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332章 郭嘉:荀彧别忘了你是个忠臣!

第332章 郭嘉:荀彧别忘了你是个忠臣!

宛城。

曾经的空城,现在各处都很繁忙。

北城门外。

刘协三人沿着大道走来,沿途的行人百姓向两边散开,不自愿、想要驻足的人,自有护卫给人推开。

皇帝下乡体验生活,别的都能省,唯独安保必须要做到位。

城门下,一队马车堵住人流,刘协等人不得不驻足观看,护卫队长交代一番便上前查看。

不一会儿,队长便回来了,他想着刘协拜道:“陛下,前方那队人没有凭证,偏要说是我王故人,想要混进城内。”

刘协明白了,金茂准备大力发展商业,可这个时代流通不方便是有原因的,有些事不能一蹴而就,改革也是要一步一步走。

这人闹事到现在都没事,多亏政策,要是换作以前早就被砍死,丢乱葬岗埋了。

“罢了,你去寻一驴车。”刘协说道:“临弟走不动了,我们从东门进。”

“喏。”

谁知,护卫队长刚离开,前面的路就变得畅通起来,那队一直堵着城门的人让开了道路,一位长着山羊胡的青年朝这边走来。

距离刘协五十步的距离,那人就被拦下来,可那人不死心,高喊道:“在下郭嘉!”

后面那句话都不用喊出来,刘协就惊出一身冷汗,朝副队长吩咐道:“放他进来。”

郭嘉大小也是个亭侯,见过刘协的面,大庭广众之下,要是喊破刘协身份,那乐子可就大了。

一分钟后,郭嘉迤迤然来到三人面前拜道:“郭嘉拜见陛下,见过两位王子。”

刘协难以置信道:“你为何在此?”

郭嘉作为霍乱的根源,如何从杨奉、杨定手上跑了。

不等郭嘉回话,陆逊突然拔出侍卫的剑,喊道:“有刺客!”

“呛!呛!呛!”侍卫们纷纷拔刀,对郭嘉虎视眈眈。

刘协皱眉,却没有阻止。

金临受到惊吓,紧紧抓着刘协的手,不敢松开。

郭嘉则临危不乱,道:“王子若在此杀了嘉,则吴王将遭天下人唾弃!”

陆逊笑道:“那可未必!”

话音未落,陆逊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他缓缓将剑尖指向地面,并未真的打算在此刻动手。

周围的侍卫们见状,虽未放松警惕,但气氛稍缓,刀剑的寒光在烛光下摇曳,映照着每个人复杂难辨的神色。

刘协深吸一口气,目光在郭嘉与陆逊之间来回游移,最终定格在郭嘉身上,沉声道:“郭奉孝,你既然敢孤身至此,必有后手。但今日之事,非同小可,你需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郭嘉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自信也有无奈:“陛下明鉴,嘉之所以逃脱,非为自保,实为天下大计。杨奉、杨定二人,目光短浅,不足以成大事。嘉欲借吴王之力,共谋汉室复兴,而非陷吴王于不义之地。”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至于今日之事,实乃嘉之过也。嘉不知陛下与两位王子在此,本想找好友荀文若相告一桩关乎天下安危的密事,不料惊扰了诸位。”

“今日既然见到了陛下,此信便交由陛下处置。”

说着,郭嘉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双手呈上:“此乃嘉近日所得,信中所述,关乎北方胡人蠢蠢欲动,意图南下侵扰中原。嘉知此事重大,不敢有误,特来面见殿下,共商对策。”

实际上,则是郭嘉知道直接见金茂,大概率会死,小概率打断腿软禁起来。

对此,刘协并不知情,听郭嘉这么一说,面色凝重,他接过密信,快速浏览了一遍,眉头紧锁。金临在一旁虽不明就里,但也感受到了气氛的紧张,更加依偎在刘协身边。

“若真如你所说,此事确为燃眉之急。”刘协放下密信,看向郭嘉的眼神复杂,“但你如何保证,你所言非虚,非是再次挑起战乱之由?”

郭嘉从容不迫地答道:“嘉愿以项上人头担保,所言句句属实。若陛下仍有疑虑,可派使节前往北方探查,一切自会水落石出。”

陆逊在一旁,始终保持着警惕,但见刘协态度有所缓和,也暂时按下了心中的杀意,毕竟,当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好,我便信你一次。”刘协最终做出决定,“但你要记住,若你再有任何欺瞒之举,定不轻饶。”

郭嘉躬身行礼:“嘉自当竭尽所能,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不一会儿,护卫队长牵着一辆驴车回来,见到郭嘉立马拔剑,吼道:“捉拿通缉犯!”

护卫刚刚放下的刀剑立马竖起来,郭嘉见机不妙,“嗖”地蹿到刘协身边,手中露出一把短剑。

局势逆转!

刘协脸色难看,咬牙切齿,一字一句地说道:“你敢骗朕!”

郭嘉挟持刘协还觉得不过,一把抓起金临,喊道:“都别过来,刀剑无眼!”

护卫们进退两难。

这时,陆逊淡定自若地出面,道:“都把武器放下。”

护卫队长脸色难看地下令服从。

陆逊来到郭嘉面前,满脸平静地威胁道:“若是不想被夷三族,就放下金临。”

“陛下能明白你的苦心,金临可不会,到时候,父亲要是知道了,就算是天塌了,你的三族也难逃消亡的命运。”

郭嘉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目光在陆逊身上流转,带着几分欣赏又几分较量之意。

“素闻吴王义子聪明绝顶,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但我郭嘉行事,向来不求一时之胜,而在乎长远之计。”

他轻轻拍了拍金临的肩头,示意其不必惊慌,随后转向陆逊,语气中多了几分从容与自信:“你威胁我,不过是拿我家世做文章。然而,我郭嘉孤身一人,何来的三族,此为其一。”

说罢,郭嘉缓缓松开对金临的挟制,金临趁机脱身,逃到陆逊身后,脸色虽白,眼神却坚毅。

陆逊见状,并未放松警惕,但心中也不得不承认,郭嘉的确有他过人之处。

“其二。”郭嘉说道:“我从不杀老幼,这一点可不像某人。”

“其三,北匈奴入侵确有其事,或有鲜卑介入,消息千真万确,只是我走得急,并未获取详细信息。”没了金临在一旁,刘协也没那么担心,问道:“那你不知挟持皇帝也是死罪吗?”

郭嘉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目光在刘协与陆逊之间流转,仿佛这威胁之词于他而言不过是风中轻絮。

“陛下此言差矣,我非是挟持,而是护驾。在这乱世之中,能确保陛下安危之人,才是真正效忠社稷之臣。

至于死罪,自古成王败寇,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若我今日之举能换来天下太平,那区区一个‘死罪’之名,又有何惧?”

他微微一顿,语气转而深沉:“再者,陛下可曾想过,吴王行事不合常理,难道是要当下一个王莽?”

说罢,郭嘉放下手中利刃,另一只手却紧紧抓着刘协的手,说道:“只要见到荀彧荀文若,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刘协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既有对郭嘉胆识的惊讶,也有对当下局势的无奈与忧虑。

他想挣脱郭嘉紧握的手,却无法挣脱,便语气中透露出几分疲惫:“郭爱卿,你之忠诚,朕心知肚明。然则,天下之事,非一己之力可挽。吴王虽行径特异,却也未必全然是恶。朕所忧者,非个人安危,乃是大汉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之福祉。”

“你言王莽之事,确为前车之鉴。但朕亦相信,人心向善,即便是在这乱世之中,亦有人愿为天下苍生挺身而出。”

“至于你,郭爱卿,你今日之举,虽出于护驾之心,但终是逾越了君臣之礼。朕念你忠勇可嘉,又值国家危难之际,特赦你无罪。然则,日后行事,还望三思而后行,勿让忠心蒙尘。”

说罢,刘协扭头看向郭嘉,喝道:“还不撒手?”

“陛下莫要枉费心机。”郭嘉带大笑道:“今日我是曹孟德臣子,见不到荀文若,那便要陛下随我陪葬!”

陆逊深知郭嘉聪明过人,一般的言语已经劝不了,便同意郭嘉的要求。

于是,这一行人,以十分古怪地姿势走进城。

城门守卫看待护卫队长,也不敢多问便放行。

就这样,众人来到吴王府外。

此时,吴王府内有名有姓的人全都在外,看似迎接,实则感觉天都快塌了。

怎么陛下出去割一趟稻子,竟然也能发生这样的事!

“阿母!”

金临大叫着扑进唐姬怀里,小嘴叭叭,将事情经过颠来倒去地说了一遍。

唐姬竟然听懂了,朝赶来的荀彧拜道:“一切拜托军师了。”

荀彧立马回礼,口称:“不敢。”

唐姬招呼众人进府,可以看到蔡文姬怀中抱着一个婴儿,施昱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而大乔肚子鼓鼓的,也快生育了。

这么多女人,仅有冯露一直跟在金茂身边,也一直不曾生育。

等到外面没了王府的人,荀彧才直起身,叹息地看向郭嘉道:“奉孝,何至于此?”

郭嘉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轻轻摇了摇头,道:“文若,世事如棋局局新,每一步皆是变数。我此番所为,虽看似冲动,实则心中自有计较。你知我素来不羁,但此番举动,实则是为了大局考量。”

“大局?”荀彧眉头紧锁,显然对郭嘉的解释抱有疑惑,“如今王府内外皆因你而动荡,你所谓的‘大局’究竟是何意?”

“我口中的大局,就是要为我主曹操讨要一个公道!”

郭嘉朗声道:“我主曹孟德为吴王征战北方,为何就要落得一个贼寇的下场?”

荀彧还没说话,刘协不屑地笑道:“曹操谋夺冀州只为私利,只是不曾想袁绍强大罢了,若是曹操据有冀州,你定不是这份说辞。”

“陛下果然聪颖。”郭嘉赞叹完,又叹息道:“可您为何要将天下让给吴王?”

“若您还在位上,我也不必兵行险招。”

荀彧这时候,才明白郭嘉挟持了皇帝,趁机插话道:“奉孝,你先放开陛下,若需要人质,让我来!”

刘协感动。

郭嘉再次叹气道:“文若,你真是丝毫未变,我真羡慕你。”

然而,荀彧却如遭雷击,郭嘉这句话仿佛在讽刺他算计自家兄弟荀谌去死。

这时,护卫队长来到荀彧身边,附在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

荀彧无奈道:“奉孝,你不可再行差踏错了,你的儿子出世了,你不再是孤身一人。”

这回,轮到郭嘉如遭雷击,刘协趁机挣脱郭嘉的禁锢,边跑边喊道:“杀了他!”

“且慢!”荀彧喊话,却来不及了,一把把刀剑刺入郭嘉身体。

“奉孝!”

荀彧推开卫兵,此时,郭嘉口吐鲜血,正处于弥留之际,却一把抓住荀彧的手,不松开,一边吐血一边质问道:“荀彧!可还记得当初的誓言?”

“若有一天,要你在吴王和陛下,选一个。”

郭嘉吐出一口血,用出毕生之力,吼道:“你选谁?!”

看着郭嘉在自己怀里逝去,荀彧心中再也难以平静,泪水模糊了双眼,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郭嘉的话。

荀彧的胸口如同被巨石重击,痛得他几乎窒息。他紧紧抱住郭嘉逐渐冷却的身躯,仿佛这样就能留住那即将消逝的生命。

“奉孝,你我一路走来,从青涩到成熟,共谋天下大计,情同手足。你问我如何选择,可我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却从未有机会对你说。”荀彧的声音颤抖,带着无尽的哀痛与自责,“在我心中,无论吴王还是陛下,都不及你我之间的情谊重要。我荀彧,此生最大的愿望,便是能与你共赴天下,守护这乱世中的一丝清明。”

他轻轻放下郭嘉的手,那手已渐失温度,指尖滑落的鲜血如同他们未竟的梦想,染红了衣襟,也刺痛了荀彧的心。“但世事无常,你我终究未能走到最后。”

泪水终于无法遏制,滑落脸庞,与郭嘉身上的血迹交融在一起。荀彧深知,这份遗憾将伴随他余生,成为他心中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主公和皇帝到底选谁,荀彧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所有人都想不到,这是郭嘉明知没办法逃脱追捕,所施展的最后一条毒计。

离间金茂、刘协、荀彧三人之间的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