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208章 昔日好友,今日身份存疑

第208章 昔日好友,今日身份存疑

第208章 昔日好友,今日身份存疑

润十二月二十八日。

江陵县。

临近春节,金茂连回家看一眼娇妻的时间都没有,天天就是忙不完的事。

南阳郡传来消息,刘表已经抵达就职上任,短短十日时间,就联结诸多荆州士族,初步站稳脚跟。

袁术得到汝南郡支持,兵马快速集结中,听说已经恢复如初。

董卓给孙坚的封赏也下来了,金茂气得牙痒痒,这个坏种就该消灭!

袁术这个敌人都给后将军之职,自己这个盟友没好处不说,还要处处针对。

董卓真该死啊!

看看孙坚的敕封:豫州刺史,这个没问题;乌程侯,这个大有问题!

这一招不仅是要破坏金茂与孙坚的关系,更是在挖金茂的根基。

而且派去各地各部的军队,也没有传回好消息,除了江夏郡和长沙郡外,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都遭到顽强抵抗。

武陵郡因人口最少,仅有四万余户,却反抗最激烈。

这里是金茂亲自坐镇,竟也没能快速拿下,仔细了解才得知,武陵郡蛮夷得到益州牧刘焉的支持,这才能够分庭抗礼。

零陵郡人口最多,黄盖这个零陵本地人也不好使,父老乡亲相当不给面子,尤其是零陵郡守张羡。

这是位好官,深得桂阳、零陵士族的民心,早先周朝、郭石发动叛乱,张羡稳坐郡治,对外不闻不问。

桂阳郡守李温有样学样,立马抖起来。

这让进剿的凌操很是头痛,三天一封信地请求金茂,要灭了这丫的。

要不是荀攸、周瑜拦着,金茂早就准许凌操灭他丫的。

荀攸怕凌操扰民,周瑜怕金茂命令凌操屠城,谁让最近金茂的脾气见长,看士族不爽就想要夷三族。

江陵县的士族就因此跑了个七七八八,剩下的一小部分没法搬家的卡拉米瑟瑟发抖,生怕头顶这把屠刀,什么时候落下来。

江陵县的百姓倒是天天像过年一样,数万大军在此,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吃不完的饭,再加上金茂本就对百姓亲善,很快就获得百姓支持。

可惜,这里是南郡,士族掌握绝对话语权,百姓要想翻身,至少要四五年时间。

荆州比想象当中难以消化,外部也是纷争不断。

广陵郡周泰传来消息。

徐州黄巾在陶谦、张邈、刘岱、孔伷合力之下,一股脑赶到青州。

徐州光复!

腾出手来的陶谦、张邈、刘岱欲要对广陵郡动兵。

好在孔伷急着回豫州保住地盘,不让孙坚抢走,并邀请三人派兵协助。

这才迟滞了进攻步伐。

但也并不是长久之事,消息传来,金茂暴跳如雷,却又实在抽不出人手去消灭陶谦等人。

荆州仿佛成了泥潭。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然而,坏消息远不止这些。

除夕。

西陵县来了一位预料之外的客人。

孙策!

还带来了一个不算好也不算差,总体上来讲,还是算个坏消息。

西陵县后院。

金茂在董袭、典韦的陪护下,单独接见了孙策。

荀攸和周瑜近期越发不听话,让金茂很是恼火,什么事情也做不了。

孙策来的消息,金茂也没告诉两人,也不准备询问意见。

他已经派人去长沙郡叫回戏志才,还是自家人用着顺手。

“拜见扬州牧。”

一见面,孙策就非常得体地向金茂行礼,后者难得露出笑脸道:“伯符生分了,你该叫我什么?”

孙策嘴角抽搐,低下头埋住表情,闷声道:“叔父。”

“哎~”金茂非常高兴:“快给我乖侄儿看座!”

典韦刚想行动,董袭眼疾手快地给孙策搬来一条太师椅。

孙策非常不习惯地坐上去,他还是喜欢跪坐。

“乖侄儿,这次来了就不走了吧?”

金茂满怀期待地说道:“我正需要你来帮我,看看我麾下五万大军,想去哪,我都给你安排!”

孙策赶紧起身行礼道谢:“多谢叔父厚爱,策还需历练。”

“哦。”

金茂满脸失望:“那就是有事了。”

“说吧,什么事?”

孙策抱拳小心道:“父亲派我来,就是否要去豫州这件事,想要询问您的意见。”

好像怕金茂误会,孙策连忙说道:“叔父放心,父亲绝对不会接受乌程侯的封赏。”

接着,十分生硬道:“我们始终是一家人,不会做两家事!”

说来也怪,孙策对其他人,张口就来的话,到金茂面前却难以启齿。

听到孙策的话,金茂不管那么多,非常高兴地站起身道:“说得好啊!”

“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呢。”

接着,他又开始踱步,仔细思考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

董卓的意图很简单,就是要剥离孙坚跟金茂的联系,就算以金茂如今的见识,也能分辨出来。

孙坚就是他手中一把锋利的刀,虽说不太听话,可足够锋利,无往不利。

要是中了董卓调虎离山之计,那荆州这边就只能靠自己单打独斗。

要是以前,金茂倒也不担心。

现在内忧外患,金茂实在不希望与孙坚断开连接。

南阳郡没了孙坚,那要是新来的刘表联合袁术、刘焉,麻烦可就大了。

很可能这趟荆州之旅,就要打水漂。

于是金茂便问道:“师兄要是留守南阳郡,需要我做什么?”

要是没所求,孙坚也没必要派孙策来见他,直接开干就完事了!

果然,孙策恭敬地抱拳道:“父亲交代,如今我军被孤立于宛城,粮草辎重只够两个月之用,无法就地纳粮。”

“因此,需要叔父的支援。”

原来刘表来到荆州,快速启用蒯良、蒯越两兄弟,又与蔡瑁二姐定下婚约获得蔡瑁支持,很快就在南阳郡聚集起一股势力起来。

原本孙坚打败袁术后,就能在南阳郡予取予求。

相比于四战之地的豫州,南阳郡要好出多少倍,要是能在这里站稳脚跟,就算给孙坚封个豫州牧,他也不去。

一切却在刘表到后发生逆转,荆州士族仿佛有了主心骨,联合起来抵制孙坚。

而刘表也很鸡贼,不去南阳郡呆着,反倒跑南郡襄阳县建立根据地。

就算孙坚想要攻打刘表,那也得长途跋涉,路上还要遭遇各士族刁难,得不偿失。

再加上东边袁术有了汝南郡的支持,又抖起来,孙坚只要敢离开宛城,就别想再回来。

到最后,孙坚无奈只能去考虑董卓指出的一条明路,又担心金茂会多想,这才派了孙策来解释并询问意见。

听完孙策的解释,金茂动了心:“伯符说刘表在襄阳?”

孙策点头。

“襄阳守军几何?”

金茂脸上浮现狞色问道:“若是我借伱精锐兵马五千,伯符可敢为我取刘表项上人头?”

孙坚杀前南阳郡守张咨的行为,终究给了金茂巨大提示。

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不如解决有问题的人!

反正这些士族也没一个好东西。

听到金茂的提问,孙策心中万分不愿意,便故作不知道:“叔父见谅,策不知襄阳兵力几何。”

金茂满脸失望,随即又想到荆州哪还有像样的武力部队,最强的就是他和孙坚。

再问道:“若我派一员骁将率领一万精兵,师兄可敢从宛城出击,随我一同歼灭刘表?”

孙策并没有得到孙坚在这方面的提示,但他知道父亲肯定愿意干。

可孙策不愿意!

这些日子,随着跟士族接触越来越多,孙策深深明白一件事:没有士族的帮忙,孙家想要壮大,那是不可能的事。

孙坚再能打,不会治理地方又有什么用?

长沙郡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当地郡民在孙坚的治理下并没有过得更好,反而更差。

于是,孙策假意得到孙坚指示般,说道:“父亲并不愿出兵。”

又解释一句:“我军仅剩不到五千人,若是冒然出击,恐要遭受刘表和袁术的夹击,那时一切就都完了!”

金茂身边没有谋士在侧,也分辨不清真假,换位思考,换作他也不会那么莽,想来孙坚这种老将肯定不愿意冒这种风险。

打仗不是儿戏!

可要给孙坚支援,那刘表又不得不先干掉,襄阳刚好卡在交通要道上。

这不是前后矛盾嘛。

“唉~”

金茂无奈道:“我倒是想与师兄联手,奈何不除掉刘表,道路不通啊。”

“不如这样,我写封信,伯符先带回去交给师兄,我愿与他共享荆州!”

最难啃的骨头丢给孙坚,计划完美。

孙策没有更好的办法,便答应下来。

“今日是除夕,也不在乎这一夜。”

金茂神清气爽道:“伯符就先在此住下,守岁到明年再回也不迟。”

孙策拜谢,告辞。

刚走出西陵县衙,孙策就撞见周瑜、荀攸二人急匆匆赶来。

周瑜跟荀攸对视一眼,后者匆匆进了府衙后院。

“伯符好久不见!”

周瑜上前,两人紧紧拥抱一回,才分开。

“公瑾别来无恙!”

周瑜摆摆手道:“嗨,才过几天时间,你还当真啊。”

孙策大笑。

“这里天冷,走!去我府上喝酒吃肉,今年就便宜你小子陪我守岁!”

孙策反调戏回去:“公瑾倒是叫几个美娇娘,我可是大半年没开荤了!”

“这有什么,小意思。”

两人勾肩搭背来到周瑜住处,说是府邸,其实就是一进院子,还是周瑜掏钱置办。

金茂就是个吸血鬼,麾下什么产业都涉及,周瑜花的钱,大都进了金茂口袋。

好在俸禄、赏赐也丰厚,几乎等于金茂左手倒右手。

不过,周瑜并未叫来美娇娘,孙策也知道对方肯定是有要事相谈。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周瑜才问起孙策来西陵县的目的。

孙策也没隐瞒,在他看来,周瑜就是金茂心腹,这些事迟早要知道。

“灭刘表?”

周瑜神色微动,问道:“这不像是你的风格啊,孙长沙真这么说?”

周瑜的说法很有意思,没称孙坚为孙豫州,说明他也不希望孙坚去豫州,这不符合金茂的利益。

孙策敏锐地察觉到关键信息,继续哄骗道:“哪有,父亲一心只想去豫州,可又担心扬州牧误会,特意派我来解释。”

周瑜笑着对孙策指指点点:“你呀,竟连我都不信了吗?”

孙策装傻充愣,佯装不知。

“你看看你,手拢到袖子里。”周瑜指着孙策手臂道:“你一说谎,就会这样!”

孙策下意识伸出手,又合上,笑着说道:“公瑾,我已经变了。”

没想到周瑜也叹息道:“是啊,你我都变了!”

接着,周瑜说起心中苦楚:“自从得到荆州,主公就变得急功近利,有时甚至连荀军师的话都听不进去。”

“一心想要对付士族,手段还极其血腥暴烈。”

“劝都劝不住。”

然后,周瑜没好气地瞪了眼孙策,“说起来,都怪你父亲孙长沙!”

“要不是他,主公也不会变成这般模样。”

孙策满脸无奈,当时他极力地去阻止,并没什么卵用,可背后议论父亲的不是,又非孝子所为。

只能承受着。

周瑜话锋一转道:“我看你根本没有得到孙长沙授意,还想隐瞒消息对吧?”

孙策面无表情,正襟危坐。

周瑜语重心长道:“伯符啊,你可千万别做傻事,只需将我主的信原原本本交到孙长沙手上,一切都会变好的。”

又诱惑道:“你想想看,若是孙长沙变成孙南阳,北进可讨伐洛阳,建立不世之功!”

“就算败了几场,往南退守,我主就是你们的坚实后盾,短时间就能重整旗鼓,再打回去!”

“天大的功劳就在眼前,你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孙策“恍然大悟”拱手道:“多谢公瑾指点,差点错失良机!”

再端起酒樽道:“来!干了!”

周瑜高兴跟孙策碰杯。

两人用袖口掩面时,脸上笑容几乎同时消失,各有算计。

曾经的好友,如今坐在一起,却形同陌路。

简单一番交谈,周瑜就摸清了孙策的底细,怂恿其给孙坚报信。

一切顺利,事情的发展确实会如周瑜所说,可遇到风险,那就要孙坚一力承担。

就算金茂很不理解周瑜跟荀攸,甚至误会到疏离的地步,但周瑜依然一心为金茂考虑。

也许这就是士人风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