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353章 东汉基建狂魔,初露端倪

第353章 东汉基建狂魔,初露端倪

第353章 东汉基建狂魔,初露端倪

建安八年(203)。

李儒出使有功,被吴王封为北域都护府长史,秩比千石。

赵云为北域都护府总督,管辖并州及其北部、幽州以北、幽州以东,辐射千万里。

治所在幽州代郡代县。

从编制上来看,北域都护府属东北军团下属部门,但是因其地理位置特殊,军队又不归东北军团指派,有独立军事权。

因此,赵云这个总督看似级别不高,但权利巨大,理论上讲有军政一把抓的可能,属实独一份。

实际上,只有军权没有政权,草原太过辽阔,完全没有行政的可能性,至少当今时期不可能做到。

唯一涉及到行政权利的部分,还归长史李儒管辖。

由于都护府的特殊性,李儒这个长史很不一般,权利等同于郡守之位,还有部分监察权,或者说,赵云和李儒都有部分监察权,互相监督。

李儒的职权范围包括:俘虏编练、汉人牧民管理、外交事宜等等。

可以说,除了粮草辎重和带兵打仗,其他一切都归李儒管。

当然怕了,要是智囊团演算过,金茂才不会这么轻易地交出权利。

北方草原那是什么鬼地方?

李儒要是真反水,只能当汉奸,一辈子被钉在耻辱柱上,这对于一名士人来说,不如直接死了。

再加上军权在忠肝义胆的赵云手中,李儒就是想要反水,也没办法反。

即便如此,金茂还是将文聘、徐晃、张辽分别拆分开来。

文聘成了幽州刺史,徐晃成了并州刺史,张辽则是功过相抵,再度返回洛阳,准备去往西域开疆拓土。

海上航道已经打开,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内,其他奇珍异宝也不远了。

但是中亚通道断了,丝绸之路也就断了,这对于金茂将来的商业发展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西域以及另一边的中亚可是富裕之地,金茂此生的伟大梦想可是要统一语言,怎么能放过这么一大块宝藏。

相应的,历史证明,你再能打,也没法统一语言。

因此,金茂选择量力而行,先把西域诸国给统一语言再说,别管那里人多人少,放着宝地不耕种,简直暴殄天物。

与此同时,相应的问题也一并出现。

粮草辎重该怎么运输?

要知道,国内打仗,就算是北边打鲜卑,那也是运粮到幽州,再陆地运输几百里路就到了。

可打西域就不一样了,有大量的骑兵还不够,还需要有更加高效便捷的运输工具,否则,一场仗打下来,老底都得亏空。

至于冠军侯那般吃生肉,就地征粮的行为,金茂不准备实行,因为那样只能打败而不能征服统一。

于是,建设局应运而生。

原本金茂想要设立制造局,以发明创造为主,后来发现,少府就是干这一类事的最高机构,便该换成了建设局。

由于少府还在刘协那任虚职,金茂便将少府的职权暂时放到建设局的上面。

此外,建设局还担负基建的重任,也因此权利巨大。

一众刚刚崛起和尚未崛起的新生代谋士们,像闻到腥味的鲨鱼一般,积极奔走。

荆州宛城,吴王府。

书房中,金茂坐在太师椅上,手中拿着一份文书逐字逐句地阅读。

隔着一张紫檀木书桌,庞统正对坐在稍矮一点的胡凳上,看那表情,还不太习惯蹲坐。

“士元,你这个考题写的很有意思。”

金茂放下文书,看向对面,道:“不过,我觉得还不够意思。”

庞统站起身,舒服地长出一口气,作揖道:“请主公指点。”

“唉,我哪能指点你们。”金茂摆手道:“就是提点小小的建议。”

庞统没有放下手,腰弯得更低了。

“你看啊。”金茂伸出手指头点了点上面,道:“建设局绝大部分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泥腿子,你跟他们说什么诗经,那不是对牛弹琴吗?”

“所以,这个考题要出得更接地气一些,毕竟这次主要是招一些基层吏员嘛。”

庞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恍然,随即笑道:“主公言之有理,是庞统思虑不周了。既是要选拔能深入民间、通晓百姓疾苦的基层吏员,考题自当贴近民生,方能选出真正实用之才。”

“依主公之见,何不设些关于农耕水利、市集交易、邻里纠纷调解等实际问题的考题?既考察了应试者的学识,又检验了他们的应变能力和为民服务的意识。”庞统边说边直起身子,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金茂点头赞许:“正是此意。而且,还可以加入一些情景模拟的环节,比如模拟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考察他们如何组织救援、安抚民心;或是模拟一场市集上的争执,看他们如何公正裁决,平息纷争。这样不仅能看出他们的才学,更能看出他们的品性和责任心。”

“此外,”金茂补充道,“我们还可以在考题中融入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和道德伦理,让吏员们明白,在履行职责的同时,更要恪守公正、廉洁的底线,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庞统听后,心中豁然开朗,拱手道:“主公高瞻远瞩,庞统佩服之至。就按主公的意思,我即刻着手调整考题,务必使此次选拔既公平又实用,选拔出真正能为百姓造福的基层吏员。”

说罢,庞统转身欲走,却又似想起什么,停下脚步转身问道:“主公,还有何其他教诲或补充之处?”

金茂微笑着摆摆手:“你办事,我放心。只需记得,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过上更好的日子。”

庞统重重点头,再次行礼后,满怀信心地离开了房间,心中已有了明确的计划和方向。

这次考察非常顺利,一共招手一千五百余名吏员,一百名中层管理。

本次建设局高层共五名,也将以公开考试的方式进行招募,金茂参照科举制度,一共考两场。

第一场笔试,前十名优胜者才能有面对面回答金茂问题的机会。

报名者不限范围、不限年纪,只要你有才,便能入选。消息一经传出,立马引起轩然大波,如此颠覆性的事情就这么明晃晃地摆在所有人面前,众人吃惊于金茂的魄力。

要知道,建设局这五位高层是包括局长在内涵盖所有重要部门的头脑,职位等同于两千石大员,郡守以上九卿以下。

说是一步登天也不为过。

相应的,为此事摩拳擦掌的人不在少数。

经过一轮精彩绝伦的笔试,前十名不分先后,脱颖而出。

庞统、诸葛亮、司马懿、徐庶、刘晔、钟繇、法正、满宠、华歆、辛毗。

为了这次面试,金茂特意邀请几位老一辈谋士坐镇。

荀彧、荀攸、贾诩、戏志才、阚泽五人。

荀攸、戏志才正好在宛城述职,还没返回驻地,阚泽则在宛城办学校,荀彧著书立作中,贾诩养生中。

新老智慧的碰撞,并没有出现,因为出题人是金茂,别人都插不了手。

题目为:“论如何让异族说雅言?”

这次考核没有先后顺序,谁自觉想好了就可以出面作答,第一个回答的人也没有加分。

总之,这十人只需要淘汰五人就可以。

理论上来讲,一人淘汰一个就够了,但能进前十的人都不弱,更何况里面还有个内定之人。

所以,这次考核实际上是九选四。

庞统深知今天这场面,全都是主公为他缔造的舞台,他就是那个内定之人!

然而,庞统是骄傲的,他不允许别人说他无能。

庞统心中早有答案,因为这是金茂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有许多种解法,但庞统这次想要另辟蹊径去解说一番。

他环顾四周,正好跟诸葛亮对上了眼,两人勉强算是半个同学,庞统深知诸葛亮不仅长得帅气,才华也不不输于他,真该死。

正好距离出题时间过去了半个时辰,再过一个时辰就要到主公用饭时间,庞统觉得当这个领头人,也好给所有人打个样。

“诸位!”庞统起身,朝四周作揖示意,道:“某先来!”

在座十几人,无不俊朗,庞统这个丑比一开场,众人像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然而,庞统却不管那么多,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的话语虽无华丽辞藻修饰,却字字珠玑,直击问题核心。庞统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人心中的偏见与成见,直达那最纯粹的智慧之海。他先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可能性,再细致入微地剖析了每一关键,其见解之独到,逻辑之严密,令在座众人不由得收起了先前的轻视之心,转而投以敬佩的目光。

诸葛亮也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深知庞统虽貌不惊人,但胸中自有丘壑,其才华与智慧并不亚于自己,甚至在某些方面犹有过之。这场无形的较量,在庞统开口的瞬间,便已悄然转变为了相互之间的尊重与欣赏。

随着庞统的论述渐入佳境,整个房间的氛围也变得凝重而热烈。众人或低头沉思,或交头接耳,都在努力消化并讨论着庞统的见解。时间仿佛在这一刻放慢了脚步,每个人都沉浸在了这场思想的盛宴之中。

终于,庞统结束了他的论述,轻轻坐下,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完成任务的释然与满足。他看向诸葛亮,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那份默契与理解已尽在不言中。

接下来的时间里,其他人也纷纷上前,或赞同庞统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见解;或另辟蹊径,提出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案。整个讨论会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每个人都在这场智慧的碰撞中得到了成长与提升。

而这一切,都始于庞统那勇敢而坚定的第一步,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真正的价值,从不在于外表的华丽,而在于内心的深邃与智慧的光芒。

面试结果,毫无悬念。

金茂早就有了名单,庞统为副局长之一,主管规划,统筹全局。

诸葛亮为副局长之一,主管发明创造、制造,手下工匠居多。

徐庶为副局长之二,主管运输,手下民夫、俘虏居多,因其起于微末,更懂这些人的心声。

法正为监察,主抓律法相关。

满宠负责后勤,粮草辎重全归他管。

剩下四人也极其优秀,金茂准备放入幕僚好好培养,至于司马懿嘛,随便给个虚职养着。

建设局局长之位的人选,则是鲁肃。

其实,金茂只是提了一嘴建设局相关事宜,实际忙碌的人都是鲁肃。

这位账房先生总算是熬出了头,以后只要鲁肃不犯原则性错误,升将衔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值得一提,随着整个官僚体制越发庞大,只用军衔定位文武官员的高低已经不适用了。

恰好提出九品中正制的陈群,先曹操一步死了,现在没人会再提,正好能废物利用一下。

金茂觉得以俸禄收入,评价地位高低非常适合,但还不够。

毕竟,什么百石千石听起来很高大上,实际上非常混乱,完全弄不清那些同为二千石大员到底有何区别。

为此,金茂重新指定文官评级,三品以上分为正负两级,三品以下一直到九品分为正负上下四级,共三十级。

比如,正四品上、正四品下、从四品上、从四品下,以此类推。

众官职也能分门别类,规划整理出来,就算是武将官职也能适用。

比如,金茂确定太师、太傅、太仆和大将军就属于正一品;三公和骠骑将军属于从一品。

诸侯王则不在品级之内。

为此,金茂决定,今后的诸侯王不再设于国内,从前的诸侯王全都改封为侯,且三代以后若没有功劳政绩,便要降级,直到贬为庶民。

今后,若有人想要获封诸侯王则要去外面开疆拓土,就算要金茂支援钱粮、军队也在所不惜。

他就是要把统一全球的规划,让所有野心勃勃的人一起努力,就算是异性诸侯王也不是不行。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