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似水流年 > 第369章 天价道具

华娱似水流年 第369章 天价道具

作者:不码字腿打断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1-02 19:59:26

第369章 天价道具

第369章 天价道具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收获3.7亿票房完美下映,圈里其他导演则是一阵眼热。

“事实证明,文艺片也能创下不低于商业片的票房。”

贾樟可率先发言,紧接着娄业、王小帅等一批导演也是纷纷附和。

“顾导,你这部电影现在都成了圈里的典范了,文艺片导演都说以后要按照你这个模板来。”

参加完乐视庆典的宋戈,在办公司里和顾炜闲聊。

“嗨,根本就是扯淡,他们那批人拍摄的电影,和我们根本不是一个类型,或者说赛道都不一样。”

说实话,对于贾樟可他们的言论,顾炜是嗤之以鼻的,这些所谓的文艺片导演,拍摄的所谓文艺片、纪录片,都是反应国内最底层的一面。

按照他们的目地,这些电影拍出来就是为了去欧美电影节卖版权的,根本没几个人想着在国内上映,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这群人就是拿底层人民的伤痛去讨好欧美电影人。

获取报酬和所谓的奖项,也许你可以说国内确实存在矛盾,存在比较苦难的地区,但很多场景绝不是像他们拍摄的那样低劣,那样恶心。

在顾炜心里,文艺片的类型有很多种,他想获奖的话,可以拍摄国外悲惨的一面,但绝不会拿国内底层劳动者的苦难去迎合电影节的评委。

相反,后面几年时间里,他会用国产特效大片,去狠狠地冲击欧美群众的三观。

《武侠》的日均票房,让制片方星美对外则是沉默不语,对内则是把压力给到了导演这边。

无奈,陈可欣只好带着剧组,去开始新一轮的宣传。

然而宣传现场,记者对于陈可欣说的什么拍摄辛苦,演员用心表演之类的话,根本没有兴趣,而是直接把网友们发现的事开口询问。

“请问陈导,网友发现,剧组拍摄时用的服装道具,动辄几千上万,其中一顶草帽就价值6000美金,还没算上快递费?这点如何解释?”

记者的提问,让陈可欣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下:“这个我只负责拍戏,具体的道具费用不太清楚。”

“听说为了这顶草帽,剧组还专门买了個保险箱,请问陈导,有这个必要吗?”南方都市报的记者提问道。

“既然买了,自然是有必要的,再说了,拍戏的事是导演、剧组的事,你们懂什么?”陈可欣语气不屑的说着,丝毫没把这个问题看在眼里,在他看来,记者们都是为了噱头,为了流量,小题大做。

这个时候,大家不应该关心电影,关心票房嘛,扯那些干什么?

听到陈可欣的话以及他不屑的语气,底下的记者不愿意了,随后又有记者果敢发问。

“上次4300万建个香港能理解,但这次一个草帽6000块美金,折合成人民币四万多,也太奢侈了吧,是不是给你多少,你就能糟多少?”

新浪娱乐的记者话刚落音,旁边其他家的媒体记者不由的在心里给他点了个赞,大家都举着话筒,想听听陈可辛的解释。

看着群情汹涌的记者,陈可欣此刻有些慌乱起来,支支吾吾的才说了一句。

“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陈导,你说钱是赚出来了,目前这部电影票房一般,现在看来能不能回本都是个问题…”

“陈导,关于你上映前豪言票房最低五亿,现在有什么想说的?”

“陈导…”

看着问题越来越多的记者,陈可辛此刻也恼火起来,直接中断了采访,愤然离去。

随后工作人员直接把这记者赶了出去。

出了门的记者,也不恼火,大家相视一眼,眼里都有笑意,随后一个个直接回去赶稿子。

陈可辛的采访一出来,顿时电影热度拉满了,然而却是负面的,网上则是直接吵翻了天。

“尼玛,一顶帽子几万块,LV牌的?”

“唉,他是怎么能说出钱是赚出来的这句话,目前看来,这部电影怕是要把投资方亏死啊。”

“这货以前就贪,现在都开始贪的明目张胆,光明正大了。”

好吧,此刻的出品方星美直接傻眼了,真是人才,让伱去做宣传,你直接来个反向操作,真他妈的不服不行啊。

网上的热议,在加上口碑并不算太好,《武侠》的日均票房已经回落到了千万左右,目前来看别说保底五亿了,能不能达到两亿都有点悬。

至于火热的“天价草帽”的事件,陈可欣选择了直接摆烂,后续出席活动,记者一问就沉默,拒绝回答。

“老路,看看人家,一个帽子四万多,再多来几顶,都快比我片酬高了。”

《绣春刀》剧组,吴景看到新闻后,啧啧不停的感慨着,就差让路洋给他“加钱”了。

“以前就听说这群港岛导演贪,没想到贪成这样,你说,国内其他影视公司也是有钱没处花,这么多钱,说给就给。”

路洋直接无视了吴景的嘴脸,还加钱,不看看整个剧组一共多少成本,人家一部电影的投资都够自己拍几部电影了。

“说真的,等咱们这部电影上映,让对方好好看看什么叫“武侠片”。”吴景忽然间来了一句。

而听到这话后,路洋也是表情严肃的点了点头。

要知道,《武侠》这电影宣传时候,就打着近些年真正的武侠片的宣发口号,把其他武侠片贬的一文不值,让路洋极其不爽,虽说港岛武侠片曾经红极一时,但是谁说内地就拍不出经典的武侠电影。

路洋心里憋着一口气,不是为了单纯的出名,只是想证明自己。

“找时间,咱俩去看看这部电影?”猛然间,路洋看着吴景说道。

“去电影院,那不是给对方送票房嘛?”吴景咂咂嘴,有些不情愿。

“出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去看看这电影烂在那里,我们好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路洋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行,那就去一趟?”

“肯定要去,不过要偷偷的去,别被记者拍到了。”

“电影票你出。”

“……”

近年来,随着内地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富裕起来的那批人,也在国际市场上闯出了名头,大老板买飞机、买游艇,小市民买黄金、买玉石。

一时间,国人的大手笔给这群老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在电影行业里,国内在海外也是买买买。

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国内批片业务的爆发,已经有了造富案例,所以涌进了大量的投资人。

举个列子,去年以50万美元左右的版权价格引进到国内的《敢死队》,最终以2.15亿元刷新批片国内票房最高纪录。

《敢死队》的成功一方面鼓舞发行批片公司的信心,一方面也让更多的公司、资本进入到这个行业中来。

而所谓批片,则是内地片商以固定的价格把影片的放映权从国外片商处买断,而国外片商不参与内地票房的分成。

根据最新的政策,内地只有中影公司有引进批片权,华夏和中影两个公司拥有发行权。

但这两个公司,一来没有足够多的精力来做批片,二来引进电影也是有风险的,不可能只赚不赔。

于是,就诞生了一些民营公司,由他们做协助推广。

因为国内市场越来越大,靠着幸存者偏差,确实有一些批片电影,让投资者因此获得了高额收益。

例如,今年上半年上映的《天际浩劫》,在几乎没有宣发的情况下,上映一周多直接拿下数千万人民币的票房,而这类影片的买断价大约只有几百万人民币。

对于投资公司来说,这个成本自然是洒洒水啦,但是一但成功,那就是数倍十几倍,甚至于上百倍的收益,性价比很高。

而对于零散的投资人来说,也是值得一搏的机会,毕竟相比于动辄花费几千万,甚至几亿去拍摄电影,拍出来票房还没法保障,这样的方式,风险更小点。

不仅是小公司和零散投资人,圈里的大公司也在逐渐涉足这个领域。

毕竟有名的就是华谊公司,直接搭上了好莱坞娱乐公司,合资成立了新公司,专门负责这块业务。

随后,博那、光线等公司,也是纷纷行动起来,这些资本大鳄的进场,虽然会影响小公司的利益,但是也把这个领域的热度给带了起来。

至于宋戈,自然也发现了这块业务,不过他和顾炜商量后,不打算参与。

用宋戈的话说,“顾导你辛苦点,多投资制作两部好莱坞电影,咱们站着把美刀给挣了。”

闻言,顾炜则是想起了制作进入尾声的《泰坦尼克号》重制版,这也是一部超高票房的作品。

再加上《神偷奶爸》、《冰雪奇缘》系列,以及手里《猩球崛起》等版权,未来几年就够他忙的了。

《武侠》上映一周后,基本是判定了死局。

与此同时,法国。

《十二生肖》剧组里,结束完这边的拍摄后,随后大家就要回到国内拍摄其他戏份,刘艺菲跟程龙打了声招呼。

随后就跟助理偷偷的启程赶赴国内,准备给顾炜一个惊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