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修行从役使六丁六甲开始 > 第300章 299圣皇(求订阅!)

第300章 299圣皇(求订阅!)

徐清心念一动,略作沉吟道:“我们宗坛被封印,跟这事有关?”

观中每一任长老死前,都会在宗坛中留下一缕性灵,为后来的弟子保驾护航。

那位祖师应该也不例外。

刚才他已从清正长老口中得知,元符观宗坛被封,其实根本目的是为了镇封宗坛内祖师的性灵。

他原本是不明白为何明帝苦心孤诣,要借着洪泽湖君走江的时机封印他们元符观的宗坛。

直到今时师姐提及祖师同样在北极驱邪院留下过一缕性灵。

福至心灵的,他不由得将两者联系起来。

“确实有关。”静清这次没有隐瞒,声音在徐清的识海响起,“据我了解,祖师留在定心楼的性灵之所以那么特殊,无法跟三层到八层的性灵一样,或许是大盛太祖所为。”

“祖师对此做出了相应的布置,那就是利用宗门宗坛。”

“当留在定心楼的一缕性灵被唤醒时,宗门宗坛的另一缕性灵会同时醒来。”

“届时两道性灵融合,便能破除这个限制。”

“原来如此。”徐清眼中闪过沉思之色。

“拿出你的巡查使令牌出来吧,能唤醒祖师那一缕性灵的历来只有天蓬和巡查使两人。”

“这也是为什么我要你闯进皇宫的原因!”

“没有灵智,却有力量。这么说,师姐是想我操控祖师留下来的力量?”

徐清知道有某些秘法不仅能够将一缕性灵保存下来,还能保留一部分原身的力量。

师姐说这么多,目的大概是这个。

“是。”静清没有隐瞒,“你的存在是这次事件的变数。”

“明白了。”徐清按照师姐的要求吩咐一众缉妖直使。

随后拿出令牌,借助令牌与北极驱邪院的联系,勾连定心楼第九层那副字画中的祖师性灵。

身后的一众缉妖直使同样拿出自己的令牌,以北极驱邪院的周天星斗大阵加持徐清。

此刻聚集在这里的缉妖直使超过了周天之数,足够施展这门威名赫赫的阵法。

在徐清试图勾连祖师性灵的时候,白云观、白龙寺和云山书院已经按捺不住准备动手了。

“朕如今所作所为并非只是为了一己私欲,更多是为了大盛的长久延绵,百姓的福康安乐。”

隆隆的声音回荡在帝京城的上空。

正在与演化“锁骨菩萨相”的骨女交手的天蓬听闻此言,都忍不住分出注意力投向皇城。

“无耻!真是无耻!”陈伯弦破口大骂。

半城百姓如今化作人身香烛,不断燃烧自己以供奉骨女,而骨女是明帝计划中的一环。

换言之,如果明帝的计划成功,这半城的百姓都将性命难保。

至于另半城的百姓以权贵、修者居多,陈伯弦不知道明帝敢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连权贵、修者都敢牺牲掉。

但另半座城中不入权贵门槛,也没有踏上修行路的百姓,十有**不会有个好结果。

“没想到我们尊的王竟是这样的一个王!”

青山道人修养比陈伯弦好一点,没有直接破口大骂,但语气饱含了讥讽和不屑几乎溢出言表。

“如此暴君,云山的夫子说的确实没错,王不道,人伐之!”

天蓬目光幽深如渊。

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自己应该在知道骨女背后是明帝时,就应该果断动手的。

同一时间。

此时城中所有的世家门庭,帮派宗门都在死死观望着这次变故。

“陛下,到底想干什么?”景王妃望着天空盘旋的真龙,心惊胆颤问道。

一开始帝京城发生变故时,她原本以为陛下是要对北极驱邪院发难。

无法掌控在手里的东西,就算毁灭,也好过一直留在身边碍眼睛。

别说北极驱邪院有功,功再多再大,不在帝心,便是万死难赎其罪。

可事态的走向越来越让她看不懂。

还是帝京城这座天下人口最多的城池!

景王爷默不作声,他心中的惊骇不比景王妃少,甚至更多。

事成也就罢,事败的话,整个王朝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他们的立身之基也将分崩离析,如今踩着底下万千泥腿子高高在上的生活也将一朝倾覆!

明月楼。

此时明月楼那些文人墨客留下的名篇闪耀光辉,个个文字飘荡覆盖整座大楼。

如此才避免了四周绿火火光的侵蚀。

其中诸多诗篇中,以徐清当日留下的三篇光辉最盛。

谢清依和丫鬟素娥站在楼中远眺皇宫。

她是帝京城有名的儒家读书人,但她还有一个身份,是当今三公之一太师的女儿。

明月楼能够屹立帝京城,还能设下第三品仙酒只增不卖的规则,单有实力没有背景,几无可能。

“小姐,朝廷百官为什么任由陛下乱来?”丫鬟素娥皱着眉头,小脸满是担忧。

她自是知道小姐的身份的,所以小姐应该知道些许内幕消息。

“大部分百官和勋贵都同意了陛下的谋划,朝廷现在是上下一条心,谁能阻?”谢清依目光幽幽,叹息道。

在刚才变故骤生时,她第一时间便联系了自己那太师父亲,从他口中得到一些消息。

“剩下不同意的在大势下又能如何,要不被裹挟,要不镇压。”

“原本城中应该还有倾力阻止陛下的人。”

“可惜啊,这些人现在死的已经死了,在外的在外,还在城中的不过大猫小猫几只,纵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丫鬟素娥被小姐的话吓了一大跳,脸色煞白:“小姐,慎言啊!”

怎么可称呼当今陛下为贼呢?

若是被听到,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没什么好慎言的。”谢清依摇摇头,“事情都走到这一步了”

“为什么朝堂百官会同意这种荒谬的事情?”丫鬟素娥大惑不解。

大盛是气运王朝体系,朝廷的官员都与国运绑定在一起,若是一朝国运崩摧,他们同样会受到影响。

轻则修为尽废,重则身魂俱消。“因为若是事成,便会有‘圣皇’出世,一个符合朝廷上下所有人期望的‘圣皇’!”

“‘圣皇’?”丫鬟素娥不明就里。

“所谓圣皇.”谢清依解释道:“便是事事以国事为先,谋国先于谋家,赏罚分明,不以言治罪,不为功高忌惮.”

“气运王朝,最大的变数其实恰恰是最尊最贵的那位。”

“若是‘圣皇’出世,大盛气运王朝体系下,将再无任何缺点。”

“只要不是强大的外力所致,真真正正的永世王朝将在这个大地出现。”

“素娥你说,朝堂上的那群官员会怎么选择,尤其是在做足了一系列准备,成功的机会很大的情况下。”

“而代价,不过是区区的一城百姓的性命!”

“用一城百姓的性命换后世无数年的和平生活,这个代价对比起来听起来会不会就小很多。”

丫鬟素娥听完谢清依的一番话,小嘴大张,都能塞进一颗鸡蛋了。

“这这.”太惊讶震撼以致于让身为四品武夫素娥说话都有点不利索。

过了好一会儿,素娥才定下神来:

“如果按小姐说的那样,这个‘圣皇’不就是个傀儡吗?陛下真的愿意这样做?”

“当然不愿意。”谢清依摇摇头,不待素娥追问,她便继续道:“所以这不是还借用了佛门‘三身佛’的无上佛法吗?”

“三身佛?”

“嗯。”谢清依仿佛感到自己所知的这些太过沉重,忍不住想要找人分担。

所以素娥一问,便尽数和盘托出:“佛有三身,即法身、报身、应身三种佛身,又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

“可以看作道门的‘一气化三清’,一身化三人,三人既是独立的个体,也是统一的个体。”

“陛下和百官所采用的三身佛法与一般的三身佛法不同,乃是儒、释、道!”

“儒家身化圣皇,统御王朝,圣心即民意,道家身逍遥天地,佛家身普济天下。”

“这也行?”丫鬟素娥讶然道:“用佛法凝聚儒家和道家的法身,这行得通吗?”

“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儒释道三教延绵至今,早已难说泾渭分明了。”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教本一家。”

“儒道修者可转道家修者,也能转佛门修者,其余两家亦然。”

“佛法可以说是道法,也可以说儒家学问,重要的,用的人怎么觉得罢了。”

说到这里,谢清依长长吐了一口气。

她刚从父亲口中得知他们的谋划时,心中的震撼犹如有狂涛骇浪掀起。

以儒家学问道理和国运塑造‘儒身’,因得国运成型,国运便是其性命所系,大盛便是其存身之根本。

‘儒身’的一举一动都会为国运影响,并事事以国运为先。

至于‘道身’和‘佛身’其实无关紧要,但这是明帝本心不至于沦为某种只处理国事的机器的关键。

对于明帝来说,道身和佛身对他反而更重要。

而事成之后,明帝用以蒙蔽其他人的北极驱邪院问题也将会迎刃而解。

届时北极驱邪院不会再独立于朝廷体系外,彻底融入朝廷。

毕竟。

北极驱邪院忠于大盛,可现在坐那位置的是一个事事以国为先的圣皇,忠于国和过于皇,有什么区别吗?

丫鬟素娥听完呆愣了原地,脱口而出:“小姐,老爷把这些事情都告诉你真的好嘛?这种事不应该保密行事才对吗?”

“他们谋划已经开启。”谢清依不以为意:“一旦开启,就停不下来了,只看最后是事成还是事败罢了。”

与景王府、明月楼类似的对话,今夜在城中各个权贵家中出现。

内阁大学士家中,六部尚书家中,以及大大小小的朝廷官员家中。

云山书院的院长没想到明帝会无耻,听闻这样的言语,双眸顿时凝住。

“荒谬!”

“大盛的长久延绵,是靠牺牲一城百姓,助君上修成无上神通得来的?”

“自古以来,未曾闻之!”

“陛下不怕今日所为,寒了天下民心,致使国运衰退,国朝崩摧吗?”

“朕在,民心便在,王朝兴衰,皆系于王,因王圣明而盛,因王昏庸而衰。”

“但朕今日谋划若成,天下便再不会出现这种事情,朕可永坐江山,保大盛生民永世安康,保大盛疆域永世平稳。”

“为此能牺牲一城百姓?”云山书院院长沉声问道。

“只不过是牺牲一城百姓,有何不可?”天空的明黄真龙一双金瞳凝王这帝京城的百姓,再度再口。

“陈夫子,杀一人若能救万人,是杀还是不杀?”

“杀一城人能换来万世不易的和平,该不该杀!”

“每一次乱世,死的人何止一城百姓之数?”

“陛下,若是事败后王朝崩灭呢?若是情况不是如你想象中的那样呢?”陈夫子接连发问。

他隐隐猜到了明帝到底想干什么。

但这事上真有什么万事不易,十全十美的法子吗?

“陈夫子,你着相了,谋事怎可能不会代价?”天空的明黄真龙隆隆发声。

陈夫子已经知道劝不了。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一城百姓都不该沦为祭品。

“既然道理讲不通,那就用拳头看看谁站到最后。”陈夫子沉声道。

“早该这样嘛,老师。”那浑身剑意激荡的不羁男子扔掉酒壶,手掌一抹,三尺青峰出现。

手不释卷的书生小心翼翼收起手中书,抬头笑对天空的明黄真龙:“书生亦可杀人!”

女子没有开口,只是往前踏上一步,虚空读书声顿时压过了漫天雷鸣。

白云观的道子和白龙寺的主持则各念诵了一句“福生无量天尊”、“南无阿弥陀佛”。

另一边。

皇极殿两侧的武英殿、文华殿,有许多官员在忙忙碌碌,布置着各种礼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