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色莫斯科 > 第1765章 劝降

红色莫斯科 第1765章 劝降

作者:涂抹记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39:46

第1765章 劝降

不管是科涅夫,还是瓦图京,接到安东诺夫打来的电话,得知史达林让他们不要放走包围圈里的任何一个德国兵时,心里就明白,总攻的时间到了。

既然安东诺夫说明这是最高统帅本人的命令,科涅夫和瓦图京立即就向所属部队下达了进攻的命令,至于自己的部下是否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们只知道,必须消灭包围圈里的敌人。

没有做好战斗准备的部队,在接到进攻的命令后,立即开始调兵遣将,把主要的兵力集结在即将交战的区域。而早已准备就绪的部队,则直接向德军的阵地发起了进攻。

如果别的德军部队,在突围作战不利的情况下,骤然遭到了来自那么多个方向的进攻,肯定早就被打蒙了。但两支苏军部队的强大攻势展开后,所取得的进展却非常有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开,完全与威廉·施特默尔曼的指挥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他除了动用维京师和72步兵师在前面开路外,其它可能遭到苏军进攻的区域,也部署了精锐的部队进行防御,负责苏军的进攻,力求在阻挡住苏军的进攻。最不济,也要迟滞苏军缩小包围圈的时间。

而在239高地方向,威廉·施特默尔曼依旧组织最强大的兵力,展开不间断的进攻。他心里很清楚,如果不能突破239高地,自己的部队全得完蛋。

而从包围圈其它方向发起进攻的苏军部队,暴露出了诸多的缺点。由于进攻开始得很仓促,各部队的炮火准备时间太短,通常只有半个小时。而德军则是有针对性地部署了炮兵,在战斗打响之后,不仅能用炮火轰击苏军的进攻队形,封锁其预备队,甚至还能对苏军的炮兵阵地实施反压制。

其次,苏军不少指挥员的战术呆板。当他们向德军阵地发起的进攻被击退后,并没有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而是武断地认为是自己的战士表现得不够勇敢。重新集结部队之后,又在相同的地段,采用相同的战术向敌人发起进攻。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敌人用同样的方式击退了他们,牺牲的战士死得很惨,也死得很没有价值。

战斗从白天打到晚上,切尔卡瑟的包围圈比原来缩小了三分之一,被围的德军部队活动面积变得更加狭窄,不过并没有任何部队放下武器,依旧在顽强地抗击着苏军的进攻。

为了给被围部队打开了一条生命通道,威廉·施特默尔曼亲自来到了239高地附近督战,希望能亲眼看到自己的部队拿下这个高地。惨烈的拉锯战在高地展开,维京师和第72步兵师的官兵,一次又一次地冲上了高地,可是没等他们站稳脚跟,又是实施反击的苏军重新赶了下来。

眼见得天渐渐黑了下来,就算是威名远播的维京师,也无法从苏军的手里彻底地夺取239高地。看着铺满山坡的德军尸体,威廉·施特默尔曼长叹一声,随后艰难地下达了一道命令:“停止对239高地的进攻,暂时撤回休整,等明天天亮之后,再向高地发起进攻。”

接到威廉·施特默尔曼的这道命令后,维京师师长奥拓·吉勒打电话询问到:“将军阁下,为什么要停止进攻?”

“吉勒将军,”威廉·施特默尔曼淡淡地说道:“我看得出来,不管是维京师还是第72步兵师的官兵,都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惜高地上的俄国人太顽强了,就算我们再打下去,也无法从他们的手里夺取高地,不如先撤回来休修整一晚,明天再继续战斗吧。”

听威廉·施特默尔曼这么说,吉勒将军也绝对自己的部队打了一天,官兵应该疲惫不堪,让他们休息一晚再继续战斗,没准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战果。

晚上八点的时候,威廉·施特默尔曼正在一个帐篷里指挥部队,忽然一名通讯参谋走过来向他报告说:“军长阁下,我们刚刚接到了俄国人的呼叫。”

“俄国人的呼叫?”威廉·施特默尔曼有些诧异地问:“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他们希望和我们谈判。”通讯参谋回答说:“如果我方同意的话,他们会尽快向我们派出谈判人员。”

通讯参谋报告完毕后,没等威廉·施特默尔曼说话,军参谋长就凑过来说道:“将军阁下,俄国人此刻派人过来谈判,肯定是劝降的,我看没有必要和他们见面,还是拒绝他们的请求吧。”

但威廉·施特默尔曼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军参谋长不一样,他很清楚此刻的形势对自己方面很不利,再打下去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为了让更多的官兵能活下来,他决定和苏军方面的谈判代表见面,看对方究竟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

“上尉,”他对参谋说道:“请你转告俄国人方面,说我们同意谈判,让他们尽快安排谈判人员到达我们的指定位置,我们会确保谈判人员的人身安全。”

参谋记录完威廉·施特默尔曼的命令后,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将军阁下,不知让他们到哪里和我们的人接头呢?”

“这里。”威廉·施特默尔曼右手在地图上指出了一个位置,苦笑着说:“就在距离239高地一千米的位置。我想,俄国人派来谈判的人,十有七八是第53集团军的司令官,我倒想看看,能扛住维京师疯狂进攻的第53集团军,他们的指挥官究竟是什么人。”

“好的,将军阁下。”参谋毕恭毕敬地说:“我立即把您的意思转达给俄国人,并和他们约好时间。”

索科夫做梦都没想到,科涅夫给自己打电话过来,并没有问当天的战况,而是交给了自己一个艰巨的任务:作为方面军的代表,去与威廉·施特默尔曼谈判,劝说对方放下武器,向苏军投降。

“方面军司令员同志,”得知科涅夫交给自己的是一个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索科夫为难地说:“我觉得就算我去见了威廉·施特默尔曼,要想让他投降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我看,还是别做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吧。”

“索科夫同志,这怎么叫没有意思的事情呢?”参与白天进攻的部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让科涅夫感到格外心痛。虽然明知道威廉·施特默尔曼投降的可能不大,但为了减少部队的伤亡,他还是决定碰碰运气,因此有些言不由衷地说:“只要有一些希望,我们就不能放弃尝试,你说对不对?”

听到科涅夫这么问自己,索科夫心里就算再不情愿,也只能违心地说:“对,方面军司令员同志,您说得很对。万一威廉·施特默尔曼将军想通了,愿意命令部队放下武器向我军投降,就能避免很多的流血牺牲,我看可以试一试。”

“既然你没有意见,那你就准备准备,然后去见威廉·施特默尔曼。”科涅夫抬手看了看表,说道:“现在是八点一刻,你在九点以前赶到239高地前方一千米的地方,有德国人接你,他们会确保你的人身安全。”

一放下电话,索科夫就开始向斯米尔诺夫交代部队里的事情:“参谋长同志,我马上要作为方面军的代表,去和威廉·施特默尔曼见面。万一我发生什么意外,不能回来的话,第53集团军就交给你了。”

“什么,你要去与威廉·施特默尔曼见面。”斯米尔诺夫吃惊地劝阻道:“司令员同志,你不能去,太危险了,我担心德国人知道你的真实身份之后,会对你不利。”

不管是科涅夫,还是瓦图京,接到安东诺夫打来的电话,得知史达林让他们不要放走包围圈里的任何一个德国兵时,心里就明白,总攻的时间到了。

既然安东诺夫说明这是最高统帅本人的命令,科涅夫和瓦图京立即就向所属部队下达了进攻的命令,至于自己的部下是否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们只知道,必须消灭包围圈里的敌人。

没有做好战斗准备的部队,在接到进攻的命令后,立即开始调兵遣将,把主要的兵力集结在即将交战的区域。而早已准备就绪的部队,则直接向德军的阵地发起了进攻。

如果别的德军部队,在突围作战不利的情况下,骤然遭到了来自那么多个方向的进攻,肯定早就被打蒙了。但两支苏军部队的强大攻势展开后,所取得的进展却非常有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开,完全与威廉·施特默尔曼的指挥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他除了动用维京师和72步兵师在前面开路外,其它可能遭到苏军进攻的区域,也部署了精锐的部队进行防御,负责苏军的进攻,力求在阻挡住苏军的进攻。最不济,也要迟滞苏军缩小包围圈的时间。

而在239高地方向,威廉·施特默尔曼依旧组织最强大的兵力,展开不间断的进攻。他心里很清楚,如果不能突破239高地,自己的部队全得完蛋。

而从包围圈其它方向发起进攻的苏军部队,暴露出了诸多的缺点。由于进攻开始得很仓促,各部队的炮火准备时间太短,通常只有半个小时。而德军则是有针对性地部署了炮兵,在战斗打响之后,不仅能用炮火轰击苏军的进攻队形,封锁其预备队,甚至还能对苏军的炮兵阵地实施反压制。

其次,苏军不少指挥员的战术呆板。当他们向德军阵地发起的进攻被击退后,并没有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而是武断地认为是自己的战士表现得不够勇敢。重新集结部队之后,又在相同的地段,采用相同的战术向敌人发起进攻。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敌人用同样的方式击退了他们,牺牲的战士死得很惨,也死得很没有价值。

战斗从白天打到晚上,切尔卡瑟的包围圈比原来缩小了三分之一,被围的德军部队活动面积变得更加狭窄,不过并没有任何部队放下武器,依旧在顽强地抗击着苏军的进攻。

为了给被围部队打开了一条生命通道,威廉·施特默尔曼亲自来到了239高地附近督战,希望能亲眼看到自己的部队拿下这个高地。惨烈的拉锯战在高地展开,维京师和第72步兵师的官兵,一次又一次地冲上了高地,可是没等他们站稳脚跟,又是实施反击的苏军重新赶了下来。

眼见得天渐渐黑了下来,就算是威名远播的维京师,也无法从苏军的手里彻底地夺取239高地。看着铺满山坡的德军尸体,威廉·施特默尔曼长叹一声,随后艰难地下达了一道命令:“停止对239高地的进攻,暂时撤回休整,等明天天亮之后,再向高地发起进攻。”

接到威廉·施特默尔曼的这道命令后,维京师师长奥拓·吉勒打电话询问到:“将军阁下,为什么要停止进攻?”

“吉勒将军,”威廉·施特默尔曼淡淡地说道:“我看得出来,不管是维京师还是第72步兵师的官兵,都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惜高地上的俄国人太顽强了,就算我们再打下去,也无法从他们的手里夺取高地,不如先撤回来休修整一晚,明天再继续战斗吧。”

听威廉·施特默尔曼这么说,吉勒将军也绝对自己的部队打了一天,官兵应该疲惫不堪,让他们休息一晚再继续战斗,没准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战果。

晚上八点的时候,威廉·施特默尔曼正在一个帐篷里指挥部队,忽然一名通讯参谋走过来向他报告说:“军长阁下,我们刚刚接到了俄国人的呼叫。”

“俄国人的呼叫?”威廉·施特默尔曼有些诧异地问:“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他们希望和我们谈判。”通讯参谋回答说:“如果我方同意的话,他们会尽快向我们派出谈判人员。”

通讯参谋报告完毕后,没等威廉·施特默尔曼说话,军参谋长就凑过来说道:“将军阁下,俄国人此刻派人过来谈判,肯定是劝降的,我看没有必要和他们见面,还是拒绝他们的请求吧。”

但威廉·施特默尔曼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军参谋长不一样,他很清楚此刻的形势对自己方面很不利,再打下去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为了让更多的官兵能活下来,他决定和苏军方面的谈判代表见面,看对方究竟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