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古代有工厂 > 第101章 北宋的黄牛

我在古代有工厂 第101章 北宋的黄牛

作者:七世狂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1:10:54

第101章 北宋的黄牛

第二天。

上午,七点多。

躲在被窝里玩手机的王琛被人从外面叫醒。

不用怀疑是谁,听大嗓门就知道是王云仓。

“王总!”

“干嘛?”

“该起来了。”

“有啥事?”

“您忘记了?今天是你接任静海社行首的大日子。”

“哦,对对对,我这就起来。”

差点忘了大事,前几天李老爷和钱员外他们说过,要自己担任静海社的行首,王琛规划未来发展蓝图差点忘了,经过王云仓提醒,他慢悠悠从床上爬起来,刷了个牙,用冷水洗了把脸,整个人都精神不少。

……

外面。

独自出门。

一路上王琛都刻意地听着包子铺、往来行人等谈论话题,想看看徐江、张青等人有没有把燕窝的消息放出去。

实际上这招相当于后来的软文推广。

在封建时代里,皇帝是唯一活着的“神明”,而这次王琛正是利用皇帝的名号来宣传王记新增商品燕窝。

试想一下,“神明”才能享用的宝贝,如今寻常人有机会接触到,会产生怎样的轰动?

刚开始没听到什么。

一直到路过集市的时候,王琛才偶然间听到一些谈论声。

“王记知道吧?”

“知道啊,里面东西死贵,只有大户人家才买得起,名气可大了。”

“这次王记又出名了!”

“怎么又出名了?”

“昨天我听人说王记不知道从哪里弄到少量燕窝准备卖,燕窝你们知道吧?那可是只有皇帝贵妃们才能享受到的顶尖营养补品。”

“你且莫说笑,就算王记卖得东西稀奇一点,燕窝这玩意是他们铺子能弄到?就算皇帝都不一定每天吃得到,这玩意比唐朝时候杨贵妃喜欢吃的荔枝还难弄,得从南海诸岛搜寻!”

“假的,假的,肯定假消息。”

“我也不相信王记有燕窝卖。”

突然,有个挑着木材的樵夫路过,爆料道:“王记真有燕窝卖,我们村的马二在王记做工,昨儿个我听到后惊奇,询问了下马二,他说他们东家布洲子重金从海外求购而来,金贵着呢。”

“啊?”

“真的有?”

“是真的,我也听说了。”

“不可能吧,王记的掌柜那么能耐?居然能从海外求购到只有皇宫里才能吃得到的燕窝?”

“真想尝尝燕窝什么味道。”

“你得了吧,那是只有皇帝才能吃的东西。”

“话是这么说,可如今王记有得卖啊。”

“就算王记有得卖,就凭你,买得起吗?”

“呃,这倒也是。”

整个集市、茶社、乃至各行业铺子,从清晨开始就出现了关于“王记燕窝”的讨论声,有人秉持怀疑,有人只是当笑话讲,谁都没有放在心上,主要都买不起啊。

但王琛知道,广告策略已经奏效。

……

静海社。

在隔壁街的十字路口,是一栋三层高的木楼。

王琛见到了早就候着的李老爷、钱员外、潘员外等人。

他刚走进大堂,还未来得及说接任静海社行首的事情,李老爷便第一个凑上来笑意吟吟道:“布洲子,你知不知道外面都在谈论王记?整个通州城都在说您铺子里有燕窝卖,真的假的?那玩意我至今为止只见过一次,听说绝大多数都供宫廷享用了,要是你有,能不能卖点给老夫?”

王琛假装露出为难的神**言又止,小半响才道:“没有的事,你们听谁说的?”

“待会您接任静海社行首后,咱们就是自己人。”钱员外眼巴巴道:“像这种事没什么不好说的吧?而且我们不会走漏风声。”

“对呀。”

“您别瞒咱们呢。”

潘员外、冯店家等人眼神里都带着一股炙热。

毕竟燕窝是宫廷才能享用到的东西,他们再有钱,都弄不到燕窝,如今听到有机会购买到,怎么能不心动?

“你们呀!”王琛哎了一声,踌躇了会儿,无奈地摇摇头,露出一副不足为外人道之的表情,对外面张望了下,压低声音道:“燕窝有是有,不过不多。”

李老爷瞬间接话道:“分点我,分点我,价钱好商量。”

钱员外也道:“是啊,让我尝尝鲜呢。”

王琛假装不肯,透露出一丁点消息,“我每个月才能从海外弄到五斤,准备留着自己吃,你们知道,这玩意吃了延年益寿,我……“

话没说完,潘员外猴急道:“五斤您一个人一个月也吃不掉啊,我愿意出高价,高价!”

“是啊布洲子。”

“我等从未尝过燕窝什么味呢!”

“拜托了,拜托您分一点给咱们。”

几个有钱的员外、富商们眼神热切。

王琛依旧露出纠结的表情,仿佛显得特别为难。

李老爷动之以理晓之以情道:“布洲子,我听闻燕窝每天吃一丁点就行了,您就算早晚都吃,一个月也不过才吃三五两,剩下的放那边等着发霉吗?依老夫所见,还不如折成现钱,咱们承你这个情,日后有什么事吩咐声,定当赴汤蹈火。”

眼看说到这个地步,王琛才勉为其难道:“行吧,匀你们一点。”

众人大喜。

王琛又补充了句,“不过我有言在先,只有五斤,货不多,我匀谁多一点都不是,这样吧,后天货到,你们谁要的话去王记,先到先得,后面去买不到可别怪我。”

“晓得晓得。”

“实在太感谢你了。”

“我一定让家丁提前去排队。”

李老爷、钱员外他们都喜不胜收,一个个拉着王琛别提多亲热了。

王琛心说哥们儿演技还真不赖,瞅瞅,明明自己想卖燕窝,最后却变成了别人承自己情,求着盼着买燕窝。

谈完事情,王琛在他们安排下沐浴更衣。

随后焚香祭天,宣誓就任静海社第三任行首。

一直忙活到中午,和众人吃过午饭,他才抱着一大堆关于静海社的文书离开,准备回租的院子里慢慢看。

结果刚出了静海社的门槛,他就被人堵住了。

……

县衙。

后花园。

王琛见到了周知县和朱县丞两人。

他一见到两人,便上去打了个招呼,“周知县、伯父。”

正在赏花的周知县扭头看过来,笑道:“咱们的布洲子来了。”

朱县丞也笑容满面道:“侄儿,你可知我们叫你来所谓何事?”

“什么事?”王琛还真不懂。

难道叫自己一起来赏花吟诗作对?

唉,诸位北宋以后的大文豪、诗人们对不住了,哥们儿今天又要大开抄戒了!

待会抄什么好呢?

晏几道的《黄菊开时伤聚散》?又或者唐伯虎的《菊花》?

为啥古人那么喜欢菊花,哥们儿抄袭菊花诗的时候,总是会想到周杰伦的一句歌词“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那场面……啧啧,不要太壮烈啊。

正胡思乱想,周知县抚着长须哈哈大笑,说道:“托你洪福,我和朱县丞择日即将升官了啊!”

王琛“啊”了一声,道:“你俩都升官了?”

朱县丞别提多高兴了,兴奋道:“是啊,上午的时候圣旨到了,朝廷表示咱俩擒拿反贼林远图有功,特地厚赏了呢!”

听到他们升官,王琛有点坐蜡了,如今在通州境内,自己靠着这两位得到了不少好处,要是他们升官调任去其他地方,回头有些事情不太好展开啊,随后他转念一想,凭借自己和朱县丞、周知县的关系,这两位调到哪里,自己把产业开过去不就得了?

对。

好事啊。

王琛关心道:“不知你们两位接下来会调去哪里任职?”

周知县一脸喜悦道:“我调任泰州当知州,你伯父暂时接任静海知县,我听前来宣传圣旨的天使说,楚州通判年事已高,很有可能年底告老还乡,届时你伯父有望调去楚州担任通判一职。”

朱县丞显得很高兴,嘴里却低调道:“不定,不定呢,能执掌一县已是朝廷对朱某厚爱,通判一职不敢想,不敢想。”

一个泰州知州。

一个有可能成为楚州通判。

发了呀。

王琛知道他们俩能够一下子升官那么多,主要是因为“林家谋反”事件,而这件事正是自己策划,周知县和朱县丞如今利益和他捆绑在一起,日后去泰州和楚州发展便利不少啊。

他连连贺喜两位。

周知县和朱县丞都心情大好,拉着他谈了一些家里长短。

半个时辰后,周知县忽然话锋一转,“布洲子,我听闻你王记有燕窝?”

王琛没反应过来,差点应声,幸好及时收住,又开始飙演技道:“啊?什么?”

“朱县丞,你看看你侄儿,和咱们还装模作样。”周知县笑骂道:“你呀你呀,有好东西还藏着掖着,生怕我和你伯父吃白食?”

说真话,哥们儿还真怕你俩吃白食。

燕窝这玩意在现代社会都不便宜,要你们真不出钱,我不得亏死?

毕竟五十斤燕窝花了一百多万呢!

但话不能这么说,否则场面上过不去,还容易遭人记恨,王琛否认道:“没有的事,您说的什么话呢?”

朱县丞露出认真的表情,“侄儿,我且问你,你王记有多少燕窝?”

眼看他们都吃定自己有燕窝,王琛索性懒得再假装下去,按照事先和王文秀商量好的说,“五斤。”

“五斤有点少啊。”周知县微微摇头。

嗯?

这话什么意思?

王琛不知道他们两位葫芦里买的什么药,没说话,看过去,想听听他们接下来怎么说。

朱县丞问道:“你还能弄到燕窝吗?”

王琛眨眼道:“能是能,不过……”

“每个月能弄到多少?”周知县打断道。

“五斤。”王琛咬死数量没放。

周知县和朱县丞对视了一眼,随即露出满意的笑容,“我和你伯父是这么想,你呢,每年给咱们各自弄十二斤燕窝,也就是说每个月留一斤,我们以官府的名义收购,回头进贡给宫廷,你看怎样?”

本来还不明所以的王琛这回听懂了。

周知县和朱县丞平定谋反有功,升职是一定的事情,可是这种升职大多数是一次性的事情,毕竟皇帝日理万机,怎么可能日日夜夜记在心头。

每年进贡一次比较难弄的“燕窝”就不一样了。

燕窝本来就很稀少,朝廷想要收购都得去海楠等地花费大量精力,皇帝尝到燕窝的时候偶尔随口一问,这燕窝是哪里进贡的,下面人如数汇报某某州某某官进贡,皇帝立刻会反应过来,噢,这小子曾经平定过谋反,随后每次吃到周知县和朱县丞进贡的燕窝时候,或多或少会想到他们二人。

届时有适合的肥差重任,还不第一反应给他俩去做?

就算周知县和朱县丞如意算盘打空,皇帝对燕窝进贡的事不闻不问,他们也没什么损失,反正收购燕窝的钱是以官府名义出的,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想通后,王琛有点无语,古代官场果然个个人精,连这种在皇帝面前“露脸”办法都想的到。

这条是稳定的销售路线,王琛没有再伪装下去,“可以是可以,不过我有一言在先,王记卖的燕窝价格可不菲。”

“多少?”周知县问道。

官府出钱,不存在卖不卖人情,王琛直截了当道:“王记的燕窝是一盒一盒装,每一盒大概二两七钱,售价八百八十贯。”

反正不花他们的钱,周知县和朱县丞一口答应下来。

王琛问道:“我是等你们各自调任以后再把燕窝送上,还是这两天给你们?”

周知县道:“明天我要调任去泰州,你等两三天,让人直接送货去泰州府就行,至于这里,你问你伯父吧。”

即将执掌一县大权的朱县丞心情尤为好,“这两天给我送来吧。”

王琛懒洋洋道:“行,回头我让人给你们各自送十二斤燕窝过去。”

周知县咦了一声,“你刚才不是说每个月只能弄到五斤吗?”

朱县丞也有点懵道:“怎么现在能一下子拿出十二斤了?”

王琛眨眼道:“我说过每个月只能弄到五斤吗?”

周知县哭笑不得对着朱县丞道:“你看看你侄儿,活脱脱一人精。”他俩能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怎么可能看不懂王琛的招数,一开始说只能弄到五斤,还不是生怕他们变着法子吃白食,如今听到以官府名义收购,自然不担心了,才把底露出来。

王琛笑了笑没说话,自己又不傻,之前藏着掖着,是故意制造饥饿营销,如今周知县和朱县丞这边都变成了稳定销路,还装什么呀,早点把燕窝脱手变现才是王道。

……

离K县衙。

朝着王记赶去。

王琛边走边考虑着燕窝卖出去赚到钱后投资啤酒厂的事情,建厂房、招收人手以及收购原料大麦芽和小麦芽这种事,他准备直接在古代进行,至于啤酒花,暂时性只能从现代社会带过来。

顺便再弄点啤酒花种子过来,雇人专门种植啤酒花,这里需要大量的田地,估计要花不少铜钱。

另外有钱了,可以想办法雇人去海楠、印度等地收购海楠黄花梨、小叶紫檀等珍贵木材,顺便看看能不能去胡建、青田等地承包几个矿业开发,要是真的行,那就发大财了,等于源源不断的寿山石、青田石啊。

反正就一个原则。

把铜钱变成资源!

把资源带回现代社会换成RMB!

前提是在北宋这边自己有大量资金。

快到王记门口。

突然,王琛看到惊奇的一幕。

十二三个人排队在外面不进去。

“是这里吧?”

“对,咱们先把位置占了。”

“我听到外面在流传,王记这两天会有少量燕窝供应,到时一些大户人家肯定会派人前来购买,咱们提前排了队,他们想要第一时间买到燕窝,必须得给点钱咱们,要是晚了,不好意思,可能王记燕窝就卖光了。”

“大户人家不来购买怎么办?”

“怎么可能,我都听到风声了,好几家大户人家说等王记后天供应燕窝的时候来买。”

“那咱们提前一天多排队是啥意思?”

“嘿,你傻啊,等大户人家的家丁自己来排队,咱们还有钱赚吗?”

“对对对。”

几个人随意聊着。

王琛有点目瞪口呆,尼玛,难道这就是北宋的黄牛?

刚想完,又一帮人从远处跑过来。

“徐老二,这里是咱们的地盘,你们越界了!”

“再不让开,休怪对你们不客气!”

先前那帮人时毫不示弱。

“常老虎,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得什么主意,无非也想在王记门口排队回头把位置卖给大户人家,不让,这次说什么我都不会让地方给你,兄弟们说对不对?”

“对!”

“休想我们腾地方!”

两帮人虎视眈眈,都要打起来了!

王琛看的一阵汗颜,现代社会经常看见景区停车场黄牛抢停车位地盘拉客人,没想到在北宋同样看见排队卖位置的黄牛,最关键,为了排队,两帮看上去像泼皮的人都要打起来了。

这绝对是好事!

有助于王记燕窝名气增长!

就好比当初苹果手机最巅峰的时候,开售日每次都会人山人海,疯狂的想抢货。

王琛知道自己的燕窝在通州城彻底打开名气了,采用的无非一点点小小的策略。

见到这种情形,他估计啊,整个通州城大户人家们对王记燕窝都翘首以盼呢。

不过他肯定不能让泼皮们真的在王记门口打起来,进了里面让徐江出来阻止。

最后双方泼皮达成协议,各占一半“排队市场”。

王琛心里在琢磨,等到燕窝“发售日”,不知道会引起怎样的轰动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