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国风华 > 第四百零九章 学习这么忙

大国风华 第四百零九章 学习这么忙

作者:丰本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2:14:07

第四百零九章 学习这么忙

大国风华正文卷第四百零九章学习这么忙郝运的哥就是郝汉,这哥俩的名字对于正常人来说是异常好记,一个运气一个梁山上下来的,只是郑建国最后的记忆是郝汉复员了,于是又顺着复员的关键词想到了叶振凯,当即是心有好奇:“你哥他们没安排工作吗?”

“呃,安排了去当公安,不过我感觉他那个工作没什么干的,挣得——有点少。”

面对着郑建国的问题,饶是郝运和他关系不错,可也在电话里说的有些含糊,不过当这话传过来的时候,郑建国却是想明白郝运在指什么:“这个的话,不能是你感觉怎么样,这得需要尊重你哥的意见,对了,他是什么文化?”

“哦,他比咱们高一届——”

听到郑建国只是强调要尊重郝汉的想法而不是反对,郝运悬着的心思也就放下,实际上他想说的是分配去当公安也就罢了,这怎么说也是个体面的工作。

然而地方却是几十里外的微湖公社,这就是摆明要离开善县的节奏,郝运再考虑到他自己已经是深城人还在首都上班,家里可就只剩爹妈在家,那么这个工作就是可有可无的:“现在和我一样在上夜校。”

“那还好了。”

郑建国是心里对郝运的眼界有点腹诽的,他如今已经成了建国公司的副总,郝汉如果继续留在善县当公安,那未来怎么都不可能是一辈子的小警察。

特别是影视基地和机场的投资都已经签完了的时候,寇清凯想不到这点情有可原,那善县的头头脑脑也不可能会忽略,只是事到如今郑建国已经不会主动去点拨人了:“那你有机会问问他,有没有想学直升机的想法?”

“啊,我哥就在旁边呢,你直接问他吧。”

饶是先前隐约感觉到郑建国的话有些什么,可郝运还是被听到的东西给惊了下,当即左右看过,不顾门口正进来的佘正,便将电话塞进了旁边郝汉的手里:“哥,建国想和你说点事儿。”

“哦,好的。”

郝汉连忙接过了电话放在耳旁,由于有着郝运的关系,他对于郑建国出去后的经历有着旁人难以相信的了解,所以这时心里浮现出来的,就只是各种的景仰:“建国,你好。”

“郝汉哥——”

郑建国下意识的称呼了句,面上便露出了许久不见的微笑,心底再次转悠着这哥俩的名字时,嘴上是也没停下的开了口道:“郝运说你不满意分配的工作,我想问下你对直升机有没有兴趣?”

“直升机?那肯定有兴趣啊,我当时参军的时候就想当空军来着,结果去了——哦,现在这个信息还是保密的。”

郝汉下意识的大嗓门说了两句,便想起什么似的磕绊了下,郑建国听到这里倒是为他的警惕而感到开心,毕竟据他所知这条线上,可就有着FBI的耳朵,于是开口道:“那好,有你这个表态我就知道了,你现在还是好好学习英语。”

“啊,好,好的,我一定认真学习英语。”

郝汉的保证是没有迟疑的传来,郑建国又在和郝运说了几句其他的挂上电话,瞅了瞅本子上的下个号码,也就在拨通后对面传来了熟悉的声音后,开口道:“崔秘,好久不见,甚是想念啊。”

“想念想念,能够接到你的电话听到你的声音,我是太高兴了。”

崔秘的声音里夹着发自内心的喜悦,郑建国也就听的心潮有些涌动,跟着便是笑起:“上次拜托你沟通的直升机的事儿,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进展?”

“国内原则上是同意了你的要求,只是有部分异议主要集中在名义上面,咱们的情况不允许将私人飞机挂靠在个人公司下面——”

听到郑建国客套过后便转入了正题,崔秘却是没有迟疑的说出了这个事儿所面临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却并未难住郑建国:“我的建议是按照现有的影视基地投资模式进行合作,由齐省和建国公司共同组建一家航空货运公司。

至于持股比例上我可以吃点亏,以不超过10架民用黑鹰换取这家航空公司49%的股份,当然还有维护人员以及驾驶人员的培训费用。”

由于涉及到了准军事设备的引进,崔秘对于郑建国目前在国内的投资也是有了基本的了解,知道他明面上在余泉地区搞的影视基地,实际上是用投资一座机场作为代价,从余泉手里换走了影视基地的全部股份。

所以听到这个建议后,崔秘便以为郑建国是要故技重施,只是考虑到这会儿电话线上不知道有多少耳朵,便决定将这个话题留待见面再说:“你是说把这个航空公司的基地放在善县机场里?”

“是的,另外我需要派人负责这家公司的财务工作。”

脑海中闪过佘正的俩酒窝,郑建国也就露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如果这家合资的航空公司成立,那么他的影视基地就会变成真正的私人地盘,因为善县机场已经被齐省拿去参股到这家航空公司了——虽然不会赚太多的钱,可三里堡大队的父老乡亲都在影视基地里了呢。

“只负责财务工作吗?”

崔秘的注意力顿时就被转移了,他还以为郑建国会要人事管理权来着:“如果只是这样的话,我可以把你的要求发给国内有关部门。”

“是的,我只需要指派财务负责人的权利。”

默默的叹了口气,郑建国当然知道即便是这家公司真的成了,而且还赚到了钱,那也只可能是赚到人民币而以,如果不去换成外汇,这对他来说基本是没什么用处。

更何况以这会儿国内的经济体制来说,想在运输上赚钱就是在做梦,最大的作用还是当做医疗急救通道。

而这也是郑建国的初心,至于投资的金额如何,在这个初心面前也就不值一提了,所以他才给出了10架以下的条件,对标的便是才开出去的5000英镑悬赏,差不多十架军用黑鹰的价格,当然给他的只能是民用的猴版,那么就不会超过军用价格。

要说的正事儿沟通完,郑建国是又和崔秘多聊了几句便想挂上电话,却不想那边传来了田秘的声音:“建国,你对cusPea项目了解吗?”

“这个事情我可以出资,但是不会参与到里面去——”

没想到田秘会提到这个计划,郑建国倒是飞快说完后又继续开口道:“我的身份和李先生不同,我来操作的话,会让国内的孔教授和国外的农少山们群情汹涌的。”

“你有什么顾虑?”

话筒里的田秘显然是停顿了下后开口问过,郑建国倒是也没和这位见外,因为cusPea的计划,是李先生在去年的1979年便推动的,其目的便是说服各个大学负担国内留学生的费用,他作为最具人气的留学生当然不会陌生。

只是正因如此,郑建国才不想去牵扯到这个事情里面:“田秘,你应该知道当时和我同来的那批留学生,是出了什么问题吧?”

一句话问完,话筒里没了半点声音,郑建国倒并不是想知道这个答案,他想说的便是这种情况下对自己带来的影响:“国内都在报道说那批人是除了我都回去了,咱们抛开这个报道后面的东西不谈,单是如果我去促成这些人出来,如果到时候他们有人做出了什么不成熟的举动,会怎么办?

国内的孔教授们是拿李先生没办法,但是他们可以通过某些自以为是的人来影响我,而且按照李先生的那个计划,是把咱们的精英给送了过来。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并不认可这种类似于撒网的计划,偏理论的意义不大,李先生真有心的话,倒不如带两个弟子出来,我认为比这有用。

而偏试验方向的话,我认为以国内一段时间的经济建设也不现实,这也是我之前不建议国内搞石墨烯,也就是原子级石墨层的原因,外汇需要用到更有价值的地方。”

“那你前面说可以出资——”

又是一阵的沉默后田秘的声音传来,郑建国也就倒是笑了:“我出资的意思是,如果有人愿意出来背锅的话,我可以资助一部分,但是学成后要到保护伞公司工作四年时间——”

“你这就太黑心了啊,让他们给你打工4年?”

话筒里的田秘声音陡然高了八度时,郑建国的笑容却是依旧不减:“是的,四年后他们爱去哪去哪,而且专业只限定在生物医学方向。”

对于记忆中基础物理学的发展,并且能让郑建国所记住的,也就是他在石墨烯上面发现的分数和整数量子霍尔效应,除此之外的基础物理学,是已经停滞发展了30年。

再考虑到这位先生的搭档都吃老本吃到让人怀疑有坑蒙拐骗的嫌疑,那么就在这种情况下让郑建国去认同cusPea项目,也就是理所当然不可能的事情,毕竟你不能眼睁睁的瞅着自己人往坑里去跳。

所以,郑建国在电话里便点出了这点,也就是李先生搞这些事情,是真的还不如亲自带两个弟子出来,用以回馈国家的作用大。

实际上,郑建国真正想推动的计划,并不单是生物学和医学方向的留学计划,在他的计划里面是还有计算机硬件制造和软件编程,只是后面这两项内容实在是禁区,如果他在电话里面透出来,旁边的布朗掏出把枪把他干掉也不会让他太奇怪。

好在,这个时候生物学技术还没开始爆炸,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还潜伏在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个海平面之下,人们对于这个庞然大物的探索都还没开始,至于大多数计算机和软件这会儿的作用,是除了办公就是娱乐。

至于郑建国所说的要打工4年,这还只是他这会儿的信口开河,然而当他又和田秘扯了几句挂上电话后,便感觉这个想法还真的是富有建设性:以医学院最低标准每人1万5000美元每年去计算,1000人4年上下来就是6000万。

而这时普通的住院医年薪大概在2.5-3万美元左右,那么按照最低的2万5000再去掉最低生活保障10000美元,也就是每年会剩下15000美元,1000人下来就是1500万?4年的话就是6000万。

看似能够完全收回成本,实际上却是要等4年的时间才能开始收回成本,全部收回也到了8年之后,只是考虑到每年住院医的薪资上涨水平最低都在5%左右,这样算下来8年的复利率也是每年25%——这可比助学贷款利率高多了?!

而且,这些住院医培训时间并不是全部4年,有些科室的住院医只有2-3年,而完成住院医培训的专科医生薪水最少也会上涨六成,年复利率说是四成也不为过。

最重要的是,这1000人完成住院医培训后,可以有针对性的留下这些医学人才?

想到这里,郑建国便感觉到眼前豁然一亮,只是很快就想到了个问题:“国内能考上美利坚医学院的?”

郑建国的想法很美好,可架不住美利坚医学院毕业的并不是大学生,而是医学博士,这就注定了其考上的难度都是名列全球的,便是他自己要不是蹭了建交的东风,只凭发现幽门螺旋杆菌的话,也不可能这么顺利就走到现在的高度。

好在,脑海中只感觉是忽略了什么的郑建国,在晚上和学习完回来的郑冬花聊过后,被她话里的某个词提示了下:“我们班的这批同学里面有两个华裔,她们在我做了自我介绍后,就私下里问我认不认识你,这俩都是你的粉丝哦——”

“四姐,那你要注意和他们保持下距离,约你出去的话,最好用复习和学习推了。”

郑建国嘴上虽然是对着郑冬花说的,可他的目光却是看向了旁边的寇阳和罗兰,这姐姐先前的话算是提醒了他,国内的医学生想考美利坚的医学院是千难万难,可国外这些华裔们,甚至是其他人想要考的话,完全可以套用自己先前的想法:“学习那么忙,你们现在坚持过去的话,明年就会舒服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