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 第257章 君臣奏对

第257章 君臣奏对

东宫。

李承乾踏过门槛的那一刻,就感觉到了东宫内的气氛变得压抑了许多。

一名名宫女太监,在看到他的时候,下意识的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仅仅只是多看了他两眼,便低头离开了。

李承乾大步来到了正殿。

“象儿,最近可有想念阿爷?”

“吃吃……”

一岁大的李象,正是咿呀学语的年纪,口中虽然能说出一些词汇,但寻常人却是听不懂的。

唯有触及到了李象的偏爱的时候,方才能够激活正确的语音模式。

“哈哈哈……”

“好好好,好孙儿。”

李世民爽朗的笑声,从正殿内传出,随后像是心有所感似得,抬头看向了大步走进来的李承乾。

“儿臣参见父皇。”

李承乾从容不迫的上前行礼,“不知父皇何时回来的,为何礼部那边没有消息传来。”

李世民笑着把李象交给了太子妃,随口道:“朕听说了一些事情,便从九成宫赶回来了。”

太子妃苏氏抱着李象起身行礼,“父皇,殿下,臣妾先行告退。”

李世民点点头,李承乾笑着揉了揉李象的脑袋,看了一眼李孝手中的糕点,随口道:“命御膳房准备一些膳食,父皇火急火燎的赶回来,想来是饿了。”

苏氏点点头,带着李象离去。

“坐。”

李承乾径直走到了李世民的对面坐下。

李世民目光盯着李承乾,一语不发,似乎是在打量着李承乾。

李承乾也怡然不惧,泰然处之含笑面对。

李世民面上逐渐浮现一抹笑容,“倒是比朕离开之前,成熟了许多了。”

李承乾不为所动。

“象儿身上的学步工具,倒是不错。”

李世民随口道,“看似简单,但能想出来,并花费心思做出来,却是不易。”

“听太子妃说,是苏尘那小子特意为象儿制作的?”

李承乾点点头,“正是。”

“方才去见了他?”

“父皇手眼通天,何必明知故问呢?”

面对李承乾的反问,李世民笑容更甚,他发现李承乾现在愈发的自信了。

甚至面对他的时候,都有了往日没有的从容与淡定。

李世民点点头,“倒是听说了,也听说了你要借助着卢承司一案,对付卢氏孔氏子弟的事情。”

“既然已经准备推广启蒙新学了,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的,对卢氏孔氏子弟动手呢?只需坐看他们逐渐衰败即可。”

李承乾笑盈盈的看着李世民,一语不发。

李世民挑了挑眉,“为何一语不发?”

李承乾摇了摇头,“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你与朕还有什么不好开口的?”

李世民随口道,“今日没有君臣,没有皇帝太子,只有父亲儿子,畅所欲言即可。”

李承乾想了想,缓声道:“父皇,你老了。”

李世民刚要拿起茶杯的手僵硬在了半空中,皱眉看了过去,眼眸中不免多了几分凌厉。

“你说,朕老了?”

“父皇常说,自少略经四方,颇知用兵之要,每观敌阵,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彼乘吾弱,奔逐不过数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阵后反而击之,无不溃败!”

李承乾并未回答李世民的质问,而是一脸平静的开口说道:“遥记当年,父皇孤身一人,前往渭水河边,独自面对颉利十余万大军,毫无惧色。”

“只是一招疑兵之计,便让颉利十余万大军,不敢越过雷池一步。”

“如今,孤面对的不过是卢氏孔氏两大世家而已,孤何惧之有?”

李世民怔怔的看着他,像是第一次见李承乾似得,多少有些陌生。

更感觉,这一番话,不像是出自他口!

李承乾默默的为李世民端起了茶杯,“父皇,为何不言语?”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承乾递来的茶水,默然的将其接过,一饮而尽,心中的震撼,渐渐的平复了一些。

“你可知颉利与卢氏孔氏不同?”

“父皇担忧的,无非是诸多世家之间的关系罢了。”

李承乾一脸平静,“崔卢两家关系密切,卢氏更是与诸多世家联姻。”

“范阳之内,卢氏可谓是世家之首,董氏,邵氏,苑氏等无一不是唯其马首是瞻。”

“外有以崔氏为首的强援,想要对其动手,只怕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李世民暗暗点头,静静的侧耳倾听。

李承乾继续道:“崔氏一脉,因崔君肃二人缘故,已经有了割离的迹象,哪怕是他们同出一脉,但有启蒙新学的影响在,孤只需将他们二人破格提拔,便会让他们心生嫌隙。”

“父皇或许会觉得孤此举,太过稚嫩了,但是父皇有没有想过,此事对其他世家的影响?”

李世民摇了摇头,“他们不会答应的。”李承乾笑着为李世民斟满了茶水,“会的,他们会答应的。”

“河东薛氏,山南刘氏等,他们未必会因为此事而牵扯进来,或可成为孤的一大助力。”

“或许父皇又会说,太过于急功近利,极有可能会迫使他们狗急跳墙。”

李承乾笑了笑,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抿了一口,“但父皇可知,孤已经于半月之前,悄悄的命苏将军率领一万大军,赶赴松州驰援了?”

“一万大军的抵达,松州那边必然稳若金汤,苏定方二人未必没有机会主动出击。”

李世民缓声道:“上次松州之战,有不少墙头草依附与吐蕃。”

面对李世民的提醒,李承乾笑了笑,仍旧胸有成竹的说道:“父皇所说的可是那边的党项和白兰诸羌?”

见李世民饮茶不语,李承乾继续道:“党项与白兰诸羌,他们中是有一部分墙头草,始终对我大唐若即若离。”

“经过上一次的教训,他们应该明白,吐蕃与大唐,谁更加的强大!”

“若是他们识相的话,孤可以不动他们,可若是他们不识趣,那便一并扫了。”

李世民哑然失笑,“初生牛犊不怕虎,你倒是好大的口气!”

李世民是不信的。

而且,现在国库之中,并没有多少的银两,足以支撑这么一场大战。

李承乾:“父皇做不到的,孤未必做不到!”

李世民皱眉沉吟少许,“苏尘给了你多少的金银?”

李承乾笑了,“知子莫若父,父皇说的没错,方才去见苏尘的时候,他已经给我筹备了三十万两军饷。”

李世民愣了一下,“三十万两军饷?”

李承乾:“父皇觉得,此战可有把握?”

这要是让他来打……

不得直接扫平了吐蕃??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一旦各大世家真的联手破罐子破摔,你该如何做?”

“大不了重塑江山!”

李承乾大袖一挥,“父皇能够横扫四方,为何孤不能?”

李世民有些头痛的锤了锤额头,“一旦如此,大唐江山将会支离破碎啊。”

李承乾:“他们有胆子谋反,孤自然有胆量奉陪!”

看着战意昂扬的李承乾,李世民叹了口气:“不错,看得出,你对此次动手,做好了充足的把握,但是依朕看来,当稳中求胜。”

“大唐好不容易繁盛起来,比起前隋还是差得多了。”

“杨广劳民伤财,以至隋朝落败,诸侯并起。”

“如今你监国时日尚短,便如此好战,须知好战必亡。”

李承乾哈哈大笑起身,“迂腐!何其迂腐!”

“父皇曾言,尽信书不如无书,也曾与魏大人奏对,以史为镜可知兴替。”

“好战必亡,是因为好战么?是因为严苛赋税,百姓耕无田,食无米,却百税于一身,无以为生,唯有造反!若是国内百姓三餐有米,梁上有肉,又岂会造反?”

“隋炀帝劳民伤财,年年出游,大造离宫,不同样也是这个缘由么?”

“如今大唐盛世,百姓安居乐业,缸中有米,孤为何不可大战四方?”

“若是父皇想说什么,民夫之苦,大可不必!”

李承乾摆手,打断了刚想要开口的李世民,令李世民又怒又气,恶狠狠的瞪着他。

李承乾继续道:“此次若是大战,孤定不会亏待每一位民夫,每一位将士!”

“父皇可以让他们免费运送粮草,甚至于拿出家中钱粮资助,而孤不同!”

“孤有的是钱!”

“但凡愿意运送钱粮的民夫,孤会给他们一日三餐,每日文钱一百,原比他们做工多得多!”

“他们会反?”

“……”

李世民眼皮直跳,却是被李承乾堵得哑口无言。

若是李承乾当真能够做到这一步,那么只要松州开战,将会有无数自发前往的民夫运送粮草,根本无需筹措!

“苏尘经常和我说,能用钱摆平的麻烦,就不算麻烦。”

李承乾感叹一声,“此前孤还不大明白他的意思,也不明白为何不愿意来东宫当差,可今时今日,孤明白了。”

“吐蕃想要与大唐开战,孤完全可以用钱砸死他们!”

李世民拍案而起,“说的好听,为何要动朕内帑的银子?!”

李世民的跳跃思维,直接问蒙了李承乾。

李承乾:“啊?”

李世民:“既然你这么有钱,何必用朕的银子修建学堂?”

李承乾:“父皇,那怎么会是你的钱?分明是孤的银子!”

“这江山还没有交到你的手里!”

“早晚都是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