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缆镇语录 > 九十五、冬至饺

缆镇语录 九十五、冬至饺

作者:沈志伟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2:15:31

九十五、冬至饺

九十五、冬至饺

早在冬至到来前十五天,也就是大雪节气那天,周阿含指挥全体正含堂工作人员开始冬至饺的制作。

周阿含准备制作的冬至饺源于古代医案。

相传,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

在东汉末年,伤寒病流行,有很多人都病死了。

冬至那天,张仲景正好从长沙告老还乡。

回到家乡之后,看到很多贫穷的百姓饥寒交迫,饱受折磨。

寒冷使他们的耳朵都冻烂了。

他看到眼里,心里十分难受。

虽然张仲景十分忙,但是心里仍然记挂着那些老百姓,所以他就仿照了在长沙时候的办法,在一片空地上,架起了大锅,从冬至那天开始就为穷人看病。

他为病人煮“祛寒娇耳汤”。

把辣椒,羊肉等一些对驱寒有作用的材料放在锅里煮熟,然后捞出切碎,用面皮包裹,下锅煮熟之后,分给病人吃。

人们吃了这个“祛寒娇耳汤”,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都暖和了。

吃了一段时间之后,烂耳朵竟然都好了。

张仲景是在冬至这一天开始施舍袪寒胶耳汤的,又因为“胶耳”与“饺儿”谐音,所以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冬至这一天包饺子吃,一直传承到今天。

周阿含准备在缆镇正含堂总部和鲁宅村、下洋顾村二个中药材(生地)深加工基地各免费发放一千份古法制作的“祛寒娇耳汤”。

这三个地方早早就搭好了帐篷,挂好了横幅,正含堂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媒体都提前做了预告。

到了冬至那天,三个地方都是人山人海,因为缆镇人是第一次品尝“祛寒娇耳汤”,很是稀奇。

鲁宅村和下洋顾村因为乡下场地大,人少,平安无事。

缆镇正含堂总部地处闹市区,人来人往,情况复杂,结果发生了踩踏事件,造成2死18伤的重大事故。

18伤很快出院康复,正含堂赔钱了事。

2死却很棘手。

其中一个其实是死于心梗,与正含堂关系不大,死者已经八十六岁,是来看热闹的,死者家族索要了一大笔钱后就签了和解协议书。

另外一个死者当场受了轻伤后,在医院治疗过程中突发脑梗去世,问题是这个死者的儿子是缆镇新任龙头周寒龙。

周寒龙直接把正含堂告上法庭,经过一番运作,判决正含堂赔偿500万,正含堂不服,继续上诉。

打官司期间,正含堂附近日夜出现大量全身黑衣黑裤的彪形大汉,不吵不闹,只是随意走动,正含堂无法正常营业。

同时,鲁宅和下洋顾二个中药材(生地)深加工基地也情况差不多。

有好事者私下告诉周阿含,周寒龙有意要正含堂总部大楼,出价不高。

周阿含连夜召开股东会议,一夜无眠后,全体股东一致同意:撤出缆镇,将正含堂总部迁至鲁宅村。缆镇总部大楼可以低价转让给周寒龙。

一周后,周阿含含泪在转让协议书上签字。

周寒龙马上撤诉了,只索要了少量赔款。

故事没有结束,后来周寒龙生了不治之症,求到周阿含门上,周阿含闭门谢客不见。

后来周寒龙跪在鲁宅正含堂总部大楼三天三夜,又托了缆镇头面人士来说情。

周阿含开出条件:把缆镇原来正含堂总部大楼原价转让还给正含堂。

周寒龙满口答应,老命要紧啊!

正含堂收回原总部大楼,却没有把总部回迁缆镇,周阿含自信地对员工说:我们正含堂的生意不用靠门面吃饭的!

周阿含把原总部大楼一半改为江南中医药大学缆镇教学点,另一半改为缆镇中医药图书馆,免费开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