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 第114章 栽赃嫁祸!

第114章 栽赃嫁祸!

第114章 栽赃嫁祸!

“才子这事儿,我已经安排人去了。风流不风流不好说,但是在诗词才能这一块,还是没有问题的。“

“其次,你所说的大儒,我也安排了人手,文章这两天应该就可以出来了。”

苏旺带着徐齐庄参观着,即将成为报刊的书坊,人员备齐,工具备齐,现在就差文章了。

只要文章一到,便可以对其进行刊印,将其传播到长安城的各处。

“现在有一个问题。”

徐齐庄皱眉道,“刊印文章谁来宣传,这些刊印的文章又如何送到需要的人的手中?”

苏旺淡然一笑:“这事儿不需要你来操心。”

在计划书中,苏尘已经把报刊的销售渠道,给苏旺陈列了出来。

而且。

按照计划书中的渠道路子,苏旺相信,只需要他放个风声出去,便会有许许多多的少年,主动的承担这种事情。

成为一个个新时代的卖报郎。

徐齐庄若有所思,“那还欠缺什么?”

“欠缺一份引爆长安城的文章。”

苏旺咧嘴一笑,拍了拍徐齐庄的肩膀道,“此前你说伱读过书,识的字对吧?”

徐齐庄点点头。

苏旺:“那么这一份文章就交给你了。”

“啊?”

徐齐庄:“什么文章就交给我了?”

“引爆长安城的文章。”

“???”

徐齐庄一脸茫然,就见苏旺从袖口中取出了一张纸条,放在了他的手中。

徐齐庄低头看去,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字。

“苏州灾情,三分天灾,七分**!”

“这……”

徐齐庄一脸疑惑,不明白苏旺的意思。

苏旺:“苏州此次的水患,之所以闹得这么凶,这么厉害,极大的原因便是因为苏州的粮商,依仗着自己身后的靠山,把苏州的粮价太高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其中,以王赟,柳增寿最为阴损!”

“王赟已经事发了,苏州刺史王韧将其绳之於法。”

“但是柳增寿的身后,站着的是当朝四品大员,黄门侍郎刘洎!”

“只要刘洎不倒,谁也奈何不了柳增寿!”

“所以……”

“你明白了吗?”

嘶!

徐齐庄倒抽一口冷气。

苏州灾情虽然已经稳定了,但是对于那些趁机屯粮,高价出售的粮商,没有人会对他们有什么好脸色。

尤其是在得知,这些不法粮商的身后,还站着一位当朝四品官员的时候,对于此事的议论,尤为激烈!

报刊想要打出名气,打响名头,此事无疑是最好的引爆点!

只需把此事刊登在报刊上,那么不出一日的功夫,报刊的名头便会响彻整个长安城!

太狠了。

这是要踩着当朝四品大员的肩膀,把报刊给立起来啊!

徐齐庄忽然脸色发苦,“掌柜的,我感觉这文章要是写出来了,我人也就没了。”

“长安城中,天子脚下,还有人敢威胁你的身家性命?”

苏旺呵呵一笑,拍了拍徐齐庄的肩膀,“出名要趁早,难道你就想着,一辈子当个跑腿的伙计?”

可我不是伙计啊。

徐齐庄挠了挠头,总感觉此事太过危险了。

苏旺:“做得好了,今后报刊的事情,就由你来负责。”

徐齐庄:“……”

苏旺:“你也不想再度沦落街头吧?”

“再说了,咱们身后的人可是太子殿下,有太子殿下在,你怕什么?”

“况且,我们只是实事求是的,根据城中的传言进行书写的,至于真假那是官府要考虑的事情。”

“错了呢?”

“大不了道个歉嘛。”

苏旺不以为然,“难不成你会用你的真名,在这报刊上写文章?”

徐齐庄眼前一亮,有道理啊。

在报刊上写文章,要是写的好了,出彩了,那当然是会在短时间内,名声大噪,响彻长安城了。

可若是文章写的极差,同样会瞬间传遍长安城。

那么。

最好的选择,当然是用艺名了!

“公子说了,不论是谁在报刊发表作品,都可以用自己的真名,也可以用笔名。”

苏旺幽幽道:“相对与真名而言,用了笔名之后,文章好不好出不出彩,又有什么关系?等到大家评定之后,再确定是否公开承认,文章是出自自己之手嘛!”

妙啊!

徐齐庄叹为观止,“公子真是天马行空,令人捉摸不透啊。”

“那是。”

“对了掌柜的,公子什么时候来?”

“报纸做好后,公子应该就会过来看看吧?”

苏旺也不大确定的说了一句,“不过公子最近忙的很,会不会来我也说不准,而且,我最近都忙的头大了。”

“好吧。”

徐齐庄叹了口气。

这一篇文章自己是必然要接手了。

虽然有可能得罪一个四品大员,但是……

那又如何?

我爹可是两州刺史,我身后还有着太子!

我会怕他?

“好好干,我看好你。”

苏旺带着徐齐庄来到了二楼,“这个房间就留给你来写文章了,不要让我失望哦。”

“没问题。”

徐齐庄笑着应了一句。

目送苏旺离开后,徐齐庄打量起了房间,纸墨笔砚一应俱全,还有各类的书籍,可供查阅。

徐齐庄来到了桌子前,纸条被他放在了桌面上,沉吟片刻后,徐齐庄心中一动拿起了笔。

……

苏州。

杂货铺内。

金勇见到了来自长安城的熟人陆飞。

“金大哥,公子命我把这封信交给你。”

“公子还说些什么了么?”

“并没有。”

金勇点头拆开了信封,书信上面内容并不是很多,但是涉及到的事情,却是让金勇有些头皮发麻。

详细的看完后,金勇随手将其烧了个干净。

“来人!”

“掌柜有什么吩咐?”

“你们二人去城门处盯着,若有长安方向来的,第一时间回来告诉我。”

“是。”

两名伙计快步离去。

陆飞皱眉道:“金大哥,你这是?”

金勇:“你从长安过来,用了几天时间?”

陆飞沉吟着:“得了差事后,我便马不停蹄的赶过来了,抛开休息用餐的时间,差不多三天左右。”

三天……

魏王府那边应该也差不多吧?

“怎么了?”

“没什么大事。”

金勇笑着摆了摆手,“你是暂且留在苏州还是会长安城?”

“听金大哥安排。”

“那好,你暂且留下帮我个忙,完成了公子交代的任务后,你在回长安。”

“好!”

陆飞点点头,“金大哥,要我做什么?”

“杀人。”

“……?”

陆飞惊呆了。

这么直接的吗?

“杀谁?”

“这个你暂时不用管,先且休息一下,若有时间我为你接风洗尘。”

金勇笑着拍了拍陆飞的肩膀,而后命人带着陆飞去休息。

陆飞也没有多问,点点头跟着伙计离开了。

金勇抬头看了眼天色,双方一前一后赶来苏州城,陆飞的速度就算快一点,他们此刻也该抵达苏州城了。

太子那边是不用想了,这事儿自然不可能通过太子的。

所以。

金勇看了看身后的药柜。

身为一家杂货铺,自然是不缺少各类生活物品的。

乃至一些基础的草药,杂货铺内都会备着,以防他人前来购买。

苏州城外。

两道身影正在策马疾驰而来,在靠近城门后逐渐的减缓了速度。

“哪里来的?”

“河南府来的,听说这里粮价便宜,所以东家就命我们二人过来看看。”

“嗯,进去吧。”

守城的官差查看了一下陈庆二人的过所后,便放他们二人入城。

陈庆二人对视一眼,牵着马走入了苏州城。

“我们日夜兼程,速度应该比朝廷特使快一点……”

陈庆目光四顾,低声道:“尽快找到柳增寿说明来意,而后离开苏州,以防夜长梦多!”

“好!”

同伴点点头。

二人循着方向,朝着柳家而去。

同一时间。

盯着城门的伙计,看了看二人的背影后,一人便快步离去,余下一人继续盯着城门。

“河南府的人?”

“对,虽然他们自称是河南府的商人,但是我看他们更像是行伍出身。”

“很好,你去柳府外盯着,那两个外地人若是去了柳府,第一时间通知我。”

金勇沉吟着点点头,吩咐伙计继续盯梢。

待对方离开后,拿出一株药材,放入了药碾中,仔细的研磨起来。

天色渐暗。

城门处的伙计回来了。

“掌柜的,今日除了那两名河南府的人外,便再无长安方向的外地人入城了。”

“知道了,下去吧。”

伙计点头退下。

金勇低头看了一眼药碾中的药粉,咧嘴笑道:“看来公子猜错了,朝廷的人未必有魏王府的快啊。”

这时。

去柳府盯梢的伙计,也跑了回来,“掌柜的,那两个河南府的人进了柳府!”

“很好!去休息吧。”

散了伙计后,金勇便带着装填好的药粉,找到了陆飞。

“陆飞,今天怕是无法给你接风了。”

“办事?”

“办事!”

……

ps:唐朝百姓在不出本县范围,无需身份证明,有户籍就够了。

要是北漂,或是去西安“西漂”,则需要里正开具文书,称为“公验”。

当官上任用的“告身”,民兵开拔用的“总历”,驿站工作人员用的“符券”,甚至买卖土地财物的凭据,只要是加盖了公章的官方凭证,都可以叫“公验”。

百姓开具的“公验”叫做“过所”,用途单一,只是用来证明持有者是良民,有籍贯,有家业,来路正派,全国各地都应予放行,资料不保真。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