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 第116章 一觉醒来天塌了

第116章 一觉醒来天塌了

第116章 一觉醒来天塌了

他是柳增寿?

乔梦卓低头看着躺在地上的尸体,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刚带着副手来到了苏州城,就看到了柳增寿的尸体??

这……

乔梦卓沉声道:“敢问太子殿下,此人如何死的,死之前见过了什么人?”

李承乾:“据柳夫人说,柳增寿昨晚见了两个河南府的人后,就被毒死了。”

“河南府的那两个人呢?”

“已经在搜查中了。”

乔梦卓沉默片刻,抱拳道:“太子殿下,下官奉命而来,却不想柳增寿提前身死,是以,下官请求太子殿下允许我们参与调查此次案件!”

李承乾没有犹豫的答应了。

他们是奉命来调查事情的,现在当事人已经死了,他们也无法回去交代。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把这件事情弄清楚后,再回长安城,给上面一个交代。

李承乾侧头道:“李将军,麻烦你安排一下,命千牛卫配合府衙行动,尽快找出那两个河南府的人!”

……

“柳增寿死了!”

“听说是毒死的!”

“他怎么就死了呢?!”

“……”

客栈内。

一觉醒来的陈庆二人,发现天塌了!

昨晚他们见到柳增寿的时候还是好好的,结果一觉醒来他人就没了!

二人对视一眼,尽皆在彼此的脸上,看到了浓浓的担忧之色。

毕竟。

他们二人是柳增寿死之前见过的人!

柳增寿一死,他们二人定然会被官府盯上!

“尽快离开苏州城!”

打定主意,二人回了房间,更换了一身衣服后,便悄然的离开了客栈。

至于存放在客栈内的骏马,二人想都没想直接丢弃了。

快步来到了城门处,就见城门处的官差加大了搜查的力度,每一个想要出城的人,都会被仔细的盘查一番。

陈庆二人的脸色顿时黑了,这样仔细的盘查下,他们根本无法顺利的离开苏州城。

“现在怎么办?”

纪云面有懊恼,“早知道昨天就离开苏州城了!”

陈庆叹了口气,因为柳增寿的手中有账本一事,他们多留了一份心,打算等柳增寿回复了长安来的特使后再离开。

谁能想到,只是一个晚上,柳增寿就死了?

总感觉有人在针对他们!

这种情况下,想要离开苏州城,已然不大现实,倒不如坦然面对。

二人刚回到客栈,一群官差便找上门了。

“陈庆,纪云,河南府人士?”

“正是,不知各位官爷找我们有什么事情?”

“带走。”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下,陈庆二人被押走了。

来到府衙,陈庆二人心中一沉。

太子,刺史,特使……

如今苏州城内的主要人物,竟然齐聚一堂,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启禀太子殿下,陈庆纪云已经带到。”

“下去吧。”

李承乾挥了挥手,随口道:“你们谁来审问?”

按理说,柳增寿身死,案件应该交给王韧他们,但是柳增寿又牵扯到了刘洎的事情,乔梦卓二人也是因此事而来。

所以,他们双方谁来处理此事,都有依据。

王韧目光看去,乔梦卓拱手道:“刺史大人,下官想询问几个问题。”

“请。”

乔梦卓道谢走出,来到了陈庆二人面前,“你们初来乍到,为何直接拜访柳增寿?”

陈庆:“回大人,苏州城内的粮商,除了王赟外,最大的便是柳家的柳增寿,我们想要低价购买粮食,自然要登门拜访了。”

乔梦卓点点头,再度道:“如今苏州城内粮价几何?”

陈庆:“三文钱一斤。”

“河南府粮价几何?”

“十文钱一斤!”

“为何?”

“河南府有些日子没有下雨了,土地干涸,有人传言苏州大水,寿安大旱,所以粮价上涨了一倍。”

“伱们东家是谁?”

“寿安林家。”

乔梦卓点点头,随后便朝着王韧拱了拱手,退回了自己的座位。

众人见陈庆对答如流,不免心中起疑,难道此人当真是河南府那边的生意人?

李承乾目光看向了一旁的王韧,王韧沉吟着挥了挥手,“先把他们二人押下去,分开关起来。”

“且慢。”

纪云沉声道,“诸位大人,我们兄弟二人来此做生意,为何要关押我们?”

王韧淡淡道:“你们昨晚见过的柳增寿,今天被发现死在了书房里,柳方氏状告你们涉险谋杀他人。”

纪云:“这位大人有证据么?”

王韧并没有中纪云的言语陷阱,一脸平静的说道:“依据我朝律法,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本官有权将你们羁押!把他们二人带下去。”

陈庆二人被带走后,乔梦卓率先开口:“王大人,他们二人身份需要核实。”

王韧点点头,“我会安排人去寿安那边一验真伪,不过这一来一回,至少需要七八天的时间。”

李承乾:“派人通过驿站传讯,加急验明身份。”

王韧拱手:“如此的话,两三天便足够了。”

这时。

负责为柳增寿验尸的仵作,快步走来进来。

“小人见过太子殿下,诸位大人。”

“可是有了什么发现?”

“小人目前已经确定,柳增寿之所以中毒,是因为他昨晚喝了一碗参汤。但是在厨房查验参汤的时候,并未发现参汤有毒。”

乔梦卓:“按你的意思是,在参汤送到柳增寿书房的过程中,有人在他的参汤里面投毒了?”

“正是。”

“如此他们二人的嫌疑便可以洗清了……”

“未必,看他们二人孔武有力,步履坚定,未必没有折返投毒的可能。”

李承乾听着有些头大的起身,“你们继续推理案件,孤且去城外看看灾民。”

“殿下慢走。”

……

长安。

天下报社的匾额,在一阵敲锣打鼓中,被挂在了门头上。

过往的行人,有些好奇的停下脚步,探头探脑的张望一二,却闹不清楚,这天下报社是做什么的。

掌柜徐齐庄一身新衣,满脸笑容的拱了拱手,大声介绍着天下报社。

“文章,趣事,鬼怪,案件……”

“只要新奇的,好玩的事情,都可以编写入报,让大家领略一下各位的风采,当今的奇趣妙事。”

“但凡被报社选中的文章,每一篇文章至少十两银子的润笔费,若是文章做得好,看的人多了,后续还会有一定的分红……”

徐齐庄的各种介绍后,围观的路人不但没有增多,反而减少了。

唐朝的识字普及率很低,虽得益于科举的关系,识字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基础摆在那里。

除了达官显贵外,就是一些家境优渥的商人们,能有足够的财力,支撑他们子嗣读书识字。

至于贩夫走卒,农夫佃户等想都不要想了,束脩都拿不出,如何拜师读书?

徐齐庄并未放在心上,笑盈盈的邀请着,愿意进去看看的路人们,随后便安排一些年纪不大的顽童,拿着一累累报纸出发,前往长安各处叫卖。

“报社?”

“那少年是掌柜的?”

“看起来是了。”

“我倒要看看,这少年能搞出什么名堂,给我来一份。”

三三两两未曾散去的读书人,好奇的议论着,买下了当日的报刊。

左右不过一文钱而已。

当看到报纸上面的文章,诗词后,几名读书人眼前一亮。

“好文章!”

“这注解,定然是出自大儒之手!”

“厉害!”

“等等,这是……”

“苏州灾情,三分天灾,七分**?”

“苏州粮商与黄门侍郎刘洎大人同流合污,哄抬粮价导致苏州灾民险些饿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