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色莫斯科 > 第1741章

红色莫斯科 第1741章

作者:涂抹记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39:46

第1741章

两名警卫员来到了少校的面前,抬手敬礼“少校同志,请问您有什么指示?”

少校朝河边的帐篷一指,吩咐两人:“你们去把那顶帐篷抬过来。”

两人虽然不明白少校这么做的原因,但长期养成的服从习惯,还是让两人毫无怨言地跑向了帐篷,并准备按照少校的命令,将其搬到朱可夫元帅钓鱼的位置。

趁着少校带人搬帐篷的工夫,索科夫带着阿西娅信步走到了朱可夫的身后,笑着招呼道:“元帅同志,你钓了多少鱼啊?”

朱可夫说是在钓鱼,其实是拿着鱼竿,盯着面前的冰窟窿发呆。此刻身后有人说话打断了他的沉思,让他的心里很是不满。他皱着眉头扭头往后看,想训斥一下这位不速之客。

但映入他眼帘的却是索科夫那张熟悉的面前,他的脸上不由闪过愕然的表情,“米沙,怎么是你。”说着,就试图站起身,但由于坐得太久,两条腿都有些麻木了,一时没站起来。

索科夫连忙伸手扶住他,笑着说:“元帅同志,冰面上太滑,别起身太快,小心摔跤哦。”

朱可夫在索科夫的搀扶下,站直了身体,有些诧异地问:“米沙,你怎么会到这里来?”

“听说您生病了,我特意来看看您。”索科夫简单地说完了自己的来意后,又继续问:“元帅同志,今天钓了多少鱼啊?”

“也就五六条吧。”朱可夫用手朝扔在冰窟窿附近的几条鱼一指,说道:“正好可以用来招待你们。”

看着抬着帐篷过来的少校和警卫员,朱可夫不禁又皱起了眉头,“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把帐篷往这里抬?”

“元帅同志,”索科夫连忙向朱可夫解释说:“我看天气太冷,您这样坐在冰上钓鱼,很容易被冻生病,便自作主张让少校把帐篷抬过来,让您可以坐在帐篷里钓鱼。”

“坐在帐篷里钓鱼?!”朱可夫一头雾水地反问道:“在帐篷里怎么钓鱼?”

“很简单,元帅同志。”索科夫继续说道:“待会儿让少校在这里搭帐篷,搭好之后,冰窟窿就在帐篷的中间,您就可以坐在里面钓鱼。在帐篷里钓鱼的最大优势,就是不用吹西北风,如果再放上厨具的话,就可以直接加工刚钓上来的鱼。”

朱可夫听完后,仔细一琢磨,点着头说:“米沙,你的这个办法还真不错,我怎么就从来没有想到过呢。”

很快,少校就带着人把帐篷抬了过来,重新搭建在冰窟窿附近。

等帐篷搭好,朱可夫走进去瞧了瞧,感觉很满意:“不错不错,帐篷里的确要暖和多了,而且还不影响我钓鱼。”他走出帐篷,对站在外面的少校说,“少校同志,这个帐篷里待不了多少人,你再去找一顶帐篷搭在旁边吧。”

“是,元帅同志,我马上派人去取帐篷。”

索科夫走进帐篷,觉得虽然要比外面暖和一些,但还是冷,自己如果一直坐在这里陪朱可夫钓鱼,很有可能被冻僵,便试探地说:“元帅同志,我觉得还可以在帐篷里铺一层木板,放一个取暖的炉子,这样就会更加暖和。”

“有道理,有道理。”对于索科夫的提议,朱可夫很爽快就答应了,他吩咐还未离开的少校:“少校,再带几块木板和取暖的炉子过来,这样帐篷里能暖和一点。”

“元帅同志,带一个炉子还是两个炉子?”

“至少要带两个取暖的炉子。”朱可夫说道:“难道你们待的帐篷里,不需要取暖吗?”

“明白了,元帅同志,我立即去办。”少校担心自己拿不了那么多东西,便叫上两位警卫员和自己一同返回了别墅。

朱可夫在冰窟窿旁边坐下,继续开始钓鱼。钓了一阵后,他开口说道:“米沙,我来这里好几天了,你是唯一一个来探视我的。”

索科夫心里暗说人情冷暖,看到朱可夫失势,都没有人愿意来探望他了。但这种话心里想想可以,却不能说出来,他呵呵一笑,随后说道:“元帅同志,可能是最近外面天气大冷,大家都不愿意出门。等哪天天气暖和了,没准来看您的人就络绎不绝了。”

自己的处境如何,朱可夫是心知肚明,自己如今被闲置,很多朋友和老部下因为担心受到连累,根本就不会来探望自己。今天能在这里见到索科夫,也算是意外惊喜,不过出于爱护对方的角度出发,他还是担心地问:“米沙,你今天带着阿西娅来探视我,就不担心受到牵连吗?”

“有什么可担心的。”索科夫深知锦上添花人人都会,但雪中送炭却没有多少人能做到,自己此刻在朱可夫处境最艰难时来探望他,一定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咧嘴一笑,说道:“我到这里,不是探视什么苏联元帅,而是看望我父亲的朋友,一个一向关心爱护我的长辈,我想不会有人拿这件事做文章吧。”

索科夫说的这番话,让朱可夫的心里感到很舒服,他微微一笑,说道:“米沙,如果真有人要拿这件事做文章,哪怕你是来探视自己的父母,恐怕也会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元帅同志,”索科夫觉得有必要打消朱可夫的顾虑,免得他为了保护自己,而把自己撵走:“您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我相信要不了多久,您又会重新出来主持大局的。”

朱可夫听索科夫这么说,放下了手里的鱼竿,扭头盯着索科夫,饶有兴趣地问:“米沙,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

“如今我军已经从战略相持阶段变成战略进攻。”索科夫表情淡定地回答说:“要想确保进攻战略的顺利,必须有一名优秀的统帅,来指挥我们的军队。而您,无疑是最佳的人选。”

“我觉得不太现实。”朱可夫苦笑着摇摇头:“我如今连军队都接触不到,怎么去指挥所有战线的进攻作战?”

“元帅同志,这一点您不用担心。”索科夫在脑子里组织了一下词汇,继续说道:“我觉得最多二月底三月初,您就能重新回到前线指挥部队。”

朱可夫听后,脸上露出了诧异的表情:“米沙,你告诉我,你是根据什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元帅同志,您知道我军在切尔卡瑟地域的作战态势吗?”

“知道。”别看朱可夫已经一年多的时间,没有亲自指挥过部队,但作为大本营派驻前线的代表,他对这场发生切尔卡瑟附近科尔松-舍普琴科夫斯基战役很了解,他点了点头,随后反问道:“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假如围困德军十个师的部队,只有科涅夫将军的乌克兰第二方面军,那么全歼这股敌人,是有很大希望的。”索科夫谨慎地说道:“但如今参与围困的,还有瓦图京将军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我觉得这场战役打到最后,很有可能因为两个方面军的配合不够协同的缘故,而导致相当一部分的敌人突围成功。”

朱可夫听完后,表情变得凝重起来。过了一阵,他才开口说道:“米沙,说实话,在库尔斯克会战前,我对科涅夫也没有多大的信心。要知道,战争爆发初期,他就是上将的晋衔,两年过去了,他还在原地踏步。

当时得知作为预备队的草原方面军,由科涅夫指挥时,我的心里很不踏实,担心一旦瓦图京在库尔斯克南面的防线被突破,科涅夫的部队根本没有能力挡住气势汹汹的敌人。但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让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假如没有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库尔斯克会战的胜负如何,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索科夫呆呆地望着朱可夫,心里暗想,你对我说科涅夫做什么,难道你还担心他的部队不能挡住敌人的突围吗?

下一秒钟,索科夫就听到朱可夫说:“如果有可能,我会亲自给科涅夫打电话,提醒他注意这一点。我们好不容易围住了德国人的主力,绝对不能让他们从我们的包围圈里跳出去。”

“元帅同志,我想您误解了我的意思。”

“误解了你的意思?”朱可夫眉毛往上一扬,有些纳闷地说:“难道我说得不对吗?”

“我其实是想说,假如这次只有科涅夫将军的部队围攻德军,没准有机会全歼敌人。”索科夫小心翼翼地说:“而如今与他们并肩作战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才是破绽所在。我担心敌人会从瓦图京将军负责的方向,从我军的包围圈里跳出来。”

“什么,你是说瓦图京所负责的方向,会被德国人选做突破口?”

“是的,元帅同志,正是这样。”索科夫为了增加说服力,还特意强调说:“想必您还记得,我军在收复基辅后不久,就在日托米尔地区吃了大亏。若不是最高统帅部及时派出罗科索夫斯基将军,接替了部队的指挥权,基辅没准就会被德国人夺回去。”

朱可夫对瓦图京这一年多的表现,心里也充满了不满。不过此刻听完索科夫对他的评价,却板着脸说:“一条战线的指挥员是否合格,只能由最高统帅部说了算,不是你所能随便评价的。明白吗?”

说到这里,朱可夫朝帐篷外面看了一眼,见除了自己这个孤零零的帐篷外,周围根本看不到任何人影,便放缓语气对索科夫说:“米沙,我知道你说的都有道理。但这些话却不能随便说,我听了倒是没有什么,假如是别有用心的人听了,恐怕你就会惹上麻烦。”

“我明白您的意思,元帅同志。”索科夫陪着笑脸说道:“这不是没有外人么,所以我才能把自己的心里话对您说说。”

“你知道就好。”朱可夫说完这句话,又重新拿起鱼竿继续钓鱼,装出漫不经心的样子问:“米沙,你真的觉得德国人会从切尔卡瑟的包围圈里跳出来吗?”

“被围困在切尔卡瑟的德军中,至少维京师是他们的精锐。德国人是绝对不会容忍这支部队被我们歼灭的。”索科夫说道:“因此,曼斯坦因肯定会想尽办法,让这支部队从我军的包围圈里跳出来。”

“那你觉得假如此刻调整部署,有机会全歼被围困的敌人吗?”

“要想全歼敌人,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别看索科夫如今不在前线,但很多事情他心里都清楚,参与围困的部队虽然得到了补充,但新兵基本都来自乌克兰,没有经过专门的军事训练,虽然人数看起来挺多,但整体的战斗力不升反降。“除非现在把两个方面军合并,然后由您或者科涅夫将军来指挥,才有一定的几率全歼被围的德军主力。”

“在如今的情况下,把两个方面军进行合并,虽说人数多了,但不等于能提高战斗力。”朱可夫对此刻合并两个方面军的利弊,看得倒是挺清楚的,“各部队之间不熟悉,在配合上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还会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到时反而给德国人创造了突围的良机。”

见朱可夫看问题比自己更加全面,索科夫也没再提两个方面军合并的事情。在他的记忆力,两个方面军的合并,要等瓦图京负伤,朱可夫代理指挥结束后才会出现。如今,两个方面军都有属于自己的司令部,合并基本是不可能的。

朱可夫不想再继续讨论这个问题,便及时地岔开了话题:“米沙,你的伤势痊愈了吗?”

“是的,元帅同志,已经痊愈了。”索科夫笑呵呵地回答说:“假如不是还需要在伏龙芝军事学院里再进修半年,我都想立即返回前线了。”

朱可夫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说留在学院里可以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而是若有所思地说:“其实我觉得你就算继续留在学院里,也没有什么可学的东西了。”

索科夫先是一愣,随后心中一阵狂喜,他试探地问朱可夫:“元帅同志,您的意思是我可以立即返回前线了?”

朱可夫朝索科夫的那条伤腿看了一眼,说道:“如果我有决定权,我肯定会把你派到最艰苦的战线,因为你具备扭转战局的能力。但是现在……”他把双手一摊,颇为无奈地说,“我如今连离开这里都做不到,更何况安排你返回前线了。”

“元帅同志,”索科夫觉得自己既然可以不用在学院里再待半年,那么就可以考虑争取早点回到前线,便对朱可夫说:“这么说来,我可以不用完成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学业,就提前返回前线吗?”

“理论上是可以的。”朱可夫苦笑着说:“可惜我如今没有那个权利,否则一定让你尽快重返前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