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一人镇江南,鸿儒文宝共鸣!
第81章 一人镇江南,鸿儒文宝共鸣!
神京城
内阁大乾祖制虽然没有过什么明确规定。
可文官光有笔杆子是不够的,所以便有了非大儒不能入阁的潜规则。
正常来说,内阁中人数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
维持在四到六人,代表着各方利益,刚好相互平衡。
如今内阁中不多不少正好五位阁老。
不仅成就大儒多年,精通圣人经典,儒道神通。
更有处理政务,辅佐朝政之能。
“又是江南这些人上的折子,光是今日就看了六十多封了。”
内阁排行第三的华阁老扔掉手中刚看了个开头的奏折。
对出身江南坐在其对面的次辅李阁老道。
“李大人,还没写信回去吗?”
“这些奏折,我等就算再压着,总不能一封都不送到御前吧?”
“若是能劝阻他们,老夫早就劝阻了。”
李阁老闻言轻哼一声。
内阁五阁老,对贾琮也多有不满。
但说到底,内阁首先要是皇家的内阁,然后才能为各自背后所代表的一方争取利益。
相互平衡。
“都是一群被金钱名利蒙了眼的无药可救之辈。”
“这几日老夫家里收到的信,比内阁的奏折还要多。”
江南如今形势大变。
镇江府的梦湖书院才只是开始!常州府崇文书院!苏州府墨香书院!松江府文贤书院!嘉兴府明哲书院!湖州府博文书院!从金陵城应天府开始,贾琮率兵一路南下!在江南绕了小半个圈子。
以神力和大白的妖风加持,七百精骑犹如神出鬼没一般。
十天时间,破灭六家书院。
算上扬州府的静思书院。
金陵应天府的曲水书院在内!
白鹿书院在江南所布置的八大书院,全部被铲除。
势力一下子折损了一大半。
其中大儒陨落三尊!
若不是后面几家书院得到消息时间早,让其中坐镇讲学的大儒提前逃跑。
这个数量还能翻倍。
又是杀人,又是抄家。
一时间,江南震荡。
不光是仕林里面的读书人。
就连与白鹿书院关系一般甚至没有关系的江南乡绅士族都惶惶不可终日。
生怕贾琮的屠刀,最后落在自家身上。
所有人都在疯狂的发动着自家在朝中的关系。
贾琮这杀神一日不走,江南乡绅士族就一日睡不安宁。
每日内阁收到关于奏请召贾琮回朝的奏折,足足能装满三间屋子。
“将这九封奏折呈送御前吧。”
说着从奏折堆里挑挑拣拣,选出九本。
江南仕林都人头滚滚了,宫中没有半点动静。
反而前几日来了让贾琮领兵平叛山东暴乱的旨意。
皇家的态度不言而喻。
这九个上折子的大臣,便是李阁老推出来的替死鬼了。
“如此大规模的查抄乡绅士族,却没有引出任何一起民乱。”
“紫衣侯如今可谓,一人镇江南了啊!”
处理完眼前事,李阁老忍不住轻叹一声。
出身江南,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江南那些人的面孔了。
昔日曾有“王与马共天下”的旧事。
江南士族可以说是目空一切,唯利是图!
便是朝廷,私下里也并不放在眼里。
一直在试图提高文官地位,以此把持朝政。
甚至架空皇家。
野心甚大。
过去钦差出京,都是肥差美差,唯有被派往江南。
乃是正八经的苦差事。
钦差都要夹着尾巴低调行事,不然稍有不对,就会各地接连“人为”爆发民乱冤情。
其嚣张气焰可想而知。
现在被打断脊梁。
却连惯用手段都不敢施展了,只能发动关系,不断地上奏恳请朝廷召回贾琮。
私下里,李阁老接到的书信,更是一次次抬高了价码。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您老帮着出面跟紫衣侯谈谈,他只要能离开江南,要什么给什么!一人镇江南!
这话可不是空口白话说说的。
“八大盐商的大半家产即将抵京……”
“后续还有江南六府之地查抄出来的财物比之八大盐商还要多出数倍。”
“一边替皇家敛财,一边替皇家布施百姓。”
“人心所向,这是在动摇江南士族最大的根基了,这次不乱,至少三十年内,江南想乱都难了。”
“听闻陛下的皇城司这几日已经在大肆扩充人手了。”
“一桩桩一件件,都做到了陛下的心坎里,简在帝心啊!”
另外一位卫阁老接话说道。
以五位阁老的眼光,任谁都能看出来。
等平定山东之乱回京。
哪怕不看其修行天赋,贾琮将来的成就,也在当年宁荣二公之上。
……
江南无锡城外五百精骑驻足,令行禁止。
肃杀血腥之气,扑面而来!
每一个京营骑兵都双眼猩红,带着杀意。
马鞍后面,更是悬挂着一个个口袋,有鲜血滴落。
“启禀将主,镇江、常州等八府,无变故发生。”
“唯有常州嘉兴两府有几个小吏没忍住贪念,已经被弟兄们给砍了。”
“常州知府、嘉兴知府已派人送来请罪书信。”
“没引起什么乱子吧?”
贾琮翻看了两眼请罪信,见其中没有暗含的情报传递。手中火苗浮现,便将其烧毁。
“回将主,并无民乱发生,咱们弟兄都是亲自监督当地官员将三成财物换成粮食分发百姓。”
“如今百姓们感激大人还来不及呢。”
“又怎么会被那些乡绅煽动,有几家暗地里不老实的已经被弟兄们带人灭族。”
侯景云脸上带着狞笑。
“传信给六府,本次分粮,乃是本侯奉陛下旨意行事,陛下勤政爱民,乃是明君。”
贾琮淡淡说道。
旁人皆以为贾琮乃是为复仇,更为顺德帝办事。
敛财、动摇江南士族根基。
可归根结底。
都是为了神道发展。
所有人的视线都被贾琮的杀戮吸引。
无人发现,在六府之地的偏僻乡下,几十座庙已经趁此机会悄然建立。
这几日香火激增,如此趋势,距离神道等级提升也不远了。
神道宝印之中,二十几个神职已经在孕育之中了。
……
“宝姐姐,看来这些人被杀的多了,也知道怕了。”
贾琮轻笑着对一旁一路陪伴的宝钗道。
“琮儿……”
宝钗却是面露忧色。
“日后这些杀戮之事就让我去吧……”
“宝姐姐觉得我做的不对?”
贾琮面带疑惑。
两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往往眼神,便能领会对方意思。
刨去主次之分。
说是心有灵犀甚至心灵相通都不为过。
关系之紧密,仅次于贾琮敕封的麾下鬼神。
此刻贾琮只感受到了宝钗心底浓浓的关心,并无质疑反感啊!
“我只是担心杀戮的多了,影响你修行。”
宝钗轻轻飞起,落在贾琮身后。
共骑在大白背上,将头搭在贾琮肩膀。
“宝姐姐多虑了。”
轻笑一生,贾琮继续道。
“我修行的路与常人不同,求得唯有念头通达罢了。”
“白鹿书院矗立数百年,江南士子人人以入白鹿书院为荣。”
“为何?”
“入了白鹿书院,甚至是之前被我攻破的八大书院,出去了都能高人一等。”
“身份地位,福及家人。”
“纵是寒门出身,一朝考入,家人也会获得当地乡绅官员示好。”
“月余便可跨越阶级,迈入乡绅之列,坐拥良田富贵。”
“获利者,须与之同罪!”
……
“嗡!”
贾琮话音才落,未等宝钗回应。
方圆十里,突然涌现出无形的波动。
似是浩然文气席卷一般。
心思一动,贾琮唤出神道宝印。
却见一方砚台从宝印中冉冉升起。
天地文气仿佛找到了目标,纷纷融入。
正是之前在左弘义手中夺得的鸿儒文宝。
一道虚影从宝砚中缓缓升起。
一席儒杉,须发皆白。
目光满意的看着贾琮。
这是当年创造这件鸿儒文宝的主人所留下得文气烙印。
没有灵智,全靠本能行事。
“获利者,须与之同罪,善!”
赞许的点头,而后缓缓消散的同时。
贾琮感觉自己与这鸿儒文宝产生了紧密的感应,如臂指使。
“文气共鸣!”
“琮儿……”
宝钗离贾琮最近,看到这景象。
突然想到了自己此前为了破解血脉诅咒所看诸多杂书之中的一个记载。
鸿儒以上文宝,皆有各自主人独特的儒道理念蕴含其中。
大儒可以浩然文气催发鸿儒文宝发挥出部分第四境威能手段。
却无法完美驱使鸿儒文宝。
盖是因为理念不同,有所冲突。
可若是引发文气共鸣之后便不同了,代表着后人与这件鸿儒文宝主人的理念契合。
如同认主一般。
可完美发挥出这件鸿儒文宝的全部威能。
远不是在左弘义手中所能媲美的。
常态下,贾琮自身实力便堪比半步鸿儒了。
若是一次性将这件鸿儒文宝剩余威能激发……
“琮儿竟然引发了鸿儒文宝的共鸣。”
宝钗双眼明亮,充满爱意。
这里距离白鹿书院已经不远。
这时贾琮实力再度暴涨,简直堪称如有天助。
片刻之后,异象消散。
文宝重新落入贾琮手中,神力演化浩然文气灌输其中。
贾琮本想趁此机会对儒道本质窥视一二。
却有了意外的发现。
“不对,这件文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