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82章 军政分离,贪婪的太监

第82章 军政分离,贪婪的太监

第82章 军政分离,贪婪的太监

“原则上,任何军队调动都要告知我。”

“往后,军政分离。我现在是都尉,县令县长无权调兵,要调兵就要经过我的同意。”

戏志才适当地送上助攻,问道:“那若是郡县遇到山贼强盗攻城,该怎么办?”

金茂赞许点头:“将来新兵营晋级的兵会到二队,淘汰的兵则加入郡兵、县兵。”

“郡县兵一年一考核,优胜者回炉新兵营,淘汰者回家种地。”

也就是再扩编一个四队。

戏志才再助攻:“若是郡县兵还是不敌呢?”

“按照本朝制度,需有虎符调兵。”金茂加一条:“非战时,我军需虎符加文书方可调动。”

金茂准备搞一个秘密本,防止被人冒用名义出兵。

戏志才还想问,金茂抬手制止:“这是初定,将来发现问题再补充完善。”

为了不打击大家信心,金茂补充一句:“只要事先向我请示过,再出错那也是我的责任,而不是你们。”

又为了别被烦死,金茂又补充道:“除了军政分离、军事要问我,一切照旧。”

戏志才听出话外音,建议道:“主公何不在军中设一刀笔吏,记录各方申请。”

“说得好!”金茂点赞:“孝荣,你暂任吧。”

何卫大喜,出列下拜:“喏!”

事情就这么定下。

接下来早稻收获事宜、晚稻播种事宜,金茂照例询问、指导、安排。

目前,南部七县除冶县外,共有水田一万六千余亩。

按早稻亩产3石计算,可入仓两万八千余石,若是亩产4石就超三万石。

其中,去年种植过的八千亩水田,今年收成肯定没有去年好。

主要原因还是堆肥不足,去年大战抽调近三万石稻草,又有很大一部分被乡民烧火耗掉。

且各地的生态圈,金茂也来不及规划建设,粪肥连给油菜籽堆肥都不足,更别说给水田了。

所以,今年早稻产量肯定要有所下降。

预估,除去乡民部分,有两万五千石左右入库。

就算这样也足够金茂开始新一轮招兵。

因为再过两月,大面积种植的粟米、小麦等旱地作物也要收获了。

南部六县共计五万余亩,按照亩产1石算,也能入库三万余石。

再过两月又是晚稻收成。

合计起来,今年就能入库十万余石粮食。

按照平均每人每月消耗2石计算,理论上可供养四千余战兵,实际上只会更多。

因为每人每月2石那都是朱儁那时候战时消耗,也是一队日常消耗,平均一下,可招的人就多了。

不过,金茂还是按照四千兵去招募。

一则,兵太多会被人误以为要造反。

二则,万一有个天灾**,粮不够用怎么办?

三则,兵贵在精,不在多。

金茂原本的兵员,算上豫章郡的二队和女军也不到两千人。

冒然招太多,管理、训练都是个大问题。

现在金茂又不会亲自带队训练,基本上都是老带新。

目前,他手下满打满算,不到六百老兵能带兵训练,也就是一个老兵要带6-7人。

已经很极限了。

除了收粮、招兵,发展还得靠基建。

各县生态圈要搭起架构,不然,水田肥力不够,明年种二季稻的收成,可能还不如一季稻。

搞生态圈,就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基建。

不仅如此,金茂还得各县跑,因为没人懂怎么建,全靠金茂指挥。

大致方向把握好,接下来就是各地汇报、总结、指示。

刘甘负责的松古乡和瑶乡已经走上正轨,但也遇到了难题。

“眼下两乡田亩超过三万亩,山民民力不足以开荒。”

刘甘请求:“请明公准许接纳更多山民加入开荒。”

“准!”

现在铁材足够,工业部门不再满足于制造农具。

“我想创造一些威力强大的兵器!”刘方两眼冒光:“我认为投石车很有意思…”

金茂直接打断:“你先学会怎么造兵器吧。接下来一年,我要四千新兵人手一把武器,三年内人手一套铁扎甲!”

“刘伯武,伱能做到吗?”

刘方只是个技术宅哪懂计算,扭头看向刘木。

刘木起身,他找到施展自身才华的地方:“禀明公,今有铁匠十二人,木匠八十七人,泥瓦匠一百零一人,学徒四百零一人。”

“这些已经算上郡太守送来的所有匠人。”

“制造一把环首刀需要…”

刘木巴巴一通算,按照现在的生产力,三年内都造不出四千把武器,更别说铁扎甲了。

“那就继续招人!”金茂摆手道:“招更多人来。”

刘木呆滞脸。

金茂叹气,经常跟谋士们斗智斗勇,都忘记最初手下人的才能有限了。

“只招学徒就行,每种工匠抽十名技术突出的人出来,俸禄加倍,让他们专门教学徒,平常不用干活。”

想了想,金茂又补充道:“三年内,谁带出师的学徒最多,我许他一官半职,纳入考核体系。”

“轰”会议整个地炸锅。

工匠当官,还能继续升职,跟他们平起平坐?

闻所未闻!

但没人敢质疑,金茂刚刚才处罚一批人,现在谁敢冲上去触霉头?

大伙不由地把目光看向虞翻,后者果真无畏,直言上谏:“明公,此事不妥!”

众人佩服。

金茂没有发火,道:“仲翔,你虽没了官身,也可直言,有理即可。”

“谢明公。”众人和虞翻都松口气,谁也不想真跟一个不能说实话的主君。

接着,虞翻也没有强行怼,而是摆事实讲道理。

东汉有工匠的官职,但没有工匠晋升的途径,一般工匠地位低下,谁会管工匠有没有可能升官。

这算是开先河,被人知道告上去,那可是僭越大罪。

金茂满意点头,虞翻知道收敛就不错,值得培养。

不过,金茂有自己的考虑,三年后,世道都不知道乱成什么样了,谁还有心思来管他?

“我不仅要给工匠升官,将来我还要为农人升官,一并纳入考核体系!”

金茂语不惊人死不休:“你们不要太看轻工匠农人,在我眼里,他们的力量无穷尽。”

这件事,金茂态度很坚决,众人也不再劝。

七月份又是收获的季节。

金茂又一次见到小黄门张铁,这才多久?又要交费了?

一问才知道,人家是来找太末名士盛宪的。

“吴郡范太守举荐盛宪为孝廉?”

金茂觉得这也太离谱了,隔壁郡都把手伸过来了?

“盛宪还要去洛阳当尚书令?”

金茂纳闷:“盛宪哪有那么多钱上交啊?”

张铁无奈道:“举孝廉不用交钱,尚书令的钱有人代缴了,人家是名士嘛。”

不过,你去太末县就去呗,干嘛特意绕路来找我?

果然,那么清廉就不叫东汉末太监了。

盛宪那只是顺路,找金茂才是真实目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