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第一毒士,曹老板劝我冷静! > 第352章 火中取栗杨德祖

第352章 火中取栗杨德祖

第352章 火中取栗杨德祖

想到这里,他也是耐着性子问道:

“仁达,数日已逝,你的计策可曾完备?”

司马德闻言也是淡然回答道:“岳父莫急,一切就绪。”

说罢示意手下呈上一方木盒。

这瞬间吸引了曹操的目光。

他不禁好奇问道:“仁达,此为何物?”

司马德一听也是当面揭开盒盖。

只见里面竟是一件衣物。

随后拿起这件衣服递至曹操眼前。

定睛一看,却是一件道袍。

曹操瞬间领悟司马德的意图,

“你意在让我皈依道教。”

“自身亦成为天师道一份子?”

到这里,曹操明白司马德的意思。

一旦自己也成为天师道信徒,汉中百姓便无由再起内讧!“近日,我已命匠人连夜制备道袍数千件。”

“望主公分发全军,令众士卒更衣。”

“并择良辰吉日,大行道法。”

“祭拜老子真君,向民广开门户。”

“使汉中众人知晓主公心向大道,抵抗自当消散。”

司马德此时也是将计划全盘托出。

曹操听罢,当即朗声大笑道:

“你倒是别出心裁,不过此计虽妙。”

“在张鲁却是小巫见大巫,百姓岂能轻信?”

司马德一听却是从容回答道:

“只需让张鲁承认我军为正统道门。”

“汉中百姓必不再多言。”

“唉,张鲁岂肯轻易.”曹操话音未落,突然顿住!

他此时与司马德平静的眼神对视,不由得问道:

“难道这也在你的算计之中?”

司马德也是拱手说道:“岳父明察,此事不日便有回音。“

正当此时,许褚也是领着杨修步入营帐。

后者则低首敛息怯于近前。

杨修虽心中忐忑,却还是恭敬行礼道:

“丞相唤卑职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曹操的目光仿佛被杨修吸引。

良久方回过神来,沉声对着许褚和司马德道:“你等且出去回避,我和德祖有事相商。”

司马德和许褚闻言,也是各自看了杨修一眼。

然后皆出门回避。

杨修见状咽了口唾沫,低首向前挪了几步。

而曹操则是冷眼注视着他,心中杀机涌动。

感受到紧张氛围,不敢言语杨修。

帐篷内一时万籁俱寂,唯有外间士卒的脚步声不绝于耳。

此时只见杨修缓缓抬头与曹操四目相对。

在察觉到曹丞相目光有些不善后。

杨修再不敢怠慢,匆忙整衣跪地。

以头抢地,磕了几个响头后说道:

“丞相饶命!臣罪该万死!”

此语含泪带血,他深知自己之前触怒了曹操。

数次欲向主公请罪,却因心中无底,实在不敢主动提出。

入汉中这几天来,夜夜未眠。

如今被曹操传唤过来,他才终于下决心,面对这棘手局面。

“哼!”曹操凝视匍匐在地的杨修。

眼神杀机更盛,恨不得立即下令将其拖出门外问斩。

但他不能如此草率行事。

一则杨修出身世家大族,轻易斩杀恐动摇后方。

更重要的是,如今他身后世子人选未定。

而世人皆知杨修与曹植交好。

若此时杀杨修,唯恐引起臣僚恐慌。

众人纷纷投向曹丕麾下!

想到这里,曹操也是沉住怒气。

起身缓缓合上帐帘。

随后目光如炬,紧锁杨修身形。良久,他才冷冷问道:“你可知自己所犯罪行?”

杨修闻言也是连忙说道:

“妄论军议,结党朋比!”

他坦荡直言,无丝毫避讳之意。

曹操闻言也是冷哼一声说道:“此等罪孽,该当何罚?”

杨修一听也是连忙磕头道:

“卑职所犯罪无可恕。”

“然则死前请丞相允我肺腑之言!”

曹操一听这话,也是背过身道:“说!”

“感谢主公隆恩!”

杨修说着也是没敢起来。

只见他匍匐在地,恳切言道:“卑职斗胆,请主公速定大策!”

“立临淄侯为世子!”

“哦?”曹操闻言颇感意外!

“死到临头,汝仍敢言此事?!”

杨修心中已有筹谋,知此刻唯有挺身而出。

为曹植振臂疾呼,方能彰显忠诚,或可转危为安。

他心志坚定,言辞顿时如江河奔涌!

“臣不畏死,但愿大魏得一明君,主公有一继业英杰!”

“临淄侯忠国体民,才思过人,德泽广布!”

“宽宏大度,文采飞扬,古今罕见!”

“其诗赋大义凛然,辞藻华美。”

“其品性纯良,堪比三代圣贤!”

“若能为主公推举一位明主于天下,臣死何足道哉?“

曹操听完则是冷声道:“你可知‘事君数,辱也,友多言,疏也’?”

“今日此举意欲何为?”

杨修闻言一愣,随即坦诚道:“不敢欺瞒丞相,卑职确与临淄侯交厚。”

“但非谄媚图利之辈!”

“吾心所向,为其品德才智所感。”

“每与其论天下大势,皆感获益匪浅。”

“越是亲近,越察觉其仁善之心,犹如宝玉隐于璞石。”

“若因臣之过,使临淄侯遭主公猜忌。”

“则臣将铸成千古之咎!”

曹操闻言也是一脸愕然。

暗想杨修不顾个人安危,一心向曹植,诚为担当之人。

权柄之下,最重“忠”字。

若无背离忠诚,其余错误皆可宽容。

杨修之言,正中要害。

想到这里,曹操此时语气也是渐缓道:

“言及敢欺我,妄议撤兵,非欺我乎?”

杨修早已料及此问,连忙回答道:

“本不当如此,然临淄侯得主公偏爱。”

“言谈率真,无媚上之态。”

“无私德之驭,不善虚伪做作。”

“更不屑投机取巧,对主公关注之事,纯然出于热忱。”

“故臣心有不忍,恐主公因此误会,才冒险为之。”

此话真假参半,但曹植不善机巧,却是不争之实。

曹操无言以对,尤其是“虚伪做作”四字。

令其心中颇有些无奈。

杨修虽伏地未见曹操的脸色。

但从其沉默中感其心绪波动。

忽而跪起,膝行向前,继续道:

“臣出身弘农杨氏,乱世之中鲜有建树。”

“家父承皇恩,抱病侍职,又与丞相有隙。”

“臣身为其子,本无缘仕途。”

“然丞相宽宏纳我入幕,并委以亲近之责。”

“臣当肝脑涂地,以报深恩。”

曹操闻言却是心中一转。

险些忘却了,这杨修乃弘农杨氏之后。

一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用之为官本为增光,今若杀之,于己不利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