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第一毒士,曹老板劝我冷静! > 第287章 假道伐虢兵发关中

第287章 假道伐虢兵发关中

第287章 假道伐虢兵发关中

“就这样吧,今天就派人把奏章送到朝廷。”

“另外,再征召蔡瑁的堂弟蔡瓒进京。”

“也给他安排个官职。”

曹操更还不忘记照顾蔡家。

而此时,司马德也是上前说道:

“丞相,这里有一封信。”

“是谒者仆射卫觊自弘农送到许都的。”

“荀令君又让人转交过来,还请您过目。”

闻言曹操是也懒得再细看,斜靠在桌边。

说道:“仁达将此内容念来。”

司马德也是心领神会,连忙接过信件读了起来。

大致意思是,西凉诸将,大多是出身低微的武夫。

没有征服天下的野心,只满足于眼前的安逸。

现在朝廷给他们加封爵位,满足了他们的愿望。

除非有大的变故,否则他们不会叛变。

但长远来看,还是需要有计划。

如果如今派兵进入关中,应该讨伐张鲁。

但张鲁盘踞汉中,道路不通。

西凉豪强知悉,必然大意怠兵。

假道伐虢则大事可成!

曹老板有意借道征讨西凉豪强。

这事帐下许多人都还说不准。

此时听到信里说的这事儿,都惊讶得下巴都要掉了。

温恢此时见状也是赶紧站出来说道:

“丞相,卫觊说得太对了,请丞相您再好好想想!”

“要是真要去打张鲁,得先把关中搞定。”

“现在要是派大军出关,西凉韩遂马超等人。”

“肯定会以为您是冲着他们去的。”

“到手一闹起来关中就乱套了。”

“丞相您何不先把关中豪强的兵权收回来。”

“他们要是不愿意,我军便是吊民伐罪!”

“要是他们听话,就合兵一处往南走,直接逼到汉中张鲁。”

“届时一封诏书,便可令其拱手而降!”

曹操看着温恢那着急忙慌的样子,心里既好气又好笑。

这家伙的忠心是没得说,就是脑子转得不够快。

这时候,站在其旁边杨修也是,开口道:

“我有点不明白,想请丞相指点迷津。”

曹操对这小子的脾性门儿清。

知道这一开口准能揣摩到自己的心思

于是也是笑眯眯地说道:

“德祖有何不解,不妨讲来。”

杨修闻言也是笑了笑问道:

“我是想问问丞相。”

“您是真的要去打张鲁呢,还是有别的打算?”

他这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曹操进军关中其实就是想声东击西。

真正的目的,是逼韩遂马超他们造反,只有等他们反了。

才能名正言顺地,收拾这些反复无常西凉叛逆!

本来他还打算慢慢来,和平收权。

但最近收到南方传来的秘密消息。

那就是刘备有意往南与益州刘璋勾结。

虽然刘备和孙权联手。

逆流而上对荆州用兵困难。

但如果刘备还往南联通刘璋。

甚至再暗中勾结凉州势力。

那到时候,曹操这边将是四面皆敌。

所以为了预防万一,必须先下手为强。

先解决了韩遂马超,再图谋汉中蜀地。

之后才能腾出手来对付江东。

西征只是为下次南征清除障碍。

实际上从他进驻邺城那天起,就已经开始盘算了。

现在看来,不光许都那边猜到了这一点。

连远在弘农的卫觊也明白了。

估计不久这消息就会传遍关中。

出兵的日子看来只能提前了。

而杨修此时见曹操笑而不语,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门道。

也就不再追问,却是扶起了温恢:

“温大人,丞相对这事儿早有打算。”

“你就别再多说了。”

曹操此时也是站起来伸了个懒腰道:

“这事儿以后再议,就这样吧。”

“去岁扬州刺史刘馥去世了,凉州刺史邯郸商被杀。”

“现在这两个位置空着。”

“我想让曼基你去填补扬州刺史的空缺。”

温恢一听,顿时吓了一跳!

他温曼基出身太原,现在丞相居然要他去扬州。

这跟发配贬谪有什么区别?

想到这里,他也是面色难看道:

“丞相,卑职是不是犯了什么忌讳?”

“惹丞相不快了?”

“诶!莫要多想。”曹操此时也是一脸和蔼道。

“你机灵干练,做事稳当。”

“我真希望你能留在我身边。”

“但把你留在这里实在是屈才了!”

“扬州那边眼下正缺一主事。”

“有蒋济给你当副手,这人多谋善断。”

“你二人一起合作,既能稳定人心,又能防住孙权。”

其实,刘晔此时也是在扬州。

但他与蒋济都是淮南人,跟曹操关系没那么深。

像封疆大吏这样的关键位置,得用自己信得过的人。

像蒋济、刘晔这样的,还得再多观察几年。

而温恢从一个小县令做起,追随曹操多年。

现在虽然有了重要任务。

但一想到要离开曹操,就忍不住掉了几滴泪:

“我这一走,还请丞相多保重。”

“不知道谁能接我的主簿位子?”

曹操猛地抬起手,往旁边一指:

“德祖正好合适!”

众人闻言都有些惊讶的。

原来是太尉杨彪的儿子杨修。

当初曹操让杨修进府听用,主要是为了牵制杨彪。

没想到这小伙子脑子快,知识面广。

还特别受曹操喜欢。

主簿这個虽然官不大但离领导近,以后前途大大的。

众人见状都投去了羡慕的眼神。

而此时,站在一旁的曹植。

也是笑眯眯地不停点头。

曹丕却一脸面色难看。

至于跟杨修有过节的司马德,却是一脸淡然。

杨修出身弘农杨氏,此时提拔杨修。

不过是为出兵关中做准备罢了。

而按照杨修的性格,位置越高到时候只会摔得越惨。

也不知道到时候跟着去了西凉。

这小子会不会主动作死,提前搞出另一出鸡肋?

而就在他心中思索的时候。

一旁的荀攸却是忽然说道:

“丞相,前几天令君来信,建议让韦端的儿子韦康接任刺史。”

“此前张猛和邯郸商不和,无端酿出大祸。”

“皆是因为外地人不懂关中的军事。”

“韦家乃是关中京兆的名门望族。”

“令君觉得这一回还是用关中本地人比较稳当……”

他说着,还一直注意着曹操的脸色。

到最后声音小得跟蚊子似的。

司马德一听此时,也是眉头一皱。

用了邯郸商西凉出了问题,是曹操没看准人。

荀彧推荐韦康,明显是在提醒曹老板,小心前车之鉴。

可现在曹老板正要收拾那些关中势力。

荀彧却在推荐让京兆韦家的人当刺史。

再想想卫觊那封劝曹操怀柔关中的信。

也是荀彧转送过来的。

看来这位荀令君,对用兵关中也是持反对意见的。

想到这里,他也是转头看向自家岳父。

只见老曹此时也是眼神冰冷。

手都捏成了拳头,但很快又松开了。

又深吸一口气,直直地看着荀攸:

“令君推荐韦康,那公达有什么看法?”

荀攸连忙低头:“卑职全听丞相吩咐。”

这位老好人夹在曹操和荀彧之间,已经够难受了。

此时更不敢随便发表意见。

曹操闻言也是面色平静了不少。

只是叹了一口气地说道:

“既然这样,那就按令君说的办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