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国风华 > 第一百零七章 这就回去了

大国风华 第一百零七章 这就回去了

作者:丰本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2:14:07

第一百零七章 这就回去了

“不低买高卖怎么赚钱呢?”

寇清凯的面色不好看,只是郑建国却没有在意,这位算得上是他接触最多和最高级别的领导,当然最大的把握来自于记忆中这位的所作所为,证明了他不是一个迂腐的人,和学校里面的魏安然差不多是一类人,当然地位方面要比魏安然高的不是一个级别了,那是这辈子后者都追不上的:“没有钱,怎么吃,怎么喝呢?”

浑然不绝自家老爹的神情异样,寇斌眨了眨眼笑着接口道:“建国你现在工资和我妈都差不多了——”

“我个人自然是没什么需求了,可从先前下车到进了屋门这段路,给我的感觉还好像停留在年初我离开时的时候。”

没有理会好奇宝宝的寇斌,郑建国也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我在省里趁着曰本电影周播放的《追捕》和《望乡》赚了不少的钱,不知咱们这里电影院排片了没有?”

这时距离曰本电影周早已过去,可是《追捕》和《望乡》带来的震荡还在传播,作为见证了从受到抵触被迫派发门票到上映后一票难求的郑建国,却是知道这两部电影将会在未来的十年里引领着无边的日潮,所以问的时候也是看向了旁边满脸好奇的寇斌和罗刚,果然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两人顿时面现尴尬之色,当即笑道:“所以就我个人来说,算是到了温饱标准。”

“嗯,现在据说这两部电影的票很贵。”

旁边,一直没开口的范颖接口说着,隐隐的朝着旁边的罗树强使着眼色又继续道:“要是能够拿到票的话,是不愁卖不出去的——”

“由于咱们之前的宣传,老百姓们对于曰本的电影并不看好,甚至可以用抵触来形容,但是我在对两部电影了解后,发现这是两部能够让人们感到新奇的片子,服装,剧情,人物这三方面都要比国产电影好很多。

特别是电影中展现出的曰本人的生活方式,私人飞机和马场更是普通国人为所未闻的,在这之前咱们国人做梦都没想过人家的生活方式是那样的,再考虑到咱们样板戏都不愁没人看,这才是我去倒卖的原因。”

迎着诸人默然注视的眸子,郑建国还不知道他的这个说法已经引起了罗树强和寇清凯的高度警惕,两人甚至开始怀疑这位上门来的目的,是不是会让两人帮忙去多买点已经热起来的电影票,好让他去倒卖发财。

只有罗刚的想法有些不一样,他对于这位表妹的同学可是好奇的紧,也是从对方说话的方式中知道他还有话应该没说:“你现在没干了?”

“我那会儿干只叫做投机,如果现在继续干的话才叫投机倒把,额外还可以加个行贿的罪名。”

郑建国飞快的摇了摇头,迎着满脸好奇的罗刚继续道:“如果现在想要继续赚钱的话,可以考虑让人制作一批杜丘的风衣和蛤蟆镜,保准能赚个盆满钵满——斌哥刚哥你们俩想要那么一副盖住半个脸的蛤蟆镜吧?”

“这——”

寇斌傻了,幻想着自己穿上杜丘的立领风衣和蛤蟆镜,当即满脸惊喜的抬头看看罗刚,发现对方也是满脸惊讶的模样,不禁飞快的开口道:“想啊,问题是不好做吧?”

“想赚钱怎么可能会那么轻松?”

郑建国知道是该拿出些真本事来了,否则这桌子上的人怕还以为自己是来走关系想搞糖衣炮弹的:“衣服的设计好说,街上随便找个裁缝店的老师傅看看,花点本钱应该能做出来,当然效果可能并不那么好,只是蛤蟆镜就比较麻烦了,镜架是塑料的,镜片这会儿是玻璃的,这就涉及到了计划内的Pe塑料,这是原料,原料之外还有模具设计和开模,这就不是咱们地区里能整的了的,当然如果真的能做到,那钱就是流水一般的来。”

“一个蛤蟆镜,这么麻烦?”

寇斌再次傻眼之际,桌子上的其他人也都是蒙的不清,寇清凯两口子和罗树强两口子都没见过蛤蟆镜,可对于郑建国能够如数家珍般的说出这些制作流程,也知道他是想了肯定不止一天,却没想到郑建国直接开口道:“严格来说我这个也算得上是投机倒把,并且还占用了计划内物资,如果我想去羊城买了表回来卖那样,其概念是一个样的,都是发现了商机后去低价获得高价卖出——和首都那个知青茶舍们干的一样,都是挂着个名义在干低价买来高价卖出的活,但是人家就叫回城知青自谋生路,而我则是投机倒把。”

“目的不一样,知青茶舍是为了解决回城知青们的安置工作,并不是以赚钱为目的。”

罗树强飞快的摇了摇头声音平稳的说过,便见郑建国转头看向了旁边的寇清凯,后者眉头微皱望着他的眸子,莫名的感觉到有些怪异,当然此时的寇清凯还不知道这位的想表达的是没有钱怎么发展,而直到十几年后的某次见面,才能知道这个事儿对于两人带来的影响,虽然他这会儿说的话是:“建国,你这个想法很危险——”

“嗯,是有些危险。”

郑建国的想法再次破灭,不过他原本就是想借着机会指点一下对方,眼瞅着机会没了也就扔在一旁又坐着和几位聊了会随着新闻联播结束,晚饭吃到这会儿也就差不多了,当即站起身准备告辞:“寇叔叔,罗叔叔,天不早了,我还得回去,这就走了。”

“好,你以后有空就来玩,我们不送你了,寇斌和罗刚送送建国。”

寇清凯笑着和郑建国说了,后者便应下后跟着拎起包的寇斌和罗刚下了楼,没想到路边的一辆吉普车突然推开门,寇斌已经把他的东西放到了驾驶位上,转头看了看罗刚道:“罗刚你回去吧,省的回来后你还得跑着走。”

“那行,建国你路上慢点,咱们回头聊。”

罗刚冲着郑建国摆了摆手说过,后者和寇斌是上了车后很快开出了家属院,一溜烟的向着正西开了过去,不知是道路问题还是开的太快,坐在后座上的郑建国便感觉像坐在了弹簧上面。

瞅着后视镜的郑建国在打量车,坐在副驾驶上的寇斌转头了头,满脸好奇的开了口道:“原本我还想请你去看《追捕》呢,没想到你已经看完了,你说那个墨镜制造起来真的那么麻烦吗?”

“那肯定不是一般的麻烦,镜架镜片的。”

郑建国下意识的理所当然的说了,寇斌便直到他下了车再没提眼镜的事儿,可等他把行李背在了身上望着驾驶员鼻梁上的大眼镜后,眼前也就出现了个戴着厚厚墨镜手拿个架子,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墨镜的记忆:“镜片是塑料的也可以?”

“墨镜的镜片都是塑料的?”

进了村里郑建国的疑惑才冒出来,远处陡然传来了个声音和道白光:“谁,谁在那里,咦——郑建国?呀,你回来了?”

“彭姐,打扰你们休息了。”

眼瞅随着彭开丽的嗓门嚷嚷开,远处开着门的仓库里人影闪现,很快一大波的知青跑了出来,王国怀缓步到了面前神情复杂:“建国,你回来了。”

“嗯,王哥——”

下意识的差点说出王哥你也回来了,郑建国好悬是把后面的仨字给咽了回去,他是打心眼不想和这货有什么牵扯的,虽然这人的性格说不上个坏字,可不知怎么就感觉这货的心思是阴的。

然而,郑建国不想和王国怀产生交集,后者却明显的对他态度不同,当即转身看了看身后的十来个知青,语气激昂道:“知青同志们,这位就是咱们所在三里堡大队的郑建国,共和国最小的研究生,上次咱们县革委会主任来时便是说的这位,嗯——建国你这么晚回来,是放假了?”

“嗯,放假了,研究告一段落,老师放了个假——”

郑建国没想着对方会热情到和知青们介绍,只得开口应付着说过,便听知青里面有人开口道:“研究告一段落,就能放假了?”

对方问的有些天真,饶是郑建国有着几十年的世情经历,可愣是没听出来对方是不是诚心在说怪话,这种情况下也就只能实话实说,毕竟在场的不是某个知青,而是三里堡知青点的都在这,这种情况下怠慢一下那就不知什么帽子飞过来了:“就像爬珠穆朗玛峰,一口气爬上去会死人的,只能是将这个大目标拆解成几个小目标,一段一段的去爬,一段一段的去登,现在来说我就是爬完一个点了,暂时可以享受下难得的轻松时光——你们这么晚还没休息,在学习吗?”

彭开丽飞快的摇了摇头:“没有,我们在排练《于无声处》。”

共和国的教育方式虽然采取的是看似和西方主流的课堂传授知识方法差不多,然而由于其深入骨髓的传统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便是针对教育的目的性要远远大于西方的引导性。

用于简单的表述可以归纳为功利性和思想性,具体表现在儿童入学考试时则为1 12是符合前者教条认知的,而1 13引申出来的是爸爸和妈妈加一起就有了我的说法则会被后者更容易所接受。

两者其间这迥异的差异,则常常被国人用来当做把柄抨击教育方式的不同,只是这些人或无知或刻意的忽略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资源索取程度是不一样的。

因为教育不是纯正的公共产品,但是由于其具有的利益外溢和投资周期长以及投资效益不明显与其不确定的诸多特性,世界各国都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事业来对待。

孔子为何会成为圣人而被尊崇千年多的时间,皆因他一句有教无类的打破了之前只有贵族才能接受教育的桎梏,将知识免费的进行了传播,让无数的草根们得以有机会接触到知识,然而终其一生所教也不外乎是三千多名。

而在郑建国记忆中的老师,平均每人每年都可以带三到四个班学生的课程,即便是以每个班五十人去计算,这也是个一百多到两百人的数字,不用去按照一辈子的时光去计算,单是在这个数字后面加个0,那也是个可与文圣试比肩的数字,然而一辈子为了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老师们,又有多少呢?

没有现代化的教育,就不可能会缔造出现代化的国家,没有被人诟病的填鸭式教育,共和国就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建国前的80%文盲率降到世纪末的6.72%,也就更没办法在历史潮流递来的机遇下成为世界工厂,用无数的辛勤汗水乃至于满腔热血将这民族之树重新浇灌于世界之颠,完成了祖辈先烈们为之奋斗而牺牲的目标。

只是历史的久远让无知的人们以无知者为荣,身为奋一代还不自知的情况下去和旁边的富八代比享受,且不知人家的八代祖宗们就把该干的活干完,躺在老祖宗们的福泽上只要防备不被人抢去就高枕无忧,偶尔有了兴致调戏下奋一代说那么拼命干啥,及时行乐才是好享受——傻子便乐呵呵的跟着玩去了。

而在郑建国的眼里,这会儿以王国怀为首的知青们便是那些傻子,《于无声处》他自然是知道的,一群由业余演员出演的风潮剧,反应的是被四人帮迫害人民群众的苦难经历,自打上个月演出以来称得上是轰动全国,剧组更是接到前去首都进行汇报演出的邀请。

可这些对知青们来说就是不必要的娱乐了,不说身为知青不老老实实的去复习参加高考和考工,竟然还有空跟着流行去排练话剧,单是这晚上都马要九点多的时间还在点灯熬油的浪费,可当郑建国的目光在十来张隐约不明晦暗不清的面颊上扫过,便将脑海中的诸多不快扔到脑后,笑着开了口道:“那我就不打扰你们排练,这就回去了。”

眼瞅着郑建国的背影消失在黑暗里,王国怀回过头后看了眼彭开丽,满脸好奇:“你怎么不说咱们正研究怎么批判李铁他爹娘?”

彭开丽摇了摇头,望着黑夜皱着眉头开了口道:“据说李铁和郑建国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你不怕他跳出来横插一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