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次元入侵现实 > 第2319章 大明假说

次元入侵现实 第2319章 大明假说

作者:吴子雄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50:10

第2319章 大明假说

第2319章 大明假说

2336、大明假说

有一种说法,历史上朱标之所以早夭,其中有着大明帝国江南读书人的阴谋。

因为当时的朱元璋也好,朱标也罢,都想要将金陵都城迁走,迁移到凤阳去。

而后者,对江淮勋贵们而言,才是最有利,也是对江南读书人最大的打击。

为了阻止,于是他们干脆朝着朱标下手了。

当然,这其中还有着朱标有着足够威望可以震慑勋贵有关,一旦朱标继承了皇位,大明帝国开国勋贵们依旧还可以延续自己在朝堂之中的统治地位,也一定会让大明帝国的读书人进入朝堂权利中心更加艰难。

这两个原因加在一起,大明帝国的读书人还真没有不动手的理由。

他们成功了,也阻止了,可他们却没有算计到朱允炆的不堪,没有算计到大明帝国勋贵们对朱允炆的抛弃,没有算计到朱棣的崛起和狠辣。

特别是后者,直接拿方孝孺十族做威慑,大明帝国的读书人不就立马骨头发软了吗?

还不是一个命令就将京城给迁移了?对永乐时代的大明读书人而言,朱高炽就是他们唯一的依靠,是哪怕朱棣多少次想要更改太子位,也难以功成的必然。

他们畏惧朱元璋如虎,也畏惧朱棣的狠辣延续,却决不能让大明帝国新一代属于朱高煦。

历史上朱高煦是否真如记载的那般憨傻,谁也不清楚,但其中势必有着大明帝国读书人一日有一日的抹黑。

无他,就是为了败坏朱高煦在大明帝国百姓心中的地位,迫使其根本没有任何接替朱高炽的可能。

皇权更迭过程当中的凶险与残酷,是外人根本无法理解的,也是外人根本无法探知全貌的。

综武大明帝国现如今却不需要为此担忧了,那高高在上的洪武大帝寿元长着呢,哪怕太子爷朱标是否有朝一日可以接任都无法确定,何必想七想八的?

一股脑的将自己的忠诚都想给朱元璋不就好了吗?

如此,反而让这个新生的大明帝国更加的流畅自如了。

哪怕大明帝国的读书人也都清楚,有些事情还是不要轻易去算计为好。

再说了,这个时代也和过去完全不同了,那些武夫们,过去这些读书人还能鄙视一番,可现在呢?

人家当真是一个恼羞成怒,就可以将你整个家族彻底覆灭的,哪怕心里头看不起,面上该给予的尊重不也依旧需要给予吗?

他们感谢还有着百家之道这条路给他们选择,也知道倘若自己修为不足,哪怕为官之道掌握通透,想要得到高位的可能性依旧微小。

而这个时候,选择朱元璋这样一个皇帝反而更好吗?

至少人家洪武大帝当真看到你的才华,重用你这没有多少人敢反对。

而倘若你修为足够,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不也不需要担忧了吗?它们也找不到你头上来。

哪怕没有进入大明帝国朝堂为官,那也是你自己的选择而已。

你看人家武当山上的张三丰,整个大明帝国谁人不尊称人家一句仙人?人家作为现在综武世界大明帝国擎天柱,是所有大明帝国百姓都认可之事,不已经留名青史了吗?

没有链接诸天之前的朱元璋对官员的态度和看待猪狗没有多大的不同。

他要杀自己帐下官员,许多最关键的不是你是否真就贪污受贿了,而是他就是要杀你乃至你全家。

比如蓝玉案,还不是当时朱标没了,朱元璋又想要将大明帝国的江山交到朱允炆手上,帮助朱允炆提前清理掉一切可能的威胁吗?这个时候,前太子妃常氏附带的血脉关联反而就成为了罪孽。

哪怕你蓝玉封狼居胥,也必须落得个清理干净的下场,不是不能容你,而是正至不能容你。

那些收集到的证据,确实证明了蓝玉足以身死,可这些证据当真朱元璋过去不知道吗?人家门清着呢,人家过去只是打蓝玉板子,无非是朱标需要而已,朱标都没了,还要你干嘛?

你不死谁死?那些淮西勋贵们不死谁死?当然,朱元璋这么做,也让他的孙子朱允炆留下了巨大的隐患,那就是武将们干脆懒得搭理你朱允炆了,根本不会为你朱允炆的江山出力了。

他朱元璋应该庆幸将自己的儿子分封九边,否则让朱允炆那么搞下去,迟早大明帝国要二世而亡。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人家朱允炆当时在方孝孺的指导下,那可真就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那周朝两千多年前的治国正策,可能还适合当时的大明帝国吗?

还搞什么井田制,一旦推行开来,当时的大明帝国天下不反才怪了。

他朱元璋必须感谢朱棣为他收拾了烂摊子,不要以为文臣那些所谓的历史记载就真成为真理了。

对历史的解读,可不仅仅只看待历史记载而已,就好似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其中夹带的私货何其多也,你将这些奉为圭帛,那你就真成傻瓜了。

文臣记载的历史,最可悲之处,不在于他们的立场有失偏颇,而是他们根本不懂得军事,大多数时候根本不懂的解读一场战事带来的方方面面功效。

有一种假说,那就是朱标倘若没有夭折,大明帝国一定不会变成历史上那般模样。

历史上大明帝国朱棣后续的皇帝们,哪一个不是死因不明?这其中可能有着几个属于巧合,可所有都是巧合那也没有任何人相信。

当真大明皇帝就真不溶于水了?朝堂的斗争残酷性,没有亲身经历过的,是永远都不可能知晓的。

有人说于谦被朱祁镇杀死之后,大明帝国的武将们就没有了真正的心气;也是,我为扶你帝国将倾,却落得个如此下场,谁人心中不会变凉?又有人说张居正被清算之后,再也没有文臣为大明帝国无私奉献了。

这句话同样也是有道理的,任何变革者,谁人不知道那是需要将自己的脑袋绑在腰间?历史上第一个变法的商鞅,不也是落得个五马分尸的下场吗?那些后来者难道就对此没有概念了?他们清楚,可他们依旧毫无畏惧的入局了,哪怕他们最后是失败的,他们也为之努力了,也势必有了诸多改善。

可结果呢?

你皇帝为了一己之私,在我身死之后选择将我整个家族清算,后来的臣子们又该如何作想?哪怕后来的文臣之中,也有着和张居正同样心思的臣子,多半也不敢为之了吧?

当文臣武将都在划水,都在随大流之时,大明帝国这辆奔驰的车辆还不得一点一滴的滑入深渊?这也是为什么有张居正死而大明亡说法的真正原因。

人家冒着生命危险在为你的大明帝国燃烧自身,你不感谢也就罢了,还在人家身死之后落井下石,你让人家后来人如何作想?

明亡于万历,说的不就是这个原因吗?

在古代皇朝时期,一个一朝的灭亡,最大原因或许已经不是皇帝,但你说他们不是原因之一,那也没有人相信。

大明假说也只能是假说而已。

哪怕现在综武大明帝国连接到了诸天,那原本历史上早夭的朱标依旧还活着,那也不是假说之中的验证。

或许未来某一日朱元璋会将皇帝宝座传给朱标,但也是未来之时,哪怕现在,朱标在很多人眼中依旧是稚嫩的,和老赖的朱元璋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

不要以为这只是部分人的认知,相反,哪怕现在的综武大明帝国百姓,对此也都是明确的。

他们现在可能还不知道历史记载的那一个朱元璋吗?可以说任何一个综武大明帝国的百姓都一清二楚了。

经过现代化改造的综武大明帝国,或许城镇化相比于真正的现代化世界而言,还是有些不足的,可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造,教育的推行却是成功的。

不说百分百扫盲,却也差不了多少了。

朱元璋同样明白有些东西是你根本无法禁止的,综武大明帝国的百姓势必任何一个也都会对未来的一切好奇,是哪怕你禁止了,人家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

越是这样,也越是容易让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夹带其中,文人的无耻,朱元璋自己还不清楚吗?

与其可能让过程当中那些无耻文贼夹带私货,还不是自己一步到位,你们不是好奇吗?那我干脆将后续的历史刊印成册,大规模贩卖好了。

朱元璋甚至于干脆没有对这些明史有任何更改,哪怕其中对她朱元璋的抹黑,他也直接忽略了。

可有些东西就是这样,你越是光明正大,百姓们也越是对你敬佩。

我们家洪武大帝我或许没有真正见过,可你也不能为了抹黑,将其描绘成为鞋拔子脸吧?

有些东西只要你对其上的一个细节产生了怀疑,你就会对其中许许多多记载表示怀疑。

有些东西的抹黑看似在当时很高级,比如对马皇后的大脚之说。

在当时清朝修明史之时,是人家一个时代的嘲笑点。

可现在呢?

就是连清朝都找不到任何马皇后可抹黑的点,只能这么抹黑了。

也是因为这个细节,导致了现如今综武大明帝国马皇后的民间声望十分盛隆,有时候甚至于也会超过洪武大帝。

且不说其他,综武大明帝国的百官哪一个不是门清?马皇后的长命百岁有多么的重要,史书上不是已经描绘的十分详细了吗?那后世戏称当时马皇后驾崩之时,百官一个个哭得必死了亲娘还要伤心,也只有这些百官们最清楚,那不是戏称,而是事实也!说回综武大明帝国百姓对明史记载的怀疑产生了之后,又该如何呢?

势必要寻找其他对明朝历史的解说,于是后世诸多明史书籍也就随之在综武大明帝国之内畅销了。

这些书籍,对任何一个非大明帝国世界而言,就只是书籍而已,可对综武大明帝国百姓们而言,就是最大的建言!

是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世界部分顽疾的存在,找到了,你朝堂倘若对此还无动于衷,可能吗?就好似土地兼并,在任何一个现代世界经过教育的学子对此都明白那是吸血,是定然会造成朝代灭亡的顽疾,可这些现代人清楚了也就清楚了,说白了还是事不关己。

可对综武大明帝国的百姓们而言,就是必须寻找无数办法阻止的大事,他们现在的土地累进征税就是这么来的。

他们知道有些事情哪怕阻止了,人家该钻空子还是会钻空子,久而久之很大可能依旧会让土地大规模兼并。

既然如此,那我干脆就去明确大规模兼并之后的利益损失好了。

你家中良田只有百亩之下,我顶多征收你一成税赋。

你超过百亩,又不到千亩,我加收一成,变成两成税赋,倘若你还能接受,继续兼并,那么我的税赋也跟着一起提升。

比如超过千亩,又不到万亩,税赋变成了三成。

万亩到十万亩,四成。

十万亩至百万亩,五成。

百万亩往上,那我税赋也六成往上!谁也不是傻瓜,我收入过半都需要交给你,我划得来吗?

我辛辛苦苦耕种一年,大部分却都不属于自己,何必呢?

这么做实际上还有着一个效果,那就是对宗族的打击。

为了利益,哪怕再团结的宗族也会将族内的土地分给每家每户。

可有些东西一旦分给了各家之后,那原本所有利益都关联的链条就彻底打破了。

成为了各家私产之后,你想要拿回来,那看就触犯律法了,大明帝国这个时候可不会和你开玩笑。

人家朱元璋自己都不再因私废公,可能允许你来破坏我大明帝国的律法吗?

这可是事关大明帝国延续的问题,可能会允许你搞事?这个时候哪怕让朱元璋拿自己的亲儿子杀鸡儆猴,这厮多半也不会犹豫分毫。

相比于大明帝国的延续,哪怕含泪朱元璋多半也要亲自劈砍。

没看到他二子三子被送到刘浩龙**中历练之后,就再也没有了返回大明帝国的心思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