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342章 陛下,您太不听话了!

第342章 陛下,您太不听话了!

七月眼看就要过去,洛阳境内晚稻的播种事宜却迟迟推行不下去,连地都没耕完。

刘协火气很大,一连几道诏书下去,却没有丝毫作用。

百官集体罢工抗议。

刘协无奈诏来刘备询问情况。

“陛下。”刘备如实告知:“百官都不愿下地干活,此番行为就是他们的警告。”

“岂有此理!”刘协怒极:“当初皇叔说这些家伙都是一群虫蠹,朕还不信,如今倒是应验了。”

刘协无语望苍天,感概道:“皇叔才是对的,朕太天真。”

刘备跪倒在地,劝道:“陛下息怒,臣深知此事关乎国本,不容小觑。百官之中,或有年迈体衰者,或有心存高远不愿屈就农事者,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是朝廷重臣。臣愿请命,亲自前往田间地头,以身作则,同时设法激励百官,让他们明白农耕之重,国家之需。”

刘协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道:“大鸿胪忠心可鉴,朕心甚慰。此事便全权交由大鸿胪处理,朕期待大鸿胪能化解此危机,让播种之事顺利进行,以保我洛阳稷稳固。”

刘备领命后,即刻动身前往城外农田,他先是亲自动手,翻土播种,以身作则,引得周围百姓纷纷效仿。

随后,刘备又召集百官,于田间设宴,席间他言辞恳切,晓以大义,既强调了农耕乃国家根本。

却并没有什么卵用,没人理会刘备。

“周太尉请留步!”

刘备大声道:“我听说您的侄儿周瑜在南方勤政爱民,我想您一定也是一位慈爱的长者,还请帮我,帮陛下劝一劝诸位大臣。”

周忠朝刘备一礼,叹息道:“大鸿胪,恕在下无能为力。”

刘备无奈,返回宫中向刘协汇报。

“群臣竟敢如此…”

刘协颤抖着跌坐在龙椅上,说话都不利索了:“大鸿胪,当真就没有办法了吗?”

刘备一咬牙道:“陛下可下诏,令吴王殿下…”

“住口!”刘协暴怒道:“若是朕连洛阳这小小的二十万百姓都无法治理,又如何治理天下四千万子民?”

刘备劝道:“陛下乃至尊之位,何须行那卑贱之事,治理百官才是您的正事,百姓自有吏民治理,如何能让公卿们亲自下地呢?”

刘协不可思议地看着刘备,手指颤颤巍巍地点着:“你…你…”

“卿本庶民,竟也不知民间疾苦?”

刘备很混乱,他未曾料到,这位年轻的皇帝竟有如此深的民本思想,更未料到自己的提议会引来如此强烈的反应。刘备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缓缓说道:“陛下圣明,备之所言,实乃出于一时权宜之计。然则,当前局势危急,洛阳粮草不济,百姓困苦,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恐生民变,到那时,局势将更加难以收拾。备非不知民间疾苦,只是……”

“只是什么?”刘协打断了他,眼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芒,“朕虽居深宫,却也常闻民间之声,知百姓之苦。若朕为了一己之安逸,置万民于不顾,又与那昏庸无道之君何异?刘备,你曾言要兴复汉室,可曾想过,汉室之基,在于民心。民心若失,汉室何存?”

刘备闻言,心中一震,他深知自己失言,连忙跪倒在地,诚恳地说道:“陛下训斥的是,备一时失言,险些误了国家大事。陛下心怀苍生,实乃社稷之福。备愿听从陛下旨意,竭尽所能,以解洛阳之困。”

刘协见状,神色稍缓,他扶起刘备,语重心长地说:“刘备,你我同为汉室之后,当以国事为重,百姓为先。朕知你忠心可鉴,但行事还需谨慎,不可急功近利,更不可失了民心。朕欲亲自前往城外,视察民情,你可愿随行?”

刘备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这是皇帝对他的信任与考验,当即应声道:“陛下有此决心,备自当誓死相随,共赴国难!”

于是,君臣二人商议已定,决定次日一早便出城巡视,体察民情,寻找解决洛阳困局的良策。

第二天,皇帝刘协的车架还没出城,就被百官拦下。

司徒赵温上谏道:“陛下,城外局势未明,安危难测,臣等恳请陛下三思而后行,勿以身涉险。国事虽重,然陛下龙体更需保重,万一有所闪失,社稷何安?不如派遣得力大臣代劳,既可察民情,又能保陛下周全。”言罢,众臣纷纷附和,面露忧虑之色。

刘协闻言,眉头微蹙,目光却异常坚定:“诸卿之言,朕已悉知。然朕身为天子,当与民同甘共苦,方显君民一心。朕意已决,此行不仅为察民情,更是为天下百姓树立信心,彰显我大汉皇室与民共患难之决心。刘备将军英勇善战,智勇双全,有他随行,朕心安矣。”

刘备见状,挺身而出,躬身行礼道:“陛下圣明,备虽不才,愿以血肉之躯,护陛下周全,不负陛下厚望。”言罢,他环视四周,目光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与决心,仿佛在向众人宣告,此行定能平安归来。

见状,百官又看向太尉周忠。

“陛下。”

周忠感叹道:“上古贤王皆以民为本,深知国之根本在于百姓之心。陛下此举,非但非卑贱,实乃大智大勇,以身为范,教化万民。陛下亲赴自下地,体察民情,让天下苍生感受到皇恩浩荡,知晓陛下与民同甘共苦之心。此乃圣君之道,非寻常君主所能及也。”

他顿了顿,语气中多了几分肃穆与敬仰,“昔日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今陛下亲临险境,意在安定天下,其志可昭日月。我等身为臣子,当紧随陛下之后,誓死效忠,共克时艰。太尉虽忧陛下安危,但更敬陛下胸怀天下之大义。”

言毕,周忠也躬身行礼,其他百官见状,暗骂周忠老狐狸,竟然敢背刺大伙。

群臣又看向司徒赵温,后者出列道:“陛下,为何如此不听群臣劝告,定要一意孤行?”

“此等行径与商之纣王,周之桀又有何异?”

“难道陛下真的想要当那亡国之君吗?”

“放肆!”刘备、周忠一齐出声喝止。

刘备更是谏言道:“司徒赵温有大不敬之罪!请陛下罢免之!”

刘协点头道:“赵爱卿之言,虽重却亦含关切之意,朕心领之。然,朕之所行,非为一己之私欲,实乃为天下苍生计。昔日先皇遗愿,光复汉室,还民安宁,朕虽不才,却不敢忘。朕知此行或险,但亦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方为真正的亡国之道。朕欲借此时机,整顿朝纲,广开才路,共谋国是,以期重振大汉雄风,使百姓安居乐业,此等大义,望诸卿能深明之。”

言罢,刘协目光扫过群臣,神色坚定而温和,仿佛能穿透人心,直击灵魂。殿内一时静谧,连呼吸声都似乎变得清晰可闻。赵温闻言,脸色微变,似有不甘,却也低下了头,不再言语。

此时,太常王絳缓缓出列,躬身道:“陛下心怀苍生,志向高远,臣等虽愚钝,亦愿追随陛下,共赴国难。然,陛下所行之事,必当深思熟虑,广纳贤言,以策万全。臣愿与诸公一同,为陛下分忧解难,共谋良策。”

王絳一番话,如同春风化雨,缓和了紧张的气氛。群臣附和者了了,却也比一开始好多了。

刘协见状,心中甚慰,道:“得诸卿如此,朕心甚安。朕知前路多艰,但有诸位贤臣辅佐,朕必能克服万难,实现先皇遗愿,重振大汉。”言罢,刘协便带着愿意跟随的几位大臣一同前往巡视田野的工作。

而后几天,刘协一直在洛阳附近巡视,督促百姓耕种。

虽说时间晚了一点,但总比没有好。

令人惊喜的是,刘协从天地间挖掘不少优秀的农人,想要下诏聘这些人为官,协助治农事务。

却遭到赵温等人竭力阻止。

刘协大怒道:“朕早先已经饶恕过一次,如今你们却不思悔改,真当朕没了你们就无法治理洛阳吗?”

“大鸿胪何在?”

刘备出列道:“臣在!”

“自今日起,你便是司徒,赵温贬为庶民,分他几亩地,朕要见他自食其力!”

刘备大喜,道:“臣遵旨!谢陛下!”

赵温一把年纪了,没想到临终还有这般羞辱等着自己。

“昏君!昏君啊!”赵温哭诉着,指控道:“大汉天下一定会毁在你这小儿手中!我今日就要以死明智!”

说罢,赵温一头撞死在大殿之上。

刘协并不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事,确实第一次遇见有大臣针对自己。

这一刻,他有些理解当初皇叔为什么要竭尽全力打压士族了。

“众卿可还有要随赵温而去者?”

刘协冷漠的话语在大殿中回荡。大殿之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赵温的身躯缓缓倒下,撞地的沉闷声响仿佛还回荡在每个人的心头。群臣面面相觑,有的面露不忍,有的则是暗自庆幸,更有少数几人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似是对赵温的忠诚表示敬意,又或是对当前局势的无奈与忧虑。

刘协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的群臣,那双眼中既有不容置疑的威严,也藏着几分难以言喻的疲惫与孤独。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每一个决定都需慎之又慎,因为那不仅关乎自己的命运,更牵动着整个国家的兴衰。

“朕知诸位心中或有疑虑,或有不满。但朕在此立誓,必将为大汉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朕所行之事,皆是为了我大汉能够重振雄风,再现往日辉煌。”刘协的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有力,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坚定。

“至于赵爱卿,他虽以死明志,但朕亦会念及他往日的功劳,给予应有的哀荣。然,国家大事,岂可因一人之生死而动摇?朕希望,诸位能以此为鉴,共同辅佐朕,共谋我大汉之未来。”

说到这里,刘协微微一顿,目光中多了几分温和与期待:“朕知人才难得,诸位皆是我大汉之栋梁。朕愿与诸位携手,开创新局,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天下再无纷争。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大殿内气氛为之一变。几位老臣率先跪拜,高呼万岁,其余人见状也纷纷响应,整个大殿再次充满了对皇权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憧憬。

刘协望着这一幕,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挑战也会接踵而至。

九月。

卫尉宣潘、司隶校尉荣邵、大司农张义等上百官吏,聚合家兵千人,兵谏。

刘备护着刘协浴血奋战,杀出重围,逃到轩辕关求助。

金茂听说后,二话不说,派出五千精锐平叛。

杀戮持续了一天一夜,洛阳城内人头滚滚,波及范围甚广。

金茂可不管你谁有罪,谁没罪,巴不得这些大臣全都死光,领兵大将乃是典韦,深知其意。

一天的功夫,洛阳城内大臣少了一半,剩下的人哪还敢再对刘协说个不字,比奴仆还要乖巧。

十一月。

洛阳到了丰收的季节。

刘协在刘备的陪同下,亲自挑选一块地收割。

夕阳西下。

刘协直起腰,凝望着昏黄的残阳,不由地痴了。

这一幕何其相似,只是身边的人儿早已换了一茬又一茬。

“玄德公。”

“臣在!”刘备在另一处稻草后露头,献媚道:“陛下当真了得,臣不如也。”

刘协似乎没有听见一般,喃喃道:“我曾在皇叔治下渡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时至今日,也不知故人何在?过得好不好?”

又自言自语道:“想来定是比我要好,皇叔的羽翼下,又有何等烦恼呢?”

刘备没有听见刘协在说什么,不由地问道:“陛下您说什么?”

刘协回过神来,怅然若失,道:“没什么。”

又指着不多的稻谷说道:“这一亩地可不能剩到明日,玄德公块与我加把劲,给它收完。”

“陛下,您就瞧好吧。”刘备挽起袖子道:“定不会让这亩稻子留到明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