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色莫斯科 > 第2188章

红色莫斯科 第2188章

作者:涂抹记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39:46

第2188章

第2188章

接下来的两天战斗中,第3集团军和突击第2集团军的防线,已经和索科夫的第48集团军战线拉平了。但他们要想再继续往德军的防御纵深推进,却变得非常困难,德军的抵抗变得异常顽强。

在一天战斗结束后,索科夫等人坐在司令部里一边吃晚餐一边聊天。

西多林不解地说:“我们所发起的东普鲁士战役,对德国人来说是一次绝望的防御,他们几乎没有丝毫胜算。但面对我军的进攻,他们还在进行顽强的抵抗,甚至连没有什么战斗力的人民冲锋队都投入了战斗,这不是等于让平民来白白送死吗?”

对于西多林的疑问,波涅杰林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参谋长同志,我们如今所对付的敌人,是刚改名为‘北方集团军群’的德军部队,他们是在‘巴格拉季昂行动’中被我军打败的中央集团军群,战败后退入东普鲁士修整。

对他们来说,东普鲁士是德国人心目中的圣地,对**德国意义更为重大。从19世纪开始,德国人都自认为是普鲁士人,‘普鲁士人不会投降’,‘普鲁士的将军不会背叛国家’等这些观念都深入了他们的骨子里。德国人为了保住自己的这块发源地,在东普鲁士地区大肆宣传‘德意志民族已到了灭亡的悬崖边’,让大批老人和孩子穿上军装,进行简单的军训后,就在老兵的带领下加入了战争。”

坐在波涅杰林身边的波塔波夫插嘴说:“我听说原来属于立陶宛的梅梅尔市,早在去年十月就被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将军的部队所围困,但时间过去了三个月,依旧没有能拿下这座城市。”

听波塔波夫提到了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索科夫的心里不禁一动,他清楚地记得,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在即将成为元帅的前一周,也就是2月18日,乘车到前沿视察时,遭到了德军的炮击,而不幸壮烈牺牲。令人奇怪的是,与他同行的四人,却无一人负伤。

眼看着一名苏军的高级将领在不久之后,就会牺牲在战场上,却又不能去提醒对方,这一点让索科夫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时他听到西多林在说:“德军的第3装甲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在东普鲁士得到了修整和补充,并在边界修建了大纵深防御带,有密集的工事,复杂的地道。如果我们想突破德军的防线,恐怕就需要炮兵的通力配合。”

谁知他的话刚说完,炮兵主任波塔波夫却摆摆手说道:“参谋长同志,你的想法是好的,但要想突破德军的防御,仅仅靠我们炮兵是远远不够的。要知道,德军的很多工事都位于我们炮击覆盖的死角,哪怕我们动用再多的炮弹,也无法摧毁德国人的这些工事。一旦等我军的步兵发起进攻时,这些隐蔽的工事又会给我们造成巨大的伤亡。”

波塔波夫的话引起了索科夫的好奇,他试探地问:“炮兵主任同志,不知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对付德国人的工事呢?”

“炮击肯定是必要的。”作为一名炮兵主任,波塔波夫自然不会忘记他的职责:“我们首先要摧毁那些防御地带上较为明显的工事,而那些隐蔽性强、又对我们步兵威胁巨大的工事,应该交给空军来对付。”

“没错,米沙说得没错。”波涅杰林附和道:“要摧毁德军的防御工事,仅仅靠炮兵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空军的支援。那些炮火无法摧毁的工事,无非是处在炮火射击的死角里,但为了确保射界,它们所处的位置又格外显眼,正好可以成为我们空军轰炸的靶子。”

索科夫此刻早已把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事情忘之脑后,他急于知道如何摧毁德军的坚固防御工事,为自己的进攻部队开辟出一条进攻的道路。

波涅杰林见索科夫似乎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便主动对他说:“司令员同志,你是不是应该给元帅打个电话,把我们所讨论的事情,向他进行一个汇报?”

“嗯,副司令员同志,伱说的有道理。”对于波涅杰林的提议,索科夫点点头,说道:“我这就给他打电话。”

接通方面军司令部时,接电话的人正好是罗科索夫斯基,他听出打电话给自己的人是索科夫时,便直截了当地问:“米沙,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元帅同志,情况是这样的。”索科夫对着话筒说道:“虽然第3集团军和突击第2集团军的战线,已经与我们集团军拉平了,但由于德军的防御工事过于坚固,我们继续向前推进,变得非常困难。”

“没错,情况的确是这样的。”罗科索夫斯基觉得索科夫不会无缘无故给自己打电话,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说,便主动问道:“你是不是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索科夫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波塔波夫,谦虚地说:“元帅同志,其实这个办法是我的炮兵主任波塔波夫将军想出来的。他觉得光是对德军的阵地实施炮火覆盖,是无法摧毁一些位于死角的工事,而这些无法摧毁的工事,会在我们的步兵发起进攻时,给我们造成巨大的伤亡,所以必须采用其它的方式,来摧毁德国人的这些工事。”

“那你们想到好办法了吗?”

“是的,元帅同志,办法已经想出来了。”索科夫说道:“炮火无法摧毁的那些工事,通常都位于比较显眼的位置,如果我们出动空军的话,就能轻易将它们摧毁。”

“这两天,我们也出动过空军,对敌人的防御阵地实施轰炸。”罗科索夫斯基叹着气说:“但是所取得的效果不明显。”

“量的积累必然导致质的变化。”索科夫说完这句装13的话之后,继续说道:“我觉得这两天的轰炸,之所以没有取得理想的战果,还是我们出动的空军规模太小。”

“出动的空军规模太小?”听索科夫这么说,罗科索夫斯基不禁皱起了眉头,“我们的空军第6集团军每天出动一个航空师的战机,对德军的地面目标实施狂轰滥炸,但依旧没有多大的效果。”

“少了,一个航空师的飞机太少了。”索科夫摇着头说:“要想彻底摧毁德军的防御体系,就必须采取大批次、不间断的轰炸,使德国人根本没有时间来修复工事。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再向敌人的防线发起进攻,突破他们防线的几率就能大大地提高。”

“米沙,如果按照你的说法,对德军阵地实施大批次、不间断的轰炸,所消耗的弹药和燃料,将会成倍地增加。”罗科索夫斯基有些迟疑地说:“如果真的这样做,空军所储存的弹药和燃料,只能维持几天时间。等把弹药和燃料消耗光之后,我们的空军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再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了。”

“您说的没错,元帅同志。”索科夫对罗科索夫斯基表达出来的担忧予以认同,但他接着说:“可是您想过没有,也许等这几天的轰炸结束后,德军的防线就会被撕开一个个巨大的口子,而我军部队就能从这些口子里深入到他们的防御纵深。”

对于索科夫的这种说法,罗科索夫斯基皱着眉头想了想,觉得非常有道理。他点着头说:“米沙,你说得很有道理。不过此事关系重大,我还需要和方面军的首长们商议之后,再做出最后的决定。”

罗科索夫斯基和索科夫之间的通话,作为参谋长博戈柳博夫也听到了。他等罗科索夫斯基一放下电话,就迫不及待地说:“司令员同志,我觉得索科夫将军的提议不能采纳。”

罗科索夫斯基不置可否地问了一句:“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博戈柳博夫说道:“这段时间我们的空军已经掌握了战场的制空权,但假如按照索科夫将军说的那样,对德军的防御阵地实施大批次、不间断的轰炸,那么空军储存的那点燃料和弹药很快就会消耗殆尽。没有了燃料和弹药的飞机,根本就无法作战。如此一来,德国人的空军就会重新夺取战场的制空权,从而导致我们的地面部队在进攻时,无法获得来自空中的掩护。”

“参谋长同志,我承认你说得非常有道理。”罗科索夫斯基望着博戈柳博夫说道:“但我们这两天不停地对德军阵地实施炮击和轰炸,但却始终无法摧毁德军坚固的防御工事,从而导致部队的进展迟缓。”

他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继续说道:“要知道,东普鲁士战役到今天,不过开展了三天,但我军的伤亡已经超过了七万人,而楔入德军的防区不过区区的几公里。假如继续这样打下去,不但指战员的军心和士气会受到影响,最高统帅部也会对我们的表现感到不满。”

本来还想反驳罗科索夫斯基的博戈柳博夫,听对方提到了最高统帅部,顿时乖乖地闭上了嘴。是啊,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前段时间的进攻失利,让史达林暴跳如雷。假如自己的第二方面军无法在短时间内取得辉煌的战果,恐怕也会引起最高统帅本人的不满。

停顿了片刻,博戈柳博夫小心翼翼地问:“元帅同志,不知您是如何打算的?”

“战斗进行到现在,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尽快突破德军的防御,把战火引到敌人的控制区域。”罗科索夫斯基说道:“我觉得应该听从米沙的建议,出动所有的空军对德军的阵地实施大批次、不间断的轰炸,彻底摧毁德军的防御体系,为我军的进攻部队打开缺口。”

“元帅同志,”见罗科索夫斯基已经拿定了主意,博戈柳博夫知道自己再劝下去,也不会改变什么东西,便及时地变化了话题:“我觉得应该通知后勤部门,抓紧时间抢运空军所需的弹药和燃料。我们的空军有了足够的弹药和燃料,在加强对德军阵地轰炸的同时,还能保证为地面部队提供必要的空中掩护。”

“嗯,是应该给后勤部门打这样的招呼。”罗科索夫斯基说道:“不过还要提醒他们一声,加大为空军运送弹药和燃料的同时,不能影响对其他部队的补给运输工作。”

“明白,元帅同志。”博戈柳博夫点着头说:“我立即把您的命令传达给后勤部门。”

罗科索夫斯基点了点头,感慨地说:“如今打仗,打的就是后勤。假如补给跟不上,哪怕我们占据了兵力和装备的优势,也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一点,在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是时,就得到了证实。”

博戈柳博夫作为一名高级指挥员,自然知道罗科索夫斯基说的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是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结束后,西南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在第聂伯河左岸,对曼斯坦因部队所发起的那次进攻。

战役开始时,苏军不管是在兵力上,还是在装备上,都处于绝对的优势。这次战役从一开始,就有点像大人打小孩子。苏军是大人,而曼斯坦因的德军就是那个小孩子。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要想消灭第聂伯河左岸的敌人,不过是举手之劳。

但接下来的发展,却大大地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由于苏军的后勤补给基地距离前沿有一千多公里,而沿途的公路、铁路、桥梁和涵洞,都遭到了德军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导致补给来得很慢,也很少,根本不足以弥补苏军在战场上的消耗。

结果这场战役打到最后,原本应该取得胜利的苏军,却被弱小的德军打得满地找牙。这场战役成就了曼斯坦因的威望,他在获得“塞瓦斯托波尔征服者”称号之后,再次一战封神,成为让苏军感到恐惧的恶魔。

“放心吧,元帅同志。”博戈柳博夫向罗科索夫斯基保证说:“我们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不是西南方面军,也不是沃罗涅日方面军,我们绝对不会输给德国人的。”

“参谋长同志,看到你有这样的信心,我就放心了。”罗科索夫斯基冲博戈柳博夫摆摆手,说道:“快点去给后勤部长打电话,把我们的决定通知他。”

趁着博戈柳博夫打电话的工夫,罗科索夫斯基仰头望着墙上的地图,心里在暗自琢磨:米沙的建议真的有效吗?我们的炮兵在对德军的防御阵地实施炮火准备的同时,又出动空军,对敌人进行大批次、不间断的轰炸,就真的能摧毁德军的防御体系,为我军部队打开冲向敌人防御纵深的缺口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