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301章 一箭三雕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第301章 一箭三雕

作者:圣代新君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30:25

第301章 一箭三雕

第301章 一箭三雕

吴郡阳光充足,非常适合种棉花,东冶县出产的是木棉,产量少还难采摘。

至于吴郡的棉花种子,则是来自益州边市,一位来自西域的商人带来。

原本计划着今年就大面积播种下去,谁曾想,都快五月了,还是没能成功。

这又是个不能动用武力的事,当真够头疼的。

百姓有时很好说话,有时又很难说话。

棉花在这个时代是个稀罕物,大家都没种过,有质疑很正常。

不过,今年的播种季节已经过了,金茂也不急着去解决就是。

到时候,顺路的事。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事吗?”

戏志才点头道:“豫章郡彭泽湖水利修建今年要提上日程。”

这几年江南风调雨顺,但水利工程却也不能松懈。

汉代人口大多数在北方黄河流域,水利工程也大多数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的水利大多在东汉修建。

不论质量还是数量远远低于黄河水利。

这要是来一场大暴雨加洪水,金茂这么多年的努力恐怕都要付之东流。

震泽湖已经开始加固,彭泽湖则是要在低洼处修建堤坝,防止长江大水淹没过多田地。

想法和计划都很好,可惜,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就是个天文数字,不比一场大战役少!现有的存量足够应对,但会导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明年要是出现灾情,洪水就算被大坝给拦住了,可下游百姓必然要遭难。

到时候,赈灾粮又没有,如何渡过将成为巨大的难题。

这些事,戏志才怎能不考虑清楚。

正是因为决定不了,才要主公拿主意嘛。

“此事从长计议吧。”

最终金茂还是选择最稳妥的办法,把赈灾粮拿在手中,真要出现意外情况,可进可退。

不过,也不能全无准备。

“以我的名义,召集天下水利专家。”

金茂说道:“我要在长江治水,把急需的缺口给他补上,其余地方先放一放。”

治水堵不如疏,那是把风险释放到别的地方。

比如豫章郡保住了,那下游的丹阳、九江、吴郡就保不住。

三郡加一起,难道还不如一郡?显然不可能。

戏志才赞同地点头,又拍一记马屁:“主公英明。”

金茂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问道:“还有别的事吗?”

戏志才合上书册,脸露为难,小心地说道:“有件事,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嘶~金茂很想拒绝这种话术开头的事情,直接怼一句:“不当讲就别讲!”

可惜,事关民生,再难的事,也得撑着耳朵,听下去。

“讲!”

戏志才低声细语地问道:“主公可还记得,您曾在会稽郡实行山民与汉民的混居尝试?”

那是挺早以前的事情了。

金茂悚然一惊:“这也能出问题?!”

戏志才弯腰点头,脸埋在玄色袖子里不敢抬头看。

金茂弹跳而起,快步走到戏志才面前,手指颤抖着点了点戏志才,又没说什么狠话。

最终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

“说吧。”

“又发生了何事?”

戏志才吐出一口浊气,才缓缓说道:“如今山民下山定居越来越多,原聚集地已然不满足,急需为山民开辟更多定居地。”

“然,平原地带尽皆有主,山民又无力开垦荒地,这便需要官府插手介入。”

“此一项开支庞大。”戏志才抬头道:“需主公首肯。”

扬州多山地,六郡山民不入籍者十之七八,这些人口也算是凭空多出来的,若是安置妥当就是一件大好事。

金茂还以为山民跟汉民打起来了呢,原来只是要钱粮啊。

这个问题,也很大!

既然戏志才放在最后来说,显然,耗费的钱粮不比治理彭泽湖小到哪去。

仔细一想,就能明白原因。

不止是扬州多山地,益州、荆州、交州,山地也多,相应的山民自然多的离谱。

不会比北方来到南方的流民少到哪去,至少也有一半,二百万以上!且山民跟流民可不一样,由于金茂早期制定的政策,山民只要下了山就能汉民有同等待遇。

尼玛四百万人才刚安置下来,又要来一次同等的工程量。

别说金茂能不能接受,下面的官吏早已负荷拉满,再那么干,说不准整个官吏系统都要崩溃。

那个时候可就不是钱粮的问题。

难怪戏志才把这个问题放在最后来说,真踏马天大的难题。

毕竟,总不能扬州山民有的别的地方没有吧?

不能一视同仁,看其他州的山民还会不会信什么狗屁神信教。

“唔,此事…”金茂看向戏志才问道:“能否从长计议?”

戏志才满脸无奈道:“最多还能拖一年。”

淦!金茂有些后悔来底下视察,揭开伤疤,这已经不是难看与否的问题,而是必须解决的难题。

“钱粮,钱粮!”

金茂烦躁地一脚将案几踹翻,惹得大堂外的亲兵卫还以为有刺客,一个个拔刀冲进来,大喊着:“保护主公!”

更外面留守的赵云、黄忠等人闻讯赶来,短短几分钟时间,公堂里里外外都挤满了人。

“刺客在哪?”

“刺客何在?”

金茂恶狠狠地瞪了眼最先冲进来的亲兵卫,此人名叫霍峻南郡枝江人,今年十六岁,十五岁参军,颇有天赋,一路靠军功,从新兵营晋升到亲兵卫。

可能是刚获得金茂赏识的缘故,想要表现一番,却没想到闹了个乌龙。

“仲邈(霍峻表字),谎报军情,念在你初犯,下去自领二十军棍。”

霍峻满脸苦色地应道:“喏。”

引来亲兵卫一阵哄笑,推推嚷嚷地送霍峻离开,显得感情极好。

一场闹剧,让金茂轻松了许多,思维也变得灵敏。

先前刚处理完资本家的事,现在又遇到救济山民,金茂将两者结合起来,得出结论:“我为何不当一回资本家?”

吴郡能种棉花,但吴郡汉民不愿意种棉花,那能不能迁移部分山民去吴郡开垦荒地种棉花?

反正都要安置,为什么不能压榨一下劳动力?

金茂将这个想法,跟戏志才一说。

“妙啊!”

戏志才根据这个想法,举一反三:“荆州、益州、交州也有适宜种植棉花的荒地。”

“可引导愿意下山的山民们,大规模种植棉花。”

“如此一来,山民的问题解决了,棉花的问题也解决了!”

“最重要的是,还能产出大量的棉花!”一箭三雕!至于棉花能干什么,工业的摇篮有木有!

扯远了,棉花做的棉被、棉衣能很好地抗冻,冬天穿暖和了,不就等于粮食消耗变少了嘛。

变相等于增产!

然后,二人就此问题展开探讨。

次日。

金茂决定二人的智慧尚短,让戏志才给四州的主要头头们,都发去问询函,集思广益。

五月。

一只船队从扬州吴郡曲阿县北上广陵郡。

如今广陵郡治搬到了淮阴县,广陵县成了一座重要的工业资源城市。

工业还在萌芽阶段,野蛮生长不可避免,只要不触及根本利益,不阻碍生产,金茂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无数小问题都选择无视。

自从黄祖跟陆儁的事传出来后,曲阿县、广陵县的领导者们也都非常识趣,给工匠们纷纷涨俸禄。

使得原本就是高收入的铁匠们,变成仅次于造纸匠的超级工匠,反倒吸引一大波年轻人选择这个行业。

倒是出乎金茂的预料之外。

淮阴县码头。

贾诩为首,甘宁、周泰等一众将领早早穿着蓑衣等在码头边。

今年的梅雨季节来得比较准时,五月正是多雨时节,就算淮河流域的降水量不如长江流域,也会隔三差五地下一场。

今天就恰好刚上了。

正午时分,老天爷赏脸,雨停了。

一抹阳光斜洒下来,照亮河道中的船帆,隐约还能听见艄公们激情的喊号声。

贾诩脱掉蓑衣,整理一番头顶的进贤冠,又捋了捋身上玄色官袍,才往前去迎接靠岸的船只。

“咚”楼船撞击码头,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纤夫拉起楼船上抛下来的绳索,吆喝着往岸上拉。

等到船锚下水,整艘楼船彻底停稳,一匹黄色的神驹载着一位身穿朱红色官袍的青年缓缓下船。

“拜见大将军!”贾诩率先低首作揖。

“拜见大将军!”将领们也已脱掉蓑衣,几乎跟贾诩同时抱拳拜谒。

“免礼。”

金茂头戴武弁大冠,两耳插着两根赤羽,原本应该是白羽,可他觉得不够好看就换了赤羽。

这次他来广陵郡的目的只有一个:向曹操讨要徐州!豫州早就顶不住江南军攻势,豫州牧袁术,北逃投奔吕布。

在袁绍的帮助下,吕布割让东郡给袁术当做栖身之地。

一开始,吕布不愿割让。

袁绍派麴义率领八百精锐大戟士,狠狠揍了一顿后,吕布就老实了。

这一次,陈宫并没有抛弃曹操,吕布也没能在兖州站稳脚跟,纯靠武力压制。

而张邈之所以叛曹迎吕布,则是因为讨董时辱骂过袁绍,被袁绍所记恨,怕曹操这位袁绍曾经的小弟会杀他。

吕布主要占领陈留郡、东郡以西,确保能跟张杨的河内郡连成一片,东面济阴郡、山阳郡等地,则靠武力威慑,来征收税赋。

而曹操也不是没有机会再夺回兖州。

因此,金茂决定要削弱曹操,不能让他变得更加强大。

历史上,曹操不是在干仗就是在干仗的路上,基本没怎么安稳地发育过,就算这样,都能干翻袁绍。

金茂可不想成为袁绍第二,放任曹操坐大。

他宁愿让袁绍坐大,都不会允许曹操坐大,这是对三国第一枭雄该有的尊重。

“文和,徐州刺史曹操在何处?”

金茂翻身下马,走在前头,问道:“有没有听从我的建议,来到淮陵县啊?”

贾诩弯腰低着头,落后金茂半步,亦步亦趋道:“禀主公,曹孟德并没有来到淮陵,击败陶谦后,他便回了彭城。”

“只不过,曹孟德派遣使者陈宫,希望两家结好。”

“哼!”金茂听到陈宫的名字就来了精神,不爽道:“他本人不来,派谁来都没用!”

话虽这么说,心里却很实诚,又问道:“陈宫在何处?”

“就在驿馆。”

“带我前去。”

“喏。”

不过,金茂却并没有上马,而是继续散步般走着。

码头距离驿馆仅二里地,走一刻钟也就到了,正好能趁此机会,问一问贾诩。

“文和,可有妙计教我?”

贾诩故作不知地问道:“主公指的是曹孟德还是陈公台?”

“自然是曹操!”

贾诩明白,主公亲自来广陵郡绝对不是来讲和的,为了确认更具体的目标,他追问道:“主公欲杀之,还是豢养之?”

金茂扭头瞥了眼贾诩,后者立马把头低下,腰弯得很深。

“豢养之。”金茂索性说得明白点:“曹操犬牙锋利,我欲驱使他撕咬下袁绍身上的一块肉。”

“可我又怕曹操不听话,反过来咬我这个主人。”

这话说得很飘,然而贾诩却不认为有什么不对。

目前的曹操还没那个能力跟金茂叫板,或者说天底下就没人能叫板!“如此,我倒是有一拙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又来!

不过,这次贾诩的说法意在谦虚,也就是没什么把握。

金茂不动声色道:“说来听听。”

贾诩却提了一件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我听说主公在扬州惩戒了江夏、庐江两地造船厂。”

金茂点头道:“确有其事。”

而后,他又大概解释了一遍。

贾诩点头,问道:“今后主公可是要大力发展水师?”

金茂想了想,肯定道:“没错!”

贾诩对着金茂虚礼一下,才道:“此计可行。”

金茂没有说话,静等下文。

“我听说豫州已下,主公可组建一只豫州水师,专管颍水、鸿沟一带。”

鸿沟是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

战国时期,魏国在大梁城的北部开凿大沟引圃田水灌溉农田,即后来的鸿沟主干。

这条人工开凿的“大沟”,以魏都大梁为中心,从今郑州荥阳市以北起,经大梁城折向东南至陈都宛丘(今周口市淮阳区),向南注入颍水,由此入淮河。

黄河水系不如长江水系充沛,楼船等大型船只进不去,只能用中小型船只。

如此一来,豫州水师战力肯定不如其他三只水师,但胜在灵活。

贾诩的计策,就是进一步缩小曹操等人的活动空间。

这样的话,徐州拿不拿下就没那么重要。

毕竟豫州水师可没规定只能在豫州纵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