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恐怖灵异 > 锦绣大明 > 第七百十一章 丁忧与夺情(下)

锦绣大明 第七百十一章 丁忧与夺情(下)

作者:路人家 分类:恐怖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18 17:04:02

第七百十一章 丁忧与夺情(下)

“儿臣给母后请安。”礼不可废,即便心里有要紧事需要跟母亲说,万历在见到李太后后,还是照足了规矩,先恭恭敬敬地磕头问安。

李太后一面叫人将皇帝搀扶起来,一面笑着道:“皇儿不必多礼,你这么晚来哀家这儿,应该是为了前朝之事吧?”母子两个也没什么好试探的,有什么直接说便是了。

万历见母亲已知道了这事,便点头道:“正是。张师傅他突然就来见儿臣说是要辞官归里,儿臣好一番挽留都难叫他改变主意,故而……还望母后教我,看有什么办法。”

正所谓知子摸若母,虽然皇帝口中说的是这些,但李太后还是从他的神情里看出了一丝不确定和犹豫,便先冲周围那些随侍的太监和宫女们打了个眼色。那些人自然明白太后的意思,在朝他们躬身施礼后,便纷纷无声地退出了宫去,顺带着还把宫门给关上了。

见母后突然作此安排,便是万历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只能有些呆呆地看着对方。直到这儿只有他们母子二人,李太后才用平淡的声音道:“在我说出自己看法之前,我需要听一听皇儿你内心的真实想法。你到底对张师傅这次请辞抱着一个什么样的心思?”说着,她一双妙目便盯在了儿子脸上,不给他任何闪躲的机会。

万历微微一怔,随即就明白了什么,脸上也不觉露出了一丝苦笑来:“母后真看出来了?不错,对张师傅这次的请辞,朕也是很矛盾的,有那么一些是希望他可以就此离开的……”

见他说了实话,李太后不觉一声叹息。对于皇帝跟张居正之间的关系,她自然心知肚明,甚至她还知道,这两人间的某些矛盾还是因为自己而生。不过现在却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李太后也没有责怪皇帝的意思,哪个天子会喜欢一直被个臣子管束着,连皇权都不得伸张呢?

李太后点了点头:“皇儿有此想法,也在情理之中。但你能在有此想法的时候依然以国事为重,试图挽留张师傅,便已渐渐有了人君该有的模样了。若你真是来问我这个母后对此是怎么看的,那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你现在还离不得张师傅,我大明江山社稷这时候也离不得张师傅。”

这几句话若是在几年前说的,一定会惹来小皇帝的不满甚至是反弹。但现在,他对此倒是深有体会了。尤其是在经历过刚才那些臣子的表现后,让他对张居正这些年来的作为更有了一丝理解。

李太后却还是有些担心儿子会因此不快,便继续道:“我所以如此说,并不是维护张师傅,而是从你的角度出发的。现在你年纪尚幼,对国事的掌控也远未到先帝们的程度,此刻让你乾纲独断,只怕也是强人所难了。而且就哀家看来,如今满朝官员,也没有一个能比得过张师傅的,他若一去,朝廷内必然争斗不休,那国事可就难以操持了。”

“母后考虑的是,其实儿臣也有这方面的顾虑。不过……”万历说着有些为难地顿了下,这才继续道:“不过张师傅如今的情况可极其特殊,即便是朕身为天子,也很难干涉,让他不回家乡丁忧哪。毕竟,张师傅乃首辅,是我大明百官之长,是群臣之表率,若连他都在生父死后不尽孝道的话,别人会怎么看朝廷?”

这才是万历现在最感为难的地方,孝道在这个时代占据绝对的高点,可不是几句话就能抵消的。即便是皇帝的金口御旨,真要论起来也不如孝道哪。

“这一点哀家自然也清楚,孝子才是忠臣的说法早已深入人心。你是担心若张师傅不丁忧,会使下面的官员和百姓对他不满,从而影响到他将来的名声吧?”

“正是。而且这影响不光是他一个人的名望,更是整个朝廷的名声。”万历继续道:“而且儿臣看张师傅今日的态度也很是坚决,似乎是打定主意要离开了。”

李太后沉默了一下,这才道:“这种人伦之事,照道理来说,就是皇帝也不该强人所难的。但是,凡事也总有例外。你提起丁忧,可有想过其实我们可以夺情,让张师傅继续留任呢?”

“夺情?”万历闻言明显愣怔了一下。

他当然知道夺情是怎么回事。中华民族一贯以来都颇讲究孝道,一般人只要父母去世,都会回乡为父母守孝二十七个月,就是官员也不例外,是为丁忧。

可事情却总有例外,文官什么的倒还好说,可武将在外征战,若是后方的家中父母出了不测,可就叫人难办了。他们总不能以此为借口,让敌人暂且退兵,待过上两三年后再重新开战吧?

于是,善于变通的朝廷就有了夺情一说。所谓夺情,就是夺走人之常情,让武将暂时不回去尽孝而先为国尽忠。直到战事结束之后,再回乡为父母尽孝。而这一举措在沿袭之下,渐渐也就被文官们给继承了过去,连他们也有了在父母去世后继续留在任上的可能。

当然,这种做法是很被天下读书人所诟病的。在以孝道治天下的人看来,这种连父母去世都不肯致哀的家伙肯定不是个好人,更当不好官。这一点,在大明成化朝的内阁大学士刘吉的身上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这位刘大人本身并无大错,但就是因为恋栈权位,在父亲去世后依然在位,接受了皇帝的夺情诏旨而为人所诟病,甚至声名狼藉。

但真要说起来,这一做法也不是说不行。直到正德朝出了一个杨廷和,他居然在内阁首辅位上一听父亲去世便卸去一切官职,不顾皇帝的百般挽留而径直回了家乡四川。直到服满二十七个月的丧后,方才重新入朝为官。

杨廷和无论是当时还是后来都是名满天下的著名人物,有了他这个表率立在跟前,朝中那些官员自然自不敢打夺情这个念头了。就是皇帝,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也不敢下旨夺情,因为这么做了也不会有什么效果,没人敢说自己对朝廷的重要性比当时的杨廷和还多,谁也没那么厚的脸皮。

正因如此,到了万历朝的现在,无论是朝臣还是皇帝,对夺情一说都不是太多想,也不觉着张居正会接受夺情。

当万历把自己的这一份顾虑道出来后,就是太后也觉着有些为难了。有表率在前,无论是对他们,还是对张居正来说,压力都很是不小哪。

但李太后却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至少这几年里,皇帝依然少不了张居正的扶持,所以她便皱着眉头道:“皇帝所考虑的也不无道理。不过,如今的朝局比之武宗时应该颇有不如的,那时朝中尚有杨一清等名臣坐镇,杨廷和便是暂且归乡也不算什么。可现在,朝廷可真少不得张师傅坐镇哪。”

即便心里再是不愿,万历也不得不接受这么一个事实,自己还拿不下如此重担,还少不了张居正的辅佐哪。可眼下的难题,却依然摆在面前,让他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母后,即便如此,我们能怎么做呢?”

“办法总是有的,就看皇儿你肯不肯这么做了。”李太后说着,却是一顿,又有些担心地看了自己的儿子一眼。

“母后请说。儿臣已不是当初那个只会赌气的孩子了,知道事情的轻重。”

“那便是帮张师傅承担一些非议和骂名了。就由你以天子的身份,下明旨请张师傅夺情,让天下人知道,是我们天家离不得张师傅,而不是他不想为父尽孝。”李太后迅速道出了自己的意思。

万历明显愣了一下,随即不是太确信地问道:“母后,光这样可行么?”

“一次两次自然不成。但只要张师傅推让一次,你就再下一道旨意,直到让天下人都清楚张师傅是被你逼得做出如此决定后,他就再无后顾之忧了。”李太后说着,又有些顾虑地看了儿子一眼,深怕他会拒绝。

但这一回,万历倒没叫她失望,虽然略微皱了下眉头,他还是点头道:“这倒也不算什么。朕可以命人下旨,希望张师傅他能听从朕挽留的意思吧。”

“只要皇儿你的心意足够诚恳,张师傅他一定会为你留下来的。”李太后很有信心地道。

接着娘俩又说了会儿闲话,万历这才告辞离开。不过在走出慈宁宫后,皇帝的脸上却又蒙上了一层阴郁之色。他虽然现在是离不得张居正,但却也知道一旦事情真照母亲说的做了,张居正在官场中的威望将达到顶峰,到时候,自己就更难拿到想要的权势了。

“我该怎么办?是该索性放他走,还是照母后的意思去办?这满朝上下,就没一个真心为朕着想的人么?都说天子是孤家寡人,朕难道也逃不脱这一现状?”皇帝神色越来越是难看,但突然,一个身影从他的脑海里冒了出来:“不,还有一人他会为朕着想,朕该问问他的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