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国风华 > 第二百零七章 可以搞一下试试

大国风华 第二百零七章 可以搞一下试试

作者:丰本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2:14:07

第二百零七章 可以搞一下试试

在八十年代的共和国,城镇户口是一个人想要合法的在城市里获得保障的根本,有了这个户口才有可能被纳入城镇职工体系,而如果单位效益好,还能参与分房和在退休后拿到退休金。

郑建国之前为了等待高考去找自习丛书自学,打的旗号便是要参加城里各个单位的招工,以至于引的无数社员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他想要做白日梦,直到考上大学。

到了现在,郑建国已经不用为户口发愁,甚至是这会儿的郑富贵和杜小妹也完成了从社员到工人的转变,可他并未去想着给父母带去更多的变化,两位老人这才成了工人没有多长时间,现在最让他们高兴的就是去早八晚五的上班。

对于郑建国来说,和他有血缘关系的除了父母双亲之外,也就是那四个姐姐需要去考虑她们的心情,和这四个姐姐中的远近关系上来说,到了这时已经没了和谁近谁远之说,都是一母同胞的姐姐。

大姐二姐成家早,按照几百上千年的传统来说,那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一家伙把人家的户口变成城镇户口,那搞不好就要让姐姐在她们的家里两头不落好,毕竟绝大多数的国人都是为了张脸活着,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是个成年人都知道,这两个姐姐都需要时间去改变。

而即将要成家的三姐没有公婆,只有个叔叔婶婶在旁边,郑建国在保证了给与罗刚足够的尊敬时,才将照顾郑富贵和杜小妹的事儿安排给了他,虽然他怀疑这货接近三姐的目的是有投机心在里面。

可趋利避害是所有生物的天性。

至于四姐,这姐姐是过了年就要去港岛留学的,户口什么就不用去操心了,以未来国内对于吸引海归们回来的手段来看,想要在仕途上走的太高很难,但是找个顶尖的单位里面混着总是没问题的。

血缘关系再等而下之去想,也就剩下了老娘杜小妹那边的关系,这些却不用郑建国去操心,他之所以把钱放在郑冬花手里,而不是交给郑富贵和杜小妹两人,就是怕因为钱的事儿让两位老人间起了摩擦,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这会儿能让他顾忌的也就是这俩。

其他亲戚们还需要放放,剩下的也就是郑建国为数不多的朋友,第一波序列里的寇阳与罗兰和郝运以及李铁中有三个算是安排了去向,唯独郝运这货目前来说还是待业青年挂在半空,顶着个给私企打工的名义,颇有些上不了台面的意味。

按照郑建国的想法,他是准备把郝运也给送到港岛去拿到户籍再回来的,然而想起这货的哥哥郝汉在部队当兵,这么整的话就搞不好要让亲兄弟反目,毕竟部队里的兵突然有了国外关系——那给这货弄个深城户口吧。

郝运原来的户口就是城镇户口,这也是他安排去首都接替郑冬花的原因,否则找个社员过去被抓了送回来才叫刺鸡,只是以这个户口挂着合资公司的名义去首都上班,这在郑建国看来倒不如直接挂着深城的户籍去那边上班,甚至是理由都想好了:“就当公司给的福利。”

郑建国这话是直接对郝运本人说的,而时间则是已经到了吃过晚饭后的九点多,由于华盛顿比首都早12个小时,地球那边这会儿正是太阳升起没多长时间:“到时候你有了深城户口也方便往来于两地——”

“谢谢,这个得花不少钱吧?”

话筒中的郝运声音有些发干,郑建国听到后也不想让两人的关系变质,也就笑着开口道:“房子先挂你名下,什么时候存够了五万块钱,再把房本给你。”

“哦,这个没问题,我第一次拿到工资时就感觉太多了,实际上你给我一百块我就高兴坏了——”

郝运的声音恢复了以前的几分意味,郑建国倒是没往这方面去多想:“建国公司现在是外资公司,里面的薪资待遇是按照相关要求定的,主管们的基本工资在2000块,外加1000块的外派补贴,这些不光是你这个行政主管有的。

等到你去深城办了手续就知道,羊城那边项目部还有一大批二三十个主管,要是你的工资待遇降那么多,那他们的就不好办了,总不能搞区别对待吧,这样一两年的时间你就差不多可以攒够了——”

由于打着注册地在英属维京群岛的旗号,建国公司组建后的待遇也是参照了港岛地区的平均水平制定,普通文员的是两千港币,这个级别高于普通工人的一千五低于老师们的三千港币。

而以此为标准往上走到了主管就是六千港币,按照3.1的汇率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一千九百多不到两千块,外加异地工作的外派补助一千到两千不等港币的补贴,再加上其他的各种福利和奖金,平均月薪在九千左右。

郑建国是生怕郝运有了钱后会大手大脚,这才没直接开口把要买的房子送给他,毕竟这会儿距离严打还有3年的时间了,别让这货拿着钱去惹出事儿来:“另外还有两个户口名额,你看看你家亲戚谁需要就用了,没事儿多看看书,特别是外语,我记得哪个学校开了夜校补习班,你去学学。”

“好的,我听你的,你在那边还好吧?”

郝运显然有些深受感动,竟然是难得的关心起了郑建国,后者听到这年把时间来第一次哥们间的关怀,也是有些哭笑不得:“我还不错,现在有钱了也有点成绩了,但是越学越感觉自己是多么的无知,所以你要把英语学好,我听说去年高考的英语已经不是只计算三分之一的分数了,今年很可能是全部计入总分——”

较之前的两届高考相比,去年一九七九年的高考并不是单单的英语试卷计入总分这个变化,同时还有的改变是时间进行了规定,也就是从去年开始每年的高考都定在了7月7日到9日这三天。

另外还有不同的便是命题,取消之前的各省各自命题,改为教育部统一命题,其他的变化也就是之前的年龄限制从30岁缩小到了25岁,当然某些特殊人才可以由单位证明放宽到28岁。

郑建国隐约记得今年就会要求毕业生才能参加时,紧闭的房门被人敲响,江路的声音从外边传了进来:“建国,徐秘来看你了。”

“哦,那先挂了,郝运,新年快乐。”

放下电话后踩着棉拖打开门,徐秘正面带关切的看了郑建国的脸,开口道:“我听说你去拿了点药?”

“两片,测试是不是神经衰弱,现在看来不是的。”

郑建国耸了耸肩将旁边沙发上的包拎起放在床头边:“徐秘请坐。”

“不坐了,我就是来看看你的,你现在也算是半个医生了,应该知道怎么休息和调整自己的状态,年纪轻轻就感到神经衰弱,我说你要不要去做个检查?”

徐秘是从医务室里听到的消息,来之前也是打听过安定的作用,即便这会儿听到郑建国说了,还是有些不放心:“这样让大家都可以放心。”

“谢谢,你都说我是半个医生了,这点我会注意的。”

再次谢绝徐秘的建议,郑建国便听他开口又叮嘱道:“那好,那今天你就早点休息,晚上的活动你就别参加了。”

大使馆是有跨年夜活动的,邀请的都是些华侨名流和国际友人,当然大多数人不会等到除夕夜过去,到场参加开场仪式后露个面拍个照片,便也可以陆陆续续的就撤人了。

郑建国去年就参加过一次,今年过来的目的也是以露面为主,这会儿得了徐秘的嘱咐正好可以好好休息下,只是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拿了个红包:“新年快乐!”

“你给的?”

扫了眼赵亮亮有些浮肿外加满是惺忪的瓜子脸,郑建国就听这货开口道:“怎么可能,我可没那么多钱,这是大使给的,188美分,人人都有份——”

“哦,大使的心意,那我收下了,大使的便宜还没占过。”

郑建国眉开眼笑的接了放进钱包里,接着抬头才发现赵亮亮无语的瞪着他:“你这话像是在奚落似的,出了门就别说了。”

“那我哪敢,你别过分解读了,昨天忙到很晚?”

郑建国说着不是废话的废话,赵亮亮也就说了不是答案的答案:“确切的说是忙到今天,走吧,咱们去喝可以加糖的豆浆——”

“呵呵——”

瞅着这货笑了,郑建国拿起大衣批上跟着赵亮亮出了门,就听他开口道:“睡一觉怎么样,有没有吃药前的感觉。”

“没有,现在没事了,让你去拿药只是做个试验,现在实验结果出来,睡一觉就精神抖擞了,我怀疑是上次买的便宜咖啡的问题。”

郑建国喝咖啡的习惯是从来到美利坚就有的,当然他之前买的咖啡都是些速溶产品,后面有了钱后也买了咖啡机和咖啡豆自己整,只是上次咖啡机坏了他贪图省事也没让人修,也就在超市里面随便买了些速溶咖啡喝,没想到这段时间来状态有些不对。

“你现在的身家不至于去买便宜货吧?”

赵亮亮满脸好奇的瞅了眼郑建国,两人这会已经到了电梯门口,后者也就开口道:“我不是想省事儿来着,现在这么想也指不定是药的作用还是咖啡的问题,回去后停几天就能看出来是不是咖啡的事儿,国内电机厂和模具厂你有没有认识的关系?”

“电机厂和模具厂?你想干什么?”

这时电梯门打开,赵亮亮问完才看到里面站着两个人,飞快点了点头开口道:“崔秘,过年好,这是郑建国,咱们的留学生,建国,这是崔秘,负责军事方面的——”

“崔秘你好。”

明明是武官却介绍为一秘,郑建国倒是没去想这其中的问题,而是按照赵亮亮的介绍称呼过,崔秘刚毅的国字脸上也就露出了个笑:“建国,怎么样,休息一夜感觉好点了吧?”

“好多了,先前正和赵秘说过,应该是前段时间买的劣质咖啡的原因——”

说着跟着赵亮亮进了电梯看他关上门继续下行,郑建国也是颇为轻松的和崔秘聊了起来,后者听到后嘴角扯了扯点头道:“有问题还是要早点确认原因,你一个人身居异国他乡,有事儿就直接对小赵说。”

“好的。”

电梯在二层打开崔秘带人离去,赵亮亮在郑建国应过后关上电梯门,看了他一眼道:“崔秘刚从国内过来,据说是南疆前线上下来的,你打听电机厂和模具厂做什么?”

“我看到超市里面的电风扇是港岛和对岸产的,就想着现在建国公司除了东湖新村项目也没啥业务,是不是能够搞个电扇厂,而据我的了解电风扇没啥技术含量,只要电机和外观过得去就能卖钱——”

郑建国装作无意的说过,实际上这是他早就想好的从房地产业切入制造业的点子,当然灵感也不是他自己整出来的,而是记忆中不知从哪来的听说有家世界级企业是从生产电风扇起家,只是这么长时间他还没找出来。

“那你是想出口呢还是在国内卖呢?”

两人一前一后的出了电梯向着食堂转去,赵亮亮的好奇心也就上来了,他能听出郑建国的意思是要出口的,可这个事儿涉及到下面谈话的内容,也就凭借着两人的关系问了出来:“出口的话好说,你直接向轻工业部下单子都没问题,哥哥保证一路绿灯拿到最便宜最好的——”

“那肯定是出口了,在国内赚了人民币又不能换成外汇——”

听到和记忆中的消息差不多,郑建国也就点了点头开口道:“经过我的了解,港岛和对岸那边能够卖到这边来,最主要的还是价格便宜,本地产的49美元99美分一台,他们大多在20到30美元左右,之所以这么便宜还是因为人工成本低,我感觉咱们国内在这点上很有竞争力,可以搞一下试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