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色莫斯科 > 第1964章 不切实际的计划

红色莫斯科 第1964章 不切实际的计划

作者:涂抹记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39:46

第1964章 不切实际的计划

第1964章 不切实际的计划

索科夫的话给科涅夫打开了一个思路:“索科夫同志,你说得非常有道理。我现在有个想法,我打算联系国防委员会,看看在我们如今战斗的区域,原先建立有多少的军火仓库。只要这些军火仓库没有被德国人发现,并缴获或破坏里面的物资,就可以拿来武装我们的部队,从而减轻后勤部门的运输压力。”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元帅同志。”索科夫想到自己派人出去寻找隐藏的军火库,多少有点大海捞针的感觉,假如科涅夫真的能从国防委员会那里,获得详细的分布图,寻找起来就能事半功倍了。“有了足够的弹药,就能确保我军进攻的持续性。”

“没错,”对索科夫的这种说法,科涅夫也是非常赞同的,毕竟不管怎么补充,部队所拥有的弹药也不可能是无限的。一场战役下来,必须等到后勤完成补给之后,才能对德军进行新一轮的进攻。有时就是在等待中,白白地错失了不少的良机:“若是我们的部队能找到更多的军火库,我想在五月之前,我们就能保持进攻的态势。”

就在索科夫准备放下电话时,忽然听到科涅夫又说了一句:“索科夫同志,还有一件事,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听到科涅夫说有事情想听自己的建议,索科夫不禁一愣,心说自己能有什么事情可以为科涅夫出谋划策的?不过出于礼貌,他还是态度恭谨地说:“元帅同志,您请说吧,我看能否为您出一些有用的主意。”

“情况是这样,索科夫同志。”科涅夫字斟句酌地说:“我接到了最高统帅本人的电话,他说他打算把我军所有的运输机集中起来,在敌人的后方实施一次规模强大的空降行动。”

“什么,空降行动?”被这个意外的消息让索科夫感到了震惊,他做梦都没想到,史达林居然会心血来潮,想出这么一出作战计划。他试探地问:“元帅同志,我想问问史达林同志准备让我们的伞兵在什么地方空降啊?”

“在波兰的卢布林地域。”科涅夫解释说:“按照最高统帅本人的想法,我军一旦在这个地区实施空降,占领城市并构筑防线,就能切断乌克兰境内德军的退路。”

科涅夫的话,让索科夫的脑子里冒出了一个名词:“市场花园行动”。

这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后,所发起的一次特殊形式的进攻。其主要目的是借由史上规模最大的空降部队奇袭,配合地面装甲部队快速移动的协同作战,夺取荷兰境内主要河川上仍由德军控制的一系列桥梁。而战略目标,则是在夺得这些桥梁的控制权后,让盟军得以跨越莱茵河这个德国边境上最后的天然屏障,趁德军尚未站稳之际,在短时间内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个行动在开始之初尚称成功,盟军在9月20日时攻下位于奈梅亨的瓦尔桥,但最终因为位于阿纳姆市的最后一座桥梁,步兵援军无法抵达完全占领而宣告失败。尽管英军第一空降师坚守在当地超过了最初预期的时间,但直到1945年3月,莱茵河仍然是盟军与德国本土间一直无法跨越的屏障,而令人惋惜的是,这座让无数盟军、德军付出性命的桥,因防止德军反攻,被一个中队的B-26轰炸机摧毁。

“元帅同志,”索科夫并没有问科涅夫,苏联空军拥有多少架运输机,要知道这种数据是绝对保密的,别说是自己,恐怕连科涅夫级别的人都没有资格知晓,于是他换了一种问法:“不知上级打算派遣多少部队参与这次的进攻?”

“据我所知,大概是一个空降旅,总人数在三千人左右。”科涅夫回答说:“不过由于飞机的载重有限,他们无法携带重武器。”

索科夫一听,顿时头都大了,心说这肯定是史达林拍脑门做出的决定,把三千空降兵空投到敌人重兵把守的后方,还要让他们夺取城市后,负责切断乌克兰境内德军的退路,这不是让他们去送死吗?

不过有些事情,他心里明白就可以了,却不能随便说出来。如果贸然说出这些空降兵在卢布林降落后,不管无法切断乌克兰境内德军的退路,反而会被德军吃得连渣都不剩,好一点,会被上级批评为无稽之谈;要是严重点,直接就会有人说这明显是失败主义论调嘛。到那时,自己就会惹火烧身。

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索科夫谨慎地反问道:“元帅同志,您有没有想过,一支没有配备重武器的空降兵部队,降落在德军重兵防御的后方,他们有能从敌人手里夺取城市,并建立防线切断敌人的退路吗?”

科涅夫想了想,随后回答说:“我觉得他们根本挡不住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

“没错。”见科涅夫的想法和自己一致,索科夫点着头说:“也就是说,如果把空降旅空降到敌后的卢布林,等于就是让他们去送死。”

“索科夫同志,你说得很有道理。”科涅夫也是一个聪明人,从索科夫简单的话语中,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郑重其事地说:“我会把伱的意思,反馈给最高统帅本人,希望他能改变主意,取消这个不切实际的计划。”

“别,元帅同志,您千万别出面。”索科夫知道科涅夫在史达林的心目中,才重新建立好感不久,若是为了这事惹对方发火,恐怕科涅夫未来的日子不好过,所以好意劝说道:“我觉得这种事情,还是请别人出面更妥当一些。”

“请别人出面?”科涅夫有些纳闷地问:“那你说说,由谁出面比较合适呢?”

索科夫在脑子里仔细回忆了一阵,隐约记得在什捷缅科的回忆录里,曾经见过关于史达林准备派空降兵在卢布林空降一事,便小心翼翼地说:“我觉得可以让朱可夫元帅和总参谋部的什捷缅科将军出面,来说服最高统帅本人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作战计划。”

科涅夫听完索科夫提出的两个名字,心里仔细琢磨了一下。朱可夫虽然如今是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司令部,但他还挂着副统帅的头衔,这件事他出面比较有说服力。至于副总参谋长什捷缅科将军,同时还是作战部长,由他们两人同时出面去见史达林,的确有把握说服对方取消这项不切实际的作战计划。

“索科夫同志,你说得很有道理。”科涅夫点着头说:“我这就和朱可夫、什捷缅科取得联系,看看用什么办法,来游说最高统帅本人改变主意,取消这项不切实际的作战计划。”

索科夫放下电话时,特罗菲缅科好奇地问:“司令员同志,你和元帅同志讨论要取消什么作战行动?”

索科夫看了看四周,除了特罗菲缅科外,还有萨梅科和斯米尔诺夫二人,便冲众人招了招手,说道:“你们都过来,我给你们讲讲是怎么回事。”

等三人都围在桌边,盯着桌上的地图时,索科夫开始向他们讲述史达林的那个不切实际的计划:“……我军将动用所有的运输机,将一个空降旅空降到卢布林地域,让他们占领城市之后,抓紧时间构筑防御阵地,以切断乌克兰境内德军的退路。”

“这个计划太不现实。”萨梅科听完,立即摇着头说:“如果真的这么做了,等于是让这个空降旅的指战员去送死……”刚说到这里,萨梅科忽然浑身一震,随即也停止了高谈阔论。

见萨梅科不说了,特罗菲缅科有些好奇催促道:“说啊,参谋长同志,怎么不说了?”

“副司令员同志,”萨梅科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说道:“我是我太鲁莽了,这可是史达林同志亲自下达的命令,我们怎么能进行讨论呢,自然是无条件服从。”

见萨梅科说得滴水不漏,特罗菲缅科也就没再追问,而是扭头望着索科夫问道:“司令员同志,你觉得我们的空降旅在卢布林地区空降之后,能完成上级交给他们的任务吗?”

“没法完成。”索科夫摇着头,用肯定语气回答说:“不管多么精锐的部队,如果空投到这一地区,肯定会遭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德军进攻。他们没有任何重武器,在德军的强攻下,能坚持几天都是个问题,更别说切断乌克兰境内德军的行动了。”

“真的守不住吗,司令员同志?”谁知特罗菲缅科听完后,依旧追问道:“不过我觉得人在危急时,能激发出极大的潜力,没准我们的空降兵指战员就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副司令员同志,”索科夫见特罗菲缅科今天有点和自己抬杠,便对他说道:“我让你在整个作战集群里,挑出一个最精锐的师,然后把你们部署在利沃夫,看看你们在敌人的四面围攻之下,能坚持多少时间?”

听索科夫这么说,特罗菲缅科的目光立即投向了乌克兰西部边境的这座城市,心里在盘算,假如自己真的率一个师占领了这座城市,能否扛住来自四面八方的德军进攻,并在坚守这座城市的同时,完成切断德军退路的任务。

在心里推演了无数遍,特罗菲缅科发现自己不管如何防守,别说德军的四面进攻,就连一个方向的攻击都无法挡住,更别说切断乌克兰境内德军的退路了。

特罗菲缅科站直身体,冲索科夫摇摇头,苦笑着说:“司令员同志,我试过很多次,别说敌人来自四面八方,就算只有一个方向进攻,我都没有办法挡住他们。至于说切断乌克兰境内德军的退路,那就更加不可能了。”

“我不知道是谁给最高统帅本人灌输的这个想法,”索科夫心里很清楚,苏军将领对空降作战的战术都很陌生,不可能有人向史达林提出这样的建议,唯一的解释,就是盟军的“市场花园行动”已经开始在部署,并且通报了史达林,从而让他也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不过当着外人的面,他还是要装出一无所知的样子:“一旦实施这个空降计划,参与作战的空降旅肯定逃脱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而且这样的失利,还会对我军的士气带来极大的打击。”

“没错没错,”萨梅科作为一名参谋长,自然懂得孤军深入敌后的部队,遭到敌军优势兵力的围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便点着头说:“把一支轻装部队摆在敌人的中间,等于是一种让他们送死的行为,我觉得应该取消这个不切实际的作战计划。”

萨梅科之所以会这么说,完全是因为考虑到近卫第18军就有两个近卫空降师,而且还是战斗力极强的那种。假如上级真的要实施这个冒险的空降计划,没准就会从这两个空降师里抽调部队,他可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部下去送死。

索科夫心里很清楚,今天在这里的讨论,肯定会通过某种途径,传到史达林的耳朵里,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开口说道:“指挥员同志们,其实实施空降作战不是不可以,而是要选择合适的时机。”

看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索科夫又继续说道:“我打个比方说,比如说我军进入了波兰境内,正在朝着华沙推进。当我军距离这座城市还有一两百公里时,为了防止德军炸毁维斯瓦河上的桥梁,我们可以实施空降行动,把一部分空降兵空降到维斯瓦河附近,让他们趁着敌人还没有回过神的工夫,快速地夺取桥梁并保卫起来,等我们的主力部队赶到后,就能顺利地渡河进入华沙城内了。”

“司令员同志,”特罗菲缅科听后摇着头说:“可惜华沙城距离我们太远,和我们到布加勒斯特的距离差不多。”

“副司令员同志,不要悲观嘛。”索科夫笑着对特罗菲缅科说:“别看我们如今到华沙还要一千多公里,但没准到年底时,我们就兵临华沙城下,和城里的德军展开一番激战。”

“年底就能到达华沙?”如果是别人说这话,特罗菲缅科肯定会嗤之以鼻,可此话是索科夫说出来的,就不得不引起特罗菲缅科的重视:“你真的觉得,我军在今年年底就能到达华沙城外吗?”

“如果我军在战场上,始终保持进攻的态势,我相信到年底时,不排除已经到达华沙城外的可能。”索科夫说这话时,见特罗菲缅科一脸怀疑的表情,也没有和他争论,而是随口说道:“指挥员同志们,继续努力吧。我相信到年底时,德国人已经被我们赶出了国境,而我们的军队正向着柏林进军,我们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