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 第107章 魏王解禁,事情传开

第107章 魏王解禁,事情传开

第107章 魏王解禁,事情传开

散了朝。

房玄龄三人并肩而行。

房玄龄率先开口:“二位大人可否感觉道,陛下今日的反应有些奇怪啊。”

不论是长孙无忌还是高士廉,他们对于李世民都异常的熟悉。

按照以往的情况来说,苏州灾情得到控制,李世民定然开心不已。

方才李世民给他们的感觉,却是在开心之余,还夹杂着别的东西。

“确实如此,不知房相有什么看法?”

“说不上来。”

房玄龄摇了摇头,“二位觉得呢?”

长孙无忌沉吟:“或许与此次捷报有关。”

高士廉捋须笑道,“无论如何,苏州的灾情得到控制,这就足够了。”

房玄龄二人点点头,就在这时,一名太监拦住了他们三人的去路。

“三位大人,陛下有请。”

三人对视一眼,跟在太监的身后,来到了御书房。

见李世民正在查看书信后,三人的心中,更是泛起了嘀咕。

陛下刚才不是看过了么?

“臣等参见陛下。”

“赐座。”

李世民把手中的书信,转交给了身边的太监,“你们也看看吧。”

长孙无忌接过书信,而后恭敬的转交给了高士廉,高士廉并未在意,便直接查看起来。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则是站在一侧旁观。

在看清了书信上的内容后,三人的脸色尽皆发生了变化。

治理水患细则?

以数万灾民为筹码,赌苏州粮商开仓放粮?

这……

三人心中震撼无比。

既震惊与苏尘治理水患的能力,又惊愕与他拿数万灾民的性命为筹码进行的赌局。

简直天马行空,超乎常人想象!

看完了书信上的内容后,三人有些明白了,为什么方才在太极殿的时候,李世民只是说了灾情一事,并且把所有的功劳都交给了李承乾,只字不提其他了。

李世民平静开口:“说说你们的看法。”

三人思忖着,彼此对是了一眼后,高士廉率先开口,“苏尘写下的治理水患细则一事,确实是很有成效……”

看了眼李世民的表情后,高士廉继续道:“至于坑杀灾民,迫使粮商放粮一事,臣以为这只是他迫于无奈的计策罢了。”

房玄龄则是摇了摇头,“治理水患细则,确实是一项值得铭记的功劳,但是以灾民性命设局,却太过骇人听闻了。”

“功是功,过是过,不过,苏尘并非我朝中官员,这事儿倒是有些棘手。”

李世民默默点头,目光转向了未曾开口的长孙无忌:“辅机,你觉得呢?”

长孙无忌迟疑道:“陛下,以臣之见,不论过程如何,至少目前来看,苏州局面稳定是好的。”

“不错,虽然手段毒辣了一点,但至少稳定了苏州局面。”

李世民缓缓开口,“但是此子跟在太子身边,朕担心是祸非福啊。”

高士廉抬头看了李世民一眼,心中了然,这才是李世民留下他们三人的目的。

不过对于李世民的担忧,高士廉却不以为然。

是福还是祸不好说,但是以他们之间的关系,若是李世民横插一脚的话,怕是父子二人又要大闹一场了。

房玄龄:“陛下,微臣看来苏尘此人倒是个可塑之才,非陛下所想的那般不堪。”

“就如苏尘拿出来的治理水患细则,这一系列的举措,便应记录成册,他日再遇到大水决堤之时,按此条例处理水患!”

“其次,太子殿下与他私交甚笃,还请陛下三思。”

房玄龄言外之意,跃然纸上。

苏尘治理水患有功,伱总不能在这个时候,把他收拾一顿吧?

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至于苏尘与太子……

你也不想太子再度咆哮御书房吧?

李世民惆怅的揉了揉脑袋,在能力这一块,苏尘自然是不需多言,但是这能力多多少少有些黑暗了。

长孙无忌:“此人不过是个白丁,太子殿下自有名师教导,陛下大可不必太过担心。”

“况且,此事是瞒不住的,届时传遍天下,自会有人对其教育。”

李世民叹了口气,“算了,此事作罢。房相,崔家的启蒙教学进行的如何了?”

房玄龄:“启禀陛下,崔仁师与崔君肃二人回了博陵后,便调动了博陵崔氏的力量,招揽了五百名学子,日日教授新学。听说清河崔氏因此暗中资助了不少书籍银钱。”

“其他的一些世家豪门,听闻了此事后,也曾先后派人前往博陵验证,好像闹得很不愉快。”

李世民嘴角微扬,那可真是太好了。

不论崔家的成效如何,崔家和其他几家的关系,与无数世族豪门,都将成为敌人!

“启禀陛下,魏王殿下在宫外求见。”

“陛下,若无它事,我等告退。”

“嗯……”

李世民点点头,目送高士廉等人离开,不久之后,魏王李泰便一脸疲倦的走了进来。

“儿臣参见父皇。”

“免礼。”

李世民挥了挥手,皱眉道:“为何如此疲惫?”

“回父皇,儿臣近日一直在潜心编著括地志。”

“嗯,你倒是用心了,朕听闻你的括地志编著进展神速,为何没有送入宫中?”

李泰一脸严肃的说道,“启禀父皇,括地志一事虽然重要,但是与苏州水患比起来,还是不足一提。”

“儿臣听闻父皇因为苏州水患一事,辗转反侧寝食难安,太子长途跋涉进展缓慢,是以儿臣不敢前来打扰父皇。”

李世民含笑点头,确实是比之前长进了不少,“苏州水患已经稳定了,要不了几日便可处理妥当。”

李泰一脸喜色:“儿臣恭喜父皇。”

说着,李泰便从袖口中取出了第二期括地志,走上前放在了桌面上,“这是第二期括地志,请父皇过目。”

李世民拿起查阅,括地志的编著,还是很不错的。

与第一期括地志相比,更加的具体详细了一些,看得出,李泰这段时间用功了。

“做的不错。”

“儿臣尽职尽责,当不得父皇夸奖。”

李世民放下了括地志,淡然道:“有功则赏,有过则罚,想要什么奖励你说吧。”

“为父皇分忧,儿臣不要任何赏赐。”

“嗯……”

李世民沉吟着开口道,“既然如此,今日之后便不必禁足府上了。”

“虽然是在编著括地志,但也要注意休息,怎能因为编著括地志,而损伤了身体?”

“带魏王去取两株千年人参,送回府上休息。”

“儿臣谢父皇!”

……

临江镇的决堤口终究是堵住了。

在太子身先士卒下,众人热情高涨,效率比起之前快了数倍,不过短短十天,几十丈的宽度,愣是被堵得严严实实。

为了防止江堤再度毁坏,李承乾更是不辞劳苦,带着武卫将军,苏州刺史等人,沿着江堤巡视,查缺补漏。

李承乾的所作所为,得到了苏州官场上大小官员的一致好评,更多的则是民间百姓的认可。

百姓们并不在意是谁当皇帝,但是他们在意,谁给他们吃的,谁在他们有危险有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

李承乾在苏州这大半个月的表现,苏州城内外的百姓,都看在眼里,每当谈及太子之时,总是会一脸佩服的称赞几句。

至于早前经常露面的苏公子……

狗屁!

那就是个崽种啊!

让他们挖掘土石,填补江堤缺口,实际上是想要把他们给活埋了,威胁粮商开仓放粮。

身为当事人,回想起那天晚上的一幕幕,仍是感觉阵阵后怕。

最可恶的是,这个崽种拿着他们的命,赌赢了粮商,得到了大量的粮食后,竟然把大部分粮食都弄到了他的私人仓库!

就连府衙那边的粮食,都是苏尘赊账给他们的,以至与府衙现在还欠着苏尘几万两银子!

还有他们用的硫磺皂,说是可以消毒杀菌什么的,一块硫磺皂,就要十斤粮食兑换!

什么?

你手中没有粮食?

多大点事儿啊,去找官府要啊!

现在各地的赈灾粮都送过来了,官府那边有的是粮食!

我们用命陪你做局,换取的粮食,竟然还不是给我们的,还要花钱买?!

简直不当人!

城中酒楼。

苏尘赴约而来。

酒楼包厢内,丁峰,金窑,二人一脸笑容的拉着苏尘入座。

“二位今日相邀,不怕被城中百姓们骂一句,狼狈为奸么?”

“呵呵呵,苏公子说笑了。”

金窑摆了摆手,“若无苏公子的妙计,不知道此次水患会死多少人呢!至于那些流言蜚语,不过是柳增寿那些家伙们,心中不爽命人悄悄散播出去的罢了。”

丁峰微笑开口,“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苏公子愿以名声为代价,换取无数人的活命机会,鄙人相信,稍微有点脑子的人,就会想清楚其中的缘由。”

苏尘微微一笑,“我听说柳增寿在长安城中还有靠山?”

金窑点头道:“传言他在长安城中的靠山,好像是刘姓侍郎大人,此次他和王赟被苏公子这么耍了,他丢了钱,王赟丢了命,自然心有不甘。”

“不过公子身后的人是太子殿下,对于那位刘侍郎,自然不用放在心上。”

刘侍郎?

苏尘沉吟,朝中姓刘的官员倒是不少,担任侍郎一职的却并无几人。

所以,柳增寿的靠山,是魏王府主簿,黄门侍郎刘洎?

想到这里,苏尘顿时笑了,这不是巧了吗?

“苏公子,此次我们邀请你前来赴宴,是想要详细的商量一下,一起开办杂货铺的事宜。”

丁峰开门见山,“我们二人决定加入,但是也要看看苏公子的手中,究竟掌握着多少秘密武器。”

啪。

苏尘淡然一笑,打了个响指。

孙强大步上前,从袖口中取出了一份清单,放在了二人的面前。

“请过目。”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