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217章 计策开始生效

第217章 计策开始生效

第217章 计策开始生效

二月底,洛阳。

扬州牧金茂上表,请天子下诏,清查全天下的人口、田亩。

这件事早就被金茂安排的人,宣传地沸沸扬扬,就连小皇帝刘协都听说了。

满朝文武意见相当统一,隐而不发。

谁家还没点破事,金茂也太不识趣,潜规则的事能摆上台面吗?

原本董卓也是这么认为,但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袁术、袁绍这对兄弟,竟统一战线,为金茂摇旗呐喊,很有天子不同意,他们就自己干的意思。

这个事情立马就变味了。

要知道世上隐匿人口、田亩等最厉害的就是袁家,结果袁家第一个跳出来支持。

要说里面没鬼,谁信啊。

董卓迅速召李儒商讨对策。

李儒不清楚内里缘由,在董卓面前表现极差,也就比一问三不知稍微好点。

“哼!”

董卓一掌拍掉案几上的物什,怒斥道:“文优,你在做甚?”

李儒差点吓得魂飞魄散,董卓才不管你是不是女婿,上头的时候,照杀不误。

他匍匐在地,颤抖着身子哀求道:“主公给我三天时间,我一定弄清楚怎么回事。”

“三天?”董卓宛如发怒的老狮子,余威尚存,吼道:“我只给你一天时间!”

“喏…我这就去办,这就去办。”

李儒屁滚尿流的,逃出皇宫,官帽丢了也不自知,一路驾车横冲直撞,来到贾诩住处。

“文和救我!文和救我!”

今天贾诩休沐,好不容易能和妻子享受半日闲暇,又遇到事情。

不过,贾诩养气功夫极好,倒也没有太多情绪。

平常当值,贾诩身穿甲胄看起来略显单薄,不像个将领,现在换上儒袍倒有几分文人气质。

“拜见郎中令。”

“哎哟,都什么时候了。”李儒急得抓耳挠腮,抓着贾诩的手就要往车架上拉。

“您做甚?”贾诩一把就挣脱开李儒的双手,再怎么算他也是武将出身,比李儒这样的书生强多了。

没有拉贾诩进宫面见董卓,李儒只能换个法子。

他跳脚哀叹:“祸事了!祸事了!”

“偌大的洛阳城,只有文和能救我了!”

贾诩还是不温不火的样子,道:“伱急也没用,不如坐下来喝碗茶,我也没有能耐救你,只能看天意了。”

李儒也没办法,别看他是董卓面前的大红人,但人权方面,真不一定有贾诩高。

这位才是高人!

能在董卓军中效力多年,又居于不上不下刚刚好的位置。

再上去一点,就要像李儒一样随时遭受生命危险,下去一点又会变成炮灰,更危险。

只能说贾诩眼光毒辣,也许从一开始就看穿董卓为人,并不想太过亲近,又不敢太过低调,白白送死。

这掌握尺度的能力,就足够李儒学一辈子,也不一定学的会。

值得一提,李儒不止一次地在董卓面前举荐贾诩,无奈人家深藏不露,愣是让董卓看走眼。

因此,一定程度上来说,李儒奈何不了贾诩,就算是耍阴招,可能都坑不到对方,反而坑了自己。

李儒乖乖跟着贾诩进屋。

泡茶、倒茶、喝茶。

贾诩的一切行为都很缓慢,李儒急得直冒汗也得忍着。

“文和,你倒是说句话啊!”

李儒实在忍不住,竹筒倒豆子一般,将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文和救救我,定有所报!”

贾诩也不要李儒的回报,只希望别老是把他推荐给董卓就好。

在李儒眼里,他每次跟贾诩博弈都输的很彻底。

其实,在贾诩眼里,每次博弈,他都很心累。

明明能安稳过日子,偏偏有人隔三差五要把你往火坑里推,关键是你还不能明说,而且这人还挺聪明。

可以说,贾诩从内心深处是认可李儒的,不然,也不会跟他聊那么多。

当然,聊天最主要的目的,还是稳住李儒,别总是没事找事。

“郎中令何必惊慌,您现在不还好好地在与我交谈?”

贾诩微笑道:“先喝口茶,心平气和,才能想出办法来。”

李儒端起碗,猛灌一口,却被滚烫的茶水烫出狗叫声。

“咳咳,丞相…只给我一日时间。”

李儒一边吐舌头,一边埋怨道:“你还要取笑我。”

贾诩端着茶碗,轻轻吹拂,再小心啜了口,道:“几句话的功夫,又费不了一日。”

“郎中令稍安勿操。”

李儒立马听出话外音,嘴里的舌头也不麻了,急切地说道:“文和有何计策,快快说来!”

贾诩“呼呼”地吹着茶。

李儒知道这个时候再着急也没用,心中急迫,脸上还得极力忍耐,狰狞极了。

终于,贾诩再次啜一口茶,才说道:“扬州牧不就是要个名头嘛,给他便是。”

“这都是小事,丞相不会不明白。”

李儒连连点头,猛地才意识到不对劲:“这还是小事,那什么才是大事?!”

贾诩又端起茶碗,不过,这次没啜,另一手指着茶碗道:“丞相现在就跟这碗茶一样,内里沸腾,外面看起来却波澜不惊。”

“滚烫的茶水一口灌进喉咙,只会伤了自己,郎中令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喝茶要慢慢喝,事情也要慢慢做。”

李儒若有所思。

忽然,他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关东联军才是丞相心中最担忧的事!”

“文和大才!”李儒惋惜道:“却不能为丞相所用。”

贾诩立马放下茶碗,摆手道:“郎中令为何要这般看我,如今我也是校尉之一,位高权重,如何不算是为丞相分忧?”

李儒摇头,不想争辩,这方面贾诩是他老师,再怎么说都没道理。

“关东联军…”

平静下来的李儒,智商开始回归:“扬州牧和关东联军…唔…袁绍…袁术?”

可惜,有用的信息太少,李儒也猜测不出详细,只知道关东联军大概是有什么大事发生,才会使得袁术和袁绍联手。

董卓作为袁家一手扶持上来的门生故吏,对袁家内情可谓门清。

袁绍和袁术不和,外人可能看不出,董卓绝对看得明明白白。

两个不可能联手的人,突然联手,这件事肯定跟金茂有关系!

最终,李儒又把目光打向贾诩。

不过,这回贾诩两手一摊道:“我又非神人,能未卜先知。”

“不!”李儒果断道:“你就是!”

贾诩死活不承认,开玩笑,这是能承认的事?

两人扯皮好一会儿,李儒还是想知道贾诩对这件事到底是什么看法。

“我什么看法不重要。”

贾诩认真说道:“丞相的看法最重要!”

“你都不知道丞相是怎么想的,我怎么能知道该怎么办?”

李儒觉得也是,便回宫向董卓复命。

开年以来,董卓越发放肆,留宿宫中不说,还把小皇帝不能行使的权利在后宫行使个遍。

除了几个重要嫔妃,没一个宫女能逃过董卓魔爪。

大臣们想要联手,苦于刀锋没有董卓锋利,一直奈何不得。

董卓也深知这一点,却也不怕这些内臣,而是担心外臣,尤其是金茂。

其实,董卓并不怕关东联军,都被金茂搞废了一半诸侯,真实战力有待商榷。

反倒是能搞废联军的金茂,令董卓心中警兆大起。

打仗不怕对方人多,就怕对方人多还都是精锐,金茂就是这种类型。

别看董卓进洛阳的时候,手里有三万人马,但真正的嫡系部队,也仅有五千。

经过一系列吞并整合,目前董卓麾下二十万人马,其中一半都是新招募的兵马,平常还没怎么训练。

另一半的十万人中,有一半是并、凉两州兵马,算是这二十万中精锐,另外五万则是北军五校和西园八校等第二梯队。

金茂所部全是职业兵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董卓手中能抗衡的唯有五万精锐。

若是正面对决,董卓没什么好怕的。

一方是骑兵为主,一方则是步兵,董卓不信在野外能输给金茂。

但洛阳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要是被金茂摸到附近,董卓真没信心能挡得住,山地羌胡有多难搞,他一清二楚。

因此,董卓非常后悔当初干嘛要惹金茂。

“都是李儒这厮的害得!”

董卓心中那么想,表面上却不会怪罪,不然也达不到如今这般地位。

夜幕降临。

按照往常,董卓早就开趴,但今天意外地迟迟不开趴,害得宫内又在猜这次是谁要死了。

一直等到李儒匆匆进宫,大家才反应过来,“原来董贼那么害怕扬州牧。”

董卓也知道这一点,但相比于现实困境,他从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文优可算来了。”

大腹便便的董卓,从王座上站起身,笑呵呵地张开双手,向左右呼喝道:“来人,给郎中令赐座!”

宦官被诛灭,宫中替代宦官的人手全都变成士族的人,自从关东联军发起,董卓就没给这些人好脸色。

值守的几人,敢怒不敢言,委曲求全给李儒搬来一个跪坐凳,离去前还瞪了眼李儒。

“哼!”董卓冷哼,他的命令是搬个椅子过来,而不是跪坐凳。

董卓毫不避讳地说:“阳奉阴违,都该杀!”

离去的几人浑身颤抖,再也不敢滞留,挂印逃命。

李儒见怪不怪,并未理会那么多,也没没让董卓久等。

“主公,白日里您交代的事,我有眉目了。”

李儒正要接下去说,却被董卓打断:“眉目!?”

刚刚还一副乐呵呵模样的董卓瞬间变脸:“我交代的事情,你竟然没有仔细思索,只是有个眉目?难道你也要负我吗?”

初春刚还暖,李儒却觉得炎热难耐,冷汗从浸透额头也湿润了后辈,如果可以,李儒多想像那些士族一样挂印逃跑。

但他不能!

他的身家性命全在董卓身上,离开董卓他也是死。

“主公请听我解释!”李儒强自镇定道:“这件事我也只是猜测,才不敢说太满,但肯定对主公有用!”

董卓腰背放软,往后仰倒,随手挥挥道:“说吧。”

李儒尽量控制语调道:“扬州牧想要名义,那便给他!”

“还要以天子的名义,给扬州牧正名!”

“如此一来,扬州牧便是天子拥趸,与主公乃天然盟友,关东联军若是想要讨伐主公,那就必须要考虑扬州牧所扮演的角色。”

见董卓一直躺着没什么动静,李儒暗自忧心,还以为董卓并没有采纳,后面的话也就说不下去。

李儒正想着要不要告退。

突然,董卓猛地起身,宛如野猪翻身,眼神十分锐利道:“文优怎么不继续说了?”

李儒按下心中不安,拱手掩盖脸色道:“若是主公能给于扬州牧足够的权柄,那就是在南方安插一枚钉子!”

“只要扬州牧接受敕封,不管他怎么解释,都只能说明与我等结盟。”

“那么关东联军,想要顺利进军,就必须要考虑扬州牧会不会在背后袭击他们。”

“此事不管成与不成,都有效果!”

董卓大笑道:“文优说得好!”

“只要在各诸侯中埋下不信任,那这个联军就是笑话,迟早要崩散!”

荆州襄阳县。

在董卓发愁的时候,孙坚和袁术则在狂喜。

金茂依照荀彧的计策,分别给两人写信。

给孙坚的信中只讲了一件事:我相信你。

金茂希望孙坚还能跟以前一样,通力合作,孙坚在前方打仗,金茂再三后方支援。

就算外面混不下去了,也能回到南方,荆州、扬州那么大,总有安生之所。

没了后顾之忧,孙坚只感觉神清气爽。

就算金茂在信的末尾要他跟袁术虚与委蛇,孙坚也没多想,只认为这才是正确地盟友关系。

袁术那边就简单地多,金茂用舔荀彧十分之一的功力,就把袁术爽上天。

逢人就说:“扬州牧真是好人,他支持我成为关东联军盟主!”

阎象、杨弘出声劝阻,希望袁术不要中计,这么低级的糖衣炮弹,小孩子都看得明白。

然而,飘飘然的袁术哪还听得进那么多废话。

“从小到大,我就是比袁绍这个庶子强百倍!”

“你们这些庸人怎么看得明白,只有扬州牧懂我!”

“以后,谁再敢背后说扬州牧坏话,我第一个不饶他!”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