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古代有工厂 > 第084章 田黄

我在古代有工厂 第084章 田黄

作者:七世狂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1:10:54

第084章 田黄

县衙还挺大,坐南朝北。

据衙役说总共有九十八间房屋,占地四亩多。

除了挂着“秦镜高悬”的审案暖阁,大堂两侧有议事厅,大堂后侧有平房两间,为衙皂房。过衙皂房即至重光门,门上悬挂“天理国法人情”金字匾额。

王琛从眷属宅院出来,走在回廊式走廊里,穿过配房、迎宾厅、琴房,又过了重光门,一直来到两侧议事厅寻得朱县丞。

“朱县丞。”王琛打招呼,里面还有丁主薄等官员在,公共场所,他得称呼便宜伯父官职。

正在办公的朱县丞抬头瞧了眼,站起身行礼,一本正经道:“见过布洲子。”

丁主薄、周县尉和另外位不怎么熟悉的县尉以及几个刀笔吏具是起身问好,“见过布洲子。”

这一刻开国子的好处展现出来了。

虽然爵位是虚的,但品级不是假的,准确说,王琛社会地位比在场众人谁都高,唯独没有实权而已。

不说县衙当官的,哪怕不少府衙当官的在正式场合见到他都得恭恭敬敬行礼,更别说拥有爵位还有诸多特权。

“诸位好。”王琛统一回复了下。

朱县丞笑吟吟道:“周知县已经告诉我你所来何事,正好我现在有空,咱们一起去瞧瞧,若是满意,待会办理地契、房契过户之时,还请把钱第一时间给到县衙账房。”

王琛道:“好。”

周县尉等人对这种事见怪不怪,脑袋都没有抬一下。

两人往外走。

出了议事厅。

刚到外面,朱县丞便笑吟吟道:“侄儿,你倒是迅速,若是再晚半天,恐怕林家卖盐楼、脚店和最好的田地要被其他人买了去。”

王琛眨眼道:“其他人?”

“你当真以为只有你对林家产业有念想?”朱县丞摇摇头,“本县其他豪门世家、乃至府衙的几位衙内都来询问,想纳入囊中的人多着呢。”

闻言王琛暗暗庆幸,好在王文秀提醒,不然好东西给其他人抢了去。

不多时,两人已经来到驴棚。

朱县丞左右环顾见到无人,小声道:“看完卖盐楼、脚店和田地,待会我再带你去林家长生库看看。”

王琛没反应过来,“去林家长生库干什么?”

“嘿,你小子平时看上去挺精明,怎么此时糊涂了?”朱县丞笑骂了一句,道:“当然是带你去挑些好东西。”他解释了一句,“林家最好的东西肯定都在祖宅之内,只可惜整个林家镇都被夷为平地,有好东西也留不下来,剩下的产业中,能快速弄到钱的无非长生库库存里的宝贝,我利用手中权力暂时压着没让清点货物,你进去挑三五样值钱的没人知道,不能多,最好是三五样值钱的小物件。”

提起长生库王琛眼前一亮,他还记得当初在徐记和丁掌柜易物换物,一套玻璃茶具得了六百贯钱外,还换得两支五十年参龄的野山参和一块羊脂白玉玉佩。

就是不知道林家长生库能不能淘到什么好东西了。

强压住内心冲动,王琛跟在朱县丞后面去看卖盐楼、脚店和田地。

……

卖盐楼离王记并不太远。

大概向西穿过两个街道,同样处于繁华商圈。

走近后,王琛发现门外候着一大群惶惶不安类似商人打扮的男子,他没有理会。

朱县丞同样没理会,掏出钥匙打开门,招呼王琛进去,嘴里介绍道:“林家卖盐楼分为两部分,一则是咱们进来的楼,后面还有个堆盐的库房,总共占地两亩。”

王琛啊了一声,“这么大?”

朱县丞哈哈大笑道:“是不是感觉占了便宜?”

何止是占了便宜啊!

简直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宋朝一亩等于现代0.974亩,换算成平方米的话一亩差不多六百五,也就是说,林家的这栋卖盐楼足足占地一千三百平方米!

要知道王琛花三千贯钱买下的王记上下加起来才四百平方米,虽说王记处的位置要比林家盐楼好上不少,但王记实际占地才两百平,林家盐楼可是一千三百平方米!

赚了!

赚大发了!

王琛激动的差点难以自抑,心中清楚,如果自己愿意,转手把盐楼卖出去,卖个一万贯不成什么问题,可是自己连带着两间没见到的脚店,加起来才付出七千五百贯而已!

怪不得古时候那么多官商勾结,合着利益实在太大了。

他以为便宜已经够大,未曾想,跑到里边库房,才知道还有一个大便宜!

库房。

王琛看着密密麻麻堆满的食盐,瞠目结舌道:“伯父,你……你是说这些食盐都是我的?”

“当然。”朱县丞理所当然道:“你把卖盐楼买下,自然都是你的。”他嘿嘿坏笑了声,“你也运气好,林家昨天刚刚拉货回来,总共五万斤末盐,按照我朝盐价末盐每斤四十八文,你白赚了近两千四百贯钱,当然了,日后再卖盐每斤利润只有十五文样子,不过这玩意胜在薄利多销,一年让你赚个一两万贯不成问题。”

又白捡了两千四百贯!

王琛心中喜悦不已,赶紧道:“伯父,咱们去看看脚店吧。”

……

两间脚店一个在王记隔壁街,另一个在濠河边上。

这一次没有卖盐楼运气那么好,里面库存并不多,加起来大概才一万斤酒,按照朱县丞的说法,宋朝春酿秋售的为“小酒”,就是林家脚店库房里的酒,总共分为二十六个等级,最低档五文钱一斤,最高档三十文一斤。

这一万斤酒王琛估算了下,大概白捡了一百五十贯钱,聊胜于无。

但是脚店占地面积不小,王记隔壁街那间脚店占地宋制一亩,约合650平方米,濠河边上的略微大点,目测700平方米样子。

王琛心满意足。

看完脚店后,两人骑着毛驴出了城。

城外。

来到距离林家镇不远处一片肥沃的小麦田。

骑在驴上的朱县丞指着前方道:“这里便是林家最肥沃的淤田,你看看满意否。”

田肥沃不肥沃王琛不懂,反倒是朝着不远处一片废墟的林家镇位置看了眼,问道:“伯父,林家镇三四里地你们会怎么处置?卖出去吗?”

“死了四千多人的地,谁敢要?”朱县丞瞥了眼,叹息道:“可惜这么大一块地了,将来可能会变成乱葬岗吧。”

王琛呃了声,“死过人就不要了?”

朱县丞苦笑道:“死个把人当然没什么问题,关键是死了四千余人,谁知道多少孤魂野鬼?官府方面倒是想卖出去,可没人会接手。”他瞥瞥王琛,揶揄了一句,“你要?你要的话我给你一百文一亩的价钱,要多少拿多少,晚上被林家鬼魂索命可别怪我,如果能卖出去,我还能落个好考核呢。”

官员需要考核王琛知道,古代人迷信,他同样知道,然而有一点想不通,古时候打仗那么多,血流成河都不少,难不成那些大规模死人的土地都没人会要?

其实他想岔了。

古代战场大多数围绕城池来进行,大多数将士都阵亡在城池边上,再一个,将士士卒们死亡,都属于为国报效,在大家眼里看来是忠烈之魂。

林家就不一样了,全是惨死,在古代人眼里属于恶鬼。

自然,林家镇三四里土地不会有人要。

王琛不明所以,挺眼馋林家镇那块土地,一眼望去五六千亩地呢,一百文一亩的话,自己大概只要付出五六百贯钱,不提能不能种植植物,以后要是想弄个作坊或者带点现代技术过来开工厂,最起码地皮有了啊。

对。

要了。

王琛二话不说道:“成,一百文一亩给我吧。”

“啊?”朱县丞一脸诧异看过来,“你真要?”随即他苦口婆心劝起来,“四千余人死无全尸,凶魂不少,你不怕他们报仇啊?听伯父一言,这块地就别要了。”

王琛轻笑一声道:“当初他们活着我都不怕,更何况死了?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是我弄死的,要是他们变成鬼还敢来找,我就再杀一次鬼,弄得他们形神俱灭!”

朱县丞:“……”半响后才憋出一句话,“你当真是绝世恶人。”

王琛哈哈大笑道:“行了伯父,林家镇的地我要了。”

“好。”朱县丞答应下来。

……

看完房子和土地。

两人回到衙门,先是办理了地契转让。

而后,朱县丞亲自带着王琛去楼务店办理了过户手续。

做完这些,已是下午。

同样,王琛花的资产只剩下一百贯钱,该想办法好好赚钱了。

回租的院子吃了个午饭。

王琛又跟在朱县丞后面前去林记长生库。

长生库内。

两人进了库房地窖。

朱县丞撑着火把,笑道:“我先前看过一次,里面值钱东西还不少,珍珠、玛瑙、燕窝人参具有,你看看哪个感兴趣,随手挑点拿走吧。”

王琛眨眼道:“燕窝?”

“那是,燕窝可是好东西。”朱县丞啧啧道:“连皇宫贵族吃起来都觉得奢侈,若不是想让你先挑,我都想把燕窝黑了。”

很多人认为燕窝是明代之后才传入中国,其实不然,最早的燕窝输入时间可追溯到唐朝,只不过明代之前只供皇宫享用。

最早的燕窝诗是唐朝杜甫写的,诗名就是《燕窝》:海燕无家苦,争衔小白鱼。却供人采食,未卜汝安居。味入金齑美,巢营玉垒虚。大官求远物,早献上林书。

关于燕窝珍贵王琛知道,但在他印象中,也没有朱县丞说得那么夸张,他在网上看到过,正宗燕窝一斤大概在一万五以上,怎么北宋皇宫贵族吃起来都觉得奢侈了?

诶,好像又摸到一条发财致富的路子。

王琛不动声色询问道:“燕窝一两能卖多少钱?”

“有价无市啊。”朱县丞感叹道:“上回我听说有人三十两黄金求购一两燕窝都未得到,你想要尝尝燕窝的滋味,今天是最好的机会了。”

哈?

哪个瓜皮三十两黄金求购?

哥们儿给你拉个一百斤过来!

王琛记住了,转而道:“燕窝我就不要了,伯父你要你拿了去。”

朱县丞大喜,“那行,我和周知县分了,你且看看要何物,赶紧拿了,咱们快点出去,待会有人来清点撞见了可不好。”

王琛嗳了一嗓子,开始看东西了。

绫罗绸缎什么他肯定不会要,刀剑之类同样。

可是库房里实际值钱的东西并不是太多,他估计绝大多数已经被林家运回了林家祖宅,可惜了。

算了,退而求其次,先看看玛瑙吧。

一个小箱子里,放了好几块玛瑙料子,具是没有雕刻过的。

红绿黄褐白都有。

王琛对玛瑙并不太了解,不过他知道南红玛瑙比较值钱,于是伸手拿了那块红色玛瑙,询问道:“伯父,你可知这是什么玛瑙?”

“哦,我认识,大理国那边过来的赤玉,还算不错,你要的话拿了去。”朱县丞随口道,很显然不是太在意。

可王琛一听却认真起来,大理国的赤玉不就是南红玛瑙吗?这块料子拿在手里大概一斤多重,又没有半点瑕疵、颜色绝佳,估计能值不少钱,他收了下来。

至于剩下几块五颜六色的玛瑙,他不太感兴趣。

又看了看剩下的东西,王琛着实有点无语,好像没啥值钱的了,他都懒得挑,“咱们走吧。”

“不要其他的了?”朱县丞诧异道。

王琛咂咂嘴,“没啥好东西。”

“这倒是,大多数好东西都在林家祖宅里呢。”朱县丞无奈地随手捡起一块黄色印章掂了两下,“像这种寿山石帝其实也不值几个钱。”

“嗯,走……”话说了一半,王琛一激灵,瞧过去道:“伯父你说啥?你手里拿的这块印章是寿山石石帝做的?”

朱县丞被他大惊小怪吓了一跳,埋汰道:“不就一块石帝么,用得着这么大声?”

也不怪朱县丞不在意。

寿山石真正价值高起来是在明朝以后。

如今才北宋,人们压根不懂寿山石的价值。

而寿山石石帝说的正是现代社会价值连城的田黄!

沃日!

竟然是田黄??

王琛感觉自己被巨大的幸福砸中,都要晕过去了,他赶紧上前道:“这块印章我要。”

朱县丞随手抛过来,“给你。”

王琛吓得手忙脚乱,急忙伸手接住,幸好没有摔地上,不然坏了自己得哭死啊,他顾不得和朱县丞多说什么,拿在手里掂了掂这块狮身雕刻的田黄印章,预计大概宋制一两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