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色莫斯科 > 第1312章 列内克的伤心往事

红色莫斯科 第1312章 列内克的伤心往事

作者:涂抹记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39:46

第1312章 列内克的伤心往事

趁着空军攻击德军地面部队之机,科伊达率领部队进入了阵地。

一进入阵地,他就抓住了一名正在忙碌的战士,凑近对方的耳边,大声地问:“你们营长在什么地方?”

战士看清楚站在自己面前的人居然是师长,连忙挺直腰板,准备抬手向他敬礼,却被科伊达喝止了:“在战场上不要敬礼!”

“是,师长同志。”战士连忙放下了正准备举到额边的手,对科伊达说:“师长同志,敌人的炮击把我们阵地打得破破烂烂,营部所在的掩蔽部已经被炮火摧毁了,我带您去营长所在的位置吧。”

科伊达和政委马什科夫带着几名警卫员,跟在这名战士的身后,沿着满是浮土的战壕朝前走。沿途的战士看到科伊达和马什科夫,连忙站直身体,背靠着壕壁向两人行注目礼。

“战士同志,”马什科夫饶有兴趣地和带路的战士闲聊起来:“你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地方的人啊?”

“我叫列内克,是基辅人。”战士面无表情地回答说。

“哦,原来是基辅人啊。”马什科夫接着问:“你是什么时候加入我们部队的?”

“我是1942年1月逃出基辅,又在路上走了两个多月,才来到莫斯科的。”列内克咬着后槽牙说道:“到了莫斯科之后,我先进入了一家工厂,在里面当了民兵,不过始终没有和德国人作战的机会。今年3月,大本营组建草原方面军,到厂里来征兵,我就立即报了名。”

“那你的家人呢?都逃出来了吗?”

“没有。他们都死了。”列内克的眼圈红了,他咬牙切齿地说:“是德国人把他们都杀死了。”说到这里,他停住了脚步,扭头对科伊达说,“师长同志,营部到了!”

科伊达向列内克伸出手,和他握了握,笑着说:“谢谢你,战士同志。”

古察科夫正好从残破的指挥所里出来,见到科伊达和马什科夫都在门口,他连忙挺直身体,向两位上校报告说:“师长、政委同志,第562团一营营长大尉古察科夫向你们报告,我营正在抢修工事,请指示!”

“好样的,古察科夫大尉。”科伊达再次握住了古察科夫的手,满脸笑容地说:“你们营是好样的,居然挡住了德军的两次猛攻。”

对于科伊达的夸奖,古察科夫觉得自己受之有愧,第一次是叶戈尔连用火箭筒消灭了不少的德军坦克,再加上阵地后方那些作为固定炮台使用的坦克协助,才勉强击退了敌人的进攻;而第二次? 德军还没有靠近阵地? 就遭到了苏军空军的攻击,才被打得落花流水的。

因此古察科夫谦虚地说:“师长同志? 您过奖了? 我们营并没有真正与德国人交手……”

“大尉同志? ”没等古察科夫说完,马什科夫就打断了他后面的话:“你们营很好地履行了职责,在这里坚决地挡住了德国人前进的道路,为主力部队的到来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就凭这一点? 你们营就应该获得嘉奖。”

“你们营还剩下多少人?”科伊达问道。

“全营如今还剩下87人。”

“87人。”听到这个数字时? 科伊达的心好像被谁狠狠地揪了一把? 感到剧烈的疼痛? 他心里暗想:“假如上级没有派空军来支援? 仅仅凭借古察科夫手下的这点兵力? 能挡住德军的进攻么?”

“大尉同志,”在短暂的沉默之后? 科伊达继续说道:“你们营已经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你们的任务? 接下来的防守任务,就交给其它部队来完成吧,你们营先撤到后面去休整。”

既然科伊达下了命令,古察科夫也没有反驳,而是响亮地答应一声后,把带路的列内克叫过来,吩咐他说:“列内克,你立即去通知一连长和三连长,命令他们把部队集结起来,准备撤下去休整。”

望着列内克离开的背影,马什科夫好奇地问古察科夫:“大尉同志,你认识这名战士吗?”

“是的,政委同志。”古察科夫回答得很干脆:“全营的指战员我都认识。”

“我看这位叫……叫……”虽说列内克刚刚曾经把自己的名字告诉了马什科夫,但此刻他却忘记了列内克的名字。

“叫列内克,是基辅人。”古察科夫毫不含糊地说道:“今年三月做为工厂的民兵,加入我们的部队。”

马什科夫听古察科夫说完后,有些诧异地问:“大尉同志,你觉得能如此清楚地记得战士们的履历?”

“政委同志,”古察科夫咧嘴笑了笑,回答说:“全营满编时是六百多人,我平时没事时就喜欢到下面的班排去走走,和战士们聊聊天,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司令员同志曾经说过,一名合格的指挥员必须和自己的部下打成一片,这样在战场上指挥部队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没错,司令员同志是说过这话。”科伊达等古察科夫说完后,点着头对马什科夫说:“我也曾经听过。只有指挥员和战士都彼此熟悉,在战场上才能有更好的配合。”

马什科夫冲着古察科夫问道:“大尉同志,我刚刚听列内克说,他的家人都死了,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知道!”

“知道?!”古察科夫的回答让马什科夫感到很意外:“能说来听听吗?”

“这个,这个……”古察科夫看到科伊达带来的通讯连战士,正在往指挥所里拉电话线,架设天线,有些为难地说:“不会影响到通讯连的工作吧?”

“不会的。”这次说话的人是科伊达:“通讯连架天线、牵电话线需要时间,你的部队集结也需要时间,你就趁着这个机会,给我们说说关于这位叫列内克战士的情况吧。不瞒你说,我也非常好奇。”

“列内克是一名钢琴教师,在学校里教授钢琴的。”古察科夫见科伊达和马什科夫都想知道列内克的情况,便不再矫情,开始向两人讲述起来:“战争爆发后不久,敌人展开了对基辅的进攻。刚开始时,大家都以为我军完全能粉碎敌人的进攻,但到了九月,他们却发现我军部队不光没有打退敌人的迹象,反而有被歼灭的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基辅城内有门路的人,都开始想方设法离开这座早晚会陷落的城市,列内克一家也不例外。他们几家人凑了一大笔钱,联系了一辆准备离开基辅的卡车。司机向他们承诺,可以把他们安全地送到了莫斯科。

当卡车冒着德军的炮火,离开了基辅,开上了前往莫斯科的公路时。车上的人都以为自己获救了,要不了几个小时,就能顺利地到达莫斯科。

谁知就在这个时候,前方却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列内克的父亲和司机被当场打死在驾驶台里,接着又有机枪朝车厢里扫射,把列内克的母亲和妹妹,以及邻居一家都打死了。

看到死在身边的亲人,列内克才知道,虽说他们已经离开了基辅,但却还没有脱离危险,德国人已经切断了基辅通向莫斯科的道路。为了不被乱枪打死,列内克冒险跳下了卡车,接着夜色的掩护,又重新逃回了基辅。

德军占领基辅后不久,对基辅市内的犹太人进行参考清洗。他们在市区里张贴布告,要求当地的犹太人于1941年9月29日,在梅尔尼科夫大街和捷格加廖夫斯卡娅大街的交叉路口集中,以便德军实施‘迁移计划’。第二天,数万人到达指定地点集中。他们被要求从梅尔尼科夫大街一直走到基辅市郊,由德军把守的巴比亚尔峡谷。

临近峡谷时,所有男女及儿童都被要求脱下衣服叠好,并将身上的贵重物品分类摆放,然后,他们被分为几队进入峡谷。德军用机枪将他们屠杀。”

听到这里,马什科夫忍不住插嘴问道:“大尉同志,这么说,列内克是犹太人?那他是怎么脱险的?”

“是啊,列内克是犹太人。”古察科夫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他在前往指定地点时,正好遇到了学校的一名老师,那老师懂一些德语,从住在家里的德国人那里了解到这次集合的真正目的,便叫住了他,并冒着风险把他藏在自家的阁楼里。

列内克躲在阁楼里,看着由犹太人组成的一眼望不到头的队列,在德军的押解下,过了一个又一个小时。在人群中,他看到自己的亲戚、朋友和邻居。他知道这些人都将要被押到巴比亚尔峡谷枪毙,而他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一步步地走向死亡。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他简直是度日如年。由于朋友的家里住着德国人,他根本不敢离开阁楼半步,免得暴露自己,还连累了好心的朋友。直到42年1月,住在朋友家的德国人被调往了其它方向,他才有机会逃出基辅,艰难地步行了几个月,最后来到了莫斯科。”

听完列内克的悲惨往事后,马什科夫继续问道:“大尉同志,他在部队里的表现如何?”

“他在战场上表现得很英勇。”古察科夫说完这话之后,发现自己是用笼统的套话来评价自己的部下,连忙又补充说:“根据我的统计,从我们师参加战斗以来,他先后击毁了德军两辆坦克,一辆装甲车和八辆卡车,还击毙了21名德军官兵。”

“哦,他居然取得了这么多的战果?”马什科夫听到这里,有些吃惊地问:“为什么在你们营上报的战果中,没有看到他的名字呢?”

“政委同志,不是我不想把他的战果上报。”古察科夫有些为难地说:“而是他不让。”

“什么,他不让你上报自己的战果?”作为一个热衷于荣誉的民族,居然有人不想获得自己应该得到的荣誉,这一点让马什科夫极为不解:“大尉同志,你有没有问过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说,他是在为自己亲戚、朋友和邻居报仇。”古察科夫说道:“他说德国人欠下了他159条命,他要杀够同样数量的德国人之后,为死难的亲朋好友们报仇后,再让我上报他所取得的战果。”

搞清楚来龙去脉后,马什科夫沉思了片刻,随后对科伊达说:“师长同志,这可是一名了不起的英雄,我们绝对不能让他这样默默无闻。”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他简直是度日如年。由于朋友的家里住着德国人,他根本不敢离开阁楼半步,免得暴露自己,还连累了好心的朋友。直到42年1月,住在朋友家的德国人被调往了其它方向,他才有机会逃出基辅,艰难地步行了几个月,最后来到了莫斯科。”

听完列内克的悲惨往事后,马什科夫继续问道:“大尉同志,他在部队里的表现如何?”

“他在战场上表现得很英勇。”古察科夫说完这话之后,发现自己是用笼统的套话来评价自己的部下,连忙又补充说:“根据我的统计,从我们师参加战斗以来,他先后击毁了德军两辆坦克,一辆装甲车和八辆卡车,还击毙了21名德军官兵。”

“哦,他居然取得了这么多的战果?”马什科夫听到这里,有些吃惊地问:“为什么在你们营上报的战果中,没有看到他的名字呢?”

“政委同志,不是我不想把他得战果上报。”古察科夫有些为难地说:“而是他不让。”

“什么,他不让你上报自己的战果?”作为一个热衷于荣誉的民族,居然有人不想获得自己应该得到的荣誉,这一点让马什科夫极为不解:“大尉同志,你有没有问过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说,他是在为自己亲戚、朋友和邻居报仇。”古察科夫说道:“他说德国人欠下了他159条命,他要杀够同样数量的德国人之后,为死难的亲朋好友们报仇后,再让我上报他所取得的战果。”

搞清楚来龙去脉后,马什科夫沉思了片刻,随后对科伊达说:“师长同志,这可是一名了不起的英雄,我们绝对不能让他这样默默无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