交流处,准备办理报到手续。

“您好,我是来自华国的交换生孔子骞,前来报到。”孔子骞用不太流利的英语向接待员说道。

接待员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欢迎你的到来,孔子骞。请稍等,我这就为你安排。”

不一会儿,一位中年男子走了过来,他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衫,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十分和蔼。

他用中文说道:“你好,孔子骞,我是邦迪教授,负责国际交流事务。欢迎你来到达累斯萨拉姆大学。”

孔子骞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惊喜的表情:“您会说中文?真是太好了!”

邦迪教授微笑着点了点头:“我在华国的西蜀大学留学过,中文还算流利。

在这里,我们有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中文交流也很常见。”

两人开始全程使用中文交流,这让孔子骞感觉有些时空错乱,仿佛自己还在国内的校园里。

邦迪教授带着他在校园里各个楼里乱窜着。

没法子,盖章这种流程,古今中外都一样,需要到处跑。

当然,路上也没闲着,邦迪教授也顺带着介绍着学校的各种建筑。

他们走过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孔子骞对这所大学的设施和环境赞不绝口。

达大校园内大部分建筑都是由华国公司援建或承包建造的,因此校园里充满了华国元素。

在达大图书馆里,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图书馆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非两地的特色,既有着非洲的热烈奔放,又有着华国的典雅庄重。

走进图书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用中文标识的基础设施。

卫生间、消火栓等设施上,都贴着中文标识,让人感到仿佛置身于国内的图书馆。

这些中文标识不仅为来自华国的留学生提供了便利,也让其他国际学生对华国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看到这些熟悉的文字,让孔子骞眼前一亮,感到格外亲切,仿佛在异国他乡找到了家的感觉。

报到环节进行得很顺利,邦迪教授详细地为孔子骞介绍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课程安排。

他耐心地讲解了学校的学术要求、考勤制度、图书馆使用规则等,还特别提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文化差异和礼仪规范。

详细的讲解让孔子骞对即将开始的交换生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他感受到了学校的严谨和友好。

邦迪教授还提醒孔子骞,选修课的名额有限,需要尽早选课。

他还建议孔子骞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比如学术讲座、社团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能丰富他的学习生活,还能帮助他更好地融入校园。

孔子骞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这货就是话痨,或者是逮住他在刷中文口语技能。

临到结束时,回到交流处的邦迪教授拿出了一张表,一张表让他填写。

孔子骞接过来一看,顿时呆了一下,这是一张交换留学生学伴意向表。

他完全没想到坦桑尼亚居然还有这种制度。

表格上列出了各种选项,包括学伴的性别、专业、兴趣爱好等。

邦迪教授耸了耸肩膀,说:“这是一种帮助留学生快速融入校园的方式,很多国家都有。”

孔子骞听了,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这种制度本身是个舶来品,并非华国首创,更不是什么老熊针对非洲留学生发明的。

实际上Buddy Program或者Peer education Program,抑或DaaD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樱花tutor、高丽外籍一对一项目,最早在欧罗巴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18世纪。

无论同性异性,学伴活动的目的都是帮助外国留学生迅速适应学习和生活,能否达到应有的成效,或者中间会发生什么,则取决于学生自己。

毕竟,都是成年人了,无论是法律还是思想,都应该自己对自己身体负责。

邦迪教授补充道,“学伴制度不仅有助于你们适应新环境,还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我们的学伴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他们都能说点中文,热情友好,乐于助人。

希望你能通过这个制度,结交到好朋友,更好地了解坦桑尼亚。”

孔子骞点了点头,而后在‘您所希望的学伴性别’这栏里,看着上面的选项,毫不犹豫地勾上了‘女’。

他很想不要学伴的,但一听说这费用已经包含在自己学费里了,他便觉得不要白不要。

虽然非洲女性并不在他的审美点上,但相比男性学伴,他觉得女学伴更容易接受一些。

丑是丑点,黑是黑点,但至少可以避免一起去洗手间时的自卑。

至于专业,他就无所谓了,勾了‘都可以’。

他觉得无论学伴是哪个专业的,只要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就好。

邦迪教授看着孔子骞的选择,笑了笑,“你介不介意学伴的长相?”

说罢,他却冲着孔子骞眨了眨眼睛,给了他一个男人都懂的眼神。

无论怎么说,虽然女性可能忿忿不平,但坦率地说现在全世界的荣誉结构仍然是男性制定的。

简言之,男性撩妹被视为一种征服仍然是世界的既存共识,而女性被撩得再多,也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而且也换不来尊重,这就是当下这种既存性别秩序的产物。

而孔子骞是不是这种秩序下的顶端,邦迪教授不得而知。

只是……

今早接到的两个电话,让他不得不想得更多一点。

早上一上班,他在办公室里整理着文件,突然,电话铃声响起。

他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军方代表的声音,对方礼貌而严肃地请求邦迪教授给予今天要来报到的孔子骞以特殊的关照。

当时邦迪教授心中便是一惊,军方的介入让他意识到孔子骞绝非普通自费留学生。

挂断电话后,他还未来得及平复心情,电话再次响起,这次是国父尼雷尔家族的代表打来的,同样请求邦迪教授对孔子骞多加照顾。

放下电话的他,心中大骇。

军方和国父家族的同时介入……

显然,这位来自神秘东方大国的学生,应该是某个大人物的子弟。

他开始重新审视孔子骞的资料,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线索。

然而,资料上显示的只是孔子骞是一名普通的交换生,没有任何特殊背景。

但是在华国留学多年身为一个华国通的他很清楚,在华国,身份,纸面上的资料可以作为一个绝大多数情况的参考。

但一旦例外情况出现,必定便是通天级别的人物。

既然军方和国父家族都打了招呼,他决定对这个华国天龙人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而此时,孔子骞心里却是一片腻味。

他现在清楚坦桑尼亚大致分为三个人种。

一种是纯正非洲基因人,其长相显然不符合国人的审美,一种是阿拉伯血统后裔,一种是欧罗巴血统后裔,后面两个人种通常并不会进入这里的大学读书。

很显然,这种所谓的学伴,肯定是坦桑尼亚当地人。

相比起男学伴,女学伴更容易接受,但是非洲女人身上的香水与体味交织在一起的那股气息简直令人窒息!

孔子骞拒绝坐公交车的主要原因便是如此。

那味道,竟连他18年的老鼻炎都被轻松熏通了。

更何况……

他觉得他是被朱兆江、泽罗·李斯特他们给骗了。

在和便宜学长Ken的聊天里他知道,非洲不少地方都是以胖为美的,所以他对所谓学伴的长相并不抱什么希望。

一身正气的孔小胖义正严词地说道:“我对长相无所谓,只是希望中文交流能够流利一些,性格好一点,能成为要好的朋友,这样更方便我们互相学习和了解。”

邦迪教授听了,先是眼里流露出一点困惑,而后也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和尊重他的选择。

好吧,现在的社会很是多元,异性恋并非唯一选择。

只是他没想到从华国来的孔子骞会这么……

说开放吧,也说不上,否则应该选男学伴的,说保守吧,这性向又是这么的前卫。

只能说,也许这个少年在国内有个相知相爱的爱人,要为了国内的‘他’而守身如玉。

悄然往旁边走了半步拉开距离的邦迪教授,告诉孔子骞,学校会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为他安排一个合适的学伴。

他还补充道:“其实,我们的学伴都很优秀,不仅成绩好,而且性格开朗,乐于助人。

我相信你会喜欢她们的。”

孔子骞听了,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但也对即将到来的学伴充满了好奇。

……

办好报到手续,孔子骞走出办公楼,正准备前往图书馆领取教材。

然而,刚迈出几步,他的手机突然响起。

邦迪教授在电话中告诉他,学伴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希望他能回去一趟。

孔子骞心中满是疑惑,坦桑尼亚的办事效率何时变得如此高效?

他带着满腹疑问,转身回到了邦迪教授的办公室。

邦迪教授见孔子骞回来,微笑着说道:“孔子骞,你的学伴已经有了人选。”

孔子骞惊讶地问道:“这么快?我刚填完表格没多久啊。”

邦迪教授解释道:“你对学伴的长相和专业没有特别的要求,自然选择的范围就广了很多。

学校在征求了学伴的意向后,已经收到了一位女生的肯定答复。”

孔子骞心中虽然有些意外,但也觉得这或许是个不错的开始。

邦迪教授继续说道:“你稍等片刻,你的学伴已经在来这里的路上了。

今天时间赶巧,你们正好可以认识一下。”

孔子骞无所谓地答应了下来。

反正他今天已经请了一天的假,正好可以一次性把事情解决完。

两人坐下来等待,邦迪教授热情地为孔子骞泡了一杯马萨拉茶。

“尝尝这马萨拉茶,这是非洲人最常喝的茶。”

邦迪教授微笑着说道。

孔子骞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使劲掐了一下大腿才忍住了皱眉的举动。

他已经在坦桑尼亚生活了一段时间,很清楚这茶根本不是非洲人最常喝的。

而是在非洲的印度裔最常喝的,邦迪教授正是印度裔。

真正的非洲本地人……是指脱离了水困扰的人,并不喝这玩意儿。

北非一般都喝薄荷茶,就是绿茶里加几片新鲜的薄荷叶和一些冰糖,其他地方一般喝咖啡,就算是茶也是类似腐国的红茶。

虽然腐国的红茶也要加香料,但是指的是佛手柑、柠檬皮油脂、茉莉花、橙片等,而非眼前这种加调料类香料的马萨拉茶。

马萨拉茶的英文是masala chai,逐字翻译就是香料和茶的意思。

茶指的是印度的阿萨姆红茶,而香料则是混合了生姜、豆蔻、肉桂、丁香、黑胡椒等多种香料。

孔子骞虽然觉得这茶不难喝,但要说很好喝,却也有些言过其实。

为了不让自己再喝更多的茶,他主动和邦迪教授攀谈起来。

“邦迪教授,能和我讲讲这所学校的起源吗?”

面对孔子骞的问题,邦迪教授点了点头,开始讲述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的历史。

他提到,这所大学的前身是1961年的腐国伦敦大学东非学院。

后于1970年拆分为三所独立的大学,除了达市大学之外,其他两所高校分别是乌干达的马克雷雷大学和肯尼亚的内罗毕大学,这三所大学分别是各自国家最好的大学。

没让孔子骞多等多久,不多时,一个非洲少女气喘吁吁地来到办公室门口,礼貌地敲了敲打开的门。

孔子骞抬头一看,顿时愣住了。

眼前的少女,虽然肤色并不白皙,但也算不上纯黑,比棕色稍微还要深一个色号,可也不至于让手机摄像头得纯拼算法才能算出轮廓。

而且没有非洲人那独特的厚嘴唇和塌鼻子,她的五官很是精致,眼睛深邃,鼻梁高耸。

身高大约170厘米,显然有着一双大长腿,满头的长发很是笔直,关键还是黑发。

如果不看肤色,完全可以说的上是条正盘顺的标准美人。

孔子骞疑惑地看向邦迪教授,却从他那隐晦的嫌弃表情中看出了端倪。

这绝不是什么整蛊,而是中非双方的审美差异实在太大了。

他在心中暗自感慨,如果以胖为美,那么这个身材纤细腿如细筷的少女,在非洲确实算的上很丑……

邦迪教授没有立刻让少女进屋,而是一脸歉然地看向孔子骞,压低声音说道:“如果你不满意,我们可以再换一个。”

孔子骞看了看少女,眨了眨眼睛,摇了摇头,表示就这个了。

他心中暗自想着,这少女抛开肤色不谈,是典型的亚非拉混血,集合了三大洲的优点。

如果放在国内,绝对是女神级的校花。

神经病才换!

孔小胖的心有点荡漾了。

他觉得,如果是和这种非洲女生发生点什么,倒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邦迪教授无奈地让少女进来,少女有些欣喜也有些忐忑地挪了进来。

她的步态显得有些小心翼翼,仿佛每一步都生怕踩到什么不该踩的东西。

她的身子略微佝偻着,肩膀微微前倾,像是在本能地寻求一种保护。

这种姿态让孔子骞不禁联想到受惊的小动物,既让人心生怜爱,又让人感到一丝心疼。

邦迪教授给孔子骞介绍道:“这是学校安排给你的学伴,名叫伊曼妲赛隆,斯瓦希里语专业大三在读。”

伊曼妲赛隆听到自己的名字,微微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和不安。

她的目光在孔子骞脸上停留了片刻,然后又迅速低下头,盯着自己的脚尖,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像是很是紧张的模样。

近距离看清楚少女脸庞的孔子骞,心中却是嘿嘿一笑。

他很清楚,坦桑尼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斯瓦希里语。

但实际上,其军、政、经、教的通用语言却是英语和中文。

斯瓦希里语这种民间语言,在官方的运用中反而并不高,更多的是使用于市井之间。

甚至,说中文和说斯瓦希里语,成为了这个国家一种阶级的划分。

而这位伊曼妲学姐所学的这个专业,在地位上,更像是国内的古代汉语言专业。

这个专业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是在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所以什么斯瓦希里语,叽里呱啦语的,无所谓。

让他欣喜的是,果然,叫赛隆的,就没有丑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