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282章 关西联军,袁术捡漏

第282章 关西联军,袁术捡漏

第282章 关西联军,袁术捡漏

长安城,郿坞。

马腾虽然逼退了吕布,但人家只是客军,一旦吕布动真格,肯定不会拼死抵抗。

思来想去,董卓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要是牛辅、段煨从函谷关撤军,不说路途上的损失,就算是全须全尾地回来,王允一方的势力也会大增。

到时候,还是难以收拾的局面。

不撤军吧,一天天得过的提心吊胆不说,郿坞是别想出去了。

到时候,整个朝廷就是王允一个人说了算,日子久了,也要遭殃。

万事不决问李儒。

董卓召李儒询问。

“太师是否忘记了一件事?”

李儒提醒道:“王允曾跟您说过,朱儁此人愚忠,一道诏书便能召回。”

董卓一拍大腿,兴奋道:“知我者,文优也!”

“你这就拟定诏书,送去洛阳。”

李儒现在是尚书令,写诏书就是份内的事,唯一的问题就是怎么让天子同意这件事。

长安目前的局势来看,王允占据上风,很难说小皇帝还会听从董卓的威胁。

李儒将难处说给董卓听,后者沉吟两秒拍板道:“去请韩文约、马寿成来议事。”

另一边。

韩遂大军驻扎在右扶风,消息一来一回,再加上赶路要两天时间。

马腾父子正好有时间讨论董卓召三人过去有什么事情。

可缺乏关键信息的两人,又不是聪明著称的智将,哪能猜到。

马腾身为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其实,年幼的时候,只不过是个砍柴的樵夫。

成年后参军,机缘巧合,才有如今的地位。

马超就更不必说了,马腾要为军功征战在外哪有功夫教几个儿子,全都放养。

因此,马超从小就跟羌胡走得很近,也沾染了不少习性,性格更像羌胡而非汉人。

一直到韩遂抵达,马腾父子才有机会跟韩遂搭话。

韩遂倒是有猜测,可董卓召见三人比较急,也没多少时间说。

就这样,董卓一边宴请三人,一边将事情明说了。

“此次请三位来,有要事相求。”

董卓承诺道:“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听到重谢二字,马腾、韩遂还没什么反应,马超反倒很积极地问道:“太师将如何酬谢?”

董卓见过马超的武勇,看着长相英俊逼人的马超,仿佛看到了年轻版的吕布。

董卓笑着问道:“孟起今年多大了?身居何职啊?”

马超颇为不耐烦道:“今年十六,暂为征西将军家将。”

“不过,将来我一定会成为大将军!”

看着意气风发的马超,董卓哈哈大笑,脑子里想到却是自家即将出生的儿子,将来也会是这样吧。

“有志气!”

董卓夸奖一句后,看向马腾道:“虎父无犬子!寿成的这个儿子,我很喜欢,到我帐下效力如何?”

马腾神色一肃,这是要质子的意思,要是换个儿子倒是没问题,可马超是要当做下一任继承人培养的。

这要是当了质子,马腾还真就被拿住了命门。

“太师不知。”

马腾急中生智,将责任推卸道马超母亲身上。

“此子生母乃是白马羌首领的女儿,我又常年不在家,他自小便有羌人习性,怕顶撞了太师。”

董卓大笑道:“寿成,亏你还是凉州人,难道不知我跟羌人有着深厚的兄弟情义吗?”

“我还担心孟起不习惯西凉军,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放心了。”

马腾恨不得扇自己两下,多嘴什么呢。

这时,不满父亲马腾越过自己做决定的马超出声道:“我的事情由我做主!”

“董太师若是想要招揽我,那就拿出伱的诚意来!”

“至少也得是个将军,才够格!”

登时,马腾猛地起身,怒喝道:“马超!休得胡言乱语!还不退下?”

又对董卓抱拳道:“太师见谅。”

谁知,马超非但不领情,反而朝董卓拱手道:“此地董太师地位最高,要让我出去,也得董太师同意才行!”

董卓眯起眼,而后放声大笑。

“马寿成!你生了个好儿子!”

就在马腾忐忑之际,董卓话锋一转道:“这性格我喜欢,就是不知道够不够格当将军?”

听到董卓话中的意思,马超当即单膝下拜道:“太师只要肯给我机会,定不负所托!”

这时候,马腾再怎么补救都没用了,只能看董卓的意见。

“好!好!好!”

董卓沉吟道:“既然你有这份胆量,我又何惜一个将军之位?”

“这样吧,你刚与吕布部将成廉斗过,去取他的首级来,我便封你为中郎将!”

中郎将虽然比不上杂号将军,但也是将军,李傕、郭汜还都在这个位阶上,马超一来就有,算得上一步登天。

“多谢董太师!”马超也知道这一点,兴奋拜道:“今日我便取成廉首级来!”

说罢,起身离去。

马腾心中叹息,想着要不换马铁或者马休重新培养?两人都是马超弟弟,倒是来得及培养,可才能相差甚远。

有些天赋是天生注定的。

韩遂似乎察觉到马腾的异样,宽慰道:“马寿成看开点吧,儿孙自有儿孙福。”

“你看看我,有个能干的女婿都很满足了,你还有三个儿子,也太不知足了。”

这话引起了董卓的共鸣道:“就是啊,马寿成。”

“我连个儿子都没有,你倒好,这么优秀的儿子还有三个,太不知足了!”

此话一出,马韩二人被惊出一身冷汗,眼珠子瞥见董卓乐呵呵的模样才松口气。

无后这种事,可不能随便开玩笑,真会死人。

董卓当然不会跟两人分享貂蝉怀了个儿子的事,这个时代,迷信思想深重,就怕说太满而出现意外。

毕竟,这时候生孩子可不比打仗安全,致死率极高。

三人又闲聊一会儿家常,董卓才步入正题道:“请二位将军来此,卓有一事相求。”

韩遂、马腾赶忙起身齐声道:“请吩咐!”

董卓在关东算不上什么,可在关西,那名声就好比袁绍在关东一样,扛把子般的存在。

早先,董卓只是个中郎将时,羌胡、匈奴就为他所驱使。

现在可是凌驾于三公之上的太师,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关西不知多少人,都想要抱董卓大腿。

可以这么说,现在的董卓登高一呼,不说飞龙在天,群起响应毫无问题。只不过,董卓不想让外族人太多,糟蹋了三辅地区。

这里可是董卓留给儿子的龙兴之地,现在连西凉军都开始讲军纪了。

虽说效果不好,还逼走了那部分想要自由的西凉军,跑去投靠吕布。

但董卓不后悔,他相信以自己的才能,定能重整旗鼓,再次凌驾于百官之上。

“不必紧张。”

董卓随和道:“只是一件小事罢了。”

等到韩遂、马腾坐下来,董卓又抛出重磅炸弹道:“我想请两位代我护送文优前往皇宫面见天子。”

“我有一份重要诏书请天子盖印,下诏。”

韩遂、马腾可不是马超那种愣头青,哪还不知道,董卓这是要将两人绑上同一辆战车。

不过,两人都是造反出身,对天子和汉室也没那么忠诚。

关键在于董卓能给出什么样的好吃。

镇西将军和征西将军,那都有过付出了,不能算这次的报酬。

看两人都不表态,董卓暗骂一声,又笑着道:“若此事成了,我愿为二位将军上表,封侯!”

没有人能拒绝封侯的诱惑,哪怕董卓和王允大肆封赏,也还没到泛滥的地步。

至少南方霸主金茂,就还没封侯。

果然,韩遂和马腾对视一眼,相约起身拜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董卓心中冷笑,不请一下,能答应?…

长安城内。

马超趁成廉在外喝花酒的间隙,偷袭得手,斩获首级。

吕布得知后暴怒,全城搜捕嫌犯。

一份诏书却趁乱流出长安,到了洛阳。

“朱儁接诏!”

出来传诏的人,竟然是金羊!

然而,朱儁根本没注意到这个金茂微末时跟随左右的族人。

金羊心中不爽的同时,在宣读完诏书后,秘密向洛阳怡红院贾访传递情报。

另一边。

朱儁接到天子诏书,就算知道这是董卓的阴谋,也要义无反顾地返回长安。

联军上下全都不愿意跟随朱儁入关。

朱儁却认为:“以君召臣,臣子应当不等车马准备好就要去,何况是天子的诏命呢?

“况且董卓新败,王司徒久攻不下,必定生乱,这个时候正是需要我鼎力相助之时。”

“我乘董卓虚弱,突然联合军队行动,那大事就可以成功了。”

袁术身边的谋士杨弘却不这么认为:“韩遂、马腾相助董卓,我看董卓未必虚弱。”

“主公,其中必有诈!”

袁术却满不在乎道:“朱儁走了更好,这只初具战力的联军正好为我所用!”

半个月来,朱儁凭借丰富的带兵经验,将一盘散沙的联军逐渐协调起来,要是真让袁术接手,还真是当了免费教官。

当然,这其中袁术的支持功不可没。

大家伙可以不听朱儁的,但不能不给袁术面子。

不论是袁家,还是袁绍、袁遗兄弟,如今可都是一方强大的诸侯,足以震慑屑小。

朱儁辞别袁术等人,跟随天子使者金羊返回长安。

巧合的是,陶谦就在朱儁离开的第二天赶到现场。

然后,陶谦眼睁睁地看着联军落入袁术口袋,还得违心地送上祝贺。

三千精兵是要不回了,老家丹阳县的财产也变卖差不多,如今陶谦真正成了个无家可归的糟老头。

袁术看在三千精兵的面子上,让陶谦担任豫州从事,为其效力。

无处可去的陶谦,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来。

其他徐州各路诸侯也都不用回去了,全都便宜了袁术。

自此,袁术实力恢复巅峰,手下人才济济。

但是这一次,袁术并没有飘,而是对每一位投效来的人,送上自认为亲善的态度。

虽然比不上袁绍,但总比以前的袁术强多了,这也给这些新投靠的人吃了颗定心丸。

此外,袁术积极将势力往东、北、西三面延伸。

南面那是看都不敢看一眼,至少也得等袁绍摆平公孙瓒再说。

这一世,袁术非常清楚一点,那就是再也不能跟袁绍主动决裂,除非袁绍先动手。

至于袁遗、曹操等人,在袁术眼里只是他跟袁绍麾下的狗而已。

他们占下的势力,不就是为了他跟袁绍更快的发展吗?…

这次跟随金羊出长安的人中有一名叫刘和的人,他是幽州牧刘虞的儿子。

当初,刘虞派田畴与鲜于银出使长安。

刘协在金羊的陪伴下,越发想要东归,见到田畴等人后非常高兴。

当时刘虞的儿子刘和在皇帝身边做侍中,于是刘协派他偷偷地潜出武关,去找刘虞让他带兵来救。

朱儁动身返回长安,也是为了刘和打掩护,朱儁知道袁术绝没那么好心,而送去南边也不行。

自家弟子也不是什么好货色。

于是,朱儁趁金羊去找贾访的间隙,偷偷派人放走刘和。

幽州蓟县。

刘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返回,向刘虞述说天子的种种。

刘虞毫不迟疑,立马挑选三千精骑跟随儿子返回长安,帮助天子东归。

临行前,刘虞告诫刘和道:“办大事不必惜身,到了长安城,你只需听从天子的吩咐。”

刘和一一记下,又想起了什么,道:“父亲,天子身边最近来了一批奇怪的近侍,听口音是江东人士。”

“天子非常亲近他们,尤其是其中有个叫金羊的小黄门,深得天子信重,就连我…也不如他!”

刘虞神色肃穆道:“他们必然是扬州牧的人!”

“既然是天子信重,想必定有过人之处。”

“天子身边能用之人不多,你当与这个叫金羊的人通力合作才是上策,在不违背天子的意愿之下,千万不要起冲突。”

刘和非常不理解地问道:“为何?”

“扬州牧别有用心,若是对天子不利该怎么办?”

刘虞满脸杀气道:“不论是谁,对天子不利,就算是拼掉你这条性命,也绝不能轻易放过他!”

而后,刘虞神色缓和道:“孩子你要记住,当你的力量不足时,要利用一切可用的力量。”

刘虞拿公孙瓒举例道:“东曹掾魏攸曾跟我说,公孙瓒的文韬武略足以依靠,即使有小恶,也当暂且容忍。”

“因为如今天下引领,把我当作希望。谋臣爪牙,不可缺少。”

刘和大拜道:“孩儿记住了!”

说罢,带着三千精骑南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