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色莫斯科 > 第1405章 相互渗透

红色莫斯科 第1405章 相互渗透

作者:涂抹记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39:46

第1405章 相互渗透

在真实的历史上,stg-44可以说是二战中最出名的枪械,也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突击步枪。德国一共生产了四十万支的突击步枪,保留下来的枪支,后世成为了西方世界枪械家们眼中的珍贵藏品,每把枪的售价就高达十万美刀。

见雅科夫一脸的不屑,索科夫不禁有些暗暗脸红,心想stg-44这么好的一款突击步枪,就是因为自己这只小蝴蝶的出现,让ak47提前面世,从而导致这款不同凡响的突击步枪变成了鸡肋,不知这算不算自己的过错。

“雅科夫上校说得没错,这款所谓的新式冲锋枪就是突击步枪,但它的外形要比我们的突击步枪显得更加粗糙。”拿着另外一支stg-44的萨梅科,卸下弹夹瞧了瞧,饶有兴趣地说道:“枪里所用的子弹,是改进过的7.92毫米子弹。”

雅科夫接口说道:“德国人在1941年就研制成功了一种7.92x33毫米步枪短弹,长度比当时的德军7.92x57毫米标准步枪弹短,弹头更轻,发射火药减少,装药量由3克减至约1.6克,弹头重由12.8克减至8克,也相应地缩短了有效射程。

这类短弹被称为中间型威力枪弹,子弹长度比原有毛瑟步枪弹缩短三分之一,使得枪在射击时的后坐力大大减小,解决了自动步枪无法连续准确射击的技术瓶颈。”

说到这里,雅科夫放下手里的突击步枪,望着索科夫说:“米沙,如果没有你所设计的突击步枪,德国人的这款突击步枪无疑是划时代的一种创新。”

卢涅夫对枪械不熟悉,但还是走过来拿起突击步枪仔细打量。看了一阵后,他好奇地问送武器来的战士:“战士同志,德国人有没有说,这种突击步枪叫什么名字?”

战士点点头,回答说:“报告军事委员同志,俘虏说,这种突击步枪的名字叫mp-43,是他们的新式冲锋枪。”

“新式冲锋枪?”卢涅夫冷笑一声,“这明明就是突击步枪,德国人却偏偏要将其称为mp-43冲锋枪。”

“军事委员同志,我想我知道德国人为什么要把这种突击步枪称为新式冲锋枪的原因。”

“司令员同志,你知道原因?”卢涅夫的脸上露出了惊诧的表情:“那你说来听听。”

“我们的指战员装备有突击步枪,你们应该命令,这种武器不光可以单发,还可以连发射击,在战斗中消耗的子弹并不亚于冲锋枪。一个国家在战争中重新准备一整套新式弹药系统,并且满足战斗需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今德军在和我们的战斗中,损失了大量的装备和人员,他们能够弥补前线的损失已经非常不易,更不要说,重新增加新式装备和相关的新式后勤系统。”

索科夫滔滔不绝地说道:“我觉得小胡子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坚决反对他手下的军工系统研制新的连发武器。那些军工专家没办法,只能采用瞒天过海的办法,在研制出突击步枪之后,却以冲锋枪的代码来命名这种武器。”

听完索科夫的这番解释,众人纷纷点头,他们都觉得索科夫的说法,是非常有道理的,否则根本无法解释为什么用冲锋枪的编号,来为一种新型的突击步枪命名。

卢涅夫等索科夫说完,又接着问那名战士:“这种枪的威力如何?”

“威力非常强大,师里装备**莎冲锋枪和莫辛纳甘步枪的连队,面对拥有这种突击步枪的敌人,很难抵挡住敌人的攻击。”战士有些尴尬地回答:“我们很多控制的地段,就是被装备突击步枪的敌人突破的。”

“雅沙。”索科夫等战士说完,转身面向雅科夫说道:“我的部队最近补充了不少的兵员,但并不是人人都装备了突击步枪,你看是否和乌斯季诺夫同志商议一下,再给我们补充一批突击步枪?”

“米沙,虽然你我是朋友的,但这件事我却不能答应你。”但是雅科夫却毫不迟疑地拒绝了索科夫的提议:“前段时间我把原打算装备近卫师的突击步枪,都补充给你。为这事,我还受到乌斯季诺夫同志的批评。”

索科夫何尝不知道自己一次次向雅科夫提出的这些请求,会给对方惹来麻烦。但他更明白,假如自己不利用和雅科夫的私交,来走点后门的话,那么很多装备就轮不到自己的部队使用。在战场上,装备的优劣对最后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雅沙,我知道很多事情让你为难了。”索科夫等雅科夫说完后,陪着笑说:“你也知道,德军官兵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而我们很多战士根本没有什么战斗经验,如果手里没有比敌人更加强大的武器,那怎么能指望他们在战场上战胜敌人呢?”

“好吧,米沙。”索科夫的这番话,让雅科夫心软了,他长叹一口气说道:“我给乌斯季诺夫同志打个电话,把你这里的情况向他汇报……”

“谢谢,这是太谢谢了。”

雅科夫听索科夫向自己说谢谢,苦笑着摇摇头,说道:“米沙,我只能尽力而为,但乌斯季诺夫同志是否会同意,我可没有把握。”

索科夫深知打铁要趁热的道理,连忙朝萨梅科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把高频电话拿过来,让雅科夫给乌斯季诺夫打电话。

看到萨梅科把高频电话放在了自己的面前,雅科夫苦笑着摇摇头,然后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听到里面有声音传来之后,对着话筒说:“您好,请帮我接莫斯科的武器装备部,找人民委员乌斯季诺夫同志。”

电话接通后,乌斯季诺夫不在,而是他的秘书接的电话。对方听出雅科夫的声音后,客气地说:“雅科夫上校,人民委员同志到最高统帅本人那里汇报工作去了,您有什么事情,可以先告诉我。我等他回来之后,再替您转告。”

“不必了。”雅科夫知道秘书没有权利做任何决定,便没有把索科夫需要更多的武器的事情告诉他,而是客气地说:“我傍晚时分会再打电话给人民委员的。”

“米沙。”雅科夫放下电话后,把双手一摊,一脸无奈地说:“对不起,乌斯季诺夫同志到我父亲那里汇报工作去了,你的事情可能要稍微推迟一些。”

“没关系,雅沙。”见雅科夫愿意帮自己的忙,索科夫也不愿逼对方太紧,便点着头说:“那就等傍晚再说吧。”

…………

近卫第98师完成集结时,后勤部门给他们送来了急需的德式武器,以及上百辆汽车。

师长丘瓦绍夫见车辆数目有限,无法同时搭载全部的部队,便吩咐参谋长乌扎科夫说:“参谋长同志,我看这么多卡车只能搭载一个团的兵力,不如让近卫296团作为先头团,乘坐卡车率先向南推进吧。”

“好的,师长同志,我立即去布置任务。”

就这样,近卫第296团的两千多名指战员,挤在后勤部门提供的一百多辆卡车上,沿着公路浩浩荡荡地朝南开进。

部队在出发前,丘瓦绍夫出于谨慎,特意叮嘱该团团长格拉宁:“中校同志,虽说战场的制空权掌握在我军的手里,但你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沿途一定要做好防空工作,免得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格拉宁听完丘瓦绍夫的嘱咐,连忙点着头说:“师长同志,我们会做好防空工作的。我想问问,我们应该在什么地方,换上德军制服?”

格拉宁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丘瓦绍夫在召集几名团长开会时,曾经说过,为了避免和友军发生误会,部队在行军过程中,先不要穿德军的制服,而是到达指定位置后,再换装也不迟。

“根据我所掌握的情报,我们的部队已经拿下了卡扎奇亚罗盘镇。”丘瓦绍夫说道:“你们可以过了镇子之后,再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更换服装。同时,让卡车原路返回,来接应其它的部队。”

“是,师长同志。”

索科夫何尝不知道自己一次次向雅科夫提出的这些请求,会给对方惹来麻烦。但他更明白,假如自己不利用和雅科夫的私交,来走点后门的话,那么很多装备就轮不到自己的部队使用。在战场上,装备的优劣对最后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雅沙,我知道很多事情让你为难了。”索科夫等雅科夫说完后,陪着笑说:“你也知道,德军官兵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而我们很多战士根本没有什么战斗经验,如果手里没有比敌人更加强大的武器,那怎么能指望他们在战场上战胜敌人呢?”

“好吧,米沙。”索科夫的这番话,让雅科夫心软了,他长叹一口气说道:“我给乌斯季诺夫同志打个电话,把你这里的情况向他汇报……”

“谢谢,这是太谢谢了。”

雅科夫听索科夫向自己说谢谢,苦笑着摇摇头,说道:“米沙,我只能尽力而为,但乌斯季诺夫同志是否会同意,我可没有把握。”

索科夫深知打铁要趁热的道理,连忙朝萨梅科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把高频电话拿过来,让雅科夫给乌斯季诺夫打电话。

看到萨梅科把高频电话放在了自己的面前,雅科夫苦笑着摇摇头,然后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听到里面有声音传来之后,对着话筒说:“您好,请帮我接莫斯科的武器装备部,找人民委员乌斯季诺夫同志。”

电话接通后,乌斯季诺夫不在,而是他的秘书接的电话。对方听出雅科夫的声音后,客气地说:“雅科夫上校,人民委员同志到最高统帅本人那里汇报工作去了,您有什么事情,可以先告诉我。我等他回来之后,再替您转告。”

“不必了。”雅科夫知道秘书没有权利做任何决定,便没有把索科夫需要更多的武器的事情告诉他,而是客气地说:“我傍晚时分会再打电话给人民委员的。”

“米沙。”雅科夫放下电话后,把双手一摊,一脸无奈地说:“对不起,乌斯季诺夫同志到我父亲那里汇报工作去了,你的事情可能要稍微推迟一些。”

“没关系,雅沙。”见雅科夫愿意帮自己的忙,索科夫也不愿逼对方太紧,便点着头说:“那就等傍晚再说吧。”

…………

近卫第98师完成集结时,后勤部门给他们送来了急需的德式武器,以及上百辆汽车。

师长丘瓦绍夫见车辆数目有限,无法同时搭载全部的部队,便吩咐参谋长乌扎科夫说:“参谋长同志,我看这么多卡车只能搭载一个团的兵力,不如让近卫296团作为先头团,乘坐卡车率先向南推进吧。”

“好的,师长同志,我立即去布置任务。”

就这样,近卫第296团的两千多名指战员,挤在后勤部门提供的一百多辆卡车上,沿着公路浩浩荡荡地朝南开进。

部队在出发前,丘瓦绍夫出于谨慎,特意叮嘱该团团长格拉宁:“中校同志,虽说战场的制空权掌握在我军的手里,但你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沿途一定要做好防空工作,免得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格拉宁听完丘瓦绍夫的嘱咐,连忙点着头说:“师长同志,我们会做好防空工作的。我想问问,我们应该在什么地方,换上德军制服?”

格拉宁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丘瓦绍夫在召集几名团长开会时,曾经说过,为了避免和友军发生误会,部队在行军过程中,先不要穿德军的制服,而是到达指定位置后,再换装也不迟。

“根据我所掌握的情报,我们的部队已经拿下了卡扎奇亚罗盘镇。”丘瓦绍夫说道:“你们可以过了镇子之后,再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更换服装。同时,让卡车原路返回,来接应其它的部队。”

“是,师长同志。”格拉宁响亮地回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