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第一毒士,曹老板劝我冷静! > 第115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第115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第115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阁下的诗,思健功圆,清新刚健。”

“然气过其文,雕润不足,在下只可评为二等!”

杨修接着评鉴,并下了结论。

听到这样毫不客气的评价,台下纷纷议论起来。

“二等?怎么只是二等?”

“对啊,刘公干这样的才子也只能评个二等?”

“那得是什么样的诗作,才能入得杨德祖的眼?”

而人群之中有位衣着简朴。

却一表人才负剑而立的士子。

在听完杨修对于刘桢的一番点评之后。

也是操着一嘴颍川郡口音,说道:

“这位杨公子,眼光的确独到。”

“刘公干之诗,确实秀而不实。”

听到这话,就连旁边的曹孟德也是侧目望去。

不过,台上年轻气盛的刘桢显然不服气。

依旧是嘴硬问道:“不知杨公子所评,有何根据?!”

杨修闻言也是笑了笑,背负双手,在广阔的台上踱起步来:

“足下想必了解自身长处,但若问及短处。”

“汝诗不出山水,赋不过风土。”

“用语又多取媚世俗,于当今世上,只能屈居二等!”

杨修的点评,句句直戳人心。

当今天下文人们哪个不是自视甚高。

刘桢也不例外,他对于自己的缺点还是很清楚的。

不过,年少的他显然还没有完全的心服口服,继续追问道:

“杨公子既评我为二等,那么一等又当何人?!”

“在下倒是想领教领教!”

杨修闻言也是眉头一挑,说道:

“刘公子既然发问了,在下就多说几句。”

“当世第一等诗人,当属曹司空与其子曹植!”

说着他更是拱手遥遥以对北面。

“曹丞相之诗,古直雄健,甚有悲凉之势。”

“堪称气吞江海,睥睨天下。”

“公子曹植之诗,骨气奇高,词彩华茂。”

“当为粲溢古今,卓尔不群。”

“此二君之诗,如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

“若是曹司空登堂,曹公子入室。”

“则足下与王粲诸君,可坐于廊庑之间矣。”

台下众人闻言也是恍然大悟。

虽然大家伙都知道。

杨修这话颇有些吹捧曹丞相的意思。

不过,他说的却没有任何问题。

曹操和曹植的诗文水准,乃当世一流。

这一点众人皆知毋庸置疑。

不过,他却有意忽略了曹丕。

这一点,只有那些有心人能察觉出来。

但是杨修一席话说得一气呵成,字字珠玑。

自然引得台下众人连连拍手叫好。

人群之中的曹操,听得杨修在台上称赞自己。

也是不禁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心中暗道:

“杨德祖不愧是青年才俊。”

月旦评上风评天下才俊。

如今一番论战下来,倒是他杨修出尽风头。

此时就连,台上三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也是点头不已。

刘桢见状也低下头来,拱手礼道:

“杨公子,之评语确实公允。”

“在下今日方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能居于曹司空和子建之下,我这廊庑,倒也坐得心悦诚服。”

“这个二等之名,我认了!”

杨修闻言也是挥手道:“下一位!”

连刘桢这样的有名才子也输得心服口服。

台下的普通士子们,倒是再没人敢上台讨教一二。

而此时,先前人群中那位负剑而立的颍川士子。

却是缓缓上前,从怀里拿出自己的文章注解。

在众目睽睽之下上台说道:

“颍川学子单福,特来请杨公子品评指点!”

司马徽见此人上来,也是眼睛一亮!

而这位自称单福的士子,一上来也是对着杨修拱手躬身。

杨修见此时虽举止得体,但衣着朴素。

明显就是寒门出身,打心眼里便有些轻视。

不过众目睽睽之下,他还是彬彬有礼道:

“不知单公子上台,是要在下品评你的诗赋?还是文章?”

单福递上竹简,说道:“在下师从水镜先生学经。”

“现有尚书六注一篇,还请杨公子品评。”

“哦?”杨修闻言也是回头看了司马徽一眼。

这单福虽然籍籍无名,但好歹他老师就在台上。

杨修也是不由得有了几分兴趣。

接过竹简,转身对司马徽拱手一礼。

司马麾见状也是笑着点头致意。

杨修这才缓缓打开竹简,仔细观摩起来。

不过等杨修看完单福的注解,脸色立刻沉了下去。

“足下可知,这尚书六注,其中有一章是伪作。”

杨修此言说罢,在场众人皆是惊讶不已。

却见杨修随后将竹简还给单福,并摇头说道:

“足下之文章虽颇有一些见解。”

“不过很可惜,有一些功夫白下了。”

“回去重写一篇,明年再吧!”

一旁的司马徽闻言也是眉头一皱!

单福一听也是惊讶不已!

他可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不禁问道:“此话怎讲?”

却见杨修淡然说道:

“就在去年,大儒郑玄就宣布。”

“古文尚书当中有‘咸有一德’一篇,乃是当时人伪作。”

单福闻言也是皱起了眉头,辩解道:

“这咸有一德作为尚书已久。”

“岂能因一家之言,就全篇废黜?!”

“嗯?”杨修一听也是当即反问道:

“足下难道是想说,郑玄也有错?”

在场众人一听这话,也是纷纷脸色一变!

这个反问,当真具有着极大的压迫力。

要知道,大儒郑玄师从马融。

马融是伏波将军马援的侄孙,也是大儒名家。

郑玄与卢植同为马融之高足。

师徒三人皆是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

郑玄游学千里之后,客耕东莱聚徒授课,弟子达数千人。

乃是当今大汉经学集大成者。

所集注解百万余言,被后世称为“郑学”。

在当今世上,郑玄便是经学的代名词!

他的注解,更是被当时的经学士人奉为真理。

杨修用郑玄作辩,差不多就等同立于不败之地。

单福闻言也只好笑了笑,自嘲般说道:

“既然杨公子这么说,那可能是我错了吧”

杨修闻言却是毫不客气伸手示意道:

“足下回去,再重新用功吧。”

这明显是要把请单福下台的意思。

台上的司马徽见状也是有些尴尬。

自己的学生被杨修这么对待。

他身为老师这一张老脸也是有些挂不住.

但就在单福下台之时,人群之后却是传来一生质问!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儒郑玄就不会错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