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 第180章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第180章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第180章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启禀太子,陛下圣旨到!”

除却李承乾等寥寥几人若有所思之外,其余大臣们,尽皆回头看向了殿外走进来的太监。

不明白,陛下为何在这个时候,送来了圣旨。

太监手中捧着一道圣旨,阔步走入,“太子殿下,陛下有旨意。”

“劳烦公公宣读。”

“是。”

太监打开圣旨,众人跪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魏王李泰有违礼法,识人不明,结交心怀不轨之徒,致使兄弟阋墙……”

“今,收回魏王爵位,各州都督一职,贬为雍州郡王!”

“太子承乾处理政务得当,友爱兄弟姐妹,朕深感欣慰,赏玉如意一柄,绢百匹。”

众人的目光瞬间落在了李泰的身上,李泰有些懊恼的拍了拍脑袋,似乎没有想到会有此事发生。

但是,圣旨中的“结交心怀不轨之徒,致使兄弟阋墙”这句话,却是让不少官员们,心中泛起了嘀咕。

魏王这是做了什么坏事儿,以至与陛下如此动怒,直接剥夺了他各州都督,以及王爷爵位?是因为河南府的事情?可河南府那边,至今没有调查清楚啊。

而且。

这样的惩罚,力度是不是太小了。

果然如此。

李承乾心中叹了口气,父皇对他的偏爱,还是如此一如既往。

哪怕是有了苏尘提前打的预防针,但真正听到李世民对于李泰的惩罚后,李承乾心中还是有些不爽的。

目光看了一眼跪在哪里的李佑后,李承乾的这种不爽之感,渐渐散去。

这里还有一个好阴币。

“儿臣领旨。”

李承乾起身接过圣旨,众人随之起身。

李承乾手握圣旨,对着李泰开口道,“二弟,要以此警醒,切不可在度结交奸邪之人了。”

“太子说的是。”

李泰满脸懊悔,“臣弟实在是不知,竟有恶人假借本王之名,离间你我兄弟之情,此人当真该死啊!”

装。

你继续装。

李承乾心头冷笑连连。

李泰继续道:“臣弟自知识人不明,闹出了如此恶心人的事情,还请大哥多多包涵。”

李承乾皱了皱眉,你还想着恶心我呢?

“二弟言重了,既然知晓此中缘由,日后多加审视即可。”

“谢大哥提醒,臣弟已经备好了诸多瓜果点心,待与大哥五弟一起,同游郊外,勿使得他人离间我们兄弟情。”

“……”

恶心!

李佑嘴角一抖。

这种话也就只有伱魏王能说的出口了。

鄙夷了李泰片刻后,李佑的目光转向了李承乾。

李承乾的表现,确实是让他有些意外,在他想来,宗正寺的事情,传到了九成宫后,父皇没有把李泰杀了,贬为庶民就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结果,却仅仅是收回了李泰的实权与爵位!

即便是贬为郡王,竟然还是个雍州郡王!这是什么意思?哪怕是李泰做了错事,李世民对他进行了惩罚,但是他依旧是二皇子,依旧是长安城的郡王爷!

甚至。

他都不舍得,把李泰给赶出长安城,才贬为了雍州郡王!

可恨!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强行压制住被李泰恶心到想要反胃的情绪。

毕竟。

这就是李泰。

李承乾缓声道:“二弟用心了,待朝会散去,你我同游。”

如今李泰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表明自己只是看错了人,却对自己犯下的事情丝毫不提。

加之秦英二人身死,死无对证,父皇又对他施以惩罚,他身为太子,又是兄长,若是继续纠缠下去,保不准会被他人嘲讽几句,没有容人之量了吧?

对于李承乾的态度,知晓内情的几人,彼此对视了一眼,尽皆暗暗点头。

此事一旦传开,不知道内情的外人,却见魏王识人不明,导致兄弟阋墙,太子却极为包容,对于李承乾的风评,自然会大为改观,认可!李承乾放下圣旨,沉声道:“继续吧。”

李道宗手持笏板走出,“启禀太子,河南府孙大人传来消息,河南府的官员身死一事,毫无进展,恳请太子下令,令孙大人折返长安城。”

李承乾冷声道:“河南府那么多的官员都白死了不成?”

李道宗:“太子息怒,孙大人言称,此事有诸多疑惑的地方,却奈何没有线索追查下去,还请太子赎罪。”

做的够干净的!李承乾不漏痕迹的看了李佑一眼,却发现李泰的目光,同样的扫向了李佑,而后低头不语。

高士廉沉声道:“是孙伏伽不用心,还是真的没有一点线索?”

李道宗:“没有丝毫线索!”

高士廉叹了口气,“可恨,竟未能查出如此贼人!”

李承乾若有所思的看了高士廉一眼,缓缓点头,“既然没有头绪,那就命孙伏伽回长安城吧。”

“但是,此事必须追查下去,由刑部组织一批人手,专门侦查此事,勿要使得我大唐官员,人人自危。”

“太子英明,臣自当甄选适合人手,彻查此事。”

话已至此,大家就都明白了。

查是查不出来了,但是面子上还得继续查。

不然。

这个脸可就丢大了。

李道宗恭维了一声后,再度道:“除了此事外,孙大人在书信中声称,倒是在河南府的地界,发现了吐蕃人士。”

“吐蕃人?”

众人齐齐皱眉。

吐蕃的使臣前些日子进入了大唐地界,但行进速度缓慢,如今却是有人先跑到了河南府那边了?他们想要做什么?李承乾:“诸位大人怎么看?”

长孙无忌沉声开口:“河南府旱情一事,想来了是被禄东赞得知了!”

“此人安排人手前往河南府,怕是想要看看,此次旱情,对我大唐造成了何等影响。”

侯君集:“启禀太子,臣以为吐蕃贼心不死!”“近些时日以来,我朝境内有多处百姓受灾,吐蕃的使臣,不赶来长安城朝见,反倒是去了受灾之地,显然是仍旧保持着侵犯之意!不可不防!”

房玄龄:“侯大人所言甚是,吐蕃与我大唐摩擦不断,虽被击败了,安排了使臣前来拜谒,但其心中怕是有赢回去的念头!”

高士廉:“抓起来,丢进大牢,按奸细处置!”

“臣附议!”

“臣附议!”

高士廉声音落下,众多大臣纷纷点头。

在面对吐蕃这个外敌之时,众人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抱团。

家里面打烂了,那也是自家事,可当有外人进来搅局,那就不一样了。

李承乾:“按高大人说的办。”

“尊太子令!”

李道宗躬身退下。

“可还有其他要事?”

李承乾缓缓开口,目光扫过众臣。

见无人开口后,便微笑着说道:“既然朝事已毕,那便散朝吧。”

“臣等告退。”

众人依次退出太极殿。

李承乾刚要走,就被李泰拉住了,“大哥,可是忘了出游一事?”

李佑停下脚步,目光看了过来。

李承乾笑道:“二弟勿急,诸位弟弟妹妹,早课或许还未结束,晚些时候,孤命人通知你们。”

“如此,那臣弟便在府上静候佳音了。”

李泰笑着行了一礼,腆着大肚子,晃悠悠的朝着外面走去。

恶心。

李承乾嘴角一抖,对李佑笑了笑。

李佑回之一礼,随一众官员离去。

“没想到,今日太子竟然对魏王如此包容……”

“以后要叫郡王了。”

“嘿都一样。”

“听陛下的意思,魏王似乎轻信奸邪之人,导致与太子不和,现在看来,太子性格偏激,也不单是太子的缘故啊。”

“这是自然,否则太子怎么可能,带着诸位皇子公主们,出城游玩呢,这才是大兄所为啊……”

众多朝臣,三三两两的,轻声交流着走出了皇宫。

李承乾脸上露出了几分笑容,虽然带上了面具,令他有些不爽,但是在看到李泰吃瘪,这点小小的不爽,便很快烟消云散。

能让李泰吃瘪,能让李世民生气,他就觉得很爽。

只是这一次,父皇也太偏袒了。

李承乾叹了口气,哪怕是之前和苏尘商量过此事,推断出了大致的结果,但还是觉得有些恼火。

明明我才是太子。

父皇太偏爱与他了!

李承乾询问了一下,诸位皇子公主们的早课情况,确定还需要一些时间后,便乘坐马车来了太子居。

“他不在府上?”

“回太子,公子一早就出去了。”

“说去做什么了嘛?”

“不曾。”

李承乾揉了揉脑袋,还想着与苏尘分享李泰被贬一事,他竟然一大早就出门去了。

还不知道去做什么了。

算了。

李承乾转身上了马车。

延福坊,医学院。

苏尘一脸惆怅的看着面前,神情有些激动的孙思邈。

一大早的把自己拉过来,就是因为今天要给长安城的百姓免费义诊?

至于么?“孙老,不至于这么激动。”

孙思邈皱眉瞪了过来,“你不知道,昨天消息放出去后,有多少人一大早的就在咱们医学院外面排队了?”

“没有多少啊。”

苏尘皱了皱眉,“我来的时候,外面不过百八十人……”

孙强插了句嘴,“公子,现在外面足有数百之众。”

苏尘:“……?”

见苏尘面有疑惑,孙强又补充了一句:“还有不少的百姓,正在源源不断的向这里汇聚,只怕比当日开门收徒还要多。”

苏尘:“……”

“孙神医,苏尘那混蛋来了没有?”

这时。

外面传来了长孙冲的愤怒声音,紧随着一阵脚步声,长孙冲怒气冲冲的走了进来,“好啊,原来你躲在这里!”

苏尘:“长孙都尉这是?”

长孙冲:“你知不知道你的一句义诊,外面来了多少人,知不知道,我请了多少人前来维持秩序?”

苏尘:“……不知道。”

长孙冲怒声道:“我把程怀默他们几个人全部叫来了,足足五百多人维持秩序!”

“就连卢大人都带着府衙的官差过来协助了!”

“你说你不知道?”

苏尘两手一摊,“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长孙冲:“???”

ps:唐朝没有圣旨,常用称为“敕旨”,大致上可细分为两大种七小类,足见繁琐,又怕写不好就用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最早出自明朝,明太祖朱元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