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水浒大官人 > 第二百零一章 火炕和信鸽

水浒大官人 第二百零一章 火炕和信鸽

作者:齐灵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30 22:03:21

第二百零一章 火炕和信鸽

寒冬腊月,冷风扑面,带着的饕餮面具,贴在脸上,甚是冰爽。

张正道紧了紧身上的衣物,站在院子中,向远处的八百里水泊中眺望。

如今已是年关将近,梁山大寨的各项建设,基本都已完成。

世道艰难,上山的百姓,络绎不绝。

“呵……”张正道吐出一口浊气,凝成雾气,消散在眼前。

这段时日,劳心劳力,山寨中的大小事情,尽皆需要过问、安排,以至于张正道都瘦了一些。

“还是缺少人才啊!”张正道感叹一声。

他现在总算理解,不管人不知人事艰难,不管事不知事务繁杂。

千头万绪,总结起来,就是缺少可用的人才。

眼下梁山战兵已经突破五千之众,两支水军,合计有三千水卒,两支步军合计有两千步卒,外加三百马军。

水、步、马三军,经过每日刻苦操练,倒也似模似样,至少能保证军容齐整,令行禁止。

张正道不时按着后世之法,改进此时的练兵之法,引得各军统领,赞叹之余,也都悉心受教,应用到日常操练之中。

跑操、站军姿、打军体拳……不一而足。

正想着事情,闻焕章和王伦,二人联袂而至,纷纷上前见礼。

“见过寨主!”

张正道笑道:“二位先生,今日的课程都讲完了?”

王伦回道:“禀寨主,都讲完了。”

“近日上山的百姓中,有两个读书人,识得文字,这教授稚童读书一事,已经悉数交由他们来做了。”闻焕章淡然一笑。

这几日,张正道一心扑在军务上,倒是对后山的杂事,不怎么关心。

“进屋说话!”张正道将房门打开,一股热气临身,暖在心中。

王伦跟在最后面,随手将门关了。

屋子里,那木床早已是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土炕。

寒冬季节,只有睡着土炕,方才保暖。

此时,那外屋灶门中,还塞着几段木头,燃着火焰,将屋子烧的暖暖的。

三人进到里间,张正道盘腿坐在坑上,又情不自禁挪动了一下,只因这火炕烧的太热,有些烫到了屁股。

“这火炕,可真是解决了山寨上下的取暖之事。”闻焕章亦是脱鞋上坑,寻了一个相对不那么烫的地方坐下,口中赞叹连连。

“是啊,睡在上面,一整夜都不冷,用那烧炕的锅做饭,吃着都香,寨主真乃是神人也。”王伦亦是跟着称赞。

其实大宋此时,已有土榻地炉,冬季烧之取暖,只是没有烟道,也没有在外间烧火做饭的锅灶。

张正道将这建造之法,与山寨的工匠们说了一下,在改造了几间屋舍之后,试用过后,便在山寨中推广开来。

各间房屋,能改造的皆是改造,不能改造的,便在屋中搭建火墙,底下烧上木柴,足够取暖过冬。

张正道笑道:“小道尔,不值一提。”

王伦倒上两碗热水,放到张正道和闻焕章二人面前,自己则是站在地上,垂手而立。

张正道疑惑问道:“王伦兄弟,怎地不上炕来坐?”

王伦尴尬一笑,道:“小弟昨夜贪热,睡在炕头,这屁……屁股……如今还疼着!”

张正道大笑道:“不要烧的太多。”

王伦点头道:“小弟已经传话下去,让百姓不要烧太多木柴。”

闻焕章笑道:“好在这后山之上,树木林立,百姓劈柴做饭,倒也省了不少麻烦。”

张正道点点头道:“这样一处宝地,养个三五万人,轻而易举。”

闻焕章端起碗,吹着喝了一口热水,润了润干涩的喉咙之后,说道:“寨主可是在担忧阮小二头领?”

张正道皱眉道:“毕竟是第一次出海,始终放心不下。”

前段时日,阮小二的平海水军,将四艘海船操练的熟练之后,在三个常年在海上奔波,曾经多次去过高丽、日本等国,有着丰富航海经验的老船工带领下,操着两艘海船,自北清河顺流直下,出海操练去了。

好在此时,不是小冰河期,北方虽冷,那河流却也不冻,若不然,这梁山的海船,只能在这水泊中操弄。

王伦主动宽慰道:“寨主无须忧虑,阮小二头领,已经整训颇久,且此次又是在近海操练,不会有甚么意外的。”

张正道叹了口气,放下心中忧虑,而后说道:“山寨事情繁多,多得你们二位相助,才有如今大好局面。只是寨子里,草莽汉子居多,能打理政务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如今也只能从上山的百姓中发掘人才了。”

“若是有那识文断字,聪明伶俐之辈,可以委以重任,只需二位先生实时监督就可以了,不用事事都要向我请示定夺。”张正道决定下放一些手中权利。

闻焕章道:“寨主所虑,亦是闻某所忧。”

随着山寨口众与日俱增,压在闻焕章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我和军师商议过了,学堂之事,已经放手交给那两个书生来做。”王伦连忙说道:“那五万贯钱财,也都悉数花了出去,全都换成了粮食,储存在后山米仓之中。”..

“防火一事,务必做好!”张正道吩咐道。

“小弟已经命人彻夜把守,万无一失!”王伦回道。

张正道想了想,见山寨诸事都已安排妥当,可以脱身了,便说道:“我要外出一段时日,可能年后才能回来,山寨诸事,便托付给两位先生了。”

“若是碰到难以决断的紧急之事,军师可遣人快马报信。”张正道说到此处,心中一动,想起一种通讯手段。

“我突然想起一事,史载,唐朝诗人张九龄养鸽、训鸽,用鸽传书,每每与友人书信往来,便将书信系在鸽子脚上,鸽子依所教之地,飞往投递,故叫信鸽。”张正道马上吩咐道:“王伦兄弟,派人下山去买鸽子,寻那懂得饲养家禽的兄弟,饲养这些信鸽。”

王伦好奇追问道:“寨主,这信鸽要如何喂养?”

张正道回忆片刻,介绍道:“这鸽子的头里边有磁性,能辨明方向,就和司南、指南针差不多。可以根据这个特点,用磁性物质经常来训鸽。”

“这养鸽之法,需要底下人琢磨。但是信鸽送信的原理,却是简单,若是我山寨之中,养了信鸽,阮小二头领此次出海,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只需带上几只鸽子,养在船上,将信件绑在鸽子腿上,放飞出来,那信鸽便能找到回家的路途,自行飞回山寨,此为报信之法。”张正道见二人正在沉思,便停顿了片刻。

待二人抬头,张正道便又继续说道:“还有一种养鸽之法,便是白日里将这信鸽在山寨中喂食,晚上却将信鸽送去南山酒店、西山酒店,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这只鸽子便能在两地之间送信。”

闻焕章笑道:“若是如此,朱富、朱贵两位头领,不必因为一些事情,要渡过这水泊,跑到山上来了。”

王伦急道:“小弟这就派人去买鸽子。”

张正道笑道:“当然,信鸽送信,也不一定能全部安然无恙的送到,若是半路碰到猛禽,或者有那精通骑射的神箭手,将信鸽射落,不仅书信丢失,若是重要信息,也可能让山寨蒙受损失。”

“因此,还要编译一本密码,只需在信中简单写上暗语,即便信鸽丢失,书信内容被人得到,也猜不到信中所写的内容。”

既然说到这里,张正道便让王伦将桌子上的笔墨纸砚拿来,而后简单的将阿拉伯数字写了出来,对二人一番解释,又取过一本书籍,用作破译暗语的密码本。

一番解说过后,闻焕章和王伦二人大为叹服。

张正道笑道:“若是信鸽之法能成,外出的头领,便能时时与山寨保持联系,即便是远在寇州的乜恭兄弟,也能知晓他的近况。”

王伦迫不及待道:“小弟这就去弄鸽子。”

言罢,踏步出门去了。

闻焕章见王伦走了,开口问道:“寨主可是要回清河县?”

张正道点点头道:“离家数月,不知家中情况如何,得回去看看,若是寨中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军师可遣心腹人,将信件送到清河县狮子楼中。”

闻焕章答应下来。

张正道便收拾好随身物品,准备回转清河县。

渡过水泊,来到西山酒店后边的草亭处,前来送行的闻焕章,站在船上拱手道:“寨主多保重!”

张正道笑道:“寨主事情,就托付给军师了。”

闻焕章道:“寨主放心!”

张正道抱拳,而后进到酒店,命店伙计准备一匹驽马,而后翻身上马,朝清河县方向去了。

待到了无人之处,将那冰冷的饕餮面具摘了下来,藏在身上,一股冷风扑面,张正道情不自禁打了一个寒颤。

冬季跑马,最是难受!

强忍着寒冷,沿着那熟悉路途,打马疾奔!

返回清河县时,已是翌日傍晚,入到城里,张正道心情急切,只在街道上跑马。

好在此刻路面上人少,倒是可以跑起速度。

赶到张家,但见门匾上挂着一条白绫,门边挑着两盏白灯笼,张正道心中一沉,家里出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