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203章 木秀于林,风必催之

第203章 木秀于林,风必催之

第203章 木秀于林,风必催之

扬州牧金茂击败荆州联军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传出去,各方云动。

徐州刺史陶谦听闻消息,惊得睡不着觉,立即喊来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陈留郡守张邈,请求三人帮忙赶走徐州黄巾。

因为再不行动,等到金茂缓过神来,下一个倒霉蛋说不定就是徐州!

第二个坐立难安的人,却是益州牧刘焉。

一旦金茂完全消化荆州,那么人口众多,武备松弛的益州,就成了人家嘴边的肥肉,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于是,刚坐稳益州牧位置的刘焉,不敢再佛系,招兵买马,以求自保。

渤海太守袁绍得到消息,十分忧愁,召开会议。

此时,已经有郭图、审配、许攸、逢纪四名谋士投效袁绍。

许攸在洛阳之时,就跟随袁绍,资格最老,也最为放肆,在座众人就数他姿态最放松。

“扬州牧倒行逆施,诸位有何教我?”袁绍直入正题。

诸侯讨董在即,没想到,南边出了大事,先是广陵郡守张超被废,后来荆州联军被击溃。

眼看金茂日益做大,袁绍坐立难安啊。

好不容易扶持少帝上位,结果被董卓给摘桃子了。

又好不容易召集十八路诸侯讨董,立即就被金茂废了两路诸侯。

后将军袁术也被吓破胆,付出巨大代价才逃回南阳郡。

陈留郡守张邈、徐州刺史陶谦、兖州刺史刘岱,这三人也是半废不废的状态。

这么一算,就有六路诸侯被金茂打残打废,实力缩减三分之一。

还不完全!

正在南阳郡搞风搞雨的长江郡守孙坚,还是金茂盟友。

十八路只剩十一路!

眼看讨董计划就要变个笑话,袁绍再着急也没用。

渤海郡在最北面的幽州,扬州则在南方,中间隔着青、兖、豫、徐四州。

面对袁绍的提问,四人神态各异。

许攸眯着眼,似乎在思考。

郭图眼珠子乱转,似在观察众人。

逢纪抚须闭眼,似乎早有定计。

只有审配第一个跳出来提议道:“主公不可因噎废食。”

“董卓才是心腹大患,若是不除之,天下不得安宁啊!”

郭图见袁绍皱眉,立即跳出来反对道:“审正南!你是不是收受金茂的贿赂,居然帮逆贼说话?”

“扬州全境户不过六十余万,荆州有户超百万!”

“若是等到金茂占领荆州,进可直达洛阳,退可据长江、淮河而守。”

“到那时候,董卓又算的了什么?”

郭图厉声道:“难道要等金茂率领二十万精兵,席卷天下之际,我等才悔悟不成?”

说话间,郭图一直在用眼角观察袁绍的神态,见袁绍眉头舒展,郭图暗自得意。

审配看不惯郭图小人姿态,回怼道:“扬州牧乃是先帝遗命所立,忠于汉室,只要我等迎回天子,一道诏书即可令其解甲归田。”

“何必舍近求远,大费周章?”

“笑话!”郭图当场反驳道:“金茂要真是忠臣,他就不该侵犯荆州,而是北上助我等迎回天子!”

“种种迹象表明,金茂不过是董卓第二,实乃不忠不义之人!”

审配还想再争辩。

“够了!”

袁绍制止两人的争吵,看向许攸问道:“子远怎么看?”

“啊?”许攸仿佛真的刚睡醒一般,擦擦眼角,还打个哈欠。

袁绍却很有耐心地等着,看的郭图嫉妒无比。

“主公想要征讨扬州牧,那只会令董卓坐大。”

许攸不像其他人,献计献策都做得端正,而是站起身,颇有一番指点江山的味道。

“我听说曹阿瞒也去了荆州,还被打得如丧家之犬,只带回千骑返回陈留,麾下大将尽被俘虏。”

“曹阿瞒别的不说,军事这方面非袁术这种废物可比,也就主公勉强能胜一筹。”

听到许攸话里贬低袁术,又拍了记马屁,袁绍面上不显,心里暗自高兴。

郭图见状嫉妒到质壁分离,他谁都不怕,唯独就怕这个许攸许子远。

许攸仿佛没有注意到郭图,继续说道:“就连曹阿瞒,都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主公若要征讨扬州牧,肯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袁绍点头表示赞同,这里的人,从没想过打不打得过的问题,都认为金茂也不过如此。

“扬州牧兵少却精锐,董卓兵将多却杂乱。”

许攸总结道:“以我之见,主公不如拉拢扬州牧,一起讨董。”

“若是扬州牧不从,那他便是承认自己乃是沽名钓誉之辈。”

“若是扬州牧遵从。”

“我等从北击董卓,扬州牧从南击董卓。”

“首尾不能相顾,董卓必败!”

袁绍十分欣慰称赞道:“子远一如既往地有见解!”

又抛出新的问题:“不过,该以何职邀请扬州牧呢?”

许攸笑得十分诡异道:“不若,请扬州牧为讨董联盟盟主。”

袁绍愤怒地涨红脸,随即又冷静下来。

郭图见状,原本想要发难的心情,立马压制回心底。

“子远妙计!”

很快袁绍就想通一切。

这是一招捧杀,金茂要是敢接下,那么其他诸侯就会让其知道厉害。

若是不敢接,那就得乖乖听话。

不论怎么看,这都是个圈套。

“那就这么办!”

洛阳。

董卓得到消息,嘴都快笑歪了。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安南将军,竟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

在董卓看来,南方已经被金茂打残,组织不起有力的反击。

现在只要安抚好金茂这个最大的军阀头子,什么十八路诸侯,都是一盘散沙,董卓完全不用放在心上。

然而,董卓女婿兼首席谋士李儒却不这么认为。

“主公,不能让扬州牧做大,需采取措施,削减其势力!”

“哦?”董卓饶有兴致地问道:“文优有何见解?”

李儒就算成了董卓女婿,也一直保持尊重,从不在礼节上有亏。

“难道主公忘了,扬州牧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发兵。”

“清君侧,不就是要清理我等!?”

董卓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文优,如之奈何?”

李儒建议道:“当分化之。”

董卓为难道:“我也想,可无人可用啊。”

“我封袁术为后将军,这浪崽子拿了好处不办事,该死!”

“长沙郡守孙坚倒是个人物,可他跟扬州牧乃同门师兄弟。”

“我曾与孙坚联姻,可这家伙油盐不进,一心只为讨伐我。”

“哼!”董卓很不满:“孙坚该杀!”

随后董卓又苦恼道:“可除了这几个人,也没谁能与扬州牧一较高下。”

李儒抱拳道:“主公误会了。”

“您只需派一文士去荆州,联结当地士族。”

“到时候,扬州牧想要掌握荆州,便千难万难!”

“哼!士族!”董卓听到这个词就想发火,全都是过河拆桥之辈。

“文优说的倒没错。”

自己对付起来那么吃力的士族,董卓认为金茂肯定也很难对付。

“何人能担此大任?”

李儒嘴里吐出个人名:“议郎刘表。”

“刘表?”

董卓不屑道:“座谈之辈,何德何能。”

“仅凭其宗室身份?”

“扬州牧还是宗室之后,荆州士族不也没给脸面?”

见状李儒心中越发肯定,说道:“就连主公都不曾看得起刘表,扬州牧必然轻视之。”

“主公试想,若是派一位德才兼备之人前往荆州,扬州牧岂不是要立即赶走?”

话说这么说。

董卓迟疑道:“刘表真有能力统合荆州士族?”

李儒抱拳道:“禀主公,我并不敢肯定,但试一试又何妨。”

“就算刘表失败了,我们也没什么损失。”

“那时,再行对扬州牧封赏安抚也不迟。”

可要是成功了,刘表挡住金茂北上的步伐,董卓就赚大发了。

董卓觉得也很有道理,便让李儒拟旨,令刘表为荆州刺史。

原荆州刺史王睿罢免。

皇宫。

小皇帝刘协见到任命刘表的诏书,才知道荆州发生大事。

这些日子,董卓对刘协看管得越发地严,就连外界的消息都不让其知道。

董卓拟订的诏书,刘协不敢从。

不过,刘协很聪明,趁机召司空黄琬、刘表入宫觐见。

“黄琬(刘表)拜见陛下!”

“爱卿请起。”

刘协年幼,却具备常人不常有的聪慧,他深知董卓非良臣,一心只想得到金茂的支持。

“朕听闻太尉要敕封刘表为荆州刺史,两位爱卿可否告知,荆州发生何事?”

黄琬是绝对的汉室忠臣,不然,当初就不会被董卓一道诏书,就放弃豫州大好基业,回到洛阳当个无权无势的狗屁司空。

听到小皇帝的话,黄琬不由地老泪纵横:“陛下,您受罪大矣!”

“不碍事,不碍事。”刘协连连摆手道:“爱卿可否告知外面发生何事?是不是扬州牧有所行动?”

听到这话,黄琬更加心痛。

万恶的董卓,身为皇帝就连外界发生什么事都不能知道,这还能称之为皇帝吗?

“陛下,扬州牧于月前,击败荆州联军,现已占领荆州江夏、武陵、零陵、长沙、桂阳五郡。”

黄琬如实禀报:“如今正往南郡和南阳郡进发。”

公元189年有润十二月,现在时间正是润十二月初十。

“太好了!”

刘协欢呼雀跃。

南阳郡离洛阳仅一山之隔,直线距离不到两百公里。

这点距离对于擅长山地战的金茂来说,几天时间就能率领大军赶到。

刘协都开始畅想等金茂替代董卓,那他该过上如何美好的生活。

不料,刘表不合时宜地说道:“陛下,扬州牧狼子野心,您可不能被其表象所欺骗啊!”

“你胡说!”

刘协像被踩到尾巴的猫一般炸毛:“扬州牧乃是先帝指定的顾命大臣,你岂可诽谤他!?”

刘表淡定地道:“先帝遗诏,陛下亲眼见过,其中有没有任命扬州牧为顾命大臣,陛下最清楚不过。”

“伱!”

刘协伸出小手,气抖冷。

“你枉为宗室!”

就连黄琬都看不下去了。

你刘表为了在董卓面前表现,没问题。

可拿小皇帝做垫脚石是几个意思?

“刘景升!”

黄琬碍于刘表“八俊”的名头,也不敢太过分:“你要是没有别的事,就退下吧。”

刘表拱手拜谢,头也不回地离开。

小皇帝刘协气哭了,抓着黄琬的手问道:“爱卿,您说扬州牧真的是那样的人吗?”

依照本心来讲,黄琬很想说是。

刘表态度确实差,但说的也是事实。

明眼人都看得出,扬州牧眼里小皇帝最多排第二甚至第三第四也可能。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汉室忠臣?

但扬州牧金茂,又成为小皇帝心中的白月光。

黄琬不想因此而让小皇帝认为,全天下就没有忠臣了。

“陛下,只要您相信扬州牧是忠臣,那他便是忠臣!”

这种似是而非的话,小皇帝刘协也不管真假,安心下来:“只要扬州牧还是忠臣,天下就还有救。”

等到情绪稳定下来,刘协又开始向黄琬提问:“扬州牧是如何作战?又是与谁作战?”

黄琬如实回答。

刘协咬牙切齿道:“这些自诩为忠臣之人,为何要与扬州牧做对?”

黄琬感觉解释道:“陛下别误会,每个人尽忠的方式都不同。”

“但请相信,天底下还是忠臣多!”

刘协很懂事地拉着黄琬道:“我相信!”

“爱卿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忠臣!”

黄琬感动莫名,还想再说什么。

得到刘表报告的李儒闯进宫来,冷着脸道:“陛下要休息了。”

刘协可怜巴巴地看向黄琬,后者愤怒无比:“一个小小郎中令,也敢教陛下做事!?”

“司空有话可对太尉言说。”李儒神情淡然道:“我只是个小小郎中令,听命行事罢了。”

“你!”黄琬哑口无言,让他跟董卓硬刚,那是万万不能。

回过头,黄琬安抚刘协道:“陛下安心,天下不会总在奸人之手!”

刘协恋恋不舍地返回寝宫。

黄琬愤然拂袖离开,心中暗下决定:“我定要联结忠义之士,为陛下分忧解难。”

瞬间黄琬心中就有了十几个人选。

从始至终,黄琬也没想过要联合金茂,威逼董卓。

在他眼里,金茂跟董卓就是一丘之貉,谁来洛阳,都不是好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