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色莫斯科 > 第2000章

红色莫斯科 第2000章

作者:涂抹记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39:46

第2000章

第2000章

“方面军参谋长同志,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方面军司令部所使用的电话机要比索科夫用的好,通常不会出现漏音的情况,所以索科夫和乌斯季诺夫之间的对话,马利宁根本没有听到,索科夫兴奋地对他说:“乌斯季诺夫同志告诉我,别尔金上校是来了我们这里,同时和他一起行动的,还有30艘气垫船。”

“太棒了,这简直太棒了。”马利宁兴奋地说:“有了这些气垫船,你的部队就能快速地通过沼泽地区,并趁德国人没有回过神之际,迅速地占领他们的阵地。”

“没错,的确是这样的。”索科夫等马利宁说完后,继续说道:“除了运输兵员外,还可以运输物资。要知道,这种气垫船是全地形的,不管是在沼泽还是泥泞的道路,都不会影响到它的行驶速度。”

“的确是不错的东西……”

没等马利宁说完,门口忽然传来了一个洪亮的声音:“什么不错的东西啊?”

两人扭头一看,原来是罗科索夫斯基回来了。

索科夫连忙站起身,将右手举到了额边,向刚进门的罗科索夫斯基握手。

罗科索夫斯基上前和索科夫握手,客气地问:“米沙,你什么时候来的?”

“来了不到半个小时,您回来之前,我正在与方面军参谋长同志聊天呢。”

“司令员同志,”马利宁笑着对罗科索夫斯基:“这次去第65集团军的收获大吗?”

“大,非常大!”罗科索夫斯基点着头说:“巴托夫将军让我观看他的集团军后方沼泽地上的坦克潮。我们观察了一个半小时,看坦克是怎样的一辆接一辆驶入沼泽,并从那里爬出来的。他们的坦克兵与工兵们一道,给每辆坦克装备了柴捆、圆木和专门的三角器,以使坦克能通过宽的沟壑。”

说完这话之后,罗科索夫斯基想起自己进门时,听到马利宁说的半截话,便好奇地问:“对了,参谋长,伱刚说什么是不错的东西?”

马利宁并没有立即回答罗科索夫斯基的这个问题,而是把目光投向了索科夫,笑着说:“司令员同志,我看还是由索科夫同志向你汇报此事,他比我说得更加清楚。”

见罗科索夫斯基的目光投向了自己,索科夫连忙说道:“大将同志,情况是这样的,我有个搭档,如今在武器装备部,接替了雅沙原来的工作。我不久前和他取得联系,希望他能为我们提供一批气垫船……”

“等一等,米沙。”罗科索夫斯基打断了索科夫的话,不解地问:“气垫船是什么东西?”

“气垫船是一种新型的运输工具,它可以在沼泽、湖泊等复杂的地形上高速形势,为我们运送兵员和物资……”索科夫见罗科索夫斯基不知道气垫船,便耐心地向他科普了气垫船的知识,最后说道:“如今有30艘气垫船即将到达。有了这批气垫船,我部就能极大地缩短通过沼泽的时间,更快地突破德军的防御阵地。”

罗科索夫斯基等索科夫说完之后,试探地问:“米沙,这种气垫船听起来是挺厉害的,但是经过实战检验了吗?别试验时,各种表现都不错,等上了战场,顿时就原形毕露,不光帮不上了忙,反而成为了你们的累赘。”

“大将同志,这一点您可以放心。”索科夫自信地说:“其实我们早就使用过气垫船了,而且在进攻别尔哥罗德和哈尔科夫的战役中,我的部队就是搭乘气垫船实施渡河作战,在对岸德军还没有回过神的工夫,就轻松地突破了他们的河防阵地。”

“哦,这个气垫船真的如此神奇吗?”罗科索夫斯基感慨地说:“等别尔金把气垫船送到你的部队后,我倒是要过去见识一下。”

“没问题,大将同志。”索科夫爽快地说:“我代表第48集团军的全体指战员,欢迎您和参谋长的到来!”

“索科夫同志,我就算了。”马利宁摆着手说:“司令员同志不在司令部的时候,这里的一切事务都需要有人来负责处理。若是我们都离开了,真的有事情发生,谁来解决?”

见马利宁不能去参观气垫船,索科夫也不勉强,而是笑着说:“方面军参谋长同志,虽然您没有机会去我的部队参观,但我可以命人把气垫船开到这里来,让您近距离观察。您觉得如何呢?”

“那真是太好了。”马利宁兴奋地说:“这样我待在指挥部里,都能见识到最先进的运输工具,这真是太棒了。”

“米沙,接下来我要和你谈点正事。”罗科索夫斯基说道:“从目前的兵力分布情况来看,第3集团军在第聂伯河西岸罗加乔夫以北扼守着一片不大的登陆场,它完全适于各兵种往博布鲁伊斯克方向的行动。

而你的第48集团军情况就要差得多,你们沿别列津纳河北岸日洛宾——博布鲁伊斯克铁路线以南占有一个地带,在河对岸还有一个登陆场。看着似乎很有利,但经过我仔细考察后发现,要从这里进攻根本不可能,这里地形太糟糕,即使安放一门迫击炮,都要在地上铺垫一排原木。而且周围都是沼泽、以及长满灌木和密林的小岛,想在这里集中坦克和重炮实施突击是根本不可能。”

“没错,大将同志,您说得非常正确。”索科夫点头认可了罗科索夫斯基的说法,“但还要我们拥有的武器装备部提供的30艘气垫船,这个问题就能得到解决。运输型号的气垫船,可以把我们的坦克和重炮运送到沼泽的对面,从而加强我们进攻部队的攻坚能力。”

对索科夫的这种说法,罗科索夫斯基是将信将疑:“气垫船能搭载几十吨重的坦克?”

“可以的,大将同志。”索科夫点着头说:“每艘运输型号的气垫船,每次能搭载一辆重达32吨的T-34坦克,或者是40名战士。”

听完索科夫说的数据,罗科索夫斯基都震惊了:“我的天啊,运输型号的气垫船的运输能力,居然如此强大!”

“最早推出的气垫船,功能要弱一些。”索科夫继续说道:“经过武器装备部的不断改进,如今的运输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米沙,我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罗科索夫斯基说道。

“什么问题?”

“这种运输型号的气垫船,有自卫能力吗?”

“额,没有。”

“没有自卫能力,那就不好办了。”罗科索夫斯基皱着眉头说:“假如在运输过程中,遭到了德军的攻击,不是要损失惨重么。”

“司令员同志的话,让我想起了以前部队里装备的T-26坦克。”马利宁接口说道:“这种轻型坦克的机动力令人瞠目结舌,但如果在战场上作战,却基本是德军坦克的靶子。索科夫同志,你说的运输型气垫船,就和以前的T-26轻型坦克差不多。如果没有自卫能力,上了战场就是敌人攻击的靶子。”

“大将同志,方面军参谋长同志。”索科夫见两人误会了,赶紧解释说:“虽然运输型的气垫船没有自卫能力,但另外还有一种战斗型气垫船,可以起到护航的作用。”

“哦,还有一种战斗型的气垫船。”马利宁好奇地问:“是什么样子的?”

“战斗型气垫船上,装备有双联的14.5毫米高射机枪。”索科夫解释说:“既可以用来打飞机,也能进行平射。运输物资时,可以担任护航任务;但用来突破敌人的河防阵地时,又可以为运输船提供火力支援。”

罗科索夫斯基听后,沉默了一会儿,随口开口说道:“我觉得战斗型气垫船上安装14.5毫米高射机枪,有点不合适。”

“司令员同志,”马利宁听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忍不住好奇地问:“为什么呢?”

“因为我军的武器装备序列中还存在12.7毫米这一口径,两者的作战功能有重叠,虽然14.5毫米机枪威力更大,不过两者的射程相差不大。”罗科索夫斯基解释说:“在穿甲方面,14.5毫米机枪根本打不穿德军坦克的侧面装甲。与其用它,还不如直接上20毫米的小口径炮,这一口径的弹药已经具备面杀伤能力,其作战效力远超机枪弹,因为弹头更大,所以里面可以玩更多花样。不管是射程、威力、穿甲厚度都比14.5毫米弹要大得多,在重量和弹药的携带量方面,却相差不大。

而作为步兵的支援武器,14.5毫米机枪重量再轻,也比普通机枪重太多,所以我还是建议用12.7毫米机枪,不光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同时造价还更低。”

听完罗科索夫斯基的发言,索科夫点了点头,说道:“大将同志,等别尔金上校来了之后,我会把您的意思转达给他,让他们对战斗型气垫船所携带的武器进行改进。”

“对了,大将同志。”索科夫忽然想起罗科索夫斯基急着把自己召来,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连忙问道:“您把我召到司令部,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没错,米沙。”罗科索夫斯基点了点头,肯定地说:“我把你召到这里来,的确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索科夫没有说话,只是望着罗科索夫斯基,静静地等待对方说出召唤自己的目的。

“一两个月前,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参谋长扎哈罗夫将军,是不是曾经问过你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事情?”

“没错,的确有这件事。”

“当时你告诉他,说盟军最有可能实施登陆的地方,是在法国北面的诺曼底。”罗科索夫斯基继续问道:“有这事吗?”

“有啊。”索科夫听罗科索夫斯基忽然问起此事,心里不禁一阵发毛,暗说不会因为自己这只小蝴蝶的出现,就改变了原来真实的历史,使盟军不打算在诺曼底登陆了吧?出于这样的考虑,他战战兢兢地问:“大将同志,出什么问题了吗?”

“我听说你的方案当时被扎哈罗夫报上去之后,总参谋部的人都不以为然,以为你过于想当然了,不从航程短的加来发起进攻,却偏偏从路途遥远的诺曼底进攻,如果是正常人,根本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马利宁并不知道此事,听罗科索夫斯基如此说,忍不住问道:“司令员同志,那索科夫的说法是正确还是错误呢?”

罗科索夫斯基并没有立即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马利宁:“参谋长同志,我们所指定的作战计划,在上报给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之后,不也被否决了么。好在有朱可夫帮忙,我再向最高统帅本人据理力争,才有了今天的巴格拉季昂行动。”

听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马利宁顿时明白了他的意图:“司令员同志,我明白你的意思。索科夫分析的结果,虽然和总参谋部分析的结果截然相反,但他的判断却是正确的,我理解得正确吗?”

“没错,你的理解完全正确。”

索科夫听着罗科索夫斯基和马利宁之间的对话,才明白自己又想多了,诺曼底登陆是载入史册的经典战役,哪里会轻易地被改变。他心里暗松一口气之后,试探地问:“大将同志,这么说,盟军真的打算在诺曼底登陆吗?”

“米沙,自信点。”罗科索夫斯基笑着说:“盟军不是打算在诺曼底登陆,而是已经在诺曼底地区发起了登陆作战。估计最迟到明天中午,我们就能知道盟军的登陆是否取得成功。”

“既然盟军是和真实的历史一样,在诺曼底实施的登陆作战,那么登陆成功肯定是跑不了的。”索科夫心里这么想着,但嘴上却在说:“如果盟军登陆成功,也不知道德国人是否会从东线抽调兵力,去增援诺曼底的守军。”

“米沙,那你说说,盟军的登陆作战能成功吗?”

“大将同志,”索科夫在脑子里组织了一下词汇后,字斟句酌地说:“如果盟军在进攻前的欺骗行动有效的话,那么德军就会将防御重点放在加来地区,而诺曼底地区的防御,就会显得相对薄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登陆成功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索科夫在谈自己的看法时,有意用了不确定的语气,以掩饰他知道这场战役结果的事实。

罗科索夫斯基果然被他瞒过了,相反还饶有兴趣地说:“米沙,盟军已经在诺曼底地区展开了进攻。等到明天中午,我们就能知道你的判断是否准确了。”

但马利宁却在一旁泼了冷水:“盟军方面会在短时间内,向我们通报他们在诺曼底登陆的战报吗?”

“我想应该可以吧。”罗科索夫斯基说道:“最迟明天中午就能知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