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诸天:从知否宰执天下开始 > 第98章 表哥,你应该要嘎了吧?

第98章 表哥,你应该要嘎了吧?

第98章 表哥,你应该要嘎了吧?

自古以来,改革变法不断。

但,成者十之一二,大多数是将一个病重的王朝搞得奄奄一息。

失败的原因无非两个:一,改革变法太急。

一直得不到改革,改革派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基本上都是趁着来之不易的机会,狠狠地下猛药。

这一下药,基本上就是过犹不及,或者是黎民百姓经不起大变动的折腾。

几年的时间,各方各面都变动,劳民伤财是常有的事情。

二,皇帝撑不住。

改革一直都需要权势的支持,一般来说不存在改革派压倒保守派的情况,都是皇帝强行提拔改革派,让改革派暂时占据优势。

但,要是改革派有半点做不好的地方,保守派必然横空出世。

皇帝的压力会很大,要是改革派多几件错误决定,那皇帝也撑不住压力。

自此,改革就失败。

楚鸿的变法不存在这些问题。

他一变革就强调是慢慢变革,要是真有大的错处,可以让保守派纠正。

谁都看得出来变革的必要性,保守派也不是无脑保守,这些人怕是就是改革派一下子来猛的,将大周朝一波葬送。

楚鸿的改革接受度很高,节奏很慢,也不怎么劳民伤财。

这一来,保守派大多数都走到了中立态度。

新帝赵策英也相当支持富国强兵的改革,干脆让楚鸿放心施为。

元丰一年,楚鸿一边推广产粮更高的占城稻,一边让地方上修筑堤坝水患,让边疆推广边贸。

修建堤坝水患和边贸,这是真正可以让地方大族吃饱和捞油水的事情。

既然吃饱了饭,那就要好好办事。

否则,楚大相公的强权打压,可是地方大族受不了的。

你拿了钱不办事,要是让楚大相公搞了,其他办了事的大家族可不会同情你。

推广占城稻,让黎民百姓确实多了那么一点粮食,有了奔头。

修筑堤坝需要劳工,这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元丰四年,在皇帝赵策英的牵头下,施行军政改革,选取精锐士卒,扩充骑兵营。

元丰十年年,官方鼓励开垦荒地,多种粮草。

元丰十四年,富国强兵十余载的大周朝交好女真,正式强攻西夏。

如此元丰十八年!元丰十八年春皇帝赵策英以太子赵茂监国,宰辅大相公、上柱国楚鸿主大周一切军政事务,安稳朝纲。

此后,赵策英举行誓师大会,决意御驾亲征。

宁国公顾廷烨为英武大将军,领十万禁军,英国公张鼎为辅国大将军,领两万骑兵、令国公、越国公统兵十万,号称百万将士,征讨燕云。

此行,号称不收燕云誓不还,天下万民瞩目。

朔州,中军大营。

赵策英披坚执锐,既严肃又欣喜的指着地图,“经前次大战,辽军主要战力早已覆灭,燕云十六州有十二州已然收复。燕云十六州,仅余四州!”

说到这里,不少将领相视一眼,神色间没有半分疲敝,反而都是兴奋,有使不完的力气。

燕云十六州一直都是大周朝的痛楚,当年太祖皇帝早崩,太宗皇帝也没有收复燕云。

尽管大家平日里都不说,但谁都清楚,大周朝的版图比起以往历朝历代都要少。

这是硬伤,注定让人嘲笑的千古硬伤。

以往,诸多将领甚至都不敢说这个事情。

但,如今的他们会主动说起这件事情。

因为,他们将史书留名,收复燕云十六州。

曾经的痛楚,如今是功绩!赵策英满是势在必得,近二十年图谋,这燕云十六州,他要定了!

顾廷烨点了点头,神色凝重的上前,指了指地图,“余下四州,新周临江,我大周恰好有水军精锐,可以此为突破。或可兵分三路,先拿新州。”

顾廷烨的意思相当明显,以前可以分开打,如今就四州了,要稳着打,大军压境,碾压而过。

赵策英颇为赞成的点了点头,“将这燕云十六州收复,也恰好可以为茂儿冲喜,助他摆脱病痛之苦。”

说到这里,赵策英明锐的目光也不由得微微暗淡。

赵茂是他的长子,也是他最喜爱的孩子。

但是,从六岁起,他的身子就不太好,一天比一天差,搞得赵策英都有点怀疑大周皇宫是不是有点问题。

怎么小孩子一住就病呢?

到底是在战场,赵策英的目光又明锐起来,等将燕云十六州收复,新修皇宫,大赦天下!

“陛下英明!”

赵策英选择赞成,众将领也没什么好反驳的。

大周朝自楚相变革成功,富国强兵,粮草之类的东西早就囤积了不知多少,国力日渐强盛,若非攻城比守城难,早就收复燕云十六州了。

如今,仅仅余下四州,御驾亲征的军队又是大优势,怎么收服都行。

“休整一日,明日起兵!”

赵策英当即做了决定,打仗这东西,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优势方不能多熬,要利用好气势这个优势。“咚!咚!咚!”

雄壮的鼓声彻响天际,刺激着人的头脑,让人热血沸腾。

赵策英坐镇中军,有条不紊的指挥着士卒的行动。

在赵策英的示意下,中军不进不退,就这样和辽军主要军队僵持。

以赵策英的视野,甚至可以看到代表辽国皇帝存在的帅旗。

“杀!”

轰隆隆的马蹄声将大地震颤,山呼海啸般的骑兵由左翼飞拥而来,搅乱战局。

这是新任英国公张鼎,老英国公张辅的长子。

不等什么,无数箭矢从江边飞来,恰好侧重辽军后半部分,这是大周水军。

嗯.战力其实也就那样,但好在是特有的东西。

辽军没有这玩意,也养不起来。

右翼,顾廷烨领军上前,三军突刺,辽军节节败退。

顾廷烨一手长枪,擦着就伤,碰着就死,无一合之敌。

赵策英一看这情形,当即大喜,“万胜,收复燕云,大周万胜!”

大周朝的气势来到了巅峰,赵策英当即满是热血的下令,“活捉耶律洪基,赏万户侯!斩将者,赏百金,封爵位!”

这一说,杀气越甚。

顾廷烨在众人的护卫下,越发靠近辽国皇帝,干脆一把短刀甩了过去,恰好将帅旗砍断。

“辽国帅旗已断,辽皇帝已死,降者不杀!”

这话一出,不少辽国士卒望向辽王的位置。

一看,旗子的确是断了,一个个当即不敢争斗,要么跑,要么降。

赵策英也连连看向耶律洪基的位置,满是欣喜。

这时,一支不知是什么位置射来的箭矢飞来赵策英一惊,连忙闪躲,那箭矢恰好射到他的左肩。

士卒连忙护卫上来,赵策英早已兴奋起来,这一点小伤不足以让他痛楚。

他当即将箭矢随手一拔,在众人的护卫下走向安全的地方。

他丝毫没注意到的是,那箭矢满是铁锈.一场激烈的混战轰轰烈烈,顾廷烨杀伐无双,拦住了耶律洪基的退处,成功将人活捉。

赵策英大喜,当即鸣金收兵。

燕云十六州的收复,至此已然功成!文德殿

楚鸿耐心的主持朝政,赵茂则是坐在皇位边上的一个凳子上,当起了吉祥物。

他天生身体就不行,自然也没有学习东西的精力。

学不到真东西,自然应付不了朝臣。

相比于看仲父处理事务,此时的他更多将精力放在一个新近升入汴京的五品官上。

六年前的探花郎,三年前的扬州知州,如今的正五品礼部郎中,楚瑞!

那是他的好友,读书相当厉害。

“既然如此,今日从早朝到此为止,诸位便散去吧!”

如今的朝堂,绝大多数都是楚系的人,也有不少是楚鸿当年外放时就认识的熟人,吏部尚书王昂、礼部侍郎左陈奇、礼部右侍郎张周此外,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工部尚书也都是楚鸿的人。

内阁五位内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盛长柏、观文殿大学士韩嘉彦、东阁大学士王安石都是楚鸿的人。

五位占三,早就是他的一言堂。

自赵宗全登基,楚鸿两次主持科考,赵策英登基十八年,也都是楚鸿或者楚系的人主持科考。

也就是说,这二十一二年期间,但凡他是中了进士,且没有原生家庭带来的深刻印记,那他就是楚鸿的人。

这十八年,楚鸿做到了真正的治政清明,能者为官。

大家都是楚系的人,都是楚大相公.咳咳,皇帝的门生,自然也就扯不上走关系之类的事情,自然也就治政清明,能者为官。

这朝堂上的事务,自然也没什么异议。

“拜谢太子殿下!”

“拜谢大相公!”

众人齐齐行礼,一一退下。

楚鸿微微躬身,望向太子,“茂儿,今日的政事处理得差不多了,你是要同我一起去内阁处理事务,或者是有自己的要事要处理?”

“茂儿有自己的事情,不劳仲父了。”

赵茂连忙起身行礼,他可不要去内阁被硬控一天。

那是真的无聊!

说着,赵茂又是恭敬一礼,旋即走远。

楚鸿笑了笑,一个人静静的站在文德殿,走到殿门的位置,高高的俯视着一路的台阶。

表哥,伱应该中箭了吧?

6k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