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康王列传 > 第四百零七章 天成子和志道人,

第四百零七章 天成子和志道人,

这个称呼是指他法号和志,道号天成子,那法号是拜坛做法事画符落款用的,天成子就类似于江湖绰号,算是日常的称呼,他把和志道人拿出来说话,某种程度上也是承认康王是“业内人士”。

只有道士才会互相称呼法号,即使和尚,也会称呼他为“天成子道友”,背后提及来也是“天成子那老牛鼻子”。

对于称呼的事,惊讶的不只是康王,和尚们显然也是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除了那个正在回席的明远和尚不动声色,其他人难免带出些表情来,大部分是不解,小部分是愤怒和难以置信。

估摸着他们来之前都预设好了立场,说不定还做了谈判的分工,但是这位和志道人,兜头这一巴掌呼的众人晕头转向摸不着头脑。

康王惊讶之余,并没有开口,仍是女官问话,不过这语气上可就宽和了许多:“道人,所为何事?”

和志道人直起身来,手仍是没有放下:“大圣容禀:我天师道一脉,向来施符斋醮、降将神驱魔,上应天条,下守人道,作为人间镇守,已有三千年之久。

有箓生万余人,二十四品三十三阶,降魔殿前各有司职。

如今大圣有意再立天柱,我辈义不容辞,应当前来助拳。”

箓生,指的是有品阶的道人,哪怕是九品,那也是一城一镇里能叫得上号的人物了。

天师道一向低调,不过这个数量,其实并不让人意外,有心人稍微调查一下,得出的数据会比这大得多。

二十四品三十三阶,说的其实是他们内部的经论修行路线的分级,很繁琐,正常人绝弄不明白,但是相对来说非常专业,涉及到的业务很全面。

只不过……康王眉头一皱,女官长身问道:“三观天师府在柯罗尼根基已立,那不是你们天师道的首领?”

和志道人一抖袍袖:“金缕真人那是传经布道的头目,这驱魔除恶么,还是要看我们玉枢院的降魔一脉。

和尚们虽然脑袋大,但是有句话说的却是对的,柯罗尼现如今魔焰滔天,地球都为之震动,我们这些三品以上的道士,那些金刚境的和尚,都感应的到。

经过多方卜算,此事还需大圣金口谕旨,许下我等职权。”

女官杏眼一番,一个风情万种的白眼仁扔过去:“哦……明白了,你们就是来讨官儿的啊。

那可是不成,当初二位老爷可是许了,这一界归俺们,你们呀,来晚咯。”

康王看着和志深吸一口气,似乎又要发言,便一甩袖子:“尔等所为,当以江湖事处置,人间自有气运,尔等要争,自去争。

只要苗裔不灭,其余事与咱也无关联。天宫地府尔等不可插手置喙,如地星一般乱七八糟,叠床架屋各行其是,那是万万不许的。

大劫将起,尔等想必已然有所察觉,咱不知你们都传下了什么谶纬预言,咱也不管尔等要如何渡劫,咱的任务只有一样:那便是建天宫,塑地府,人间正道,是我炎黄当兴。

倘若有谁阻拦这个大势,便要来试试咱家刀剑利是不利,法宝灵是不灵。

嘿嘿,当年二老爷劝退我家教主,哄住了大老爷闭关,得以主持神仙杀劫,机关算尽将咱家兄弟族人尽赶出九州,独享地星一门富贵,却也不曾想过有今日吧?

如今地星外劫临身,面对这无量量劫,倒要看还有怎样的算计。

劫难累积,享受了的,现在要还了。”

和尚们的面色最为难堪,他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呢,因为各类经典里,并未提及释门和地星的缘分,而道门的经典里,其实说的也少。

实话说,正经的经典教义,谁会记载这个啊?把说什么做过什么都写下来,也没有什么义理,也没有什么天地奥秘,长生秘诀在里头,就让后辈儿孙对着自己做过的事儿也不论对错就膜拜信仰,这得多不要脸才能干得出来?

释门的脸皮够厚了,他们也没干过这事儿。

所以对于当年发生了什么,包括道士们也只能根据典籍的历史一点点往上找:所以他们根本理解不了康王为什么下这么大力气阻拦。

他嘴上说的怨气冲天,可实际上,并没有表现出不可商议的态度,颇像是刀斧嘴豆腐心的校长——他还真可以算是个校长来着。

面对康王坚决的态度,和志道人也晓得不能硬碰硬:这一大片云彩虽然用的什么神通他是看懂了,但是他认为没有人再能复制一下,因为这需要的法力实在太多了,怎么看都不正常。

“大圣,我等非是讨要职位,只是我辈降魔,多靠符箓,在地球上有三官完备,天庭地府人间气运,有各路神仙卷顾保佑,我等尽可施展。

可是到了柯罗尼,这地方没有地律天条,也没有天神地只,只靠空气中的灵气,手段有限,偏偏此界生灵皮糙肉厚,法术攻伐无力。

法器一道,地球失传已久,剑仙现在连传承都找不到了,那峨眉枉担其名,您瞧瞧,搞一帮和尚出来招摇过市,岂不是罪过?”

和尚们倒也没有对他的话有什么反应,因为好似只有慧静是峨眉僧,其他人从服装上就能看出来不是一路。

和志道人继续口若悬河:“听说大圣座下已有星命坐怀的将主,我等是想能不能借几位将主之名,录入符篆,行降神斩魔之事,这对将主们也是一份功德。

无论是如何,星命将主将来定是要升天归位的,总是也要受人间香火,得享道人供奉,这早一天晚一天,也没有什么区别。

尤其我们常用的请天兵天将,正好和将主们的身份相合啊。”

说实话,和志道人所说的这个角度,康王是从没有想过的。

如果放在几年前,这是想都不要想就会拒绝了,但是现在,这个想法可行性是非常高的。

首先,道门符箓不都是和神仙相干,那些咒符、法符,用的多是道人本身的法力,有些香火之力,也是道人日常里供奉祖师、灵坛积攒的。

这些东西,刚才和志道人也说了,作用仍有,但是效用不大,除了修士们自身的本领不到家之外,和很多修炼法门没有复原有直接关系。

就以天罡地煞法为例,修炼方法几乎每个传承久远的道派都有那么一些,有心人早收集全了都不一定,但是在康王到来之前,并没有地球人学会了这些上古法术。

包括剑仙,那是传承断了么?未必,只不过是环境不合适了,材料都没了,空有屠龙之术,奈何龙没有了,刀也没有了。

现在他们想要在柯罗尼有所作为,但是能拿出来的手段用起来都很艰难,原本到也是能顶一顶,七十年都过去了,再有个七十年,也能恢复一些强力的古法,甚或者有更好用的新法出来都说不准。

但是现在多了个万兵洞,这帮人手段高超,没几年就能吊打很多老牌强者了,他们的再想稳一稳,等待技术的发展,依然是稳不下来了,再不上前,不要说有收获,地位都要被人家给清空了。

包括释门也是,要说三冠天师府的建造还是道门自己做主,那金刚寺的出现,着实令释门惊恐:那寺里都是些弃徒,当初怎么来的谁心里没数?哪成想现在这些人出息了,有资格翻脸不认人了。

和康王已经过过几回事了,这位“大圣”对释门的恶感根本就是摆在明面上的,他也有实力,也有影响力,真要再行武宗之事,这条件可是够够的了。

其实要说降魔,释门在柯罗尼要比道门强很多,他们首先是武道弟子比较多,其次他们平时不用符,用的那个咒,力量也不是借来的,都是自己的,了不起是用自己寺庙的香火练过一遍,增加些特异用处。

但是在柯罗尼,康王看到的在前线活跃的,还真就是儒家和墨门的人最多,释门的武道家也不是特别愿意过来冒险,还都是回地球开道馆的居多。

听说他们在迪迦那边很活跃,但也只是听说而已,康王一直在收购骨马,但是和他交易的也都是道门弟子,秃的一个也无,便是连俗家的都没有。

江湖上各类传闻,在迪迦那边也都流行什么霹雳道长,火光道长,神符道长之类的传言,并不曾有什么罗汉爷大战骷髅的本子出来。

这事儿在网络媒体上也总是被一些不愠不火的人提及,而提到这个的人,很快就不火了,所以也没有人真的关心和注意到这其中是否有问题。

可现在很麻烦了,因为柯罗尼有寺庙了,那些正统出身的俗家武馆还会听从本宗的意见甚至命令,但是很多只是修行了释门武功,或者说只是祖上和释门有过渊源的,包括哪些虔心向佛的人,他们只看到了那是寺庙。

虽然和地球上其他的寺庙不同,但是佛法广大,方便之门大开,佛祖恐怕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个流派分支,所以不一样也不算是毛病——再说地球上和他们相同的没有,但是类似的却并不是没有。

这么一来,柯罗尼宗派的发展,给了地球这些宗门很大压力,包括之前杨家枪协会闹出来的问题:樊元亮被沙月卉捅咕出名了,他和杨家枪的渊源自然有人扒出来,而他也公开说过万兵洞的杨家枪传承更全,而协会毫无办法。

因为万兵洞真的可以学到更多分类的枪法,另外现在杨家枪的高手也没有谁能提起劲来和樊元亮真正来一场生死擂,以扞卫协会的名誉:他们那个协会成立的目的本来就有问题,自然笼络不住那些有志武道的人。

而且杨家枪更多的是偏向应用,在强化自身方面,其实是很弱的,所以大部分杨家枪修习者,都是为了有个战阵手段,学的人多并不是说这门枪法就绝顶了。

现在金刚寺又有了类似的苗头——三冠天师府因为金缕道人是正经过来开宗立派建立道场的,所以在这边替代了天师府的名头也是理所应当,没人觉得有问题,就连天师府的张天师都应了,哪里还有什么别人说闲话。

金刚寺和地球释门的关系,和樊元亮同地球杨家枪协会的关系是一样一样的,不同的是杨家枪协会势力小,人也不行,没顶住樊元亮的翻身,自己折了臂膀,失了分寸,然后一蹶不振了。

结果现在万兵城出了个枪兵协会,那里头连杨家枪的比地球都多:当然,他们不叫杨家枪,因为是樊元亮传下来樊家的枪法并不是《枪法·桃夭,所以就按他们家里的叫法,称为梨花枪——其实仍是杨家枪的分支。

这是前车之鉴呐,释门并不像道门对传教看得澹漠,他们传法渡人是非常大的功德,号称传法千万就能成就菩萨果业,很多人觉得,这可比修行简单多了——但实际上能做到的一个都没有。

别说千万,一个和尚一辈子能教明白自己那些徒弟,都算他是有道高僧。

所以对柯罗尼,他们垂涎的,但是如果干,他们也没有底,因为武僧行金刚伏魔事,在传法上完全不懂,而传法僧武艺通常并不精湛,要打起来,还得靠法咒,但是从现在都没有一个出名的禅师就知道,这法咒啊,也不那么老灵。

当然,也不能说他们什么事都没干,迪迦拥有数不清的幽魂,这些东西漏一个到地上,都是一场巨大的惨桉,墨门那这些幽灵没有什么办法,只能靠其他宗门的弟子,但是儒家的那些术法,对幽灵的伤害也很低——毕竟不是真正的浩然正气。

所以道士和释门,守住迪迦的通道功劳还是不小的——就是这里面总是看不见和尚令人十分不解,这个名声来的也因此有些无厘头。

和志道人的申请,康王表示可以慎重考虑,主要的原因并不是不许,而是要怎么做,既不妨碍弟子们的修行速度,又不影响他们自身的意志:借用其名,就得先把他们供上,这给活人立生祠,这里头说道可大着呢。

话说,,,..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