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修行从役使六丁六甲开始 > 第316章 315九层炼心(求订阅!)

第316章 315九层炼心(求订阅!)

新年已经过去了十来天。

但淮安城中依旧不乏热闹的气息。

徐清和李平安漫步在淮安城中,去年的灾难景象不复存在,一派兴盛的气象。

死去的人已经死去,但活着的人还要继续生活。

日子就像是车轮,偶尔碾到石子,颠簸一下,依旧会一路滚过去。

说起来,徐清自从来到淮安城,还没怎么在这里过新年。

第一年来淮安忙着“筑基”,日子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了,元符观虽然身在红尘,但又出离于尘俗,并不会因为这种节日特意庆祝。

也不对。

当时上山祈福的香客一下子多了不少,从天光微微亮的时候就有香客上山,一路迤逦成长龙,当时身为道童的徐清还被安排去接待香客。

第二年又远去帝京城。

本来可以见识一下帝京城的新春胜景。

但那时天蓬、中斗星君不在,整个北极驱邪院以他为首,每天埋首案牍,处理各种事务,还要调查卖油郎的事情,哪有什么心思去见识天子脚下的新春胜景。

“李平安,你家那个先祖只减少了法相的使用限制,没有教你几手法相能用的绝招?”

跟徐清这种天生有护法神守护,以及大神通修者凭自己能力修炼出法相不同,李家这些功勋家族能够提前凝聚先祖法相,当真应了“先祖庇佑”一说。

这是那些开国文臣武将当初与大盛太祖的约定之一。

他们入主文武庙,成为庙中的金身神灵,但非帝皇有诏令,不得私自显世。

大部分时间,那些开国文臣武将都是陷入沉睡中。

惟有被召唤时才会醒过来。

这种情况并非一众开国文臣武将完全自愿的行为。

而是大盛太祖为了保证这些相当于永生,或者严格说与国同休的开国文臣武将无法干涉后世祝家的统治。

开国文臣武将为此提出了几个要求,其中一个就是他们的后裔子孙能通过血脉,以及国运凝聚先祖法相,凭此绝学,各家子弟不管资质如何,天然能够压过大部分同龄、同境修者。

加上家族的底蕴,保证后代总有人才出现。

如果不是出了二世皇帝那档子事。

这些文臣武将后代形成的勋贵集团将簇拥在皇权四周,形成一个极其牢固的利益团体。

李平安挠挠头:“有是有,不过我现在还参悟多少。”

“这个能够传授给他人的吗?”徐清图穷匕见了。

他提起这个话头,其实是想借此了解一些法相的运用。

元符观历代弟子其实很少凝练法相。

符箓是通天之道,又是役神之法,何须凝练法相?

像他师傅清虚道人展开大乘道景,弥罗法域,万神景从,非是法相,却胜似法相。

退一万步说。

没有弥罗法域,以法符召神,比之法相或许有所不足,但修行难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更何况法相凝聚一尊便十分不易。

像徐清这种天生拥有十二尊法相的终究是少数。

而符箓却能招来各种神,根据不同的用处和场景招来对应的神明。

因此元符观那些修至大神通业位的历代弟子没必要舍近求远。

“这个直接传授好像不行。”李平安摇摇头,“连我李家的人都不行。不过我参悟后,能给你再总结一些出来。”

李平安领悟了就他自己的东西。

再传授完全没有这个问题。

至于能不能传授给外人,他倒没怎么考虑这个问题。

涉及一些根本的内容必须配合他的先祖法相才能施展,这些就算他想传授出去也没有用处。

其他的都是旁枝末节,传授了便传授了,没什么大不了。

徐清本已经做好一无所获的结果,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那你赶紧参悟,参悟后挑些能跟我说的传授给我。”徐清没有跟李平安客气。

从来淮安的时候,他和李平安,甚至李家之间其实已经捆绑在一起了。

虽然这个捆绑不至于到生死相托的地步,但算是在一个利益团结体中了。

更何况他和李平安还有师兄弟的情谊。

“好。”李平安点点头,“对了,你接下来打算做什么?云游天下?还是接过观里的职责?”

要么留在道观中,开始接触某些具体的管理事务,在螺狮壳里做道场,以此砥砺性魂心境,

要么常年下山云游,去见天地见众生最后见自我,以山川大地的壮阔壮美还有红尘俗世砥砺性魂心境,

李平安此时已经知道徐清突破了第四境。

原本他突破第三境时,还以为勉强能够追上徐清的脚步,看到他的背影了。

结果被甩得越来越远。

以前好歹还能看到一点背景,如今却是高山仰止。

不是平视远望,而是抬头仰视,看那座山峰有多高,还能继续变得多高,最终高到连他的目光都看不到山顶在哪里。

徐清摇摇头:“都不是,我要好好闭关一趟。”

“闭关?”李平安念叨道:“也对,你才刚突破,确实该闭关稳固一下根基。”

徐清没有答话。

他要是说他闭关其实是为了突破,李平安可能会道心崩碎。

他突破第四境没有什么根基不牢固的问题,扎实的很,闭关是为了消化在帝京城的所得,看看能一举突破到什么程度。

“逛已经逛完了,我先回去了。”徐清只是出来一趟看看淮安城现在变成了什么样,不是出来游玩的,“今天是二月二,要回去祭龙祭社。”

二月二,仲春,龙抬头。

斗宿“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自今日起,天地逐渐由阳气主导,阴气衰退,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春雨贵如油,对于农家来说,雨水往往决定着农业的收成,所以“龙抬头”这一日比很多节日都要重要。

徐清一家人虽然从山村搬进了淮安城,但这种身份转变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转变过来的,对二月二的重视程度比新春过年还更胜一筹。

徐府门口,徐母探着脖子往街口张望。

“哎,你说老大老二是怎么回事,不能今天休息一天,偏要在今天还去武馆书院。”

今天大哥二哥都没有停下来休息一天,依旧各自去武馆和书院练拳读书。

即便服用过脉望改善资质,大哥二哥的年纪还是有些大了,想要真正赶上那些豪阀门庭的子弟仍需加倍努力,半刻都不得放松。

“真是的,差这么一天时间嘛!”

徐母嘴上不停,叨叨个不停。

“都是假努力,平日不见他们勤奋,一到关键时间就不见人。”“要是在今天误了时辰怎么办?”

“.”

“好了,别念叨了,他们平时早出晚归的,哪里是假努力。”徐父摇摇头,听徐母念叨听得脑阔疼,“他们误了时辰,就不等他们嘛。”

“有人点不就行吗?”

“都是一样的。”

徐母像是被踩中尾巴的猫,瞪眼怒视徐父:“这哪能一样?”

“这时候肯定要一家人齐齐整整,缺他们两个还算什么事啊!龙神和土地爷还保佑不保佑他们了。”

徐父被喷了满脸口水,老老实实呆在一边,不敢再说什么去触这个霉头。

徐清笑着安抚徐母。

“娘,大哥二哥回来了。”

徐母闻言往街口看去,但没有一个人影。

“还有段距离,不过快了。”

“真的?”徐母疑惑问道。

“放心吧,以他们现在的速度,能赶得上时辰回来的。”

刑叔转眸看了眼徐清,他也知道徐清突破第四境了,道门第四境诞生神识这一点他还是知道,但刚破入第四境,神识探查的范围往往最多身周几丈距离。

而徐府离长街口起码有一里地的距离。

徐清这样都能感知到两个兄长的位置,这份神识感知范围相当惊人。

完全不像是刚突破第四境的修者。

刑叔的目光没有瞒过徐清的神识感知,不过他也没有特意去点出。

约莫五十来息的时间,老大徐活和老二徐槐奔跑的身影出现在街口。

“娘,大哥二哥回来。”

徐母顿时看过去,果然看到了老大和老二的身影。

老大习武已有几个月的时间,还没入品,不过体质强了不少,一路跑过来气都不喘一下。

老二这些日子一直埋头苦读,比老大还认真,眼瞅着身体越来越差。

毕竟老大在武道入品前,都是在打熬,咬咬牙撑过去就是了。

本是农家子,有什么苦吃不了的,再苦能苦过一年到头扑在田地里,只为了三三两两的吃食。

老二选择读书,走仕途,之前一点根基都没有,服用脉望也只能让他头脑通明些,对于学识的积累毫无用处,想要弥补与其他人的差距,除了更多的努力,不作他想。

徐母一巴掌狠狠拍在了老大肩头:“你们怎么不再迟一点回来,要是误了时辰怎么办?”

老大徐活憨憨一笑:“娘,这不还没有耽误时间嘛。”

徐母被气笑了。

徐清和徐槐对视一眼,一人一边挽住徐母的胳膊:“娘,祭祀时间到了,我们快进去吧,要是耽搁了吉时就不美了。”

徐母一听这话不叨叨了,赶紧回府。

府中徐父一直在打理的田地前已经搭设有一个简易的祭台,上面摆放着各种瓜果蔬菜、三茶五酒、三牲祭礼,并龙鳞饼、龙须面等食物。

徐母按照小山村的习俗领着众人开始祭拜龙神和土地爷。

小山村的祭拜其实没有太多讲究,无非奉礼叩拜,再祈求祝愿。

“龙王爷、土地爷在上,希望保佑徐府上下无病无灾,大儿子习武有成,二儿子读书有成,三儿子修道有成。”

徐母的愿望很简单。

先求家人平安,再求三个儿子顺顺遂遂。

本来这个节日应该求收成才对,只不过徐家现在已经不种田了,求这个没用,自然要求点别的。

徐清本来觉得龙王爷和土地爷也不主管这些,求这些不是强神所难嘛。

可惜拗不过娘亲。

对庄稼人来说,龙王爷和土地爷是最亲近的神了。

不求祂们,还能求哪个?

不过要是来年不应验的话,估计那时候徐母就不会想着再求龙王爷和土地爷了。

过完“龙抬头”这一天,徐清返回山中道观。

山中依旧清静,徐清的回来也没有引起什么大的动静,只不过在平静的水面下,他能够感受整个道观隐隐有些暗流在激荡。

宗坛一日不解封。

元符观弟子向上的路子就相当于被堵死了。

三境第二无法授箓,正常绘制法符无法借助法箓这个特殊的“法坛”,难度大大增加,也没有本命法符的加持。

而像他这样的三境弟子也会受到影响,比如他的“太上正一元命混沌赤箓”想要进阶第二阶,没有宗坛的协助,过程会麻烦许多。

法箓的进阶有对应的仪式,但仪式如果有宗坛协助,能省下不少功夫,甚至还能通过宗坛直接授予第二阶法箓。

但解封宗坛这事,他们这些弟子能够掺和的不多。

徐清的当务之急还是消化在帝京城的所获。

回到阔别几个月的小院,院中干净如往初,檐角庆祝依旧清脆。

徐清心情大好。

往门上贴一张非请勿入符,并激活了院子的法阵,表明自己正在闭关当中,非紧急事情不要过来打扰他。

随着他突破后,从中丹田跃入上丹田的经箓演化功法,指明炼神境的修炼方法。

(经箓是法,当初诞生时有以徐清所修的《敕令六丁六甲功图录》作为基础)

炼神境这一关共分九层,通称来说叫九层炼心。

初层炼心者,是炼未纯之心也。

所谓未纯之心,乃多妄想,多游思,妄思生于贪欲,游思起于不觉。

第一境“筑基”时其实已经初步接触到这一层“炼未纯之心”的境界,自然深入程度有所区别。

修炼方法是于识海中观想一个虚无窟,心照其中,与炁相守,从此一线“心光”与一缕“元炁”相接,浑浑灏灏,安安闲闲。

二层炼心者,是炼入定之心也。

又称作“心斋坐忘”。

在第一层炼心一线“心光”与一缕“元炁”相接的前提下,直造杳冥,透出玄窍。

三层炼心者,是炼来复之心也。

“心光”与“元炁”氤氤氲氲,打成一片。

“玄关”初现之时,即刻踏住“火云”,走到“尾间”,坚其”心”,柔其“息”,敲铁鼓,而过“三关”,休息于“昆仑”焉。

徐清按照炼心法开始修炼。

祖师一缕性灵所经历的画面化作养分汩汩流入他的性魂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